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0章
曾经的帝国首辅大臣张紞,坐在椅子上,吃力的压抑着起伏的胸口,努力让自己面带笑意的看着眼前几人。“没想到,你们几位会来看老夫!”
张紞身前,左侧是曹国公李景隆,中间是翰林院掌院学士解缙,右侧则是课税海关两部总司的总督办铁铉。
“在下和老阁老您共事近二十年,听闻您要回乡,就赶紧过来看看!恰好,在下在宫外,遇到了大绅和鼎石,便一同前来。”
李景隆微微一笑,低声道,“张阁老,您身子本就不好,现在就回乡是不是太仓促了?”说着,顿了顿,“要不,我派人沿途好生照顾......?”
“多谢曹国公了,但是.....咳咳!”张紞咳嗽两声,苦笑道,“老夫致仕之人,不宜大张旗鼓!“说着,擦了下嘴唇,又道,“老夫还是悄悄的回去为好,不能惊动太多人。不然的话,沿途的地方又要兴师动众劳民伤财....咳咳!老夫也不耐烦和地方官们攀扯.....咳!”
解缙面带忧色,开口道,“张阁老,您这么急着回去,万岁爷那边......?”
“老夫争取.....活着到老家!”张紞忽然苦涩一笑,看着解缙,“到时候再给皇上....上折子!”
屋内,瞬间沉默下来,只有张紞粗重的喘息在回荡。
谁都看得出来,张阁老其实已经油尽灯枯了。
但他不能这个时候死在京城,因为接下来正是满朝欢喜的时候。
宝庆公主大婚,诸藩回京。
接下来太子的婚事也要提上日程,还有二皇子的大婚......
他张紞如果这个时候死在京城,这种满朝欢喜的局面定会有些美中不足.....
“老学士!”铁铉在旁沉声开口道,“学生觉得,还是要先禀告皇上才是!万一您在路上.....?”
张紞摇头,笑道,“人老了,不能讨嫌!”
说着,他抬头看向铁铉,“鼎石!”
“学生在!”铁铉起身,郑重回道。
张紞虚弱的按手,示意铁铉坐下,笑道,“当初你从湖广总督任上调回京师,本来接任户部的,是老夫拦住了,你可记恨老夫?”
铁铉笑道,“学生自知才疏学浅,怎敢心生怨恨?”
“你为人方正有余.....但太过刻板端庄!”张紞咳嗽两声,继续道,“为官之道,太过刻板可不行.....不但要懂得取舍更要能屈能伸.....甚至迁就敷衍....”
如此敦敦之言,让铁铉心中一暖。
“君子不屑小道....但必明此道,以防误耳!”张紞接着开口,“再者,你调任回京之事,无论是课税海关两司,还是户部都积弊甚多....”
“课税海关两司的积弊很简单......无非是扫除李以行的一言堂而已!而户部.....其实从老夫开始,就已弊端横生!”
说到此处,张紞忽然叹口气,看着铁铉笑了笑,“积弊,早晚有爆出来的一天,而且一发不可收拾!让你回京接管户部,那不是害了你吗?”
“老学士,这些学生都懂!”
铁铉给张紞倒了一杯温茶,送到他的手边,苦笑道,“您的苦心,学生都明白!”
“但是.....”他又忽然苦笑道,“其实学生倒是很佩服李以行的.....”
张紞捧着茶盏,目光望了过来。
铁铉继续道,“他应该不是不知道户部有积弊,可是他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接管户部以来,雷厉风行任劳任怨.....”
“是呀!”张紞也苦笑道,“李以行那人确实挺....讨厌的!但咱们大明,缺的就是这样的人,还真离不开他!”说着,他浑浊的目光陡然明亮,“前几次,老夫压住了东宫一系,还有清流对他的不满,也是觉得,事是事,人是人,不能混为一谈....”
“不过...”张紞的话锋陡然又是一转,“佩服是佩服,却不能学。”说到此处,他看向铁铉,“户部一旦出事,他难辞其咎。而下一任的户部尚书非你莫属,上任之后,是一个全新的,没有任何积弊的户部给你.....鼎石,你莫要辜负,皇上的良苦用心啊!”
铁铉叹口气,对着宫城方向拱手道,“学生,实在是受之有愧!”
“至于你嘛!”张紞喘息了片刻,看向解缙。
“阁老,您说!”解缙拱手笑道。
张紞微微一笑,喝口茶,低声道,“书生意气太重......入仕以来一直在中枢,在皇上身边。总揽全局可,但主政一方微微欠妥。”
解缙笑笑,“学生知道自己的毛病,就是好高骛远。也刹不下心来,到地方上历练,呵呵!”
“政武可以练,但心....”张紞指了下自己的心口,“这地方没法练!你呀,心太软太善,牵挂的太多,执拗太多。放不下,难取舍,又拿不起不知变通......”
话语声中,解缙尴尬的低头。
“所以这些年,你在中枢,也可堪称一声阁老。可你一没有具体负责的部务,二没有独当一面的权责。”张紞继续道,“就是因为你的心性.....”
说着,他长长叹口气,“皇上曾说过,大绅其人恃才傲物,若真是让他独挡一面,且不说挡不挡得起来,怕是他早晚要让自己人给玩死.....”
“皇上知我!”解缙苦笑道。
“咳咳!”张紞猛的咳嗽两声,吐出一口浓痰来,笑着靠在椅子上,“这些话呀,若不是老夫出京在即,是绝对不会和你们说的!”
众人闻言,心中微酸。
不出意外,这大概是他们这辈子最后一次相见吧!
而这些话,也是张紞这个老前辈,离别之际给他们的最后的金玉良言了吧!
“十年了....”
张紞抬头看着夜空,叹息道,“十年了呀!”
“这世上的很多事,都是有期限的!”张紞继续道,“压得住一时压不住一世,时间是导火索,早晚要爆!”
说着,他忽然看向李景隆,“曹国公,您是聪明的!”
“哦?”李景隆顿时一怔,然后笑道,“好好的,阁老怎么说到我身上了?”
张紞笑着摇头,“人人言道,南书房诸公,以王大臣庄亲王最为聪慧,魏国公徐辉祖城府最深。其实在老夫看来......”说着,他微微靠起来,笑道,“您曹国公,才是最明白的一个!您是明白人呀!”
忽然,李景隆有些尴尬起来。
“这里也都没外人!论关系,您跟鼎石还有大绅的关系,比我老夫跟他们,比你跟老夫都要亲近!”张紞笑道,“老夫,也就倚老卖老一次。”
说着,他正色看向曹国公李景隆,“现在离京,是好事!”
第63章
成精了(2)“十年啦,朝堂上一直风平浪静!”
张紞仰着头,苦笑道,“可是改革正当时,有改革的地方,怎么会风平浪静呢?”
“而您....曹国公!”张紞笑笑,继续道,“是出过海的人,大海之上沉寂得越久,风浪就越....大吧?”
三人都默不作声,都在仔细的倾听。
“正如刚才老夫所说,时间是导火索!”
“而点燃这导火索的,可以是任何一件小事儿!”张紞又道,“以前,并不那么平静的时候,大伙隐隐约约都知道,那件事会引起什么后果!”
“可现在呢?老人儿失了锐气,新人嘛不知深浅!更有的人变成了贪得无厌......所以任何一件事,都足以成为点燃导火索的火星子!”
“然后,崩.....”
张紞垂垂老朽的面容,带着几分苦笑,“又是一轮天塌地陷!而这个旋涡之中,身居高位的人,怎能独善其身?”
“所以说,您选择在这个时候离京,是好事!万岁爷待您,也真是独一无二....”
十年了,朝廷要洗牌了!
而大明中枢这个所有人都仰望的高不可攀的地方,却即将变成一个是非之地。
李景隆沉默片刻,笑了笑,“阁老,您的眼光还是那么的....独到!”说着,又问道,“您还知道些什么?”
“老夫只知道您要离京,去北京新都。”张紞眼帘低垂。
解缙看了李景隆一眼,担心的说道,“这些日子朝中影影绰绰有风声,说你不得宠了,要被皇上放逐.......”
他正说着,忽觉得脚面被铁铉狠狠的踩了一脚。
“那哪儿是放逐呀!”张紞睁开眼笑道,“那是皇上的一片爱护之心呀!”
“你个老匹夫,赶紧死了得了,这么多话!”
李景隆看着张紞,心中突然暗骂道,“看破不说破......你临走临走了,将我一军?”
朝堂上,新人旧党之间早晚必有争端。
各部的积弊在改革之下,也必然无所遁形,需要彻底改变。
皇子们大了,开始有心思了。
各路外戚之家也纷纷各显神通,选边站队。
而且一旦北京营建完毕,到时候又是两京之间的口水官司。
更有户部要爆雷,西北的军需出问题。
这个时候,他李景隆还待在京师做什么?
他这样的人,是无论哪一边都要使出浑身解数拉拢的人!
与其在这被人拉拢被人当枪使被人当成救星来求饶....还不如早早的躲出去。躲一个眼不见心为静,同时又有苦劳的地方去。
什么官位?权利?
只要人还在,只要圣眷还在,那还不是皇上一句话的事?
是,让他李景隆躲到北京去,是皇上的回护之心。
可那也是他李景隆死中求活,把坏事硬生生变成了好事!
其实在他原本的设想之中,李家是根本用不着付出这么大的代价的。好在虽有些不圆满,但毕竟目的达成。
“老夫在想.....”张紞忽然道。
李景隆铁铉解缙三人的眼神,齐齐的看过去。
“老夫在想...”张紞沉吟片刻,“宝庆长公主大婚之后,皇子们跟随海军出海时,这个雷就该爆了吧?”
“你老不死的真是成精了!”
李景隆心中暗道,“皇上让皇子们出海去海外诸藩,说是考察风土人情,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其实就是把儿子们先摘出去,省得那些毛头小子,不知轻重,卷到朝政的是非当中!”
“等等,不对?”李景隆心中又猛的惊醒,“老不死的怎么知道皇子们也要出海?皇上可是只对我们南书房几人说了?哦.....要么是在我来之前,肯定是有人先来过了!要么就是,南书房中还有人以这老不死的马首是瞻呢!”
“阁老!”李景隆眯着眼睛,正色道,“您....担心什么?”
张紞的目光看向铁铉。
但就在这一刻,不等张紞或者铁铉说话,李景隆已是笑着抢先开口,“您放心吧,李以行一时半会真的倒不了!”
陡然,张紞的目光再次射了回来。
“鼎石,咱们是自己人!”
李景隆笑了笑,“接下来我要的说的话,也和你休戚相关......”
铁铉拱手道,“公爷请讲!”
“本不想说,可既然张阁老把话都说到这份上了,我再藏着就不厚道了!”
李景隆笑笑,心中同时暗道,“你老不死的点我,那我也点点你......”
随即,在眼前几人疑惑的目光中,继续道,“阁老所说的朝中即将大变,确实如此!如今看似风平浪静,其实已是风口浪尖了!”
“许多事都顶到了一块,再不快刀斩乱麻....要坏!”
说着,李景隆顿了顿,“不过张阁老只是看到了户部的积弊,或许说您的目光,就是落在了李以行身上!”
“呵呵,在下理解,毕竟您当初对李以行接您的班,心中也是一万个不愿意!”
张紞顿时眯眼,胡子一翘一翘。
“您也说了积弊也不是他李以行弄出来的积弊....即便他有责任,但也不能把一口锅,都扣在他脑袋上!”
李景隆又笑道,“而且,你们没发现一件事吗?”
说着,他低声道,“诸王回京.....皇子出海......这可不是不想让皇子们卷入朝政旋涡那么简单而已,诸位连起来想,往远了想?”
铁铉沉思片刻,眼睛一亮,“户部收回藩王们手中的财税特权?”
解缙则是脱口而出,“为分藩做准备?”
啪啪啪!
李景隆拍了三下巴掌,“恭喜!答对了!”
张紞在躺椅上坐起身,眼神中满是震惊。
“十年了,朝堂上要动,海外诸藩也要动!”李景隆正色道,“朝廷可以厚养皇族,但不能把国家的疆土变成私人财产!”
“各藩王十年来积攒的财货,几辈子人都花不完了!”
“这些藩王们一出手,黄金珍珠就跟石头子儿似的,满大街的扔!”
“朝廷设置郡县,派遣流官......大明的土地,就是大明的土地!人口是大明的人口,在藩国设置宣慰司,调动驻军,修筑从城池,可不是给藩王们使的!”
“而跟藩王们打官司,必须用李以行!”
说着,李景隆忽然笑了起来,很大声的笑。
“阁老,鼎石,我知你们都瞧不上他李至刚!”李景隆笑道,“可这事除了李以行还有谁行?谁肯?”
“你们这些年心心念的,盼的....”李景隆也看了解缙一眼,“无非就是李以行赶紧倒台......倒也不是深仇大恨,就是看不上他!”
“但你们又要失望了,他这次倒不了!”
李景隆低声道,“而且,只要处理得当,他李以行大概没有倒下的一天,不但没有,甚至还会善终!”
张紞摇头,“您错了,曹国公,李以行那样的人,永远不知足的,他哪会善终!”
“他心中憋着一口气呢!”李景隆道,“那口气若是散了,他也就无欲无求了!”
“哎!”
忽然,解缙见李景隆起身,“公爷,您哪去?”
“明日四王爷就到京了,我要去准备准备!”李景隆拱手,“张阁老,您老一路平安,日后有机会,在下再登门拜访看望您老!“
“哎!”张紞叹气,“老了老了,老糊涂了,呵呵!”
“你个老不死的,现在才知道自己糊涂了!”
李景隆心中大骂,转头就走。
“等等我!”解缙也赶紧起身,快步追上李景隆,低声道,
“你去北京何时动身?我请你喝酒!这些年,都是你请我了!”
第63章
到家(1)咕噜咕噜,碳炉中的水花翻开着。
里面的汤汁看着清汤寡水的,桌上摆着几份鱼丸鱼蛋,几碟说不清是什么的蘸料。
跟往日相比,这桌菜实在算不得好。
幸好边上有两双白嫩柔软修长,多一分则胖少一分则瘦,掌心红润手背洁白,指甲浑圆饱满带着月牙儿,纹路细腻的手,在为解缙和李景隆亲手调制菜肴。
白色小碟,放入姜蓉然后点一些豉油,又淋少许香油。
另一个白色小碟,筷子轻点一箸南乳,另有香葱芫荽等物。
~
“试试吧!”
李景隆摆弄着手中的酒杯,“广府私房菜,顺德鱼丸,特意从顺德请的师傅....”说着,点了下那碟南乳,“这豆腐乳都是从南边带来的麻油南乳。”
“鱼丸什么时候成广府菜了!我们江西也吃的好不好?还有闽南也吃的好不好?”解缙拿着筷子,不忿道,“我们江西是用新鲜的黄花鱼.....”
“这是马鲛鱼和鳗鱼!”李景隆笑笑,“做法,比你们那精致多了.....”说着,他示意边上的侍女,给解缙捞鱼丸,又缓缓的开口,“未来几年,恐怕你我不能和以前一样,经常跟你在一起吃饭了!”
解缙低着头,咬一口鱼丸,忽然皱眉,“怎么鱼丸里面有汤汁的.....”说着,用帕子擦擦嘴,看着李景隆,“看你说的,你不过是去北平而已,又不是....又不是生离死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