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2章
张振宗的神色也紧张起来。“你在营造司,过手的银钱无数.....”
“公爷放心!下官分文未动....”
“好!”
李景隆微微点头。
紧接着,管家突然站在门口,“老爷....”
“又怎么了?”
“太子爷来了!”
李景隆心里咯噔一下。
夜,还很长。
但好像,会很忙!
第81章
夜很长很忙(3)“殿下,张大人在里面候着,臣已叫人收拾出一间僻静的屋子....”
曹国公府侧门,李景隆微微躬身,随在太子身侧。
不等他说完,六斤已是笑道,“你以为孤是特意来见他的?”
说着,不等李景隆开口,继续道,“孤是特意来给你送行的.....让他过来见你,是因为他还年轻,许多事看不明白,要你给点金玉良言!”
灯火下,太子的脊背挺拔,说话的口吻让人如沐春风。
李景隆突然意识到,太子是真的长大了。也突然间,在太子的身上找到了些熟悉的感觉。
太子不像皇上,皇上的脾性是有些暴烈严苛的。
而太子的脾性却是,总是让人觉得很温和很善意,很能替他人着想,也没那么刚愎自用,善于听从臣属的意见,即便臣属有错,也能给与包容和宽恕。
有人说皇上的脾气,像是洪武爷。
而太子的脾气,其实更像孝康兴皇帝。
但是....其实在李景隆看来,无论是皇上还是太子,他们更像洪武爷,不是脾性像,而是手段。
无论是皇帝还是太子,在羽翼未丰的时候,都很会拉拢人心,礼贤下士。
“国公此去新都,孤身边少了个主心骨啊!”
六斤边走边道,“哎!先是琪哥儿,又是你,孤着身边顿时空落落的,万一有点什么事儿,找个说知心话的人都没有!”
说着,他忽然停步。
后边的李景隆措手不及,差点撞上。
“你知道了吗?”
李景隆一怔,“臣,知道什么?”
“常家....接管了城防。”六斤正色道,“曹炳调任湖广都司....”
“哦?”李景隆脑筋飞快的运转,沉吟道,“皇上这是对曹家格外加恩.....”
六斤忽然打断他,郑重道,“常公跟孤说了,曹炳当初调回京师走的就是你的门路!”说着,顿了顿,眯着眼睛,“张振宗去西北就是查军需的.....也是查这些年边塞武将不法之事的...”
说到此处,六斤叹口气道,“趁现在还有时间,你跟边塞那边不清不楚的事儿,赶紧断了.....收尾赶紧收拾干净!”
闻言,李景隆马上躬身道,“殿下,臣跟西北边塞那边,都是面子上的人情事儿,绝对牵扯不到臣....”
六斤看着李景隆良久,“那就好!”说着,又叹气,“树大招风,你说牵扯不到你,就怕到时候有人非要往你身上牵扯....”
李景隆心中一动,赶紧笑道,
“就算牵扯了
,这不是有太子爷您呢吗?”
虽说他李景隆一直以来都是铁杆的东宫太子党,但这句话,却是他第一次。真正的太子面前
,表明自己的立场。
忽然,李景隆只觉得心中苦涩,忍不住心中苦笑长叹道,“呵!哎......”
皇上跟太子,还真是亲爷俩。
想当初洪武二十六年,他李景隆被召到春和宫,也是被当时的吴王,就是现在的皇上一顿拿捏。
现在在他曹国公府中,又被太子爷一顿拿捏。
当初皇上拿捏他是在告诉他,淮西勋贵都站在我这边了,你曹国公怎么选?
现在太子拿捏他也是在告诉他,虽说你曹国公不在京中,但是我还有郑国公保国公两大勋贵外戚之家......
所以,你现在也该是表态的时候了。
是,我是知道你的忠心,但你得自己说出来!
不但要让我知道,更要让别人知道!
~~
“臣,叩见太子殿下....”
六斤上前一步,一把扶住张振宗的胳膊,“长话短说,新都北京那边,可留下了尾巴?”
张振宗俯首道,“臣经手的账目都是清清楚楚,绝无中饱私囊之事,更无假公济私之举!”说着,抬头道,“如一些不得不收的钱,臣也分文未动.....”
“但那钱毕竟在你手里,你打算怎么办?”六斤又道。
“这.....”张振宗一时难以决断。
其实这压根就不是钱的事儿,而是他收的这些钱,就代表着在过往他曾对某些人妥协过,给某些人办过事。从根子上来,他张振宗是没拿不该拿的钱,但绝对办过不该办的事儿,他也不是那么干净!
官场上身不由己,这话可以骗自己,但是躲不过堂堂国法。
“臣,交给庄亲王....他是主管新都营建的王大臣.....”
“糊涂!”六斤直接打断他的话,“你是嫌王伯身上的事儿不够多?”
站在六斤身后的李景隆也是面色不善,“你是决定,朝堂中枢安静的太久,故意找事儿?”
其实话刚出口,张振宗就知道自己说错了。
若是庄亲王拿到那些东西,定然是要大做文章的。而且还是在庄亲王眼皮子底下出的事,他能容才怪了。他不杀得上上下下血流成河,就不是庄亲王.....
而且,以庄亲王那外表看似温和,其实内里睚眦必报的本性,能饶了他张振宗?
等等!
张振宗忽然想到一个自己以前忽略了的,从未想到的问题。
新都营建司的隐患,其实就是各承包总工的商行,挪用户部钱庄的借款事....
这事,好像曹国公是知道的!
那他,在这件事中,扮演是什么角色呢?
他知道,太子也是知道的....
太子和曹国公,最终的目的是什么呢?
“想清楚没有?”这时,就听六斤又问道,
“到底怎么处理?”
张振宗俯首,“臣愚钝,实不知....”
六斤微微皱眉,目光看向李景隆。
后者也是皱眉开口
,“你来之前,
新都北京那边还缺什么?”
张振宗沉吟道,“所有工程都....进展顺利,什么都不缺.....”说着,苦笑道,“在怎么样,也没人敢打皇城官署大工的主意!”
“将来那是天子脚下,我大明的中心!”
李景隆提醒道,“天子脚下.....”
瞬间,张振宗懂了,忙道,
“若说缺的话,但是将来一旦迁都的话,大量人口涌入,官学是不够的!”
“还有药局,养济院.....鳏寡孤独之人也要老有所养.....药局更是惠及寻常百姓之家.....”
说着,张振宗抬头道,“下官直接把那些钱,用在这些地方......”
“还算没笨到家!”李景隆笑道。
官场上的事就是如此。
收钱了,哪怕你没花,但你就是收了,有罪。
收钱了,你没自己花,而是用在了造福民生的地方上,那就是情有可原。
六斤看看张振宗又道,“有件事孤还是要嘱咐你!”
张振宗俯首,就听六斤继续道,“你去西北具体的职务,只有明日见了父皇之后才清楚。但大体上,就是去查近十年来,西北各边的军需粮饷一事.....”
“曹国公之子,孤原先的侍卫统领已上路去往甘肃,你到西北之后,务必把他调往你的属下.....”
“其实这对你而言是好事,曹国公家毕竟是开国勋贵,对你而言百利而无一害....”
突然,张振宗只觉得头皮发麻,浑身战栗。
第82章
夜很长很忙(4)对于他这样的文官,而且是即将巡查西北军务的文官来说,曹国公之子李琪,绝对是他最有力的佐助,是求都求不来的好事。
有李琪在身边,通过曹国公的关系网,对他张振宗而言,不单是事半功倍,且简直就是天上掉功劳。
但是....
但李琪在他身边,就等于他张振宗的一举一动,也都在太子和曹国公的眼皮子底下。
而且.....
他早就不是当初的店小二了,早就是官场上历练出来的人精了。
历来这种彻查舞弊的事,都是新旧两派的利益之争。
一批人倒下,一批人上来......
谁倒下谁上来?
或者再准确点说,他张振宗管不了谁上来,但是却必须在太子的授意下,让谁下去!
还有,在彻查当中,曹国公一旦让他手下留情,对某人的某些行径有些隐瞒,他怎么办?
“我终究只是颗棋子!”
张振宗忽然心中暗道,“只不过是从上一个棋盘,跳到了这一张棋盘上。棋局是一样的棋局,下局的人不同而已......”
~~
吱嘎吱嘎
,轿子在黑色的长街中摇晃发出轻响。
张振宗挑开轿厢的帘子,望着月亮星稀的夜空,心事都挂在脸上。
“这些年,我要是不这么上进就好了!”
他心中苦笑,“若是我一直庸庸碌碌,不这么拼的话,现在去地方做个县令,做个知府不也挺好吗?”
“是,权利比起现在来说是天地之别,但起码没这么提心吊胆呀!”
“更不会,一旦踏错,再无翻身之路!”
想着,他放下帘子,缓缓的闭上眼睛。
但猛的,他的脑中浮现出一张苍老的脸。
那是提拔他的恩师,大明朝的首辅阁老,李至刚。
脑海中那张脸是苍老的,但眼神却是锐利的,盯着他张振宗,冷笑道,“其实你跟我,是一样的人!皇上用我......太子用你!”
“历来君王,都要用孤臣。而你,和我一样,是最好的臣!甚至你,将来比我好用比我有用比我更实用!”
“我眼中只有权利地位官帽子。”
“而你,没有退路!”
“我不做官死不了!回松江老家一样是富贵闲人....我李家世代豪门,我就算不做官,也是高高在上。没人敢得罪我,只不过手里没权罢了!”
“而你,你所有的一切,你身上的一切,都来源于权利!”
“你有什么?你什么都没有!”
“一旦不做官,你家里那些穷亲戚能看得起了?”
“一旦没了官位,你的岳家就能看得起了?”
“一旦没了权力,你依旧是那个被人轻视的店小二!”
“不做官,你什么都没有!”
“我不做官,我可以做富贵闲人,我能适应!”
“你不做官,你哪来的富贵?”
“你过惯了人上人的日子,你早就忘了如何对别人卑躬屈膝了!”
“一旦你没了权力,没了身份,没了地位。呵呵,第一个瞧不起你,就是你身边最亲的人!”
“这些年不管他们怎么夸你,在你倒台之后,他们都会加倍的骂回来!”
“所以我说,你没有退路!”
“在你眼前只有一条路,
那就是低着头走下去,哪怕前边是南墙,即便头破血流也要撞翻他!”
“你要告诉头上的主子,你是个有用的人!”
“你要让他知道,缺了你不行!”
“没退路,就是最好的鞭策,因为你只能一直向前!”
“一直向前,无问西东,
无问黑白!”
“呼!”
张振宗呼出一口浊气,再次撩开帘子,看向夜空。
他的眼神中,已多了几分决断。
~~
“呼!”
太监王不振,猛的吹灭廊下的灯,然后站在院门口,目光警惕且带着几分狠毒的看着,从院子中走出来的丫鬟嬷嬷.....
他的眼神好似能杀人,让人瑟瑟发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