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120章

    珍妮认真地点了点头。公众普遍认为长女应该起到榜样作用,率先结婚成家。如果艾琳娜都订婚了,而她却还没有对象,那她将面临更大的压力。

    吃完午饭后,坎贝尔先生把艾琳娜留了下来。“我觉得,伯克利公爵是一个不错的人选,可以接触一下看看。他在信里写得很真诚,确实是一位真正的绅士,你觉得呢?”

    艾琳娜低垂着头,不说话。

    “瞧我的脑子,”坎贝尔先生笑呵呵地拍了拍自己的额头,“如果你不满意的话,肯定不会和他跳第二支舞,那么,你给他写一封信,邀请他来我们家拜访吧。”

    艾琳娜点点头。

    “记住,要保持克制,”坎贝尔先生叮嘱道,“不要写什么‘很高兴认识你’之类的话,你愿意见他,是他的荣幸,应该是他很高兴认识你。”

    艾琳娜笑出声来,去书房写她的邀请信了。

    哈丽特公爵夫人的舞会这一大型舞会,本就是大家关注的重点,很快,舞会上的消息便源源不断地投给了各大小报,而小报的编辑们也在加班加点地撰稿排版,争取明天就将舞会的细节发布出去。

    “什么?”看到最新消息的编辑惊讶地叫了一声,“在舞会上,伯克利公爵两次邀请了坎贝尔小姐。”

    “谁?什么?谁是坎贝尔小姐?”另一位编辑立马问道。

    “还能是谁?E小姐啊,”一位资深编辑无奈地道,“你是不是只记得代号,忘记E小姐的姓氏了?”

    “嘶——”编辑纷纷表示不可置信,“没想到啊,社交季里初次觐见的女孩们,居然是E小姐最先订婚!”

    虽然只是跳两支舞而已,远远还没到订婚的时候,但显然他们认为这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了,不由得都兴奋起来,“仿佛《灰姑娘》故事照入现实!”

    “大家一定对他们的故事很感兴趣,”资深编辑摸摸下巴,“我们多找点人问问,把这个做成一个专栏。”

    这种事情并不稀奇,伯蒂亲王就是小报的常客,关于他的八卦是最寻常不过的事情,在他生病的时候,所有人都知道伯蒂亲王被医生允许喝半品脱的葡萄酒,一般和大麦水,食物只有一些汤、鱼和沙拉。

    伯克利也是一个话题人物,在他“王者归来”的那段时间,所有小报都卖疯了,大家都想知道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和叔父的关系如何,以及一些阴谋论,譬如是他的叔父买通了强盗,将他的父母置于死地……对于伯克利家的财产到底花落谁家,还有不少俱乐部和报纸专栏开了赌局。

    不夸张地说,那段时间里,伯克利公爵就是最有名气的贵族,哪怕已经过去好几年了,再提到他的名字,都能唤醒所有看客的记忆——原来是他啊,那个被叔父害死全家差点自己也死掉结果坚强地回来挫败叔父阴谋的小可怜。甚至还有一位知名作者受此影响,为其创作出一部类似《复仇记》的故事,当然,作者可不承认他灵感来源于哪。

    “没错,”编辑们纷纷道,“我们应该找人去坎贝尔家外面蹲着,我想伯克利公爵恐怕很快就会上门拜访坎贝尔家,或许过几天,我们就能在考文特花园剧院看到他们了。”

    对于小报们的关注,艾琳娜也是很有危机感的,她写完给伯克利公爵的邀请信后,就立马开始思考一个能让小报编辑们转移视线的主意。

    就昨天和雷金纳聊天,她获得了一个人名,上个世纪,一位名叫莫特的伯爵,就是在妻子去世之后,娶了一位女仆为夫人。这给了艾琳娜很多灵感,她决定借用这样的事件,来构思一个爱情故事。

    故事的主人公,就叫W先生和J女士吧,艾琳娜在笔记上写下这两个人名。

    当然,如果想要投给小报,用她惯常使用的形式,就显得格格不入了,不过没关系,她有自己的方法。

    “我的曾祖母在一位贵族家里当女仆,”艾琳娜给自己捏了一个女仆后人的身份,“在她离世后,她的遗产留给了我的祖父,其中一本日记本兜兜转转留给了我,怀抱着对曾祖母的好奇,我擅自翻开了她的日记,而在这一本日记本里,记录着一个以她的视角所看到的故事,我并不知道她说的是真是假,但我想要选取其中一些日记,将这个感人的爱情故事分享给你们。”

    在创作时,需要考虑读者的接受程度,以及可能对社会产生的影响。然而,如果将其包装成“某某的日记”,那么这种风险就大大降低了。毕竟,大家都知道,现实生活中的故事往往比虚构的情节更加离奇。

    接着,艾琳娜便用日记的形式,开始编这个W先生和J女士的爱情故事。

    日记的主人公是一位普通的女仆,过着普普通通的生活,突然有一天,她发现自己的同事,J小姐,突然开始回避和主人也就是W先生的相处了。

    “10月8日,J小姐又把花瓶撞倒了,”艾琳娜用女仆的视角写道,“她总是那么活泼可爱,她的笑声在大厅里回荡,然而,最近几日,她却变得沉默寡言,屡屡出错,我不知道她身上发生了什么,只希望她能早日恢复往日的神采。”

    “10月15日,W先生最近的心情不好,我想,他或许是想念那位早已去世的夫人,这几天,他经常因为一些小事大发雷霆,我们不得不躲得远远的,不知道为什么,女管家总将J小姐安排给W先生端茶倒水,我感到十分困惑,女管家说,J小姐的侧脸看上去很像夫人。我很为J小姐感到担忧,希望W先生看到她的脸,能对她好一些。”

    替身文学get。

    “10月30日,J小姐似乎不再愿意继续为W先生服务了。她跟我提起几次想要离开这里,老实说,我完全可以理解她的想法。尽管W先生是一位慷慨的雇主,但他确实不算平易近人。如果她没有雇主的推荐信,她又能去哪里呢?又该如何谋生呢?我真希望她能好好考虑一下,不要草率地做决定。”

    “11月2日,我实在太震惊了,我必须要将我看到的事情写下来,不然我担心我迟早有一天会忍不住,将这件事情说出去,一旦被其他人知道,我可就完蛋了。”

    “所有人都知道,W先生在失去妻子之后,变得冷酷无情,不近女色,与女士们说话从来不会超过三句,”艾琳娜努力往上堆料,“直到有一天,我看到W先生将J小姐堵在墙角,猩红着眼,掐着她的腰,“亲我一口,命都给你。”

    红眼掐腰给命文学,这还迷不死你们?

    第265章

    是我年龄大了吗?我好像难以接受这样的文字了。

    艾琳娜当天就将这篇短小的给命文学寄给了《镜报》,

    她的动作得快点,因为小报大多是日刊,可能昨天晚上刚跳完舞,

    今天他们就收到了消息,

    明天就会登上报纸了。

    私人邮差的速度也很快,

    不过黄昏时分,

    这篇文字便已经和其他消息一起,

    摆在了编辑们的桌上。

    不过,忙碌了一整天的编辑们已经将当天收到的消息校对、排版并送到印刷厂了。此刻,新的稿件只能等待明天的审校。正因如此,编辑们在工作结束尚未下班的闲暇时光,

    难得有心情翻看这些新到的稿件。

    其中不乏有一些小家族的八卦,

    他们看得津津有味,

    不过,

    这些小家族除非发生惊天动地的大事件,

    否则恐怕很难占据报纸宝贵的版面。

    “咦,”一位年轻编辑发出惊讶的声音,吸引了其他编辑的注意,

    “怎么了?发现了什么有趣的新闻吗?”

    “这里有一篇……呃,

    日记,

    ”年轻编辑面色复杂地说,

    “怎么说呢,

    内容挺……新鲜的……”

    其他编辑纷纷围拢过来,

    然而围过来的人数实在有些多,加上那张纸只有一张,

    除了站在他身后的能看到些许文字,其他人根本看不到具体内容,

    众人只能催促这位编辑:“为什么不读出来给我们听听呢?”

    通常情况下,编辑们会在发现有趣的新闻时直接召集大家,然后朗读出来,以便大家利用各自的“见多识广”来判断消息的真实性。

    “啊?我读吗?”看着这篇日记,年轻编辑迟疑地问。

    “你在扭捏什么啊?”大家催道,“之前不都是这样的吗?”

    都工作那么久了,早该熟悉这套流程了,怎么今天一副十分不好意思的模样?

    “难道有什么太过露骨的描写?”一位编辑伸长脑袋好奇地问道。

    “这倒没有……”编辑吞吞吐吐。

    “那快读吧!”其他编辑调侃笑道,“除了那种描写,我不觉得还有什么难以启齿的新闻。”

    在大家的催促声中,年轻编辑只好站起来,介绍道:“据说,这是一位女士在自己曾祖母留下的日记中发现的故事,她的曾祖母是一位……贵族的女仆,所以她想把这个故事分享给大家。”

    “女仆的日记?”听到这个关键词,大家都变得兴奋起来。

    仆人一般识字不多,也没有什么习惯,所以“女仆的日记”非常罕见,加上女仆通常服务于上流社会,她们的日记很可能记录了主人家的生活细节、社交圈内的秘闻,甚至一些不为人知的丑闻,对普罗大众来说,无疑具有极大的吸引力。

    “曾祖母,那可是上个世纪的事情了。”一位年纪大的编辑冷静地说,给众人泼了一盆冷水,“即便是什么丑闻,估计大家也不会有什么兴趣了。”

    毕竟,吃瓜嘛,当然还是认识的人的瓜比较香,上个世纪的事情就像隔着一层毛玻璃,听到后的感触并不深。所以,一开始他的期待就没有多高。

    “你这话说的,”其他人笑道,“真要是这个年代的,这位女士也不敢拿出来发表啊。”

    “未必是真正的女仆日记,”也有人怀疑着日记的真实性,“没准是有人仿制的,想要骗我们把它当成真的发布,然后再大肆嘲笑我们的有眼无珠。”

    “是不是真的得听听内容才知道,”其他人期待地看向那位拿着稿纸的年轻编辑,“快说说,里面记载了什么故事?该不会是什么偷情之类的丑闻吧?”

    “事实上,这看起来像一个女仆和贵族的爱情故事,”已经看过的年轻编辑无奈地道,“老实说,我觉得像一位女仆的白日臆想,其中有一些细节还挺真实的,看起来好像真的在贵族的家里工作过,不过,我又觉得一名女仆想不出那么异想天开的故事。”

    在众人期待的目光中,年轻编辑开始朗读这篇“日记”。

    一开始,大家听着前面的内容,还有些觉得枯燥,一边听着,一边看自己收到的新闻,不过,当他念到J女士长得像W先生逝去的夫人时,其他人的注意力慢慢转了回去,忍不住窃窃私语起来,“这么听的话,好像确实很真实,不像是编的。”

    “如果长得和死去的夫人很像,我想我可能也会给予更多的关注,”编辑承认自己确实有这种“人性的弱点”。

    还有一位编辑露出若有所思的表情,“这位J女士真的是以正当的门路成为W先生的女仆吗?该不会是W先生的敌人特意找来一位与他夫人相似的女士,想借此手段引起W先生的注意,以达到自己的阴暗目的?”

    不管其他人怎么想的,朗读的年轻编辑倒是越念越上头,抑扬顿挫地念到最后一句,“……猩红着眼,掐着她的腰,‘亲我一口,命都给你。’”

    一时间,整个办公室陷入了死一样的寂静。

    其他人不约而同地流露出极为复杂的神色,有的人脚趾不由自主地动了动,有的人拍了拍胳膊,不知道是不是在抖落身上的鸡皮疙瘩,有的人尴尬得仿佛站在当场亲眼目睹,恨不得代替W先生和J小姐钻进地缝。

    所有人心里都浮现出一种高山仰止般的敬畏心情,“这种话W先生是怎么说得出口的?”

    年轻编辑倒还十分放松,突破了“自己”之后,在心里幸灾乐祸地嘲笑着其他编辑,“说啊!笑啊!刚才不是笑得很大声、说得很开心吗?怎么现在不说话了?变哑巴了?”

    “哈哈哈哈哈,”不知道沉默了多久,一位编辑突然笑出了声,打破了室内的沉寂,面对其他人的视线,紧接着抱歉地道,“不好意思,不知道为什么突然觉得很好笑。”

    “红着眼、掐着腰,”年龄大的编辑露出仿佛吃了一口屎味巧克力的痛苦表情,“是我年龄大了吗?我好像难以接受这样的文字了。”

    “事实上,如果这个日记说的是真的,”年轻编辑已经升华了,“这个故事发生在上个世纪,我想这和年龄没有什么关系。”

    这篇故事发生的年代,他们在座的编辑们一屋子人都还没出生呢。

    “太令人敬畏了,”一位编辑摇晃着自己的脑袋,似乎想把刚才听到的文字甩出自己的脑袋,“这是何等生动又可怕的描写,我以后可能永远都无法直视那些红着眼睛的悲情人物了。”

    他真的担心那些人下一句就会冒出一句“命都给你”。

    嘶——光想一想都觉得可怕极了。

    这位W先生真的是一位贵族绅士吗?这也太不绅士了!想把他开除绅士籍!

    “老实说,我可以理解一点点,”中年编辑耸了耸肩,带着几分玩笑的语气说道,“难道你们和自己的妻子、未婚妻,不会说几句甜言蜜语吗?”

    “这是甜言蜜语吗?!”其他人顿时以一种“没想到你是这样的人”的目光投以注视。

    “唔……怎么不算呢?”中年编辑故作姿态地歪头问道。

    “问题是,”年龄大的编辑颤颤巍巍地站了起来,“这种话你们自己说说也就算了,一旦被人发现,记录下来,甚至……还要发表出去……这不是很尴尬吗?”

    对于这个问题,年轻编辑也有自己的解决方法,“如果日记说的是真的,那么它的主人公都已经早就离世了,我相信他们应该不会觉得很尴尬。”

    人都死了,哪还会尴尬。

    “我觉得,这篇日记还是可以发表的,”资深编辑摆出一副正经的模样,拉回正题道,“假设它只是一篇虚构的故事,你们会想看下去吗?反正我还挺想看的。”

    不管是出于对上流社会的窥私欲,还是对女仆和贵族这一不对等身份的“爱情故事”的好奇,甚至只是单纯地想看看这位W先生还会说出什么样的“甜言蜜语”,反正,不得不承认,不管这是一份假借日记形式的虚构故事,还是说上个世纪真的有这么一篇日记,他都挺想看看后续的情节。

    这不就足够了吗?

    “我也挺想看看W先生和J小姐闹了什么矛盾,让J小姐都想辞去仆人的职务了,”年轻编辑立刻踊跃地附和道,“在外人面前一向冷酷的W先生,居然将J小姐按在墙上亲,多么有反差感的绅士啊,一定会吸引很多女性读者的。”

    “啊?”年龄大的编辑发出不解的质疑,“女性读者喜欢这种男士?‘命都给你’这种男士?”

    年轻编辑郑重其事地点点头,“没错,她们肯定会喜欢的。”

    这位年龄大的编辑感觉天都塌了,一屁股坐回自己的座位,整个人都灰了。

    “咳咳,”资深编辑清了清嗓子,安慰道,“读者会不会喜欢,这得看发表之后,会有多少销量,没发表之前,都只是猜测而已。”

    年轻编辑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是啊是啊,只是我自己的猜测而已。”

    “写信问问那位投稿的女士,看她手上还有多少日记,”资深编辑打量着投递的手稿,“这份手稿应该是从原本的日记本里选择性摘抄下来的,如果她能直接将那本日记借给我们就好了。”

    年轻编辑摇摇头,对这个提议并不乐观,“如果这部日记大受欢迎,原版肯定会要上一个高价,那必定不会冒着风险借给我们。”

    “或许我们可以试着从曾祖母的年龄这条线,”编辑提议道,“查一查上个世纪,有没有什么贵族鳏夫和女仆的感情故事?来确认这个故事的真实性?”

    不过,这个办法很快被大家否决了,贵族鳏夫和女仆的感情故事,这可太多了,明面上的传闻就已经很多,私底下的恐怕都数不清,再加上隔着一个世纪,查起来太困难了。编辑们并不报以太大希望。

    “这位投稿的女士也说不知道曾祖母说的是真是假,”年轻编辑耸了耸肩道,“反正,我们也不知道是真是假,就当是一个故事分享给读者们好了。”

    不管如何,当编辑们下班之后,回到自己的家里,面对家人们询问“今天又发生了什么有趣的事情?”第一时间想到的不再说早上热议的、E小姐和伯克利公爵的八卦,而是完全被“命都给你”洗脑,津津乐道地说着下午那篇日记的内容,迎来家人们的惊呼感叹。

    尤其是那位中年编辑,回到家后,他跃跃欲试地,找了一个孩子们不在的时机,学着日记里的描写将妻子堵在墙角,邪魅一笑,用他的气泡音低声道,“亲我一口,命都给你。”

    而他的妻子一副嫌弃至极的模样,直接把他给推开了,“你有病吗?我要你的命干什么?”

    好吧,或许是因为他没有日记里W先生的英俊外表和冷漠气质,所以他的妻子才并不像J女士那么娇羞吧。

    反正,艾琳娜的“转移注意力”大法,看起来颇具成效。

    第二天,收到艾琳娜邀请信的伯克利,便屁颠屁颠地上门来拜访了,当然,蹲守在坎贝尔家的小报记者们也捕获到伯克利的身影,并紧急将这个消息传了回去。

    但是,对小报来说,这个消息已经失去了一开始的新鲜感,正所谓,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镜报》收到了一篇惊人日记的消息,在短短一晚上的时间就传遍了各个小报的办公室,大家都想知道,《镜报》到底收到了什么好东西。

    第266章

    “这也太浪漫了吧!”

    “怎么样?”《晨报》的编辑向线人打听着消息,

    “他们到底收到了什么新闻?”

    在小报圈子里,通过线人获取同行的独家消息早已成了心照不宣的“潜规则”。印刷工人、办公室助手,凡是熟悉报社内部流程的,

    都成了潜在的信息源,

    只要花上一点小钱,

    就能挖出一些“内幕”。

    “唔……”线人露出迷茫的神情,

    “好像是一本女仆的日记。”

    “女仆的日记?!”编辑立马提高了话音,

    “他们居然收到了这么好的素材?!可恶,他们到底从哪得到的?”

    “好像是有人投稿,”线人耸了耸肩道,“反正,

    我看他们现在正准备联络那本日记的主人。”

    《晨报》的编辑听完不禁皱起了眉头,

    果断掏出几个先令,

    塞进线人手中,

    低声交代:“设法弄一份样稿来,

    记住,千万别让他们发现。”

    他并不打算直接刊登这份偷来的日记,这种小报间的潜在“道义”还是要维护的。他真正的目的只是看看所谓的日记究竟写了什么,

    是否足以引起公众的极大关注,

    会不会影响到自家小报的销量。

    事实上,

    小报之间的关系虽然表面上针锋相对,

    但私底下却不乏合作。尤其是舞会、社交丑闻这类新闻,

    各小报往往会交换信息,

    以便在报道中相互印证。例如,最近对E小姐的调查,

    各家小报便各显神通:有的打听她的背景身家,有的联系她的老师同学,

    还有的甚至挖掘出她几个月前参加的一场舞会。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