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936章

    “呜....”

    战马又不安的摇头。

    朱高煦的眼神中多了几分宠溺,摸着战马的鼻子,“胭脂,别闹!”

    曾几何时,也有一匹马叫胭脂。

    它和它的主人,一道战死疆场。

    如今朱高煦有了自己的胭脂,虽不如那匹胭脂。但他对它,也如那位胭脂的主人对待那匹胭脂一样.....

    充满了爱和信任!

    “别闹!”朱高煦不断的抚摸战马的脖颈,“知道你累了,我知道!等打完仗,喂你吃油条和鸡蛋好不好?”

    战马的鼻翼张合,却不发声,只是头颅亲昵的磨蹭着朱高煦的手臂。

    “咱们现在,在池木丸的江岸边上!”朱高煦开口,对郑三宝说道,“夺了这片江岸,就可进驻洮江北岸。”

    “而洮江北岸,进可直攻安南多邦城。拿下多邦城,安南人苦心积虑的防线就成了摆设。”

    他说这些,郑三宝都知道。

    如今征南大军面临的第一问题,就是战场没有宽度。没办法把所有军队都铺开,而朱高煦要做的,就是为了征南大军夺取大片宽阔地,为大军创造战场上的宽度。

    “可是二爷!”郑三宝低声道,“王爷可没说许您....随意动呀?”说着,他犹豫一下,“再说,对面起码一万多人,您才带了千八百人!”

    “千八百人足矣!”朱高煦冷笑,“算看得起他们了!”

    说着,转头回身,对夜色下席地而坐的军兵们喊道,“继续休息,好好睡一觉,天亮时分发起进攻!”说着,他一咧嘴,“一个活口都不要留.....”

    ~

    暮色升起的时候,是人最困倦的时候。

    安南人的营寨之中,一名哨兵抱着兵器不住的低头,低头,再低头。

    他已经困到了极点,眼睛都睁不开。

    哨兵都如此,军营之中的其他人就可想而知了。其实不怪他们,他们防备了一夜又一夜,可压根就没见明军来攻。

    如今,他们身心俱疲再也撑不住了。

    再说,哪有那么巧,明军早不来晚不来,偏偏他们打盹的时候来?

    “呼!”

    哨兵被自己的呼噜惊醒,他揉揉酸疼的脖子,看了下天边的暮色,用手支撑着墙壁,艰难的站起来。

    “啊!”

    大大的哈欠,带着眼泪不请自来。

    此刻他头晕目眩什么都不想做,浑身无力。就是想....好好的睡一觉。

    他努力的睁开眼,不经意的看向城寨之外。

    陡然间,他石化一般的愣住。

    呼!呼!

    两只铁钩子,直接搭在了城寨的木门上。

    然后,数道灵活的身影跟猴子一样攀登上来。

    “敌...敌....”

    唰!

    不等他开口,雪亮的大刀当头落下。

    噗通!他的头颅,在地上翻滚。

    刚滚了几下,就被明军的先锋踩住。

    然后那些先锋警惕的看着四周,对着城寨外猛的挥手。

    “开始!”

    朱高煦猛的挥手。

    几匹战马拉拽着绳索开始竭力奔跑,绳索的另一头,就是挂在安南人城寨上的钩子。

    轰!

    城寨的木门轰然倒塌。

    无数安南军从睡梦中惊醒,然后如潮水一样涌向城寨的大门。

    但是,他们刚一动,身后的营地中就燃起了漫天大火。

    怎么会?

    前后都有敌人,敌人从哪来?

    而就当他们错愕的时候!

    轰隆!轰隆!

    伴随着大地的震动,数百骑兵直接撞了进来。

    闪亮的马刀细长如弯月。

    人头!

    飞起!

    第363章

    她俩有事儿?(1)弥漫的晨雾中,带着浓浓的血腥。

    其实天明明已经亮了,但似乎因为人间太过于残忍....以至于阳光都躲在云层后,暂且不敢露头。

    “啊!啊!”

    带着恐惧的叫喊声中,一个个安南军俘虏被明军拽着头发,露出脖颈。

    然后另一位明军举起手中的斩马刀,直接劈下!

    唰!

    他的动作是那么娴熟,就像是在劈柴。

    砍头的人一定在家乡的时候劈过很多柴,因为他的动作不单是娴熟,还极其舒展,双手举刀高过头顶,然后也不见他多么用力,就让人身首分离。

    咚!

    人头落地,明军不屑的踢到一边。

    又有嘴里叼着干饼的明军,麻利的用小刀割下左耳,装进一个袋子中。

    那袋子中,已满是敌人的左耳。

    装耳朵的明军看都不看手上的鲜血,趁着割耳朵的间隙,大口的撕咬着手中干干的炊饼。仿佛他割的不是耳朵,而是在摘蘑菇。

    农人采摘蘑菇,是因为家中多了食物。

    明军割下敌人的左儿,是因为这是军功。

    获得的东西是不同的,但欢愉是相通的。

    所以厮杀之后的明军不但没有感觉到疲惫,眼神中更还带着对军功的美好憧憬。

    ~~

    阳光,终于从云层后落了下来。

    所以地上的血,更加鲜艳了。

    朱高煦抬头,闭着眼,享受着阳光打在脸上的感觉,嘴角带着一丝满足的微笑。

    “二爷!”郑三宝的胳膊上裹着纱布,大步走来,“城寨里没啥值钱的东西,就两箱百八十两的金沙。说是那安南贼将,准备赏军用的!”

    “哦!”朱高煦淡淡的说道,“都给兄弟们分了吧,总比没有好!”

    “是!”郑三宝低声道。

    眼前这位二爷不但打仗的风格和王爷不同,赏赐的风格也不同。王爷是序功之后,停战再赏。

    而这位二爷,是抢着什么就马上都分到弟兄们的手中,且他自己分文不取。

    “记仔细了!”朱高煦回身,看着吃着炊饼,在那割耳朵的明军,郑重的说道,“都是咱们弟兄们的军功,少一个老子扒你的皮!”

    “二爷您放心吧!数儿对不上,小人把自己耳朵割下来!”那明军笑道。

    朱高煦又看看正在休整的弟兄们,然后目光落在一处。

    七八具尸首,整整齐齐的郑重的摆放在一处空地上,用布盖着他们的脸。

    那是战死的明军!

    “跟我,送兄弟们一程!”

    朱高煦招手,麾下的将校军官马上聚集到一处。

    装着酒的皮囊纷纷打开盖子,一道道酒柱,从皮囊中缓缓流出来,洒落在地上。

    这一刻,所有士兵的目光都看了过来,看着他们的主帅。

    “安心去吧!”朱高煦看着那些几个时辰之前,还在自己身边大声厮杀的弟兄,低声说道,“万事,有我!”

    一句万事有我,就是男人之间最好的承诺!

    ~~

    “二爷,王爷让您进去呢!”

    左参将陈旭从朱棣的帅帐中出来,对站在外边的朱高煦低声道,“王爷,刚发了火,您得小心点!”

    “嗯,知道了!”朱高煦淡淡的说道。

    他出兵奇袭拿下了一处重要的城寨,朱棣收到消息马上派遣大军前去驻扎,以防安南人反扑。

    同时,朱棣也派人传话,让朱高煦滚回中军大营。

    朱高煦脸上依旧是一副什么都无所屌谓的神色,撩开帘子进去。

    “谁让你擅自出兵的?”

    他刚进去,就是朱棣劈头盖脸一顿怒骂。

    朱高煦看着自己老子,那张满是怒气的脸,往后退了一步,“战机稍纵即逝....”

    “放你娘的屁!”

    砰!一只砚台甩了过来。

    朱高煦低头,砚台在他身后的墙壁上裂开。

    “老子还不知道你?就知道逞能!带着击败骑兵就冲人家城寨....万一....你要是万一....”

    朱棣气得直哆嗦,万一安南人早有准备,那会是什么后果?

    他之所以气,是以为爱。

    他可以不爱惜士卒的命,但眼前这个人是的儿子。

    “打仗的事,不打怎么知道行不行?”

    朱棣闻言大怒,“还狡辩?”

    “儿子不是狡辩,战机是打出来的!”朱高煦继续说道,“越等,越麻烦!”

    “你才打几天仗?你懂个屁!”朱棣骂道,“也不知在哪学的这些歪理......”

    说着,他说不下去了。

    他知道他儿子在哪学的这套!

    跟蓝玉学的呗!

    他这个儿子,自跟蓝玉在云南打了一仗之后,无论是打仗还是行事,都是蓝玉的风格。

    “你不要总是学着蓝玉那套!”朱棣忍着心中的怒气,开口道,“尤其是杀俘.....”

    “不杀他们难道还养着?”朱高煦顶罪,“浪费咱们自己的军粮!”

    “你....”朱棣心口气得发堵,“这跟当初老一辈打仗的时候不一样了.......”

    “都是杀人有什么不一样?”

    “你....”朱棣盯着朱高煦,“你想气死老子?”

    说着,他看看朱高煦,“你跟爹说,你到底图什么?”

    忽然,朱高煦一愣,“什么图什么?”

    朱棣缓缓坐下,“别人打仗图封妻荫子,你图什么?”

    朱高煦也挨着他老子坐下,想了想,“啥也不图,就为了证明自己!”

    闻言,朱棣无奈。

    这时,亲兵统领火里火真端着两个碗从外边进来。

    “王爷,按您的吩咐现杀了头羊,包的羊肉水饺!”说着,他对朱高煦笑笑,把碗放在桌子上,“二爷,您等着,我给您拿醋去!”

    朱高煦看了一眼碗中的水饺,又看了看朱棣,“谢谢爹!”

    他知道,这是他老子给他预备的。

    “少气我几回就行了!”朱棣啪的一下,给了朱高煦一巴掌,“吃饭!”

    这时,外边忽的又传来声音。

    “哎,老火,我可闻着饺子味儿了!”

    “饺子呢?我跟你说,见天的这大锅饭,我可是吃的够够的了!”

    话音落下,朱高燧眼睛乱转的从外边进来。

    “爹,二哥!”说着,他笑呵呵的坐下,“今儿咱们吃饺子?”

    朱棣嫌弃的他了他一眼,却把面前的饺子推过去,“属狗的?鼻子倒是灵?”

    “嘿嘿!”朱高燧一笑,对外边喊道,“老火,弄点香油嘿!”

    看着面前俩儿子,朱棣忽然叹口气。

    “爹,您叹什么气呀?”朱高燧问道。

    “皇上说了!”朱棣开口道,“等下安南,把安南作为咱们爷几个的封地!”

    朱高煦面无表情,大口吃着水饺。

    朱高燧则是若有所思,“爹,怎么个封法?还跟以前在北平一样,啥事都咱自己说了算?”

    朱棣一笑,“那怎么可能,安南是要设置郡县的,咱们爷几个,顶多是名义上封藩而已!”

    朱高燧撇嘴,“那有啥意思?”

    “没意思你也要得忍着!”朱高煦喝了一口饺子汤,“总比寄人篱下强!”

    第367章

    她俩有事儿(2)一句寄人篱下,道尽了如今朱家藩王们的痛处。

    这天下本就是朱家的,更是他们的老子一刀一枪打下来的。可如今....他们都要看人脸色活着。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