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48章

    这也不错了,如果灰姑娘能持续售卖下去,没准艾琳娜真的能掏出一张SR呢。

    他现在正忙于调试艾琳娜所说的黄金卡牌!

    当艾琳娜向伯克利寄送SSR的设计计划和草图时,她也预先通知了印刷厂。毕竟,SSR的制作对他们来说还是第一次,需要时间进行样品制作和测试。因此,印刷厂的主管充满期待地忙碌着,好在黄金卡牌具有可重复使用的特性,让他们在试验过程中不必过于心疼成本。

    当爱德华提出增加供货量的请求时,印刷厂的主管有些为难,他面带歉意地解释道:“恐怕需要等待一段时间,因为《灰姑娘》的热销,我们印刷厂目前的工作相当繁忙。”

    本来爱德华也不是急着用,因此他并没有急于催促,只是先预订了一批。打算等到“谜题晚宴”正式推出后,再根据需求进行后续的生产。

    “继续努力,”艾琳娜以一副老板的口吻,写着给爱德华的回信,“下次一定给你加工资!”

    她将这封回信连同精心撰写的口口手稿一同寄出,并特意嘱咐赫尔曼先生在印刷完成后,先寄送一部样品到乡下俱乐部的地址。

    盼望着,盼望着,赫尔曼先生第一时间收到了这份来之不易的手稿。

    “艾伦先生的创作又有了新的突破!”手稿的封面赫然写着《海上冒险记》的标题,赫尔曼先生初看之下,还以为是航海日志之类的作品。海洋、邮轮、“游客们”,这些元素与艾伦先生之前擅长的梦境题材截然不同。看来,艾伦先生已经决定告别“春梦”系列,开启新的创作旅程。

    赫尔曼先生虽然对“春梦”的结束感到一丝惋惜,毕竟这个设计有着巨大的发挥空间,不过,他也能够理解,每个作家都需要突破自我,寻找新的创作灵感。

    “看来未来我们将看到更多关于海上冒险的题材和作品了。”赫尔曼先生呵呵笑道,“海上会发生怎样的精彩故事呢?真是让人期待啊。”

    他构思的故事轮廓,大致是描绘主角在邮轮上的邂逅,继而发展出一段浪漫的情感纠葛,或者是每当邮轮停靠在不同的港口,主角都能领略到不同国家的风情和遇见各种人物。如果是后者,感觉会有很多可发挥的空间。

    当赫尔曼先生注意到女主角的身份设定为一位“夫人”时,他不禁一笑,感慨道:“看来,艾伦先生依旧偏爱这样的女主角设定。”

    这位夫人和上一本不同,是一位寡妇,没有什么道德上的阻碍,对其亡夫,书中也甚少描述,一开篇就直接进入正题。

    “什么?船长的游戏?是哪种游戏?”赫尔曼先生一时感到困惑,但随即恍然大悟,“哦,原来是邮轮上的化妆舞会。艾伦先生果然独具匠心,连邮轮上的活动都能设计得如此别出心裁。”

    花样可并不止这些,当他看到整个晚会的所有游客们,都在扮演着那些口口的角色,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这是我的眼睛可以看的文字吗?

    谁懂啊家人们,他所能想到最开放的设定,在这个面前就是小巫见大巫。

    他要收回刚才说的话,这哪里是新花样,明明是大场面啊。

    而后面的剧情,他都看得满脸通黄。

    在书房里,夫人的任务是和学者在纸上留下信息,但是,他们找遍了整个书房,都没有发现现成的墨水,只有墨水粉末。墨水该从哪里入手,便也一目了然。学者搭档仿佛来到了自己的主场,用羽毛笔在夫人某处细细勾勒,直到她提供足够的液体来融化那粉末。

    “什么???”赫尔曼先生惊呼出声,又立马掩住自己的嘴巴,左右张望,才看回手稿,“这……这……”

    这是什么人才能想得出的剧情?!

    这新奇的设计和细微的描写,让赫尔曼平心气和了一阵,才敢往下继续翻阅。

    音乐室中,夫人需要与搭档弹奏和演唱一首曲目,而那钢琴似乎被改造过,需要一定的重量才能敲响,于是夫人只能一边挂在阴郁的搭档身上,一边坐在琴键上,让琴键发出清脆的乐声,伴随着两人的“二重唱”,才能在钢琴中获得下一步的线索。

    这位阴郁的搭档却并不配合,一会儿轻一会儿重,让夫人整个过程都提心吊胆,还不忘在她耳边轻声说着,“夫人的其他搭档要是知道了,不会怪我吧?”“下回叫你之前那个搭档一起玩吧,不然怕他误会我们的关系。”“他不会那么小气吧?要不要我同他解释一下?”

    啊这……放在普通的场面,或许会让赫尔曼觉得这位搭档是个善解人意的好人,但是,你们都在做这种运动了,这话说起来……是不是不太像话了点?

    在草药园的正午,夫人则需要跪在地上,寻找着他们所需的草药线索,而士兵搭档必须打着伞,跟着她的步伐,和她紧紧连在一起,以免踩到这些可怜的草药,这还是一个竞争游戏,他们必须在其他组之前找到,于是夫人和搭档愈发火热,其姿态和声音,让竞争对手都投来注视,自顾不暇,让他们成为第一个找到线索的人。

    ……这还有竞争?赫尔曼一时瞠目结舌,他特地忽略了那些细节的描写,一目十行地往下看,以免看得太过细致,导致自己的身体出现一些异样,错过了第一时间目睹这本书的精彩描写。

    除了寻找线索的关卡,在这座小小的无人岛上,这些“游客”还面临着NPC海员们的追捕关卡,为了掩人耳目,夫人和士兵连忙爬到树上,趴在树枝上,可惜,投在地上的阴影让他们被发现了,就在海员们准备爬树将他们揪下来的时候,士兵无奈之下,只得在树上撞进了夫人的身体,因为规则声明,游客们有三次逃脱追捕的机会,但当时必须正处于某种运动之中。

    这……太精彩了,艾伦先生的脑子怎么想的,居然能想出那么惊人的设计!

    当然,夫人和搭档们也不只是为了闯关而献身,他们发现一条小船时,便将这艘船划到湖中心,来躲避海员们的搜查,当夜色降临,月光洒落在湖面上,水蒸气如烟雾般蒸腾,在如此气氛的引诱下,夫人和年轻的大学生搭档自然而然地在船上融为一体,映照着月光的水面也变得支离破碎。

    ……真有那么快乐吗?赫尔曼片刻失语,对这部作品,以及写这部作品的艾伦先生,犹生出一种敬畏之心。

    第110章

    打开书后:对不起,这我还真没见识过。

    赫尔曼合上了书页,

    感觉自己的大脑有些过载了,仿佛整个思维都被一股冲击力搅得懵然无知。

    作为霍利维尔街大名鼎鼎的印刷商,他之前就可以说自己遍览群书,

    当然,

    在《梦中奇旅》出现后,

    他的确大开眼界,

    那种震撼更多地在于那细致入微的描写,

    和在道德底线上蹦迪的刺激。

    自此以后,他收到的稿件质量有了质的飞跃。投稿者们似乎受到了《梦中奇旅》的启发,纷纷突破了传统的界限,他们的作品一个比一个大胆,

    一个比一个前卫。赫尔曼不禁感慨,

    自己前半生所见的世面,

    恐怕也不及《梦中奇旅》发布后所见的十分之一。

    他原以为艾伦先生的新书已经不会再像之前那样震撼到自己。毕竟,

    他已经看了很多遍《梦中奇旅》,

    虽然他每天都得阅览那些投来的稿件,但这本是不同的,甚至那些“绅士知识分子兄弟会”里的讨论,

    赫尔曼都会经常去打探一些消息和八卦,

    方便后续选择稿件出版,

    这也算是打探市场行情的一部分工作。

    然而,

    他很快意识到这种打探是徒劳的。因为在霍利维尔街所有关于作品的俱乐部中,

    《梦中奇旅》都稳坐必读书目的榜首。甚至有些隐秘的小圈子,

    还在私下里研究其独特的写作手法。这早已不是秘密。

    和这本书一起在圈内闻名的,还有它的作者、与出版这本书的赫尔曼,

    可以说,赫尔曼在霍利维尔街的地位能够像今日那么牢不可破,

    除却他本身的努力,与这本艾伦先生的旧作脱不开关系,投稿者们都渴望能像第二个艾伦先生一样,在这条街道赚取更多的金钱。

    对于艾伦先生的作品,他已经非常熟悉了,所以,当他翻开新作的第一页时,都是信心满满地想着扳回一城,毕竟,他什么没见过?

    打开书后:对不起,这我还真没见识过。

    “之前的《梦中奇旅》,他居然还没有发挥全部的实力?”赫尔曼目光涣散,“他的脑海中到底还藏着多少奇思妙想?或许,是霍利维尔街的繁荣景象激发了他的创作欲,让他决心要写出一本超越所有……呃……所谓的‘竞争者’的杰作?”

    说到“竞争者”,他还有点心虚,就这些投稿的人,怎么能称得上竞争者呢?完全不配啊。

    诚然,艾伦先生的旧作已然出类拔萃,才能在各大俱乐部长期霸榜,至今供不应求。但与这本新书相比——

    “小巫见大巫。”赫尔曼由衷地评价道,“尽管《梦中奇旅》在我眼中已经足够卓越,但无论是情节的紧张刺激,还是花样的巧妙繁复,这本新书都更胜一筹啊。”

    简直就像上了一个台阶一样。

    "这本书必将掀起一股热潮,"他满怀期待地凝视着那即将到来的光明未来,"哪怕将新书的内容透露出去一星半点,恐怕都足够那些投稿者们喝汤了……或许,这就是艾伦先生选择将印刷后的手稿寄往偏远乡下的原因?"

    寄送手稿的地址,和样品送达的地址不能说一模一样,只能说毫不相干,而第二个地址他初看之下便觉得似曾相识,随后回忆起,过去确有几本来自那里的投稿手稿,但因质量欠佳而被他婉拒。他收到的来自乡下的稿件本就稀少,所以这个地址在他心中留下了淡淡的印象。

    "难道,艾伦先生想帮助在乡下的朋友写口口?唔,帮助朋友写口口,好生僻的词语组合,”赫尔曼先生若有所思地嘀咕着,“如果他们能参考着这本书,写出哪怕不尽如人意的作品,我也不是不能考虑,在寄过去的手稿里,不妨也寄一封收稿的信件吧。”

    当然,如果质量太差的话,他还是会婉拒的。

    不过,说到底,还是得先着手印刷样品,才能寄往这个乡下的地址。

    他依然打算用一个不起眼的名字来混淆视听,艾伦先生所想的《海上冒险记》这个名字便恰到好处,可以直接沿用。至于曾经在书里装订的白纸们,他也决定故技重施,虽然这本书的字数堪比上次两本,但还是无法撑起一本厚厚的书籍,没关系,大家早已经对书中的白纸习惯了,这已然成为艾伦先生书籍的标志……之一?

    一拿到书稿,赫尔曼便立刻安排了印刷事宜。印刷厂的工人们夜以继日地工作,终于在紧锣密鼓中印制出了样品。而书店的老板们,包括约瑟夫在内,早已像只灵敏的猎犬一般,在印刷厂外翘首以盼。

    “很抱歉,目前我还无法满足各位的进货需求,”赫尔曼面对着这些满怀期待的店长们,只能暂时回绝他们的请求,“《梦中奇旅》的印刷还在进行中,《海上冒险记》则需要等待额外的印刷机到位。我们正在进行采购,并且在招收更多的印刷工以确保进度。”

    “啊?”约瑟夫听闻此言,不禁瞪大了眼睛,显得颇为震惊。要知道,即使在“春梦”系列销售最为火爆的时期,赫尔曼也始终秉持着稳健的原则,小心翼翼地增加印刷机的数量。毕竟,印刷机价格不菲,若长期闲置不用,将会大大增加成本。尽管收益丰厚,他却从未有过大肆扩张的打算,这也是“春梦”系列时常断货的原因之一。

    然而,现在,这位素来谨慎的赫尔曼先生居然决定增加投入?这确实让人意想不到。

    “看来您对这部新的《海上冒险记》寄予了极高的期望啊,”其他书店的店长们也纷纷意识到了这一点,“或许,它将成为继‘春梦’系列之后,又一部畅销之作?”

    “那自然,”赫尔曼先生神秘地笑了笑,透露道,“我敢保证,当你们翻开这本书的那一刻,你们会惊讶得合不拢嘴。”

    “老实说,《梦中奇旅》之后,我简直不敢想象还能有比它更出色的作品了。”约瑟夫惊叹不已,“这部新作会超越前作吗?”

    “胆小鬼,我就敢想,”另一位店长打趣道,“所以,什么时候能够大批量发售呢?我已经迫不及待想要见识见识了。”

    赫尔曼先生没有留准信,只说等货物准备好了,一定会通知到他们。

    样品印刷完成后,按照艾伦先生的指示,赫尔曼先生第一时间将《海上冒险记》的样品寄往了那个位于乡下的地址。

    “真的吗?艾琳娜说新作会先寄给我们?”艾琳娜的忠实粉丝雷金纳每天都迫不及待地询问薇拉,“她居然为了我们,特意创作了这部作品,真是让我感动不已。那本书到了吗?”

    “还没有呢,”薇拉同样满怀期待地回答道,对于雷金纳的频繁询问,她并未感到厌烦,“但她说过就在这几天了。”

    对于艾琳娜提前将新作发给他们参考的这一举动,俱乐部上下无不感激涕零——说起来有些夸张,不过他们确实非常感激这位原本可以不用写这种作品的女士,即便是自诩才华过人的查理斯,在面对这一慷慨大方的举动,也不由得压下了心头的点点不服气。

    作为神秘学会最大的刺头,当所有人都对艾琳娜的身份深信不疑时,只有查理斯保持半信半疑的态度。尽管他的理智告诉自己艾琳娜可能就是那位才华横溢的艾伦先生,但他的自尊心却让他难以完全接受这一事实。毕竟,上次在鬼故事比拼中,他输得一败涂地。

    所以,这次他倒要看看,那位写出“春梦”系列的艾伦先生,到底是不是艾琳娜的马甲。

    “薇拉,你的包裹,”博尔德在去取伯克利公爵信件的时候,正好看到写有薇拉名字的包裹,于是便帮她一起带了回来,“似乎从卢恩顿寄来的。”

    “一定是艾琳娜的作品!”薇拉立马站起来,飞奔一样地拿过那本厚厚的包裹,当大家都投来注视的目光,她反倒有些羞涩地将包裹带回了自己的卧室。

    如果真是艾琳娜的包裹,那肯定不能在光天化日之下。

    回到卧室后,薇拉迫不及待地拆开了包裹。呈现在她眼前的,是一本装帧精美的书籍。她的眼睛瞬间亮了起来,这种精致的装帧让她想起了之前借阅过的《梦中奇旅》。没错,只有艾琳娜的作品才会有如此考究的装帧。

    在出版界,虽然其他也渴望拥有如此精美的装帧,但考虑到高昂的印刷成本和装帧费用,很多出版商都望而却步。除非对书籍的质量和受欢迎程度有极高的信心,否则他们不会冒险采用如此昂贵的装帧技术。

    “海上冒险记?这个名字也和梦中奇旅非常相似呢,像普通的书籍一样,”薇拉看着扉页上写着的作者“艾伦”,笑道,“我就知道,这下查理斯可以闭嘴了吧。”

    她深吸了口气,翻开第一页。

    啊,和《梦中奇旅》一样,第一页也是一张白纸。

    第111章

    从前她也经常玩的“捉迷藏”,在这本书里居然能如此精彩。

    “所以,

    赫尔曼先生对那本新作非常看好?”当薇拉翻开第一页,准备细细品读的时候,霍利维尔街的其他出版商们却感受到了一股即将来临的风暴气息。

    不过,

    伯克利公爵所收购的、那个专门用来出版俱乐部同类著作的小出版商,

    并不在其中,

    他们不受业绩的束缚,

    自成一格,

    在同行们纷纷警觉之时,他们仍泰然自若地观察着这场“风暴”的酝酿,全然不知他们口中的“赫尔曼先生”已悄然准备起草收稿信,要来挖他们的墙脚了。

    "的确如此,

    "

    在业界,

    赫尔曼先生的“稳健”和“眼光独到”早已传为佳话,

    "他甚至已经开始紧急采购印刷机了,

    这岂能不是对他看好的有力证明?"

    回想《梦中奇旅》前两册的辉煌销量,

    赫尔曼先生也未曾有过如此迅猛的动作。由此可见,艾伦先生的这部新作,其潜在的市场影响力或许远超过前两部作品的总和。至少,

    在赫尔曼的预测中,

    它有着这样的潜力。

    同行们纷纷坐不住了,

    他们并非想要挑战赫尔曼的权威地位,

    也并非企图挖走这位神秘的艾伦先生——毕竟,

    赫尔曼先生对这位作者的保护之严密,

    让他们至今连其真实身份都无从得知。

    他们最为好奇的,是这部新作的题材和构思。《梦中奇旅》已经为他们开辟了一个繁荣的口口市场,

    而此刻,眼看着它即将再次掀起波澜,

    谁不想成为第一批从中受益的人呢?

    已经有不少人试图买通赫尔曼的印刷工,获取这本书的只言片语,然而,即便花了一笔钱来打听,最大的收获也只是一个书名。

    “《海上冒险记》?”一旦有人得知这个书名,这个秘密就如同风中的沙粒,迅速在霍利维尔街传开。还没等赫尔曼准备好货,整个街区都已经听说了这个书名。“虽然只是一个书名,但也能推测出,故事必定与海洋紧密相连。”

    然而,尽管他们绞尽脑汁,也无法窥探到这本书的真正内容。他们最多只能像赫尔曼一样,猜测这是一部关于跨国旅行、领略各国风光的作品,或是在船上与各国友人相遇的故事。不过,得知这个书名后,已有不少作者纷纷效仿,尝试创作海上的口口作品,试图在这股风潮中先分得一杯羹。

    “事情真的那么简单吗?”店长约瑟夫听闻书名后,对于其他人的猜测持半信半疑的态度。他向自己的忠实客户欧文先生抱怨道:“如果仅仅是关于海上冒险的故事,赫尔曼先生绝对不会像现在这么兴奋。”

    自从欧文得知艾伦的新作已经交稿后,他便成了约瑟夫店里的常客,生怕错过任何关于新书的消息,也担心约瑟夫只是口头承诺会给他留书,“哦?赫尔曼先生真的很开心?”。

    “当然了。”约瑟夫酸溜溜地说,“要知道,艾伦先生还是我介绍给赫尔曼的呢。”

    正是这种紧密的关联,让约瑟夫先生的小店,虽然面积不大,却总能率先拥有最新出版的书籍。即使在其他书店缺货的情况下,约瑟夫也总是能优先获得这些书籍的供应。所以他才能收获那么多忠实的读者顾客。

    “原来如此,”欧文眼睛一亮,“那你一定非常清楚,这位艾伦先生长什么样子?”

    约瑟夫便炫耀般说起他曾说过很多遍的故事。

    而此刻的艾伦先生——艾琳娜本人,她早已将约瑟夫先生抛诸脑后。她正挥舞着小皮鞭,兴致勃勃地指导两位姐妹绘制新的纸娃娃。

    伯克利公爵早已寄来信件,对艾琳娜提出的SSR方案表示赞同,并对她给予自己绘制SSR的殊荣表示衷心的感谢。在艾琳娜看来,这无疑是双赢的合作。她利用伯克利公爵的画家身份提升了海伦纸娃娃的艺术价值,而伯克利公爵则借此珍贵的SSR获得了女神的一丝青睐,尽管他本身已经不需要更多的了。

    在信中,伯克利公爵还谦逊地附上了草图,请艾琳娜提出修改意见。他的态度之好,完全超出了艾琳娜的预期。当她看到这张草图甚至比她的设计图纸还要精细时,她不禁为印刷厂的主管默默祈祷,并在回信中赞赏道:“干得漂亮,就是这样。”

    除了纸娃娃的事宜,伯克利还在回信里隐晦地说到,俱乐部的同类们似乎找到了一个薅神眷的好方法——看到这里,艾琳娜有点心虚于自己的马甲,但是对方很快又转移了话题,表示如果他们真的能够摆脱这副样子,一定非常感激艾琳娜的“付出”,这话里的意味,仿佛在说就算他们不感激,伯克利也会用刀逼着他们感激一样。

    不管如何,薇拉肯定是感激的,她早已抱着学习的心态,翻开层层叠叠的白纸,终于翻阅到了正文。

    和赫尔曼一样,她也在开篇就被新的设定震住了,一边看,一边还不忘在本子上做笔记,“船长的游戏,扮演角色,学者。”

    “不愧是你啊艾琳娜,”她感叹道,“我怎么想不出那么好的设计?”

    难道是她看的口口还不够多吗?不应该呀,为了学习最新潮的题材和设计,市面上的相关,他们俱乐部里的同类可都看了个遍。

    “只能说她天赋异禀了,”薇拉表情复杂地想,“光是船上都能有那么多想法。”

    随后,她又记下了“继兄”。

    不知为何,这种既似兄长又非亲生哥哥的设定,让她更加激动。

    其实,在观摩了一堆口口之后,她发现绝大部分,都写得格外粗鲁,用词也非常生硬,对描写人物的情绪和情感上,都没有那种水到渠成的感觉,让薇拉这种女性读者看了之后只觉得无聊至极,没有丝毫的冲动。

    但是,艾琳……艾伦先生的用词和情感交流,都写得十分生动,当夫人看到旁边人的动作,惊慌不已时,学者会耐心地,用他的手指引导着她,让她更好地接纳自己,才慢慢与她合为一体。

    这种男性取悦女性的桥段,在《梦中奇旅》出现之后,才陆陆续续有作品写到,或许那些作者也不知道这种桥段的意义在哪里,但是它们会学习优秀的作品,从而让其逐渐形成一种风潮。

    不得不说,这让薇拉看得顺眼了很多。

    薇拉手上的笔记本都记了小一半了,只觉得这本书里全是重点。

    “艾琳娜这本书出版后,神眷肯定更多了吧,”薇拉想一想这书中的设定,仿佛已经预见到了神眷如潮水般涌向艾琳娜,“到那时,霍利维尔街的销量榜首之争,《梦中奇旅》恐怕要退居次席了。”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