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784章

    赵石的心一热,无声笑了。

    ~~

    帝国的黎明悄悄拉开,山河一片磅礴。

    紫禁城中,朱允熥坐在乾清宫的宝座上,冷眼看着面前一本奏折。

    以黄子澄齐泰为首的七名御史,联名弹劾曹国公李景隆还有王大臣朱高炽。

    罪名是他俩串通YIN乱....

    说朱高炽和李景隆之间,互相赠送美貌婢女,荒谬绝伦。

    还说李景隆私下行商,以权敛财,富甲天下。更列举了数十条,李景隆种种行径。

    还说朱高炽宗室藩王子弟,实不该久居中枢,掌军国大事。

    朱允熥感觉太阳穴一跳一跳的,心中无声道,“这股邪风,哪来的?”

    他恼的不是弹劾,而是弹劾背后。

    明显是两种势力开始无声的交锋。

    第八十九章

    得意忘形(1)邪风,不是一般的邪风。

    大明朝从开国到现在,还没有数位御史一同联名上书弹劾某人的事。

    弹劾,跟数人联名弹劾,有着本质上的不同。

    弹劾是御史言官的责任,但弹劾是极其慎重的,因为稍有不慎就是弹劾者和被弹劾者不死不休的局面。

    做官的人,连得罪人都不愿意,在没有能捏死对方的确凿证据之下,哪能轻易树敌?

    况且,这次还是七位御史言官联名弹劾。

    就等于这七个人共同进退,而且他们所弹劾的是一位亲王世子,未来大明朝的亲王,还有一位世袭罔替的国公,当朝皇帝的表哥。

    作为皇帝,朱允熥敏锐的嗅到了,这封联名奏折背后的含义。

    凡事有一就有二,这次是七名御史联名弹劾,下次呢?

    而一人上书和七人上书带给朱允熥这个皇帝的压力,也截然不同。

    咚咚咚,朱允熥细长的手指敲打桌面,眯着眼睛,目光再度落在弹劾李景隆和朱高炽的奏折上。

    “曹国公李景隆身国恩,然贪婪成性,以权贵之身与民争利,以国公之位以权谋私,边军军需皆出自李家门下商行。更勾结海商,在京行销海外之货,象牙宝石香料等,日赚斗金.....”

    “王大臣朱高炽,行端不周。太祖高皇帝国丧刚过,竟于扬州处,购得瘦马美人充斥府邸,以全私欲....”

    “呵!”看着,朱允熥忽然忍不住笑了起来,把那奏折举在手里,忍不住念出声,“夜夜笙歌淫词艳曲,更遣派家仆,求购丹药.....”

    “死胖子喜欢嗑药?没听说呀?”朱允熥放下奏折,心中暗道,“即便是这么回事,可这都是私密的事,御史是如何知道的?”

    心中想着,他又把奏折之中的内容前后比对。

    “弹劾李景隆都是言之有物,弹劾死胖子的都是这些小节。李景隆一个敛财的罪名跑不了,死胖子顶多是私节有亏不知节制。”

    想到此处,朱允熥的脸色变得古怪起来,“有点意思哈!”

    ~~

    “嘶....呵!”

    朱高炽穿着红色四爪金龙圆领袍服,头戴金冠,刚走了几步就喘得厉害。不得不站在树荫下,用袖子擦着头上的汗珠。

    “真他妈热!”他抓抓脖子上,白色的圆领,又满怀怨气的看看耀眼的天空,嘟囔道,“你就不能下点雨?”

    若是热也也就罢了,江南的天不但热而且闷。

    而且进宫之时他还穿着里外三层的袍服,稍微走两步身上就满是黏糊糊的感觉,用手一抓腻腻歪歪的一层油。

    “嘶....呵!”

    朱高炽又喘了几声,艰难的前行。

    好不容易走到南书房的值班处,还没坐下就朝外招手。

    两个小太监,一个举着羽扇,一个端着酸梅汤颠颠的上前。

    “嘶!诶......”

    一口冰镇酸梅汤下肚,加上旁边羽扇带来的清风,朱高炽感觉自己好似活过来了。

    四仰八叉的坐在太师椅中,装着冰镇酸梅汤的青花瓷碗,紧紧的贴着额头,感受其带来的阵阵凉意。

    “再拿些冰来!”朱高炽低声吩咐。

    一个小太监领命而去,另一个小太监笑笑,躬身道,“天太热,要不奴婢帮您宽宽!”

    宽宽,就是把衣裳松宽一些的意思。

    朱高炽睁开眼,“不好吧?”

    他嘴上虽这么说,可身体却不受控制的扭扭。

    别的地方还好,脚实在是受不了。那朝靴穿着跟火炉似的,脚丫子都快捂熟了。

    “奴婢给您打水!”小太监说着,转身一溜烟的去了,又一溜烟的回来,手里多了一个装水的铜盆。

    “嗯!”朱高炽闭着眼睛,抬起脚。

    随后感觉脚上骤然一松,靴子棉袜被脱落,而后焦躁的脚丫子被一阵舒爽的凉意的包围。

    “嗯!”朱高炽忍不住,又哼了一声。

    ~~

    “您来的够早....嚯,好家伙!”

    朱高炽另一只刚露出来,恰好李景隆从外进来。

    刚说了一句话,直接捂住口鼻,“世子,大上午的您这是.....?嗨,这味真冲!”

    说着,李景隆还扇扇鼻子,以示抗议。

    朱高炽斜眼,“邪乎啥?你脚丫子不臭?男人的脚就没有不臭的!”

    “呵呵!”李景隆笑几声,挨着朱高炽坐下。

    他俩之间明明昨日有些过节,可此刻却一点都看不出来,好似昨天的事一点就没发生过似的。

    朱高炽讹了人家李景隆好大一笔钱,脸不红心不跳。

    李景隆被敲了一笔,也半点阴阳怪气都没有。

    稍后片刻,洗了脚擦了脸之后,朱高炽感觉身上舒爽不少。

    赏了小太监一个金豆子,在小太监下去倒水的间隙,笑着对李景隆说道,“天太热,我这早上刚出来,身上就馊了!”

    “呵呵!”李景隆依旧是一笑,然后忽然不笑了,盯着朱高炽上下打量。

    “我身上有东西?”朱高炽笑问。

    “您知道为何您这么怕热,且一动就出汗吗?”李景隆正色道,“就一个字儿,胖!”

    说着,又道,“这人呀,一胖就不爱动。越是不爱动,就越气血不通。所以才畏寒怕热,气短胸闷。”

    朱高炽瞥他一眼,“哟,没看出来,你曹国公还是老中医?”

    “老中医不敢当,不够我倒是真的认识几个老郎中!”李景隆沉吟道,“回头让他们给殿下您瞧瞧!”

    说着,还瞄了一眼朱高炽鼓起的肚皮。

    “怎么,吃药就能让孤瘦?”朱高炽感觉李景隆没憋好屁。

    李景隆笑笑,“别的地方不敢保,但这肚子应该能下去!”

    “瘦肚子?”朱高炽哑然,看看自己的肚皮,“别的地方不瘦,瘦肚子有什么用!”

    “怎么没用!”李景隆低声,郑重无比的说道,“您没听说过那句话吗?”

    “哪句?”朱高炽皱眉问道。

    “小肚鸡......长!”李景隆嘿嘿坏笑。

    朱高炽真想当场暴走,狠狠抽李景隆那贱脸几个大嘴巴子。

    怪不得李景隆从进来就装的跟没事人似的,原来在这等着他呢!

    这含沙射影骂人不带脏字的手段,用得妙呀!

    一是暗骂朱高炽,讹人钱财是小人之举。

    二是骂朱高炽,你丫.....短?

    可偏偏他被李景隆暗骂了还不能发火,因为人家看似是跟他开玩笑呢!

    男人之间开点这样的玩笑算什么?你朱高炽若是较真,那就太没格局了!

    再说,朱高炽本就有些理亏,还不许人家李景隆嘴上痛快痛快?

    见他如此,李景隆心中快意。

    “三十万银子送过去,我看了你侍女的事一笔勾销。可怎么说,都是是你欺负了我,还不许我损你两句?”

    李景隆心中暗笑,同时嘴上笑着开口,“男人呀,一胖就完,动两下就喘满头冒汗!还是瘦些好,瘦下来不说自己身上舒坦,就是...”说着他挤挤眼,“别人也舒坦不是?”

    朱高炽咬牙切齿,“怎么舒坦?”

    “不怕粗短!”李景隆坏笑,“就怕细长!”

    第九十章

    得意忘形(2)“哦?”

    闻言,朱高炽只是淡淡一笑,又瞥了一眼李景隆,“这么说,曹国公你,深有体会了?”

    “死胖子怎么不生气?”李景隆心中暗道。

    这时就见朱高炽又瞥了李景隆一眼,笑道,“筷子长,还他妈细,你....”说着,朱高炽忽然笑起来,打趣道,“难不成曹国公您的外号是筷子李?”

    李景隆顿时哑火。

    “好呀!古有铁拐李,今有筷子李,哈哈!相得益彰!”朱高炽大笑。

    就这时,门外忽又进来一人。

    解缙耍的一收折扇,笑道,“两位说什么呢?什么铁拐李什么筷子李?”

    李景隆悻悻的没说话,没人的时候他和朱高炽指桑骂槐那么一阵,怎么都好说。可是有人在,他这个国公就不能太不知礼数。

    倒是朱高炽浑不在乎,一指李景隆笑道,“问他!他是筷子李!”

    解缙刚要问,猛然间见李景隆站了起来,伸长脖子往外看。

    朱高炽也顺着李景隆的目光看过去,七名御史言官,在王八耻的引导下,迈过端门朝着乾清宫走去。

    与此同时,邓平从乾清宫的后门出来,绕路到了南书房值班处,无声的对李景隆招手。

    解缙若有所思,朱高炽脸色阴晴不定。

    ~

    乾清宫。

    朱允熥正在批阅奏折,七位御史依次进来,他眼皮都没抬。

    “臣等参见皇上!”

    七位御史先是躬身而后行叩礼。

    “起来吧!”朱允熥淡淡的说着,放下手中的笔,拿起毛巾擦拭着手上的诛杀,“你们七人的折子朕看了!”说着,抬眼道,“你们七人,居然想到一块去了!”

    眼前的七人,黄子澄齐泰,监察御史杨山,钱古训。都察御史张盟,陈复春,张维文。

    这七人俱是进士及第的清流,读书人中的翘楚。

    见到这几人,朱允熥忽然有些想感叹,前些日子就不该那么早放方孝孺出京。这些清流,没人管着就要直抒己见。

    直抒己见是褒义词,但在此刻却是贬义词,因为他们这些清流喜欢意气用事的直抒己见。

    “回皇上,不是臣等想到一块去了!”黄子澄躬身道,“而是曹国公之行径,有目共睹!”

    “皇上,古人云亲贤臣远小人!”齐泰也说道,“朝中满是忠正之士,而您却独偏曹国公。其人太祖高皇帝时就因皇亲之身而身居高位,以谄媚为能事。”

    “其人更是不学无术,投机逢迎,投机取巧,举止不端。皇上,这样的人如何身居中枢,身兼要职呢?皇上,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皇上每日与曹国公朝夕相对,臣是怕您,被他引入歧途!”

    “臣听闻有几次皇上白龙鱼服之时,曹国公带您去了不该去的地方!”御史陈复春也跟着开口道,“仅此一条,就非人臣所能行之事!”

    “比想象中的言辞还要激烈!”

    朱允熥心中暗道,“这几人上来就把李景隆说的一无是处,好似奸佞小人一般!”

    “臣弹劾曹国公,不单是其品行不良!”御史杨山马上跟着说道,“折子中,关于曹国公敛财一事,臣字字言之有据。”说着,抬头道,“仅可查的,光是在京之中,李家名下就有当铺七十二间,银庄三座。绸缎行药行,乃至番邦海货行,金银器行,茶行加起来共有八十六处!”

    “前门大街一百三十间门面,宅院十六处。水关的码头仓储四百二十七库,皮货商行米粮商行更是数不胜数!”

    “这还只是在京的,而且臣听闻曹国公跟福建浙江乃至广东的海商也都纠缠不清。广州那边,有曹国公的门人打着他的旗号,在广州大肆收购香料和白糖,而后转手就卖到山西陕西山东河北。仅仅上月,就有八艘船的货物,被转运至内地。”

    “除了这些!”杨山喘口气,痛心疾首的继续说道,“还有军需!各边军的被服,竟然也差不多有三成,出自李家名下的工坊!工部和兵部,竟然直接给现银结算!”

    “皇上,世袭罔替的国公已然是位极人臣!”御史钱古训也跟着说道,“如此敛财,历朝历代闻所未闻!此等人位列中枢,我大明上下若是上行下效,岂不是.....岂不满是铜臭之味!”

    “老李的身家居然这么多了?滚雪球也没这么快吧?”

    朱允熥心中暗道,他知道李景隆有钱,甚至看过李景隆私下递上来的小账本。但没想到,李景隆居然这么有钱,而且来钱的方法还这么快!

    有钱也就罢了,产业还这么多?

    想到此处,朱允熥忍不住微微转头,看了一眼身后的帷幔。

    “看来以后得盯着点了!”

    ~~

    “遭瘟的书生!吃饱了撑的...!”

    帷幔之后,两股战战的李景隆一脑门冷汗。

    他万万没想到,这些御史们竟然对他骤然发难,联名弹劾他。

    “遭瘟的书生你们知道什么,老子的产业那是老子自己的吗?”李景隆心中一阵后怕,“幸好老子都提前跟万岁爷报备过。”

    想着,他心中又冷笑,“嘿嘿,你们这回是踢铁板上了。别的事弹我可能还能让我吃鳖,可这事.....”

    ~

    “哦,都是经商的钱,以国公之身操持工商!”朱允熥神色淡淡的,看向几位御史,“可有贪污纳贿卖官之事?”

    “这...”七名御史一顿,钱古训继续说道,“这等事,臣等暂时查无实据。不过曹国公已然胆大包天,想来这等事也不会少,只是暂时没露出来罢了!”

    “即便暂时没有贪污纳贿之事,曹国公也是古往今来第一大贪!他要那么多钱有什么用?”齐泰跟着开口,掷地有声。

    朱允熥微微低头,面皮有些发热。

    说起来,李景隆这些产业他不是不知道也不是不清楚,只是没想到规模能这么大。

    之所以清楚,因为李家的产业中,最大的股东就是他这个皇帝。

    准确的说最大的股东,是胡观所管理的皇家资产会计司。

    当然所谓的皇家资产,就是朱允熥这个皇帝私人的钱袋子。

    这是老爷子留下的至理名言,想坐稳天下,必须要一手钱袋子一手刀把子。

    男人没钱,爹娘亲兄弟媳妇孩子都看不起你。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