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6章

    “这方面恐怕我们难以学习,”一直沉默的编辑终于开口分析道,“首先,她们利用海伦的故事成功引起读者的同情和怜悯海伦,将读者的情感和海伦联系在了一起,然后,没等读者们忘记,她们立刻开发了一款专为海伦换衣服的玩具,直接瞄准女性读者,坦率地说,即使我们推出相似的产品,可能也没有多少男读者愿意购买。”

    主编默默点头,确实,他肯定不会买那东西,换衣服有什么好玩的?自己一天三套衣服换得还少吗?他只觉得疲惫。

    “最后,她们请来了卢恩顿有名气的艺术家,为她们制作一款卡牌……的背面,”编辑耸耸肩,“为这款卡牌增加了艺术价值,同时具有收藏价值,最厉害的是,她们在里面放了一张图鉴,我不得不佩服这一举动,如果没有那张图鉴,或许人们还不怎么想要收集全套,这张图鉴给了读者们一个收集的目标,就像是一个挑战,不把它集齐的话,我想她们不会甘心的。”

    “而这一切都建立在,人们对海伦感兴趣,对她的故事共情的基础上,”他总结道,“所以说,《海伦》不够文学性,又因为戏剧性而稍显逻辑不足,这些都在作者的意料之中。而我们,既没有喜欢玩换衣服游戏的女性读者,又请不到知名艺术家,我们的读者群体,大概率对集卡也不感兴趣。”

    “学不到啊,根本学不到啊,”新编辑摇摇头,打起了退堂鼓,“与其研究人家,不如催催作者赶紧写作,这才是我们的本职工作吧。”

    这句话提醒了主编,他转头问道,“威尔斯那边准备得怎么样?”

    威尔斯算得上他们的老作者了,写的总是非常吸引人,他连载的时候,《卡塞尔杂志》的销量稳定在6万左右,上一篇已经完结了半年,新的尚在构思,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在构思。

    从前他忙于出版——这并不容易,很多作者会先在杂志上连载,连载完成后,再整体重印,按照受欢迎程度分期出版,以便最大限度地提高利润。但是半年过去,他应该早就忙完了。

    “他对这个题材挺感兴趣的,”对接威尔斯的编辑回答,顿了顿,“不过嘛,以他的效率,大概要等上几个月呢。”

    “等几个月……他就不能趁着太阳还在赶紧晒干草吗?”主编怒气冲冲,不过也明白威尔斯的秉性,摆摆手道,“其他作者呢?有没有消息?”

    在老牌杂志社应对《海伦》带来的压力之际,那些入手纸娃娃的客人还在研究它的使用方法。

    比起卡牌的流行,纸娃娃确实比较滞后,毕竟它需要一系列复杂的操作,比如说,从线条边缘小心翼翼地将娃娃和她的衣服剪下来。

    每个册子的娃娃拥有十二套衣服、帽子和头饰、鞋袜、手持物,它们似乎是搭配好的,但好像也能和其它部件搭上。

    “唔,这顶浅黄色的帽子似乎能和这条白色连衣裙搭配,”比起参考卡牌上的成套穿搭,南希更喜欢发挥自己的创意,“或许,可以再加一个浅黄色的包包?这样它们可以互相呼应。”

    尽管她有足够的钱,能让她订制十几套不重样的衣物,但即便拥有再多的衣服,也无法取代她选择纸娃娃的服饰进行搭配的快乐。

    可不要小瞧“选择”这个词,毕竟,时尚就是选择服装来表达自我,只有当有多种服装可供选择时,这种形式的自我表达才能实现。

    在南希自己身上,通过选择服饰来表达自我就变得困难起来,她确信自己的素颜并没有办法支撑那么华美的衣裙。

    美丽的衣服会衬托美丽的人,然而相貌平平的人穿上繁复的美丽裙子,只会被反衬得更加灰头土脸,但凡穿上精致的服饰,她是一定要化妆的。

    而一旦化妆,就意味着穿脱衣裙变成一个复杂的问题,她需要在不弄花妆的前提下换衣,同时要注意避免衣服沾染脸上的粉末,以免让本已难以清洗的衣物死角更难处理,和男士们一样,她也厌倦一天换三套衣服的繁琐过程。

    况且她的身材,也不会像纸片人那样纤细窈窕,她只能尽可能地选择那些能遮掩身材缺陷的服装,对那些会凸显缺陷的衣服敬而远之,不管她心里再怎么喜欢。

    纸娃娃不会有这样的顾虑,无论什么衣服、包包和帽子,她都能完美地驾驭,她就像一个专业的模特,能够将服饰本身的特点尽情展现出来。

    不管什么时候看,南希都非常佩服设计这种纸娃娃的人,同样的彩色印刷技术,有的人印在杂志上,有的人就能想到印在卡牌上,印在纸上,剪开来,用来搭配各种服装。

    或许做布娃娃的人也想到了搭配服装的卖点,但纸娃娃明显更便宜,而且,有一点差异不得不提,那就是布娃娃大多是婴儿形象,因为一个家庭需要孩子们照顾弟弟妹妹,婴儿样式的布娃娃充当着被照顾的角色,激发女孩的母性,让孩子们扮演她们的妈妈。

    纸娃娃却是一个缩小的少女形象,她可以一套接一套地换着各式衣服,成为女孩们理想中的自己,成为她们自我投射的载体。

    为什么她就想不到这样的办法呢?

    “母亲,”一旁看书的女儿好奇地凑过来,“这是什么?”

    南希蓦地有点惭愧,好像一把年纪了还喜欢这种小玩具不太符合一个母亲的身份。

    “一个可以换衣服的娃娃,”她尽量简短地解释道,“你要试试吗?”

    “我可以吗?”女儿跃跃欲试,她这才意识到,由于上流社会所谓“理性休闲”的倡导,她们已经很久没有玩过类似的小玩意了。

    “为什么不行呢?”南希反问道,给纸娃娃换衣服至少可以培养审美,这也算得上是“理性休闲”了。

    况且,艾琳娜在设计和指导别人画纸娃娃衣服的时候,也动用了一些小巧思,比如说那条浅黄色的碎花连衣裙,裙身点缀红色的小花,格外清新自然。

    事实上,这时候的服装大多喜欢纯色的连衣裙,最多在花边和缎带上使用第二种颜色。受到女王的影响,流行的大都是黑色、深棕、酒红这些较深的颜色,以及条纹和斜纹图案,显得庄重又高贵。

    南希就很喜欢这样的小碎花,尽管她的朋友都认为这只适合在乡下度假时穿。

    “要不做条这样的裙子吧,”她想,“不知道有没有类似的布料。”

    成衣一直到十九世纪末才开始广泛销售,在此之前,如果不是在家自己缝制,就需要由裁缝来制作衣物,因此,人们一般会购买布料,而不是像现代一样直接买成衣。

    工业革命让卢恩顿的棉纺、织布和印花布能够大规模生产,也因此使缝制服装的成本降低,至少中产阶级能够买得起她们想要的衣服,甚至还可以选择制作什么样的衣服。要知道,在这之前,衣服可是很昂贵的,贵族们为表示仁慈,会赏给仆人他们的旧衣,哪怕拿去卖掉也能获得一小笔收入。

    她所居住的梅菲尔区正好有一条萨维尔街,这条街被称为“裁缝的黄金大道”,拥有许多手艺精湛的裁缝店,这些裁缝店除了做衣服,也承担着布料店的职能。

    裁缝夏洛蒂的小店就在这条街上,尽管夏洛蒂没什么名气,要价低,只能在这些专业裁缝聚集的地方接点小生意,一些大型裁缝店也会将部分工作外包给她们。

    为了吸引客人,她费心找人制作精美的彩色插图,为顾客们提供最新面料的样品,她也是女性杂志的主要订阅者,因为杂志的受众会带着里面的插图来找她定制服装。

    毕竟在这里,人们能够接受时尚的渠道不多。杂志算是其中之一。

    第15章

    到底谁才是女性杂志的编辑!

    夏洛蒂的店不大,堆积到天花板的各种布料占据了整整两面墙,还有一面挂着她制作的衣服,临街的一面采用透光的落地大玻璃窗,为缝纫提供足够明亮的光线。

    店内设有一张又宽又长的橡木桌,夏洛蒂和她的学徒们会盘腿坐在上面工作,方便做大件服装的时候坐在一起,也能让布料远离地面上的灰尘。这种盘腿的舒适坐姿甚至因此而得名“裁缝式”。

    今天本该是休闲的一天,她正坐在桌子上修改裙子,突然,来了一位熟客。

    “您是说,”夏洛蒂不太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您想找……唔,红色和绿色的布料?”她略带犹豫地将手中的针线停下。

    这确实是她很少听说的颜色搭配。

    她接过对方的卡牌,困惑地打量着,这是一条浅红和墨绿颜色的连衣裙,搭配同色系的墨绿色软帽、绑带式棕色低跟鞋,拎着有浅红色精致绣花的手袋,头发上还点缀着一朵浅红色的花,显得优雅又活泼。

    和杂志上的图片不同,可能是画风的原因,杂志往往带有一些绘画的性质,读者仿佛在欣赏一幅画作,而不会思考它穿在身上的感觉。然而,这张卡牌给人的感觉很真实,它的勾线、填色……还有,上面的女孩直视着自己,与观者建立起一种直接的眼神交流,不像杂志插图那样,凝视着脚下或者远方,而是好像与观者分享着某种默契,为整体画面注入了更生动的氛围。这让人感觉仿佛能够真实地与她产生一种联系,而不仅仅是单纯欣赏画面。

    她的裙子设计简约实用,夏洛蒂很快就能想到自己穿着这套裙子的场景,或许可以作为晨礼服,同样,也适合悠闲的散步礼服,墨绿色不容易脏,同色系的帽子也不难做。就是颜色不太好找,而客人想要找到和它颜色相似的布料,众所周知,裁缝店除了做衣服,也承担着布料店的工作。

    “浅红色的布料很难找到一模一样的,”夏洛蒂仔仔细细地翻看着这张卡牌,“不过,墨绿色是时下非常受欢迎的选择。”

    客人略显犹豫地追问:“如果换一种红色会不会不太好看?”

    “我想效果可能会差一点,”夏洛蒂非常公正。在配色这个区域,失之毫厘差之千里。哪怕有一点色差,穿上身也可能是完全不同的效果。

    客人决定再回去思考一下。

    接下来,至少有两名客人带着相似的卡牌来造访夏洛蒂,她们不是来订制衣服的,而是看到卡牌上的连衣裙,想要改成相似的款式,有的只是想改一下领子,或者花边的颜色,这不是什么复杂的活计,就算她们在家一样都能做,她们只来挑选布料。

    “那个卡牌,”夏洛蒂忍不住问道,“你那个问一下,它是从哪来的吗?老实说,已经有好几个客人带着它来找我了。”

    “哦,这是《女士月刊》推出的纸娃娃套装里的附赠卡牌,”客人也觉得这一长串说明有些复杂,干脆直接说道,“你去任何一个书店,向他们问‘海伦纸娃娃’,就能够买到了,但是……”

    似乎觉得将她推入深坑很不好意思,客人犹豫道,“这种卡牌有十二张,然后是随机在纸娃娃里抽取的,如果你只是对卡牌感兴趣的话,可以去‘二手交换区’那里购买其他人不想要的卡牌,如果是比较大众的,就会便宜一些,只要一个便士。”

    至于不够大众的要多少钱,她就没有说了,可能担心那个价格会吓到夏洛蒂。

    尽管获取卡牌的方式看起来无比复杂,但夏洛蒂还是决心去书店一探究竟,毕竟,如果有一种东西能够影响客人们的时尚追求,她作为裁缝,最好能尽快搞到手。

    还没等她喘口气,又来了一位新客人。

    这位客人同样拿着卡牌,来订制一条白色连衣裙。

    她接过对方的卡牌,困惑地打量着,这是一条简单的白色连衣裙,版型和剪裁看起来都很正常,唯一比较有特色的是她的袖子,袖子很长,几乎盖过手背,被丝带系成一截一截的泡泡袖,像藕节一样。

    “看起来非常优雅,”夏洛蒂点评道,“我想您甚至可以在家自己制作。”

    这个技术含量委实不算高。

    “但是我没有它的全尺寸连衣裙纸样,”客人苦恼道,“我多希望它能提供一些剪裁和尺寸的参考。”

    服装纸样会给出详细的剪裁指南、缝制的步骤和方法,如果是全尺寸的纸样,读者甚至可以根据自己的尺寸和喜好来定制。如果没有它,裁缝只能依靠自己的经验和技能,来进行设计和剪裁。对没有太多经验的女性来说,服装纸样能够帮助她们更容易地制作衣服。

    夏洛蒂耸耸肩,“当然,我会把它设计好的,但是要等下个月了,好像现在大家都想要一条新裙子,工作都堆在了一起。”

    “真是个不幸的消息,”客人唉声叹气,神情显得有些失望,“为什么它不能再给一张连衣裙纸样呢?”

    “对呀,为什么我们不能在杂志里加一页连衣裙纸样呢?”《女士月刊》杂志编辑部,奥查特夫人也在和两名同事探讨这个问题,“附近的裁缝店都在抱怨工作的增加,还是一些简单的工作。”

    “我想,我们确实可以在杂志里加上全尺寸纸样,”露西点头表示赞同,补充说“我也很想做一条海伦的裙子,但是我不像那些裁缝那么有经验,我想这个需求大家都有。”

    现在的《女士月刊》一共有32页,如果要插入海伦裙子纸样,要么得把一些内容撤下来,要么会增加杂志的成本。

    “我们可以考虑一下,”奥查特夫人捏着一封信,流露出复杂的神色,“这封信的内容,写信者给我们提了一些建议。”

    “每天都有人寄信过来提建议,”男编辑不满地说,感觉本职工作被入侵了,“这封信有什么特殊之处吗?”

    奥查特夫人抿唇道,“它是《海伦》的作者寄过来的。”

    露西和男编辑不由得坐直了身体,神情变得郑重起来,“那或许我们需要重视她的意见。”

    能把杂志的销量提升一倍的人的建议,显然会受到更为特殊的关注。

    “不得不说,她的话确实很有道理,”奥查特夫人手中翻动着信纸,眉头微蹙,“比如说这个……读者画像……”

    读者画像,顾名思义,即对目标读者的详细描述,艾琳娜觉得,《女士月刊》在这一点表现得有些模糊。一方面有着上流社会所需的文学语法等细节,另一方面却也刊登了一些家庭小妙招,例如清理贵重布料的技巧。这种混合的内容可能导致上流社会和中产阶级都无法满足。

    在中产阶级持续壮大的现今,杂志显然应该舍弃过于繁琐的内容,更专注于中产阶级女性的需求,才能取得更广泛的影响力。

    奥查特夫人和《女士月刊》已经做得相当不错。她们摒弃了那些过于严肃、培养读者道德的,而是推出了更受欢迎、以女性为主角的连载。还并加入了一些家常食谱,同时附上了食材的参考价格。

    或许,她们可以增加一个医学实用知识的专栏,艾琳娜想起之前患病的日子,其实有很多简单的小技巧能缓解她的病痛,但她的母亲都不知道,直到她奄奄一息,只能求助于神。

    在医疗知识极为匮乏的年代,她只能建议编辑们多找几个医学生问问,千万别找那些药剂师,他们绝大部分只会一些传统疗法,比如说放血、通风、催吐。

    尽管医学院的学生入学要求很少,也没有临床培训,但至少学过解剖,尽管他们必须自带尸体,或者雇人偷尸,甚至因此多了一个“盗尸人”的职业。

    也可以加入一些和时尚有关的小常识,艾琳娜在此终于露出她的来意,她抛出一个又一个后世总结的小概念,“如果全身都是深色,会显得沉闷单调,可以搭配一个亮色的包包或者鞋子。”“容易出汗的时候,可以尝试印花布料的衣服。”“如果对色彩的驾驭度不高,那么全身的颜色不要超过三个。”

    这些琳琅满目的时尚法则,简直令编辑部的三人目瞪口呆。

    “难以置信,”露西瞪大眼睛着这些看似简单的知识,“到底谁才是女性杂志的编辑!我想立刻回家打开我的衣柜进行尝试,我现在强得可怕。”

    第16章

    所以,艾琳娜想做一名时尚专栏作家,就必须有一个时尚专栏。

    艾琳娜从前翻看过不少时尚相关的书,毕竟在后世,互联网发达,人们无时无刻不在接收信息,想要找到自己感兴趣的话题轻而易举。

    她没有第一时间拿出这些小资料,主要是因为她还没有足够的实力来支撑自己的话语。她不是社交名流,也不是皇室贵族,在时尚圈没什么地位,如果贸然投给杂志社,并不容易引起重视。

    如今,她有《海伦》,和风靡卢恩顿的纸娃娃,她完全可以借助这些成就,来提升自己的话语权,是的,她准备转型成为一名专栏作家,尽管《女士月刊》还没有专栏。

    所以,艾琳娜想做一名时尚专栏作家,就必须有一个时尚专栏。

    现在,唯一称得上专栏作家的,大概只有“知心大姐”们,她们接收读者匿名来信,听取人们的心事和遭遇,然后给予建议和回复,一起刊登在专门的问答栏目上。尽管这些“知心大姐”看起来像一位有经验、有智慧的年长女性,但实际上有时是好几个人的合作成果。

    既然这种模式那么好用,为什么不设计一个专门回答时尚问题的专栏呢?人们或许会对服装的搭配、面料的选择有所担忧,尤其是那些一夜暴富、突然成为中产阶级的新有钱人,在新的阶级如果想不露怯,自然需要一位有经验人士的指导。

    尽管艾琳娜还称不上一位有经验的人士,但是她完全可以去问问俱乐部里的其他人,至少薇拉一定能够提供宝贵的建议。

    把投递给杂志社的信写完,艾琳娜展开一张奶油色的信纸,开始写《海伦》的第二部分。

    在后世,读者都不太愿意看主角吃亏的情节了,如果第一章主角受了委屈,不在第二章还手,那读者肯定不会接受,就算硬着头皮看下去,也是带着期待主角反击的心情,因此,那个时候的真假千金,假千金的构陷非常简单,打脸也来得很快,主打一个爽快。

    虽说情绪的触发方式差不多,但为了迎合现在的潮流,必须放慢故事的步调,而且,读者的被虐阈值也不高,所以,在新的章节里,艾琳娜更细致地虐了一下女主角,包括但不限于……

    “先来个指腹为婚的未婚夫,”她兴致勃勃地往下写,和华国古代差不多,卢恩顿的上流社会同样也拥有类似指腹为婚的说法,在孩子还没出生的时候,就给他们定下了婚约。当然,这个婚约是属于海伦的,毕竟她才是真的贵族小姐。

    然而,这位未婚夫已经和假千金有了深厚的情谊,在得知真假千金事件后,也是他提议不要向上流社会公布这一秘密,否则他就要取消婚约。维克多家早已入不敷出,他们必须保住这段婚约,因此,等待海伦的,并不是自己重归原位,而是作为维克多家的远房亲戚入住。

    这一切海伦都不知道,她沉浸在自己即将拥有亲情的喜悦之中,满怀希望地学习制作父母喜爱吃的小点心,她当然不知道,这种小点心其实是假千金的最爱,她的父母只不过爱屋及乌。

    是的,尽管她对未来充满期待,充满希望,但读者知道这样毫无意义。

    “太惨了,可怜的海伦,”艾琳娜抹了抹自己幻想中的鳄鱼眼泪,让新写的文字稍稍晾干,然后决定去找薇拉和新朋友格蕾斯,看看她们的反馈,然后再来修改或者微调。

    说实在的,尽管在俱乐部里生活了一段时间,但艾琳娜每天忙于写作画稿,几乎没有什么空闲来了解俱乐部,她呆得最多时间的地方要属写作室、画室,以及自己的房间,甚至每天的餐食都是同类女仆端上去的。

    不得不说,俱乐部的食物配得上它的环境,别的不说,每天的食材都是从庄园直接运来的,大大减少了食材造假的可能,厨师的手艺一流,根据当天的食材来决定食谱。除非提前预定其它菜肴,当然,那可要额外花钱。

    艾琳娜最喜欢刺山柑酱配大比目鱼,还有晚上的朗姆酒布丁,只是她总觉得这里的布丁都有点太甜了,还好,她可以花点小钱让厨师少放点糖。

    沿着走廊一路往前走,她听到悦耳的钢琴声从音乐室传来,便走过去看看。

    音乐室的墙壁贴着浅棕色菱形图案壁纸,每面墙上都挂着几幅精美的油画,描绘着野外的风景和贵族肖像。正中间摆着一架木质钢琴,琴身上雕刻着精美的花纹。在它一侧的桌上放着一把竖琴,它们后面围着一圈大小不一的粉色沙发,沙发后面是一座壁炉,炉火微弱地燃烧着。

    薇拉正坐在钢琴前弹奏着一首时下流行的圆舞曲。

    中产阶级为了展示自己的社会地位,常常安排家里的女性学习钢琴,因为休闲被认为是是社会地位的象征,经常用于休闲的钢琴便被赋予了不一样的意义。

    艾琳娜也跟着家庭教师学过钢琴,她的家客厅里甚至摆放了一架普通的钢琴。当家里邀请客人参加晚宴时,她的姐姐就会去展示一下钢琴才艺,而客人们便能跟着音乐翩翩起舞,毕竟这里没有音乐播放器,想听音乐只能动手自己弹。

    “你怎么来了?”薇拉一曲弹罢,活动着自己的手指问。

    “我写好了海伦的一段故事,”艾琳娜递过去那张稿纸,“我想听听读者的意见,你想看看吗?”

    “当然,”薇拉高兴地接过信纸读了起来。

    艾琳娜有点无聊,她转而坐在琴凳上,随意地弹奏起贝多芬的月光奏鸣曲。

    她小时候学过钢琴,因为《名侦探柯南》的“月光”杀人事件,对这首曲子印象深刻,后面特地练习过。《月光奏鸣曲》其实并不叫这个名字,它原名《升C小调第十四钢琴奏鸣曲》,有三个乐章,大家所熟悉的是第一乐章。

    它的技巧很难,主要难点在于它跨度极大的声强变化、快速的手指运动与复杂的和声,稍不小心就会表达不到位,甚至让人觉得很吵闹,情感上就更不用说了,整首曲子带着静默的悲伤和庄严的宁静,语文课本还专门有一篇课文描述过。

    好在经过充分的练习,艾琳娜已经熟练掌握了这首曲子,当她的指尖轻触琴键,悠扬的旋律在音符的交汇中逐渐升腾。月光透过宽大的窗户洒在房间里,投下柔和的光影。仿佛从远方、从遥远无法触及的灵魂深处涌现出一阵静穆的音响。有些声响沉郁而深沉,弥漫着无尽的忧愁,另一些则深思着,带着连绵不绝的回响,带着一丝幽深的预示。

    一曲弹罢,薇拉竟然掉了眼泪。

    艾琳娜:???

    不至于啊姐,真不至于。

    她坐立不安起来。

    “海伦,她真是太可怜了,”薇拉抹掉眼泪,吸了吸鼻子,将稿纸递回来,哽咽道,“为什么你要这么对她?我真不敢想当她知道亲生父母也不要她时,她该有多么难过。还有,为什么你要在我看这段故事的时候弹这么悲伤的曲子?”

    艾琳娜都不知道该先回答哪个问题,最后她决定跳过第一个,“我只是,唔,每次弹钢琴的时候,我都会习惯性地弹这首曲子,就像是热身一样。”

    “它确实非常动人,”薇拉已经收拾好情绪,“我感觉我的心情既平静,又哀伤。原本我就看得很伤心了,你又在旁边弹这样的乐曲。我猜你一定练习了很久,比我弹得还好。天啦,我是说,我的音乐老师可是很有名气的音乐家,你学习了多久?”

    如果只算今生的话也就两年,但是她加起来已经练了十多年了,这种对比并不公平,艾琳娜只能避重就轻,“我只是对这首曲子格外熟练。”

    “如果你在晚宴上弹奏这首曲子,大家一定会非常震撼的,”薇拉忍不住感叹道,“它的表现力很难把握,我听到它从非常轻的音跨越到非常响亮的音,这种技巧难得一见,大家都喜欢更自由的节奏和更柔和的触感。”

    艾琳娜不打算在晚宴或者舞会这种社交场合弹奏《月光》,那种场合只适合一些热闹的舞曲,没人会想在社交场合里听一首略显悲伤的曲子。

    她转移话题道,“那你觉得《海伦》怎么样呢?”

    薇拉狠狠瞪了她一眼,“你对她也太过苛刻了,尽管我知道这很符合现实,呵,现实里的贵族就是这么虚伪,但是你就不能对她好一点吗?”

    “她会变好的,”艾琳娜保证道,“她会有一个好的结局,她会变得坚强起来,不再寄希望于父母的亲情,同时,她也会获得一个更好的结婚对象……你为什么这么看着我?”

    薇拉没好声气地说,“我认为的好结局是,她的父母幡然悔悟,将那个假货赶出家门,她会获得她所珍视的亲情,而不是……”

    这确实是一个问题,在现代,真千金“断亲”,甩掉偏心的父母是很正常的,而在这里,人们的观念显然还没有进步到这个程度,他们认为家庭非常重要,也赞美知错就改的品德。

    艾琳娜不是一个“虽天下人吾亦往矣”的人,既然她所想的结局不符合读者老爷们对美好结局的展望,那改就好了。

    “好的,”她从善如流,“那她的父母会把假货赶出门,加倍疼爱自己的女儿。”

    “我只希望那一天不会来得太晚,”薇拉叹道,“鉴于你从前的表现,我很难不为此感到担忧。”

    第17章

    “只有一项,”年长者回答,“黑卡蒂女神的眷顾。”

    收拾好东西交给女仆后,薇拉突然发出邀请,“今天是神秘学研究小组——神秘学会集会的日子,你要不要和我一起去看看?”

    “当然,”忙过这一阵,艾琳娜终于有时间参观俱乐部,她当然也对这里的活动充满兴趣。

    “那你跟我来,”作为领路人,薇拉熟门熟路地领着她走出音乐室,一边走一边介绍着神秘学社的情况。

    据说神秘学会是俱乐部中最早成立的组织,在公爵大人还没创办俱乐部之前,就研究了几个仪式魔法,尝试恢复容貌,俱乐部成立之后,他立刻牵头聚集了一批同样专注于研究的同类。尽管受到他那可恶叔叔的盯梢,导致他难以频繁与学会成员交流,但他仍然极为重视神秘学会的存在。

    说到这里,薇拉不得不提起异端审判所,那是专门搜寻像她们这样的存在,将其送上绞刑架的组织,是的,她们并不是这里唯一的异类,还有一些失去神智的怪物在外面游荡,然而,审判所的人可不会管他们之间有没有区别。

    那些怪物的起源至今尚无定论,但自由者们猜测可能是一些仪式魔法的失败或是某些诅咒导致的结果。这让他们备受威胁,因为审判所掌握的力量,肯定是自由者们远不及的,毕竟他们是离神最近的人。

    “在两百年前,神秘学分为三类,”薇拉解释道,“占星术、炼金术和自然魔法,除了这些,还有各种形式的占卜,来链接十二位广泛信仰的主神,但人们很快发现,除了这十二位神,还有一些别的神,祂们的位置更加隐秘,很难用传统的方式来链接,因此出现了仪式魔法。”

    占星术观察星星的运动来解读命运和神秘力量,炼金术除了对特定材料的处理,还包括制作一些神秘道具,而自然魔法则是直接运用自然的力量。

    仪式魔法不同,它允许直接和神进行交易,十二位正统主神是拥有多少神眷实现多少愿望,概不赊欠。但小众神不一样,如果没有足够的神眷,可以用代价来换,而这样的代价是不可逆的,也不保证一定能成功。

    “所以我们就算获得黑卡蒂女神的信仰,也无法变回原来的样子,”薇拉淡淡地道,“公爵大人也是发现了这一点,才将目光转向美神。”

    “但是黑卡蒂女神的神眷也不是完全没有用处,”拐过走廊尽头,薇拉轻敲最里面的房门,“祂是巫术、魔法、亡灵、草药的女神,这意味着我们可以用祂的神眷来换取一些,能保护自己的力量。我们到了。”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