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845章

    以他对李志刚的了解,其人一直以来的风格都是犯官都是要戴罪立功的!鲜少有这么直接拿下的!

    “苏州是天下菁华之地,不可一日无官!是以,我已跟皇上保举了你布政司衙门的右参政代管!”李至刚看着铁铉的神色,笑道,“勿怪呀!”

    他是皇命钦差,按理说这种地方知府级别的用人,用不着和铁铉说。而以他的为人,也不会和铁铉说。

    但现在....不但说了,还满是一种我没有事先知会你的歉意!

    “我....即刻动身!”李至刚起身,“鼎石不必远送!”

    “我本来也没想送你!”

    铁铉心中骂了一句,起身道,“如此,钦差大人一路顺风!”

    第207章

    年礼(1)转眼就是腊月二十七,京中各衙门准备封箱,迎接春节。

    其实就算是不封箱,各衙门的人也都没心思办公了。

    当官的怎么了?

    也是人呀!

    一年到头就这么几天假,顺道盼着衙门里能有点结余,发些大米白面菜油之类的。若是油水大的衙门,偷摸的还能发些猪肉干果儿干货吾的!

    没到这个时候,衙门口里勾心斗角就出来了。都是堂堂的朝廷命官,但是谁拿多少,谁拿什么成色的,那都是有说道的。

    当官,就是得分三六九等!

    但也有那不在乎这些东西的,过年嘛就是图喜庆。不但把衙门里的结余都拿出来发了,还自掏腰包,给属下加东西。

    比如,理藩院!

    京师六部之中,就没有这个衙门,六部中人提起这个衙门也都是不屑。

    但一到逢年过节这种不屑就变成了嫉恨!

    太他妈气人了!曹国公那狗大户又给属下发东西呢!

    ~~

    理藩院正堂。

    上百位官员还有吏员齐聚一堂,虽是分了官位高低排座儿,可是大家面前的桌上,吃的点心喝的茶,糖块鲜果都是一样的。

    李景隆的亲兵李小歪,恭恭敬敬的把手里的票子,挨个送到每个官员们的手中。

    “大广恒货栈的货票,您收好喽!”

    李小歪嘴里不停的重复着,笑呵呵的,“凭票,每人可领白糖十斤,蜜桔两筐,胡椒二斤,棉布五尺,猪油十斤,酱油两坛,酒两坛。米面各五十斤,小米三十斤,鸡蛋二十枚....”

    京官清苦,别看这些东西对富贵人家来说不算什么,可对于他们来说却是既有面子又有里子的好大一份礼。

    领到的人,都笑着对坐在主位上的曹国公李景隆道谢。

    而后者,则是微微的颔首。

    闹哄哄一阵,货票发完了,大厅中安静下来,等着曹国公李景隆讲话。

    ~

    “一年了,大伙都忙了一年!”

    李景隆大声道,“万岁爷昨儿早上亲口称赞了,咱们理藩院今年干得不错!”

    话音落下,所有人脸上都是俱有荣焉,容光焕发。

    “万岁爷夸咱们,外藩来觐见的事,咱们做的好!移民的事,咱们也做得好!”李景隆又笑道,“我跟万岁爷说,臣不敢居功,这都是下面的同僚们勤于国事,恪尽职守!我还跟万岁爷说,理藩院能有今日的局面。一是万岁爷皇恩浩荡,二呢,就是诸位齐心协力之故!”

    瞧瞧,什么是会说话,这就是会说话!

    这么大一个世袭罔替的国公,在皇帝面前把功劳都让给下面人了!

    李景隆继续笑道,“我这不是假话!没有你们,这诺大的理藩院撑不起来。没你们没日没夜的忙活,理藩院更没有今日的体面!”

    说着,顿了顿,在所有人期盼的目光中,又笑着说道,“今年诸位吏部的考评,已经送上去了!吏部发问我,可有敷衍办差处事不力之人?”

    “我直接回了吏部一句话,我们理藩院各个都是能臣干员。品行才干,德行操守都是出类拔萃!所以今年诸位的考评,都是优等!”

    众人欢呼,“下官等谢过公爷!”

    这话就等于摆明了告诉理藩院的所有人,你们考评之所以是优等,那是因为我在吏部说话了。

    要知道大明朝的官员,只有连续三年考评优上才有可能升官。而三年中,一旦出现了中等偏下的考评,那这三年的努力就白费了。

    “不用谢我!”李景隆又笑道,“我既然当理藩院这个家,诸位就都是我的家人!我这个人你们也知道,哈哈,护短!”

    “哈哈哈!”正厅中一阵笑声。

    “我的人,只能我说不好,别人谁说谁就是跟我过不去!”

    看看,什么叫领导说话的艺术,这就是艺术!

    摆明了告诉这些属下官员们,我能让你们考评是优等,我也能让你们是偏下。

    跟着我好好干,前途一片光明。

    但若是出工不出力,或者敷衍了事耽误了公事,那就对不起了!

    “刚才给诸位发的货票,是我李某人的自己的贴补给诸位的年货!”

    李景隆这么一开口,诸位下属又都是喜笑颜开。

    “京官清苦!诸位的日子我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不是什么重礼,就些吃的用的,实实惠惠的东西!“说着,李景隆又笑道,“自己家吃不了,拿着送给丈人家,也有面子不是?”

    “哈哈哈哈!”众属下又是大笑。

    此时,李景隆站起身,抱拳道,“我这呀,提前给诸位拜年了!今年咱们是顺风顺水,来年咱们要更上一层楼,再接再厉!”

    “下官等谨记公爷教诲!”

    李景隆笑两声,“我的礼发完了,现在发的是皇赏!”

    说着,一摆手!

    众人殷切的目光中,李小歪带人捧着两个匣子,从后面出来。

    打开匣子,里面是厚厚一层的牛皮纸信封。每个信封上都写着名字,但里面装了多少钱....就不知道了。

    “今年衙门有结余!”李景隆又大声道,“既然有结余,我这个当家的就托大一回,拿出来分润给大伙!钱不是很多,但足够大家照顾照顾乡下的亲戚,给家里老婆孩子添几件新衣服!”

    众人心知肚明,这是怎么一回事!

    你说这些钱是皇赏也是,说是他李景隆自作主张也是。

    其实这个钱完全可以不发的,其他的衙门都没听说有发过。一般的尚书侍郎谁讨这个嫌,都怕那些御史抓住小把柄在皇帝面前说小话呢!

    毕竟这个钱,属于公事上没花完的预算。

    其他衙门没花完的预算,都在掌印尚书侍郎的手中,留着当做衙门的小金库呢!

    可人家曹国公就是有担当,说发就发了。

    有人偷偷打开信封,看了一眼就眉开眼笑。

    全是二十块银元一张的虎头银票,大明皇家银行刚印出来的,还带着墨香味儿呢!

    有了这钱,就真能过个好年了!

    吃的东西能果腹,用的东西实用,但要说万能还是真金白银!

    家里房子老了该修了,儿子大了要成亲了,闺女大了要嫁妆....老人老了要预备后事....

    一片喜气洋洋之中,信封分发完毕。

    李景隆又笑道,“我在砂锅居定了白肉席.....”说着,看看众人,“白天还是要好好当差,散衙之后,各位先回家把家里小闺女儿子都带着,咱们好好热闹热闹!另外,我也已经通知砂锅居那边了,每人再给诸位准备两匣子卤肉,诸位也带回去给家里老人,媳妇尝尝鲜!”

    “您太客气了!”

    ~~

    众人说笑之中,记名理藩院侍郎,都御史杨靖却微微皱眉。

    拉着李景隆低声道,“公爷,今年衙门里的结余,就这么给发了?”

    “那不然呢?”李景隆笑道。

    杨靖咧嘴,“花了咱们明年用什么?”

    “明年跟户部再要呀!”李景隆笑道,“这些钱都是接待外藩剩下的,都在预算之内,不发白不发!”

    “不是....我的意思是!”杨靖急道,“明年万一....有个难处的时候....”

    “有我在,咱们理藩院能有什么难处!”李景隆大包大揽,“我跟你说,这个钱要是不发,你信不信明年要钱的时候,户部张老抠就能以咱们理藩院有结余的名义,不给批新款子了!你就没想明白,钱不花完了,来年怎么再要?”

    第208章

    年礼(2)“毕竟是公家的钱....”

    杨靖又急道,“再说了您这么干,其他衙门听着了,保不齐有红眼的就给你捅出去!”

    “我怕那个!”李景隆脖子一梗,“他们谁红眼病犯了谁找大夫看去?”说着,又叹口气,“下面的人,忙活一年了,没功劳也有苦劳,衙门里要是没钱就算了,总不能有钱在那放着,让下面的人节衣缩食吧?”

    说着,看看左右,压低声音,“你那份,已差人送到府上交给嫂夫人了!”

    杨靖一呆,手都哆嗦了,“我可不敢.....”

    “都说了,这钱合情合理!而且这钱,都是今年公事上的预算剩下的!”李景隆笑道,“老杨,你要是不收!下面人,敢收吗?都不收,人心就散了!”

    “这....”杨靖咽口唾沫。

    “你就踏踏实实的收,我还能害你?”李景隆又道,“出了事我担着!要是户部拿这件事找茬,大不了我自己补上就是了!多大个事儿?”

    杨靖还是忧心不已,“这可是公款私用呀....”

    “错了!”李景隆笑道,“这叫花在了正地方!”

    就这时,李小歪走到李景隆的身边,“爷,有人找!”

    “失陪!”李景隆站起身,告罪一声,大步流星的往后堂走。

    穿过后堂的长廊,角落里一间不起眼的房间,就是李景隆的公事房。

    他的曹国公府富丽堂皇不在紫禁城之下,可是这公事房却极尽俭朴之能事,格外素淡。

    就是一张书案,几个书柜,古玩字画一概没有,只摆放了几盆兰花。

    等李景隆进去,李小歪小心的从怀里掏出一封信,放在李景隆的桌上,转身退了出去。

    牛皮纸信封上的封蜡,完好无缺。

    上面却没有任何字迹,一片光滑。

    李景隆拿了把银刀,唰的一声挑开。

    一目十行的看了几眼之后,脸上的笑意越发浓郁起来。

    “李至刚已去苏州,开海之事时机正好。以李之秉性,苏州粤地等海商豪门,势必退避三尺。望公爷在京中,早做决断!”

    落款,卑职刘观!

    海贸的事,李家一直有牵扯。

    当初李景隆的弟弟李芳英就牵连进了几家海商走私当中,花了几十万银子才勉强脱身。

    豪门海商不是谁都能做的,各家的背后都有靠山。但就算再有靠山,也要在京中有人给他们罩着。

    所以这些年,那些海商们还有他们的靠山们,没少私下打点曹国公,求各方便。

    但对李景隆而言,打点他那点钱算什么?

    他要做的是把手伸进海贸当中,甚至也成为海贸豪门!

    但这件事很难,毕竟他李景隆是官身还是皇亲国戚,不能吃相太难看了!

    可一旦李至刚挑起开海大旗,他李景隆的机会就来了。

    李至刚在前,疯狗似的乱咬。他李景隆在后,联合几家军功勋贵,再加上他本身管着宝船场,手底下有的是船。

    到时候威逼利诱恫吓一番,那些海贸豪门的航线还有水手,不都是他李景隆的?

    “跟谁家合伙呢?”

    李景隆心中已经开始算计了,“嗯,徐家就算了!常家蓝家都行!哎,还得把胡观拉上,他手里可是管着皇上的私库呢!”

    “嗯,一旦成了海贸船队,这事可瞒不得万岁爷!不但不能瞒,还得提前说!”

    李景隆心中又琢磨道,“挣钱了,自然是万岁爷那边拿大头!对了,晋王也得拉上。人家毕竟是皇上的亲堂兄弟,还是我儿子的大舅子!”

    想着,他脑中忽然浮现起一个人来。

    “死胖子就算了!不能跟他走得太近!”

    他这人爱钱是爱钱,但对于钱他有个清晰的认知。

    钱是用来的花的,而利益则是共同的。

    只有利益联盟稳固住,钱才能源源不断。

    李景隆把手中的信叠好,然后拿起火石嚓的一声点燃。

    紫色的火焰瞬间升腾,将那封书信吞噬。

    等烧得有些烫手了,李景隆便把燃烧的书信放在茶盏之中,再等它全部变成灰烬,又倒入水。

    而后,洒在兰花的花盘之中,变作花肥。

    “小歪呀!”李景隆对外喊道。

    “在!”李小歪昂首进来。

    “汤山的事如何了?”李景隆问道。

    李小歪躬身回道,“回公爷的话,汤山温泉周围三百亩的地,都买下来了!”说着,顿了顿,“都是超过市价两成购买的,是小人亲手挨家挨户签的文书给的钱,也是小人亲自去句容县衙过户的地契!”

    “嗯!”李景隆点点头。

    汤山镇就在应天府的东郊,那边看着和其他乡下地方没什么两样,但却有别的地方没有的东西。

    温泉!

    早在南北朝时,此地就是皇家别怨。后来大名鼎鼎的女诗人李清照,也曾定居在此。

    “施工的人找了吗?”李景隆看着花盆中的兰花问道。

    “找了!”李小歪又道,“就是当初给少爷修郡马府的那群人!”说着,顿了顿,“图纸是仿照元大都温泉别苑....”说着,又顿了顿,“就是没有猎场!”

    “嗯,预算多少钱?”李景隆又问道。

    “小人让家中账房算了一下,大概是五十二万银元...”说着,李小歪忙道,“这还是从宽里花钱,生怕不够!”

    “不行!”李景隆皱眉呵斥道,“五十二万够干什么的?告诉施工的人,还有家里的账房管事,爷不怕花钱,这个数翻翻了花!还有,给广东去信,别苑中所用的彩绘壁纸必须独一无二务必精美!”

    “再给甘肃那边去信,火速采购西域地毯!还有吐蕃那边,唐卡佛像等,也都必须精挑细选都是世间精品!”

    “对了,再告诉施工的人,明年九月之前别苑必须竣工!耽搁一天,爷都把他们送缅地开荒去!”

    “爷!”李小歪苦笑道,“要是这么着,这温泉别苑就超格了....”

    “你当爷给自己修温泉别苑?”李景隆笑笑,“去,把图纸给爷拿来,爷要进宫!”说着,低头看着公事房中的兰花,“你说,爷这兰花怎么就养得没那么好呢?蔫巴巴的!”

    ~~

    画面一转,乾清宫暖阁。

    朱允熥看着窗外屋脊上的雪,神情有些疲惫。

    他刚带着朱家的宗室们,祭了祖祭了天。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