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4章
李至刚跟着一名挑灯太监往外走,回头瞥了一眼,“哼!真看老夫现在是不得势了!出宫竟然要两个学生来送!”说着,眼中带着几分羡慕,打量下眼前两名年轻人,“尔等姓甚名谁?祖籍何处?因何在国子监读书呀?”两名年轻人跟在李至刚的身后,缓步相送。
其中身材微矮圆脸的说道,“回阁老,学生丁铉,字用济,江西丰城人!去年被江西巡抚举荐进国子监读书.....学生是举人!”
“哦,江西人!呵呵,江西好啊!满朝高官半数江西..”
李至刚身影佝偻着,走在通往宫外的夹道上,影子忽长忽短,唏嘘道,“这么年轻就是举人了!哎,后生可畏!老夫当年....咳咳,想进国子监读书,也有了举人的身份,可竟没人推荐...哼!”
两名学子互相对视,无声一笑。
“你呢?”李至刚又问另一名学子。
“学生于谦!”
两名学子中,身材微高相貌俊美,剑眉朗目的学子开口道,“字廷益,杭州钱塘人。”说着,他笑了笑,“也是去年中举之后,由杭州知府推荐,来京国子监读书....”
“你俩...”
李至刚忽然转身,“你俩可是要参加来年的春闱?”
“正是!”于谦笑道,“好男儿谁不想金榜题名呢?”
“哼!”李至刚哼了声,“尔等这个岁数,举人的身份已是祖宗保佑,天大的造化!还妄想高中进士.....金榜题名?你知不知本阁老当年考了多少次才得个进士?”
“这....”
于谦笑笑,“阁老,中进士跟年纪...”
说着,他忽的感觉丁铉狠狠的拉了一下他的衣角。
“你还不服气是吧?”
此时已走出宫城外,李至刚的自家下人迎上来,且打开了轿帘。
“年轻人不知天高地厚,来来,老夫靠靠你们!”
李至刚进了轿子,不客气的说道,“送老夫回家,这一路上你们把你们考中举人的文章背给老夫听,老夫看看你们的举人是不是名副其实!”
说着,又道,“不老夫给你们出题,来!”
于谦丁铉颇为无奈,俩少年再次对视。
毫无办法只能跟着,只能背。
“晋武平吴以独断而克,苻坚伐晋以独断而亡!齐桓专任管仲而霸,燕哙专任子之而败,何也?”
“呵!”
闻听此题,轿子外于谦低声对丁铉笑道,“这题有深意呀?李阁老自比管仲!”
“赶紧想怎么策论吧!”丁铉无奈。
~~
“学生以为,不能一概而论。”
“国家大事并非单单用人一道,更非君子一人之决也!”
轿子落在了李至刚新买的,恢弘的宅院前。
于谦侃侃而谈,“这话最早是苏东坡先生所答,其意所指王安石变法.......”
“小郎君!”
李至刚亲随笑道,“莫念了!我家老爷睡着了,您没听见这一路都没声吗?”
说着,弯腰低声道,“老爷,到家了!老爷....老爷.....!”
第291章
闭眼(1)“老爷....”
“老爷?”
李至刚亲随喊了两声之后骤然变色,唰的一下撩开轿帘。
于谦跟丁铉正觉得诧异,就听那亲随的声儿都颤了,哽咽道,“老爷...”
“坏了!”
于谦跺脚,一个箭步上前俯身查看。
轿子中,须发皆白的李至刚双目圆睁,眼神却没有半点神采。
手中捏着一个本子,身子斜靠着一动不动,像是个雕塑一般。
“老爷....”亲随噗通的跪在轿子前,磕头痛哭。
轿子外头的丁铉已是吓傻了,站在原地身子微抖。
于谦也是心中打鼓,但还是鼓足勇气,慢慢伸出手去探寻李至刚的鼻息。
且口中对李至刚亲随说道,“老人家,快去找大夫通知阁老府上的亲眷呀...”
“对对对...”那亲随慌乱不已,起身跳脚吩咐道,“去找大夫,快去找大夫....”说着,又对于谦道,“小郎君,我家老爷?”
于谦的手猛的一顿,李至刚的鼻息半点皆无,但嘴唇之上若有若无的还有些热气。
“府上没人吗?”于谦放下手,轻声问道。
“家里少爷们都远在老家呢....这偌大的宅院就我们老爷和我们几个老仆...”那亲随看看依旧睁着眼的李至刚,
直接嚎啕起来,“老爷呀....呜呜...”
“先莫哭了...”
于谦心中叹气,“先把李阁老抬进屋躺下....对了,赶紧派人进宫去禀报.....皇上,就说阁老急病已昏厥了。”
“是是是!”那亲随赶紧指挥其他吓得不轻的仆人,“快把老爷抬出来....”
丁铉此刻回神,低声对于谦说道,“廷益....要不,咱们赶快走吧!”
于谦皱眉,不悦道,“李阁老虽与你我二人只一面之缘,但上有师长相送之命,下有其为你我尊长之情。又值此生死之时,吾辈岂能半点担当都没有?”
“那...倒也是...”丁铉羞愧难当。
于谦心中再叹,忽见李至刚那些亲随老仆们,或许都是年老力衰了,七手八脚抬了几下都没能把李至刚从轿子中抬出来。
“帮忙!”
于谦说了一声,挽着袖子上前。
丁铉也把心一横,紧随其后。
有两个年轻人帮手,李至刚马上就被从轿子中抬了出来。
“放我背上!”
于谦躬身,丁铉在后面一退扶着。
“小郎君脚下慢些,莫颠了我家老爷...”
李至刚亲随大哭,打开宅院大门,在门房点亮灯火。
让于谦把李至刚放在床上,又哭着去寻热水毛巾等。
几个呼吸之间,萧条的李家大宅中,忙乱的人影闪动。
于谦又探了下李至刚的鼻息,看着他的睁开的空洞的眼,于心不忍的喊道,“阁老,可还有话说?”
“阁老?”丁铉也喊了一声,而后转头道,“大夫呢?”
忽的,吧嗒一声。
于谦低头,却是李至刚手中捏着那个本子骤然落地。
他弯腰捡起,随手打开,触目就是李至刚那一手堪比历代前朝大家,工整刚硬的小楷书法。
于谦一字一句,逐一看下去。
“除却两税司银库,皇上私库外,仅国库即有存银八千五百万两....”
“金,六百万两...”
“若再统筹两税司皇上私库,起码两万万之数...”
“可以此银为根本,发行纸钞....”
“纸钞与银票并行,一分存银两分纸钞。先于官员军兵俸禄为纸钞,再推行民间则顺势而为,不惧百姓之忧也....”
“发纸钞...朝廷每年再或钱息.....”
“上书发行纸钞...设置纸钞厂。”
“纸钞厂必须归户部,练子宁之工部造币场也理应归属户部....”
“且除却户部之外,各行省巡抚衙门藩台,各海外宣慰司,皆不许私自造币!金银铜等,悉数由中枢户部统一调配。”
于谦看看手中的本子,又看看李至刚,然后继续翻看。
“解缙,铁铉,练子宁,暴昭,侯庸,叶希贤,陈迪等...鼠辈也...”
“李景隆两面三刀,朱高炽口蜜腹剑...”
“辛彦德迂腐守旧,徐辉祖呆板木偶...”
“这....”
刹那间,于谦以为自己看错了。
下意识的眨眨眼,他万万没想到,堂堂大明首辅竟然在本子上记这些?
他又忍不住往后看,书本的一页,用极其刚硬俊美的书法写着。
“特进光禄大夫..”
“上柱国...”
“太师....”
“这...”
于谦看的又是心中错愕,这本子上所写的三个官职,直接到顶了呀!
光禄大夫本就是正一品的勋职,特进更是尊荣中的尊荣。
想当初开国六公的勋职,也不过是银青荣禄大夫而已。
还有上柱国?
大明开国快五十年了,得此勋职的不过寥寥数人,而且是世袭罔替的开国公爵,因战功得之。
还有....太师!
当初洪武年间,凉国公之祸就是因为那句吾不堪太师焉?
“李阁老呀...”
想起官场上对于李至刚的风评,于谦心中又叹,“人生在世,何必跟这些功名利禄较真呢?”
信手再翻,于谦的目光再次定住。
“吏部天官....吏部天官....吏部天官!”
“掌天下官员升迁之权.....”
字字句句,都是执念!
就这时,突听外边一阵喧哗。
“这呢这呢,大夫往这边走...”
于谦起身撩开门帘,就见李至刚的亲随带着两个大夫,急匆匆的奔来。
“大夫看看我家老爷....”亲随跪在李至刚床边,不住的叩首。
两名大夫都年岁不小,先是喘匀了气,然后逐一上前把脉。
但两人都是面色凝重,不住摇头。
“大夫,我家老爷如何了....”亲随等急道。
其中一名大夫摇头道,“哎,节哀顺变...”
“啊!”
李家亲随等一声惊呼,嚎啕道,“老爷....怎么可能,我家老爷子身子一向强健,怎么就这么走了!尔等庸医.......”
两名大夫摇摇头,并不计较,拿着药箱转身就走。
“尔等庸医...”
“去找太医来!”
“对,咱们老爷是当朝首辅,找太医去...”
见李家仆人等闹哄哄的,实在不成体统。
于谦皱眉怒道,“都住口!”
说着,一指李至刚,“阁老床前,岂容尔等喧哗....”
随后走到李至刚亲随前,“老人家,晚辈知您心中难受!但至此关头,您要沉住气呀!乱哄哄的,别人要看笑话的!”
那亲随擦去眼泪,
“对对对,不能乱!不能让人看笑话!我们老爷最恨别人看笑话!”
“去宫中报信的人去了没有?既不相信这些普通大夫,快去太医院.....”于谦又道。
第292章
闭眼(2)尽管嘴上这么说,可于谦心中知道,李至刚确实是...薨了!
因他刚才就坐在李至刚身边许久,能清楚的感受到对方的身体变得僵硬冰冷。
外边依旧乱糟糟的,满是李家的人的哭声。
“不可能,老爷不可能就这么走了...”
“老爷绝对还有救,他眼睛还睁着呢!”
“睁着眼就还能救活....”
外面的话,传到屋里,传到于谦等人的耳中。
“小郎君,实不相瞒....”
李至刚的亲随哭的不成样子,“我实在是心乱如麻,半点主意都没有....”说着,抬头,“家里也没主子,您是读书人,帮着给拿个主意行不行?”
闻言,于谦还没说话,丁铉已是大惊失色。
“廷益...”丁铉贴着耳朵低声道,“你可想清楚了,咱们帮到这已是仁至义尽了!你可别再乱拿主意了.....”说着,跺脚道,“别到最后,做了好事却被人记恨!”
“我家老爷,寿衣寿材什么都没.....”
那亲随又泣不成声的说道,“家里头,纸张蜡烛什么都没有.....”
于谦听着好友的提醒,又听着老仆的哭声,陷入沉思。
“廷益,我知你颇有豪侠之风,但此事事关重大.....”
“这样!”
于谦打断好友的话,对李至刚亲随老仆说道,“想必宫里马上会有旨意....嗯,家里头的香火白布等白事用品...哎,李阁老毕竟是朝廷重臣,后世还是要朝廷专门的礼官来办。我呢,简单给你列个单,你买些该用的东西....”
“是是是!多谢小郎当务之急....”于谦说着,顿了顿,“老人家我这人不会说好话,您别见怪!当务之急,天这么热,还是要多预备冰块的....城外有冰场,快去打发人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