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984章

    街上人太多!

    尽管他知道皇帝的身边,明里暗里不知有多少人护着,可他就是不放心,如临大敌的。

    “爷!”

    这时,李景隆在边上凑上来,笑道,“天晚了,要不您赏个脸,晚上我那吃去?”

    朱高炽手里抓着一把从酒楼顺来的瓜子,噗的一声吐出瓜子皮,斜眼笑道,“你家有牛肉吗?”

    “啊?”李景隆微怔,好端端的提什么牛肉呀?

    噗!

    朱高炽又吐出一口瓜子皮儿,“哎!咱们大明朝不让吃牛肉!可这京师的牛肉,如今满大街都是了!”

    “都是口外的牛!”

    李景隆忙道,“这几年边关不是消停了吗?”

    第449章

    见闻(2)吃牛肉跟边关有关系吗?

    一定有!

    大明蒸蒸日上,北方残敌正在舔舐伤口试图恢复元气。

    这几年双方暂且收兵,边关的贸易就繁华起来。

    中原的商人们带着各种物产跟他们交易,成群成群的牛羊马匹被贩运至中原。

    当然,一开始战马是禁止朝大明贩卖的。

    但是财帛面前,谁管得了那么多呢?

    再加上,北元看似在恢复元气,实则内乱一天比一天严重,各部族之间依旧打得不可开交。

    甚至有的北元贵族,为了谋求更大的实力,不惜跟大明朝这边眉来眼去的,还有称臣纳贡的。

    而大明之所以现在暂且放下了手中的刀,并不是因为大明不想打了。

    是因为大明朝发现,开关贸易这把软刀子,比杀人的真刀子还要好使!

    如今北元那边的硬通货可不是金银,而是辽东还有山西各家商行的货票!

    货票既能换东西又能当钱花!

    但这货票,也是他们用牛羊战马或者真金白银换来的。

    总之对于塞外的敌人,大明朝是经济和军事的双重威慑之下,步步蚕食。

    而且在对于塞外强敌的态度上,朱允熥这个皇帝格外慎重,同时也有着清楚的认知。

    那就是不能急于一时!更没有一劳永逸!

    ~~

    噗!

    朱高炽嘴唇动动,又吐出两片瓜子皮儿,看着朱允熥,“您说,牛肉是什么味儿呢?”

    “你别告我你没吃过?”朱允熥白他一眼,顺手从他手里抓了几粒瓜,也扔嘴里一个,张口道,“那晚上,就叨扰老李一顿!”

    “看您说的,小的这求之不得呢!”李景隆大笑。

    “牛肉是好吃,但绝对不能开这个口子!”朱允熥吃着瓜子,边走边对朱高炽说道。

    后者连连点头,“对对!一旦开了这个口子,可了不得!”说着,叹口气,“口腹之欲人之大欲也!都是牛肉,谁能分辨出哪个是口外的牛,哪个是大明朝地里用的耕牛....”

    说着,扭头,噗的一声,瓜子皮带着唾沫星子落地。

    “这位爷!”

    陡然,边上传来喊声。

    众人转头,一位路边摆摊的商贩,皱着眉大声道,“您几位别满地吐瓜子皮呀!”

    “当家的!”那商贩的婆娘见朱允熥一行人非富即贵,畏惧的拉着商贩,低声道,“别说,别说!”

    “别说什么!”那商贩道,“一会差官来了,还以为咱们扔的,又得骂咱们!”

    说着,拱手道,“小人看几位样子就知道几位是贵人!咱们应天府有规矩,不许随地乱扔东西!”

    “小人等在这摆摊,讨口饭吃不容易!差官们一再嘱咐,地面上脏的东西不能留下半点!”

    “诸位走一道吐一道儿,满地都是瓜子皮!一会差官来了,小人也说不清呀!”

    “当家的!”商贩的婆娘又上前,低声道,“我捡起来就是了!别说!”

    “你捡什么!”那商贩怒道,“这路上这么多人,各个都扔,你捡得过来吗?”

    婆娘看了一眼,朱允熥身边那些膀大腰圆,且眼看就要炸毛的侍卫。

    赶紧讨好的笑道,“诸位爷,我们当家的不晓事!您几位别跟一样的,你们走,我来捡....”

    噗!

    朱允熥嘴皮动动,瓜子皮下意识的落地。

    但随即他马上想用手接着,却没接住。

    而那商贩的婆娘,已经弯腰开始捡着地上的瓜子皮。

    噗!

    朱高炽也嘴唇动动,但下一秒却用胖手接住。

    但忽然间,感觉手心多了些东西。

    转头就见朱允熥把手里的几枚瓜子塞在他手里,且在旁边拍着手,斜着眼看着他。

    “丫要害我!”朱高炽心中暗道。

    “这么没公德心!”朱允熥背着手,“吃就吃吧?还随便吐!再说你多大了还嗑瓜子?丢人不?”

    “我....?”

    朱高炽一脸茫然,然后把手里的瓜子揣兜里,弯下腰。

    “快快快快!”赵思礼在旁边大声道,“赶紧捡!”

    边上的侍卫们也都反应过来,抢在朱高炽的前头,平日拿着刀枪的手,小心翼翼的捡着地上的瓜子皮。

    而那商贩的婆娘唬得脸都变了色,“各位爷,各位爷!我来我来....”

    说着,转头看向那商贩,“当家的,咱们这是做买卖,哪有你这么得罪人的?”

    “我?”那商贩瞪眼道,“我就事论事,怎么是得罪人呢!”

    朱允熥也看着那商贩,五大三粗的手指关节都鼓起来,一看就不像是做买卖的人。

    于是张口道,“看你不像是做买卖的?你以前做什么的?”

    那商贩低头,叹口气,“小人以前是当兵的!”

    朱允熥奇道,“当兵的怎么做了小买卖了?”

    “辽东裁撤边卫!”那商贩冷笑道,“我这没根底又直来直去的人,就没了饭碗!”说着,再叹,“当了一辈子兵,干别的不会!来京城投奔亲戚,亲戚又找不着了!只能做个小买卖!”

    朱允熥又看看那摊子,却是两公婆弄了个推车,卖的是饺子!

    就这时,边上忽然走来一队差官,耀武扬威的朝着城外而去。

    商贩和婆娘,赶紧如临大敌的护着摊位。

    但街面上那些铺子中,有和这些差役们相识的伙计掌柜的,笑着开口,“差官们哪去?”

    “抄他姥姥的!”带队的差官骂道,“西门外来了一群叫花子要进城讨饭!”

    “哟!”一个铺面的掌柜站在门口大声道,“那得赶紧撵走,天子脚下怎么能有要饭的呢!”

    “那是!”那带队的差官也大声道,“太平盛世不好好在家待着,出来要饭,他娘的不是添乱吗?”

    ~

    “我日你姥姥...”

    赵思礼牵着六斤的手,看着那些差官的眼神好似能吃人。

    心中骂了一句,忽然发现六斤正在抬头看他。

    “这大概就是先生说的,自欺欺人吧!”六斤笑了笑,抽出被赵思礼拉着的手,“不对,既是自欺欺人,又是欺上瞒下!”

    说着,走到朱允熥身边,抬头道,“爹,咱们不是要吃牛肉去吗?”

    朱允熥摸摸他的头,笑道,“走!吃肉去!”

    临走,他瞥了赵思礼一眼。

    ~~

    后者站在原地,见皇帝走远了,心中一片冰凉。

    他看了看那摆摊的商贩,然后猛的对街角摆手。

    那人刚到跟前,赵思礼就是一个窝心脚过去。

    “谁他妈让差役撵人的?”赵思礼骂道。

    “定是应天府!”那人从地上爬低声,赶紧道,“每年冬天这时候,都有流民来京城....”

    “我不管是谁让撵的!”赵思礼原地跺脚,“赶紧给老子停了,不许撵!”说着,急道,“让人在城外搭棚子,建粥厂!”说着,又跺脚道,“快!”

    第450章

    朱门(1)“皇上!”

    曹国公府,雅得一塌糊涂的花房之中,李景隆笑着站在朱允熥身前。

    这哪像是个花房,简直就是个大花园。

    占地差不多半亩,仅有的一面墙是通着火道的火墙,然后从火墙往前延伸,由木头和竹子构成了一个巨大的,方方正正的棚子。

    棚子的挑高极高,差不多有三米。

    而最让人惊叹的,是棚子的顶还有那些用来采光的窗户,竟然都是晶莹的琉璃片。

    此时外面已然很冷,但身处这座暖棚之中,竟然让人感受到阵阵的热意。

    由此可想而知,倘若是白天,日照充足的时候,阳光从琉璃瓦中射进来,会是一种何等的美景!

    “皇上!”见朱允熥的目光,一直在那些精美的花卉上打转,李景隆又低声笑问。

    “你这花儿养的好!”

    朱允熥微微俯身,随口说道,“水仙和腊梅就算了,本就是冬月的花!可是你这秋海棠,鸡冠花明明过了季,却也还开的这么好?”

    “呵呵!”李景隆低头傻乐,“臣家里养着几个手艺好的花匠!”

    “怕不单是花匠吧?”朱高炽在边上,仰着圆圆的脑袋,咋舌张望。

    “暖棚我见得多了,用大片大片的琉璃瓦采光的,还是头回见!啧啧,您府上是真阔气呀?”

    说着,又低下头,盯着一盆水仙的花盆的琢磨道,“嘿!养花的盆儿都不简单呀!”说着,忽然惊讶道,“哎呦!这水仙的盆,是宋龙泉梅子青吧?”

    “仿的!仿的!”李景隆忙道,“是仿造的,哪能用真品?”

    朱高炽哦了一声,眼珠一转,“哎,这么说,您府上是有真的喽?”

    “这....”李景隆想想,“下官家里是真没有!不过....”说着,低声道,“下官岳父家里有一个真的宋龙泉梅子青长条花盆,还有一对儿前元白釉印花卉纹的花盆儿.....”

    门口,站得笔直的邓平,猛的心里咯噔一下。

    同时心中暗道,“怎么我们家有啥姐夫都知道?回头就让人把那些古董字画什么的都收起来,省得他惦记!”

    “啧啧!”而边上,朱高炽又感叹道,“曹国公,啧啧,大明朝亲王的日子跟您都比不了哇!”

    “殿下说笑了!”李景隆笑道,“都是父祖的福萌,还有皇上的错爱!”

    他李景隆是有钱,但在外人面前从不显露自己有多少钱。但在皇帝面前,他不但从不遮掩,还总是展露出自己家中最奢华的一面。

    用他的话来说,臣的一切都是皇上给的!而且他所有的钱,所有的资产,都经得起盘查和推敲,绝没有不义之财。

    当然了,表面是没有。

    私下里有没有,就只有他李景隆自己知道。

    这时,朱允熥在旁边拍拍手,坐下笑道,“花养的不错,人也烧包!”

    而一旁,自打进了曹国公这精美的花房之后,一直默不作声的六斤,先看了看朱允熥又看了看朱高炽,似乎有些欲言又止。

    “太子有话说?”朱高炽笑道。

    “王伯!”六斤微微低头,想了想,“侄儿忽想起一句诗!”

    李景隆马上笑道,“太子爷好雅兴!”

    岂料,下一秒他的笑容就全僵了。

    因为六斤看着他,一字一句的念道,“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说着,小小的人儿仰头看着暖棚精美的琉璃顶,继续说道,“刚才在路上,应天府的差官说流民和乞丐要进城....”

    “以前,孤不懂。为何每逢灾年或者地方上欠收的时候,灾民和流民就往京城涌!后来学士们跟孤说,是因为京城是皇帝居住的地方。”

    “别的地方可以饿死人,京城则不可以!这儿不但住着皇帝,还住着天下最有权有钱的人!而且,天下最好的东西,都在这儿汇聚!”

    说着,六斤低下头,认真的想了想。

    “京城很好,但京城之外,却还有百姓受苦受冻。城外的乞丐流民是人,城内的百姓是人,满朝公卿也是人。可人和人之间过的日子,却不是一样的日子。”

    “就像曹国公家,他家的暖棚比寻常百姓遮风挡雨的房子都要好得多!”

    闻言,李景隆后背冷汗直流。

    赶紧附身道,“太子殿下忧国忧民,真乃万民苍生之福.....”

    岂料,六斤直接开口道,“忧国忧民是孤的份内之事,天下供养皇室,而皇室须以仁德反哺!”

    “殿下所言,臣惭愧之至惶恐五内,无地自容!”李景隆忙道,“殿下的话,对臣如醍醐灌顶!”说着,转头对外边吩咐道,“来人,速去城外给那些无家可归的流民乞丐等,搭建房舍给与米粮....”

    “其实!孤也知道,这不怪你!”六斤挨着朱允熥坐下,又道,“人,生而不同也!有的人生下来,就是衣食无忧。有的人生下来,就注定受苦!”

    “但....”

    朱允熥摸摸儿子柔软的头发,鼓励着说道,“但什么?”

    “人生而不同,但天下可以大同!”六斤大声道,“正如老祖在的时候所说,我们没办法让让天下都吃饱穿暖,但要尽最大的努力去那么干!”

    “吾子如何?”朱允熥对朱高炽笑问。

    “善,大善!”朱高炽正色道。

    然后,看着六斤,心中暗道一句,“怪不得以前被老爷子当成了眼珠子心尖子,这小子比他爹啊!”

    朱允熥继续摸着儿子的头发,轻声道,“你能说出这些话,父皇很欣慰!”说着,笑了笑,“好好读书,等再过几年你大了,父皇让你出去游历天下!好好看看天下,看看天下的百姓!”

    “嗯!”六斤用力点头。

    “传旨!”朱允熥又转头道。

    邓平快步上前,就听朱允熥继续道,“东宫几位学士教授太子有功劳,每人赏裘皮大氅一件,核桃炭五十斤!”

    “遵旨!”

    就这时,外边有报,承恩侯赵思礼侯见。

    ~~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