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5章
刑部本非他所长,他入仕以来先是在翰林院,而后接连出使吐蕃缅地等,是善于内政外交的官员。如今身为刑部侍郎,其实主要也是为了日后封疆铺路。有小道消息,下一任高丽总督就是他。
“好,就算如刑部和应天府兵马司所说的!”六斤又道,“那蒙汗药更是个大问题!京师之中,竟然有人卖这种东西?应天府早干什么去了?是不是还有其他害人的案子,没有掀出来?”
冷汗,从金幼孜的后背冒出来。
谁能想到,还不到弱冠之年的太子爷,竟然是如此的慧眼如炬!
这位,将来也是个不好伺候的主儿!
“况且,这卷宗上说死者是被钝器砸死的!”六斤又道,“可事后现场却没找到凶器!而且一把钝器都没找到,不奇怪吗?”
“凶手是为了钱,又是第一次杀人,按照正常的逻辑在事发之后,应该是席卷钱财仓惶跑路。那杀人的钝器,难不成还放在行囊之中,逃跑时也带着?”
“还有!”六斤越说声音越大,“案子已经过去五天了,凶犯到底如何逃走的,走的是水路码头,还是外城城门,兵马司刑部居然一概不知?”
金幼孜已是汗流浃背,不知所措。
“金侍郎!”六斤皱眉,“说话呀!”
“臣.....惭愧之至!”
闻言,六斤更是皱眉,微微摇头。
随后沉思片刻,“那刑部的接下来要如何?”
金幼孜忙道,“既然已锁定人犯是谁,就发海捕文书!只要他们用了自己的户籍身契,过境各地州府,都会有记录.....另外,刑部也发文去了泗州当地.....”
不等他说完,六斤已是开口道,“这倒是可行的办法?不过,这案子疑点众多,孤以为还是交给锦衣卫吧?”说着,又道,“你们查你们的,他们查他们,两不相干!”
说到此处,不等金幼孜说话,直接对门外坐着的李琪道,“琪哥儿!”
“臣在!”李琪站在门口。
六斤拿起公文卷宗,“送到锦衣卫去,跟何指挥说一声,这案子很是重大,让他们务必用心!”
“是!”李琪上前接了卷宗,又大步出去。
~
公事房内,六斤又拿起一份公文铺开。
“还有这个案子!”六斤道,“许昌知府侵吞青苗款一案!”说着,皱眉道,“该犯官于永昌十四年起,共计侵吞青苗款一六百八十二块银元,水利款七百二十余。”说着,冷笑道,“你们刑部给的意见,就是发配安南了事?”
金幼孜坐立不安,低声道,“太子爷,这案子是廉政院转来的....”
“凡是官员犯案,累银一千以上者。当廉政院,大理寺,刑部,督察院,四司查判!廉政院有廉政院的权利,刑部也有刑部的职责!”
“哦,那边说怎么判刑部也说怎么判?那成什么了?还不如不让刑部说话,还能省些公文笔墨!”
金幼孜惭愧的低头,汗如雨下。
“光是青苗款就快两千了!呵呵,两千银元是什么概念?京师之中,一座四进的宅院,也不过一千多银元而已!”
六斤冷哼一声,“发配安南了事?这是惩罚还是优待?”
“太祖高皇帝在世时,贪污五十两以上扒皮充草!后来大明得了高丽安南缅甸琉球等地,这官儿就不够用了!没办法只能把一些戴罪之人,发配过去物尽其用!”
“这本是父皇的仁德!”
六斤咬牙切齿,“可经过这十多年,哈哈,竟然成了美差了!贪官们发现,他们即便是贪污,也不会掉脑袋了。不但不掉脑袋,还给了他们一个天高皇帝远,照样可以作威作福的地方!”
“杀!”
金幼孜被吓得陡然一个激灵。
“皇祖在时曾说过一句话,毛病都是惯出来的!”六斤怒道,“不杀,永远不怕!杀!”
说到此处,拿起红笔,直接在公文上一勾。
“青苗款水利款,乃是民生之用。身为父母官,不思造福百姓,反而私占民脂民膏,不杀何以平民愤?”
“按太祖高皇帝大诰之刑,剥皮充草。不必押解京师,就在许昌明正典刑!更不必等到秋后,养着他还要浪费粮食!”
大大的红勾,红的像血,触目惊心。
刑部内外寂静无声,许多年老的官员都在想,这位太子爷不愧是太祖高皇帝亲自教导出来的,这份杀伐果断真是...一模一样。
~
忙了一上午,出了刑部,六斤悻悻的拽了下领口。
“在宫里,天下太平!”
上了车驾之后,六斤愤愤的说道,“可真正接手政务才知道,所谓太平,呵呵?”
李琪纵马跟在车驾边上,俯身笑道,“太子爷不必跟他们置气!”说着,又道,“这气,您也生不过来!别怕自己气坏了!”
“不生气,谈何容易?”六斤摇摇头。
“可是摆驾回宫?”李琪问道。
六斤看看窗外,忽发现一队骑兵从宫门那边出来,朝远处赶去。
“他们干什么去?”六斤随口问道。
李琪朝那边张望一下,回头道
,“回殿下,听说是宝庆公主在西郊猎场骑马呢!这些人大概是去接宝庆公主殿下的!”
“西郊猎场?”六斤想想,忽然一笑,“走,咱们去看看!”
~~
西郊猎场,绿树成荫。
绿荫之下,小福儿骑着一匹枣红色的温顺小马,惬意的在林间游荡。
她身后跟着一群人,其中侍卫曹小强亦步亦趋的跟在马后,好似生怕那马儿会尥蹶子伤了公主一般。
“热不热?”小福儿忽然回头,对曹小强道。
“呃....”曹小强大眼睛溜圆,“还行!”
“呵!”小福儿又是一笑,“你说是京城热还西北边关热?”
曹小强认真的想想,“回殿下,这两个地方不一样。京师的热就是热....那边的热是....晒!”说着,大手挠头,“那太阳晒着人,跟火贴着脸烤似的!”
“怪不得你这么黑!”小福儿笑笑,忽然拉住缰绳,“吃饭,饿了!”
第22章
故事里的
小黄花(2)林荫,草地。
小福儿轻轻的饮着冰镇酸梅汤,目光却不时的飘向边上。
曹小强蹲在水塘边上,有风出来的地方。
手中捧着一碗上尖的,捞出来的二米饭。而二米饭上,则是厚厚一层,大蒜叶炒咸肉。
绿的叶子沾了油光,更加的绿,绿得发亮。
咸肉的汤汁金华色,一闪一闪。顺着二米饭的缝隙,包裹了每一粒米。
呼哧!呼哧!
曹小强吃的香甜,像极了干了一上午活,坐在田间吃饭的汉子。
他没穿盔甲,就是一身半旧不新的常服,却在蹲下时,勾勒出宽厚的脊背和厚重的肩膀。
“喏,送去!”
小福儿看着曹小强的样子,眉眼之间都是笑,然后对着高不义努嘴。
后者抿嘴一笑,拿出一根白生生的葱来,送了过去。
“哟,多谢公公!”
曹小强憨厚的咧嘴大笑,然后喀嚓就是一口。
吧唧,吧唧!
呼哧,呼哧!
“呵!”
小福儿赶紧捂住嘴,不让自己笑出声来。
但这声音,似乎还是被曹小强听到了,他微微转头,又是憨厚的一笑,眼神无比纯净。
而后,就见他站起身,走到边上。
一壶已经凉透了的凉茶,拿起壶就是咕噜咕噜....
又畅快的擦嘴,再次蹲下。
~
小福儿站起身,悄悄走过去。
在距离曹小强几步的之外,也蹲了下来,然后双手抱怀,笑呵呵的看他。
曹小强微怔。
脸上迅速一红。
吃饭的速度放慢下来,不敢在大声的吞咽。
小福儿马上皱眉,“你吃呀?就像刚才那样,大口吃!”
“臣.....”曹小强低头,“爹说了,吃饭要雅!不能吧唧....”
“你爹说了不算!呵,雅?真是笑话!”小福儿皱着鼻子,“我小时候亲眼见着你爷爷,从地里抓来耗子直接烤了,咧开嘴就吃......他吧唧嘴的声,跟比谁都大!”
说着,忽然莞尔,“哎,你也吃耗子吗?”
“不......”曹小强脑袋摇成拨浪鼓,“臣,怕那玩意儿!”
“哈,你这么大个子怕耗子!”小福儿捂嘴大笑。
“嘿嘿!”曹小强跟着傻乐。
“那你怕蛇不?”小福儿又问。
曹小强眨眨眼
,“那个不怕。”说着,憨厚一笑,“小时候臣带着弟弟们抓黄鳝,总是把水蛇跟黄鳝弄混了....”
“你会抓黄鳝?”小福儿又笑道,“我小时候,父皇竟然让人在水塘抓黄鳝,然后炸了给我吃。”
“公主喜欢吃黄鳝?”曹小强把最后两口饭扒拉下去,问道。
“嗯,倒也很多年没吃过了!”小福儿一笑,“就是没人给我抓呀!”
“臣来!”
说着,曹小强就放下了碗。
然后在所有人诧异的目光当中,嗖嗖的脱了鞋袜,挽起裤脚,露出黑乎乎满是长毛的腿。
“无礼.....”
高不义刚要开口,却被小福儿一个眼神,直接把肚子里的话给吓回去了。
~
噗通!
曹小强跳入水中,摸索着前行,“刚才臣吃饭的时候还在想,这个水塘,里面的黄鳝泥鳅指不定多肥呢!”
说着,弯下腰。
然后猛的把手插进水塘中的淤泥当中。
噗嗤......
就见他咬牙切齿的,面目狰狞。
“公主,您看!”
唰!
一条树枝粗细的黄鳝,在他的手中不住挣扎。
纷飞的泥点子,崩了曹小强一脸。
“哈哈!”小福儿跳起来拍手,“快,拿袋子来!”
高不义慌忙去找袋子。
而周边其他的侍卫们已经懵了!
都是从小天不怕地不怕的勋贵子弟出身,自幼下河捞鱼上树抓鸟,都是拿手好戏!
一个侍卫壮着胆子,“公主,臣等也可以....”
“曹侍卫,再抓!”小福儿置若罔闻,继续对曹小强笑道。
曹小强又是憨厚一笑,沿着池塘中,有淤泥的那一面,一路摸了过去。
小福儿就站在那,静静的看着,痴痴的看着。
脑海中,满是昔日的画面。
“你看你笨的,黄鳝都抓不住?”
老爷子站在水塘边,摇头叹气。
熥哥儿满脸是泥,“皇爷爷,太滑了!”
“熥哥儿没用!还是爹厉害!”年幼的小福儿,在岸边鼓掌。
“哈哈哈哈!”老爷子大笑,“闺女,等着啊!等咱给你抓黄鳝吃!”
~~
“公主!公主!”
高不义的呼唤,把小福儿拉回现实。
“这么大一会,都大半袋子了!”高不义笑道,“您看....”
小福儿看着从池塘中出来的曹小强,随口道,“送膳坊吧!记得,给皇上那边送两盘过去。皇上和太子,也爱吃这个!”
“是!”
高不义嘴上答应,心中暗道,“真吃呀!”
~
曹小强从水中出来,蹲在池塘边上,用力的洗着手上的淤泥。
可那淤泥却很顽强,就在他手掌的缝隙还有指甲之中盘踞。
“你多大?”小福儿走过去,站在他边上问道。
曹小强赶紧站起来,尽管他努力的躬身,但还是比小福儿高了一头。
“臣今年二十一.....”
“那你比我大!”
噗通!
小福儿猛的听见自己的心跳,变得腼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