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1025章

    须发皆白的李至刚,扶着腰间的玉带。

    沉着脸不怒自威的从远处缓缓而来。

    两侧都是行礼的下级官员,可他看都没看。

    十年,他已到了自称老朽的年纪。

    而他的脸,也确实老的厉害,皱纹丛生满是沟壑。

    走路也不再是以前那样风驰电掣,而是慢慢的,好似气力不足一样。

    唯一不变的,是那双明亮的充满了精神的眼睛。

    “阁老!”

    等李至刚在自己的公事桌上坐下时,一名三十多岁的校书郎吴中忙上前,“这是先前,您让户部重新审核的海外诸藩的田税矿税,您过目!”

    “唔!”

    李至刚微微点头。

    又一名校书郎上前,轻轻把浓茶放在书案的一侧。

    ~~

    南书房之中,所有人大气都不敢喘。

    朱高炽斜眼看了片刻,冷笑着转开目光。

    另一侧,解晋也看着李至刚的官威冷笑。

    然后,起身走向廊下,对正在喝茶的李景隆低声道,“您瞧瞧,李阁老这架子,越来越大了!”

    “他就好这口!”李景隆笑道。

    解晋又低声道,“听说,在海外专贸的事上,他可没给你面子?”

    十年,改了人和事。

    随着李至刚地位的上升,他和李景隆之间的关系也微妙起来。

    而就在李至刚担任户部尚书的第一年,就对勋贵集团开炮,首当其冲的就是勋贵们所掌握的海外贸易。

    李景隆喝口茶,低头道,“他给过谁面子?”

    突然,连廊下传来一声怒斥。

    “都站在这做什么?”

    “都没事做了吗?”

    却是南书房大臣南直隶总督辛彦德大步而来。

    他比以前更瘦了,也更黑了。

    而且,显得更加的不近人情了。

    “听说了吗?”李景隆低声对解晋道,“北直隶总督,也要是他了!”

    解晋沉吟片刻,“他倒是稳当人!”

    忽然,他猛的一捅李景隆,“您看!”

    ~~

    李至刚拿着一份奏折,缓缓起身。

    在众目睽睽之下,站在了朱高炽的身边。

    后者诧异的抬头,“以行,有事?”

    “王爷,十多年了!”

    李至刚晃着手中的奏折,“这是给事中熊概的奏折,十多年了!”

    “你要说什么呀?”朱高炽不解。

    而所有人,都诧异的看过来。

    “安南铁矿玉矿在四王爷手里十多年了!”

    啪,李至刚直接把奏折拍在了朱高炽的桌子上。

    怒道,“十多年了,银子还没捞够吗?朝廷想收归国有,就那么难吗?”

    “不但不交,还要霸占朝廷在安南的新矿!岂有此理!”

    第七章

    轮回(1)李至刚在咆哮,房梁嗡嗡的响。

    在过去的十年中,这样的咆哮屡见不鲜。

    且每一次,都会引起朝堂的震动。

    但谁都没想到,这一次李阁老所咆哮的对象,竟然是南书房首辅王大臣。

    所有的校书郎,书办等,都放下了手中的工作,可却不敢直接张望,而都是低着头正襟危坐。

    “占着便宜就罢了,还贪心不足!”李至刚继续咆哮道,“擅自在封地开设盐井,公然发售盐引。还.....”说到此处,李至刚已是须发皆张,“还私下开采银矿铸造钱币。王爷,四王爷这一系,要干什么?”

    在李至刚的咆哮之中,朱高炽却很平静。

    胖胖的身子微微后仰,褪下手腕上的念珠,在指尖盘动。

    待李至刚的咆哮间隙之中,沉声说道,“你是在跟本王说话?”

    瞬间,南书房内外所有人都低下头,收拢了耳朵。

    谁都清楚,在王大臣那张温和的面孔之下,更有着一颗让人畏惧的心。

    李至刚权势滔天是不假,可他的权势只是对于大明的财政。而那位王大臣的权势,却触及到大明的各个角落。

    过去的十年中,大明朝最难的军镇改革由他主导。

    精简冗将冗兵,统一后勤供给制度。

    对外,主导海外诸藩移民屯田,开关通商,设置关税。

    对内,多次上书减免西北各省的赋税和徭役,大力扶持地方各巡抚衙门,开垦田地振兴民生。

    改革官制,选拔任用官员。

    清理诉讼,公正牢狱,严明刑法。

    是真正的皇帝之下,万人之上!

    ~

    朱高炽手中的念珠,缓缓转动,看着李至刚,“你知不知道,你在对谁说话?”

    “本官自然知道!”李至刚面对朱高炽的目光浑然不惧,“我大明的首辅王大臣!”

    “哈哈!”说到此处,李至刚仰头大笑,“四王爷屡次于视朝廷的规章如无物,就是因为您这位王大臣,在京中给他撑腰!”

    “也正是您这位王大臣,给了海外诸藩那些藩王藩王们,对朝廷各项政令,阳奉阴违的勇气!”

    就这时,曹国公李景隆上前道,“以行,哪来这么大火气?”

    李至刚冷笑,“不是我有火气,是天下人有火气!”说着,又返身回到书桌边,再拿起一本公文,在手中晃着,“还以四王爷为例,当初封藩于安南交州,赏田地一万四千亩。现在呢!”

    “呵呵!”李至刚又冷笑道,“现在只是在账上的,安南勇毅亲王名下的田地就高达三万八千亩!”

    啪!

    奏章被重重的砸在了桌子上,李至刚继续怒吼道,“这还没算没在账上的呢!这还没算高阳郡王,高安郡王两位,您庄亲王亲兄弟名下的田地呢!”

    “哈!整个交州府,大概除了府衙那弹丸之地以外,几乎全是四王爷一家的私产了!河内交趾巡抚衙门派遣的官员,到了地方上,还要听四王爷家奴的委派,看他们的脸色!不然就坐不稳官位.....”

    说到此处,他盯着朱高炽,“敢问殿下,四王爷他们是要把交趾,变成我大明的国中之国吗?还是要....嘿嘿.....自立门户....”

    “够了!”

    陡然,静坐在远处的魏国公徐辉祖起身,“李阁老,你越说越不像话了!”

    “呵,魏国公。你当这事跟你没关系吗?你们舅甥俩个,一个做首辅王大臣儿子,一个做内阁军务大臣的小舅子!”李至刚冷笑,“有这两人在,我若是四王爷,也是有恃无恐呀!”

    “你.....”徐辉祖顿时大怒。

    “我还没来得及问询你,你先跳出来了。哼,别人不敢得罪你们!我敢!”李至刚再冷笑道,“过去,你们说海路不太平,海外驻军沿途护航,收取船队的费用,我不说话!”

    “可现在海内太平,莫说杀人放火的海盗,连小偷小摸的海贼都没有,为何海外驻军还能随意检查商船的货物,抽取厘金?”

    说到此处,李至刚又转头,看向众人,“铁鼎石来了没有?课税总司海关总司交给他,他到底干了什么?”

    ~

    “他是疯了吗?”

    解缙对李景隆低声道,“这.....他这是要把大伙都骂一遍?”

    李景隆低头,看着手中精美的茶盏,好似见了什么绝世珍宝一般,挪不开眼睛。

    而后,才低声道,“他这是.....犯病了!”

    李至刚有病,升官的病。

    早先当侍郎的时候,梦寐以求的要往上爬。

    进了南书房,当了掌管两司的督办大臣,还想着尚书大学士首辅。

    当了首辅,做了阁老之后他是消停了许多年。

    但他的头上还有个人压着,那就是朱高炽。

    只有把朱高炽压在身子底下,他李至刚才能是大明朝第一首辅,位列宰相!

    解缙明白李景隆话中的含义,沉思片刻低声道,“疯了!”

    而李景隆又轻轻摇头,“他不是疯了,他是再不拼,就没机会了!”

    这话其实还有另外一句,李景隆没有宣之于口。

    李至刚不是当年的李至刚了,朝中已有李党。

    那些跟在李至刚身后一系的官员们,必须推着李至刚真正的爬上权利的最顶峰。

    李至刚现在也带着几分身不由己!

    他输不起!

    六十多的人了,在他的身后是无数正值壮年官员,对他的位子虎视眈眈。

    而他也知道,他这些年得罪的人太多了。

    一旦他失去权利,那么那些曾经被他踩在脚下的人,就会化身虎狼,狠狠的扑上来,把他撕咬成碎片。

    旁边的解缙见李景隆低头沉思,忍不住问道,“您想什么呢?”

    李景隆抬头,“我有啥好想的!”

    说着,伸手叫过来一个书办,低声吩咐道,“去,问问何都堂那边,太子爷几时回京!”

    解缙奇道,“您问这个干什么?”

    李景隆无声一笑,“我呀,是想我闺女了!”

    ~

    “王爷,本官的话,四王爷那边是不会听的。当然嘛,想必本官的话在他耳中,不过是耳旁风!”

    李至刚又道,“所以,您能不能劝他,该给朝廷的给回来。吃下的吐出来,占了的拿出来,行不行?”

    啪啪啪!

    就在李至刚咄咄逼人之时,却见朱高炽忽然笑着,伸手拍了几个巴掌。

    且胖脸之上,满是戏谑的笑意,“好好好好!”

    他一连说了四个好字,然后眯着眼盯着李至刚,“拿本王做筏子,李以行你可以呀!哈哈哈,你李以行够胆!”

    “不是本官够胆,而是国事为先!”李至刚又道,“海外诸藩是大明的诸藩,不是诸王的诸藩!”

    突然,南书房的校书郎书办们再次齐齐起身。

    门外的值守侍卫袁兴业已是单膝跪地,大声道,“二爷!”

    ~

    穿着丁香色束身团龙袍,剑眉朗目身材修长的皇次子,朱文圭,板着脸出现在南书房门口。

    诸皇子之中,除却太子和四爷的身份之外,这位皇子的身份最为尊贵,仪表风姿也最为端庄。

    而这位母族外家是追封开国功王的二皇子,也在诸皇子之中,最为热衷军事,个人勇武也位列皇子之中的翘楚。

    朱文圭皱眉,看着寂静无声的南书房众人,“大早上的,孤在端门外就听到你们的争吵了!”

    第八章

    轮回(2)朱文圭口中说的是你们,但眼睛却看的只有李至刚一人。

    而后他微微上前,隔空对朱高炽行礼道,“侄儿见过王伯!”

    “你这是要面圣?”朱高炽颔首微笑。

    “是!”朱文圭说了一声,又看向李至刚,“刚进来,就听见李阁老对着您大呼小叫的!”说着,他冷笑道,“王伯您的脾气,也太好了!”

    陡然,南书房中的气氛为之奇妙起来。

    二皇子身份贵重不假,可他毕竟只是光头皇子,就这么直接对大明的首辅阁老,指桑骂槐?

    李至刚脸上的皱纹颤抖,“二爷,您是不是忘了,此处不是您读书的大本堂,而是大明的中枢,南书房!”

    瞬间,所有人再次深深的低头。

    这话说的太.....太他妈有种了!

    这不摆明了告诉二皇子,你哪凉快哪待着去,你没资格在这说话!

    忽然,朱文圭身后的侍卫领班袁兴业怒道,“李阁老,你敢对二爷不敬?”

    李至刚冷冷的瞥了袁兴业一眼,“你是谁?此地有你说话的份儿?”

    袁兴业的话等于屁话!

    他李至刚连朱高炽这个亲王大臣都不在乎,还在乎一个光头皇子?

    随即,李至刚又看向李景隆,“曹国公,您管着大内.....”

    但下一秒他的话卡住了,因为李景隆早就走远了。

    ~

    “李阁老说的对,孤年岁小!”

    朱文圭站在南书房门口,继续张口道,“又是个光头皇子,没资格对朝政指手画脚!”

    “但....孤虽年纪小,但也知道礼数!”朱文圭又道,“您身为国家大臣,当朝首辅阁老,有事不能好好说吗?”

    “您嚷嚷的宫里宫外都听见了,不知道的还以为泼妇在吵架!”

    “身为皇子!”朱文圭冷笑,“孤不能规劝一声?”随即,他又冷笑,“是,孤是光头皇子。可李阁老莫非忘了,天下是谁家的?”

    说到此处,又看看南书房众人,“有理不在声高,有话要好好说!孤知道这是大明的军国种重地南书房!可外人听了,还以为是吵架的菜市场呢!”

    说完,冷着脸又对朱高炽行礼之后,拂袖而去。

    李至刚站在原地,脸上青一阵红一阵。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