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139章

    “如果创作指南需要保密,那番外内容就没有保密的必要了吧?我真的迫不及待想看艾伦先生的新作!——Q·J”

    “就没有人传达一下我们的呼声吗?!或者,说一说那是什么样的故事?——M·W”

    在这条留言下,透露消息的E·P再次出现了,并回复道,“创作指南有许多心得,我看了之后甚至想自己去写一本口口了,而那篇例文,我并没有仔细看……我想谁都不愿意当众出丑吧?但那绝对是一篇非常棒的故事!是一个发生在马车上的梦境!”

    “艾伦先生似乎很偏爱马……我是说,在游轮的故事里也提到过马。——M·W”

    “回复M·W,我知道你的意思,但这篇故事和游轮那篇完全不同——E·P”

    后面大家都在讨论马车和马到底有什么不同之处。

    “可恶啊,”欧文看到这些留言只觉天塌了,“要是不能让我买到的话,又为什么要让我知道!”

    他转眼看到记者小伙伴正在另一边和一位绅士说话,立马凑过去打招呼,“嘿,你们好啊。”

    寒暄一番后,小伙伴便介绍两人认识,“这位是艾伯特先生,他也从事文学这方面的工作呢。”

    欧文肃然起敬!

    “哈哈哈哈,我只是对艾伦先生的作品比较好奇,”艾伯特不好意思地笑笑,“听说他要出新作了,所以特地过来打听一下。”

    “我也想问这个问题,”欧文立刻问自己的小伙伴,“你有不少消息来源,你知道艾伦先生的这篇短篇故事会发布吗?”

    “可能性不高,”小伙伴遗憾地耸了耸肩,“据说那是艾伦先生写给自己朋友的,连赫尔曼先生都不知道呢!”

    第303章

    B公爵疏远心上人,真相为何?

    欧文的心死了。

    但没完全死。

    他不甘心地问道,

    “难道就没有别的办法了吗?”

    艾伯特先生见他们的聊天逐渐变得不方便,于是便告辞离开。

    “其实……”等他一走,记者小伙伴小声说道,

    “我听说,

    赫尔曼先生似乎想要制作一本杂志,

    你懂的。”

    “什么?!”欧文几乎失控地提高了音量,

    随即又立刻压低嗓音,

    急切地问道,“难道是传说中的那种杂志?”

    卢恩顿当然有不少口口刊物,像是他们现在所在的绅士知识分子俱乐部,便有俱乐部的会刊,

    内容大多是爱好者们的自由投稿,

    质量参差不齐,

    销量不大,

    更像是一个交流平台而非赚钱手段。

    至于那种正规且有影响力的口口杂志,

    欧文从未听说过。

    “没错,”小伙伴低声附和,“赫尔曼先生想聘用我,

    做那本杂志的记者。”

    难怪他会知道如此内幕的消息!

    “天啦,

    ”欧文小声惊叹道,

    “这么看来,

    赫尔曼先生已经在制作了,

    那会是什么样的杂志?”

    就记者所知,

    这篇拟定中的杂志叫做《珍珠》,作为不能公开的出版物,

    每期仅限量发行150份,通过邮购来秘密购买,

    而且,“这本刊物赫尔曼先生打算售价25镑!”

    “嘶——”欧文听到这个价格,立刻被吓住了。他觉得25镑简直高得离谱,但又一想到只有150份的限量发行,他顿时有些迟疑,“应该会有一些中上层的读者愿意购买吧,如果其中有艾伦先生的创作,没准我也会……呃,和朋友们拼一拼呢。”

    没办法,25镑这个价格还是太贵了,他的零花钱也根本不够用啊。

    “那本杂志会有什么内容?”欧文好奇追问道,“居然能卖得那么贵?”

    “就赫尔曼先生所说的,会刊登三篇,”小伙伴似乎已经和自己的未来雇主聊过这方面的内容,如数家珍般道,“然后穿插着一些诗歌、政治评论、歌曲、读者来信之类的。”

    “那赫尔曼先生肯定不可能就此放过艾伦先生的新短篇了,”欧文立刻说道,“如果有那篇故事,《珍珠》肯定不愁销量。”

    “没错,我也这么觉得,”小伙伴点点头,下定决心道,“如果他真能拿到那篇短篇并刊登在《珍珠》上,那我就辞职跳槽过去!”

    毕竟,在霍利维尔街,艾伦这个名字就是销量的保障。

    而在霍利维尔街,他们所谈论的赫尔曼先生正在给艾伦写信。

    赫尔曼早就听说了那篇短篇故事的消息,立刻意识到这是《珍珠》打开市场的绝佳机会。他几乎不假思索地写下了一封满是诚意的信,恳请艾伦允许将故事刊登在《珍珠》的创刊号上。信中赫尔曼毫不吝啬地提出条件:除了成本,这一期杂志的所有利润都归艾伦所有。

    为了打响《珍珠》的知名度,赫尔曼也是拼了呢。

    收到信的艾琳娜:???

    “艾尔,快去换外出的衣服,我们要去看打马球了,”见艾琳娜拿着信一副若有所思的样子,珍妮特连忙提醒道。

    “哦,好吧。”艾琳娜将信收好,起身去换衣服。马球比赛的着装有严格要求:不能穿高跟鞋,以免损坏草坪;衣服必须得体,不允许露肩;而且帽子是必不可少的。

    这场马球赛由赫林汉姆俱乐部主办,这是一个极具声望的贵族社交与运动俱乐部,由伯蒂亲王亲自赞助——没错,又是这位亲王。他是个热衷运动的社交达人,甚至连现代马球规则也是首次由这个俱乐部公布。赫林汉姆还被称为世界槌球运动的中心,可见其地位之重要。

    艾琳娜本来对观看马球比赛并没有什么兴趣,但这次不同,因为伯克利公爵将亲自参赛。而且,坎贝尔一家都接受了公爵的邀请,前去为他助阵。

    由于这段时间伯克利忙于与队友训练,已经有一周没和艾琳娜一起出现在社交场合了。小报上甚至开始炒作他们的“感情危机”,诸如“B公爵疏远心上人,真相为何?”的标题层出不穷。

    不过很快他们就辟谣表示B公爵正醉心于马球训练——时刻关注小报消息的薇拉立马来信嘲笑“这绝对是伯克利自己放的风声吧!”

    和家人一同来到马球场的艾琳娜,刚在看台上坐下不久,就听到一阵热烈的喧哗声,马球赛的队员们骑着高头大马依次出场。场边观众欢呼雀跃,不少年轻小姐甚至挥舞着手帕,试图引起球员们的注意。

    不得不说,伯克利公爵的仪表在这群运动健将中格外出众。他高挑的身材和英俊的面容本就令人瞩目,而身着笔挺的比赛服——其实就是白衬衫+领带+长裤+靴子,骑马驰骋时,更显得气度非凡,和他往常骑马的气质完全不同。

    比赛开始后,伯克利几乎成了全场的焦点。他策马急驰时,毫不犹豫地穿梭于对手之间,动作干净利落,完全没有多余的犹豫。追逐马球时,他的脸上带着一丝狠劲,嘴角微微扬起,仿佛猎豹盯住了猎物一般,目光灼灼。

    而挥动球槌时,他的动作充满力量,透出一股凌厉的野性,危险感十足。要是艾琳娜第一次见到的是这样的伯克利,她肯定不敢和对方大声说话的。

    “哇!”又一个球稳稳进门!伯克利得分!观众席顿时爆发出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艾琳娜也矜持地拍了拍手,却看见

    他策马而来,朝艾琳娜挥了挥手,露出一个得意而又带点炫耀意味的笑容——居然还有点可爱。随后,他毫不犹豫地调转马头,再次全身心投入比赛。

    “天啦,他简直杀疯了!”在欢呼声中,场边的小报记者兴奋地奋笔疾书,手中的笔几乎要冒烟,恨不得自己能长出四只手,把所见所闻一字不漏地记录下来。

    “哇~我们的大公爵,真是太厉害了~”爱德华在旁边阴阳怪气地学着欢呼。

    “埃德,”坎贝尔夫人带着笑意警告地喊着爱德华的名字。

    “我错了,我错了。”爱德华立刻举手投降,引得旁边的珍妮忍不住捂嘴偷笑。

    比赛结束后,伯克利去更衣室换下比赛服,他的狐朋狗友们立刻围了上来,兴奋得像一群打赢了仗的士兵。

    “怎么样?我出的这招不错吧?”其中一人得意地拍着他的肩膀,脸上写满了“快夸我”的表情。

    原本伯克利对这种比赛也没什么兴趣,以吸血鬼的体质参加马球赛,对普通人来说简直是降维打击。但这次比赛是他们俱乐部首次与另一家马球俱乐部交锋,他的朋友们为了不输给对方,可谓是想尽了一切办法劝说他出赛。

    威逼利诱无果,狐朋狗友们想到小报上的消息,当场化身成为爱情军师,“难道你不想让E小姐看到你在马球场上的英姿吗?”

    ……老实说,伯克利是有那么一点心动。

    “我们要制造反差感!”一位朋友摆出权威的模样,“你平时在她面前的形象是什么样的?”

    伯克利思索片刻后,自信地说道:“成熟、稳重、可靠。”

    空气瞬间安静了几秒。

    “我想你可能对自己的形象有什么误解,”一位朋友吐槽道,“这听起来完全不像你。”

    “闭嘴!”另一位立刻用胳膊肘怼了吐槽者一把,转头对伯克利微笑,“所以,亲爱的朋友,你需要在赛场上展示另一面!意气风发、青春洋溢!这会和你平时的形象形成强烈对比,给她留下深刻的印象。”

    “没错没错!”其他人立刻接茬,争先恐后地补充,“我的朋友就是在马球赛场上赢得了他未婚妻的芳心!”

    “相信我们,这绝对有成功经验!”有人拍着胸脯保证。

    在朋友们的“忽悠”下,伯克利半推半就地答应了他们的提议,不过他事先说明,只打这一场。毕竟,他也不想仅凭身体优势去欺负普通人。

    现在看来嘛……

    “当然有用!”另一个朋友连忙说道,“E小姐的目光一直在你身上!我敢保证!”

    伯克利眼睛一亮!

    “对对对,”朋友连忙拍拍伯克利的肩膀,“我们西奥多的英姿有目共睹,这不得把她迷得死死的?”

    伯克利:我怀疑你们在耍我,但是我没有证据。

    半信半疑的伯克利换好衣服,坎贝尔一家正在马球场边上等他,看样子,坎贝尔夫人似乎在和一位贵夫人说话,艾琳娜正双眼放空地看着球场,不知道在想什么。

    阳光洒落,绿茵场上,有他们在等待,这一幕不知为何让伯克利的心情微微一动,他不由自主地停下了脚步。

    “我们的大英雄回来了,”爱德华眼尖地看到伯克利的出现,马上酸溜溜地开口道。

    “嘿,”伯克利此时仿佛变成了个哑巴,愣住了,看着艾琳娜望过来,一时间不知道该说什么,“我打得怎么样?”

    “很棒!”艾琳娜不吝地夸奖道,“我从来不知道你能打得那么好。”

    伯克利止不住地笑道,“如果你想学的话……我可以教你。”

    爱德华用一种阴测测的目光盯着他。

    “真的吗?”艾琳娜立马问道,打马球看起来真的很帅啊,教练,我想学这个!

    “当然,”伯克利一口应道,“你想学什么我都可以教你。”

    不知道想到了什么,他的脸突然一红。

    爱德华狐疑地看着他。

    这小子,指定在想什么不健康的东西!

    第304章

    还有谁能用简简单单的一辆马车,就能写出那么多花样呢?

    由于六月的社交活动实在太多,

    艾琳娜只能抽空给赫尔曼先生回信。

    事实上,这件事并没有什么值得犹豫的地方。赫尔曼开出的条件实在优厚,而那篇“马车故事”原本只是用来“教学”的短篇。为了让赫尔曼觉得物超所值,

    艾琳娜特意在原稿基础上增加了一些字数,

    并通知了一番吸血鬼们,

    便将稿件寄了出去。

    拿到新稿的赫尔曼欣喜若狂!

    尽管艾伦先生的名声一向是质量的保障,

    但谨慎的赫尔曼还是翻阅了一遍,

    以确保作品的水准不负期待。

    不得不说,短篇故事看起来和长篇截然不同,要论艾伦的过往作品,《梦中奇旅》更讲究男女主角的情感拉扯和铺垫,

    《海上冒险记》主要集中在令人大开眼界的……呃,

    各种手段,

    而《异世界》更是让人耳目一新,

    可以说,

    艾伦先生每一部作品都像是在开辟全新的题材领域。

    所以有不少人认为,在模仿者层出不穷、发扬光大的现在,他的文笔已经泯然众人了,

    如果没有新鲜的设定加分,

    艾伦先生未必能保有现在的地位。

    这种说法竟还真洗脑了不少读者。一方面,

    确实有许多“毫无底线”的模仿者对艾伦先生的作品几乎逐字照搬,

    稍作改动便换汤不换药地推出新作,

    这无形中削弱了原作的独特性;另一方面,

    近年来一些作者的创作愈发大胆,各种题材层出不穷,

    同性、鞭笞、强迫、恋残……有的赫尔曼看了都觉得不适。

    在这类开放作品的对比下,艾伦先生的故事反倒显得清新纯爱了起来。

    有时候,

    赫尔曼看到这样类似的言论都忍不住翻白眼。他倒不是担心这些劣质作品会对艾伦造成什么实质性的冲击——毕竟,无论哪个行业,最受欢迎的永远是那些能够迎合大众口味的佳作。那些再猎奇的小众文学,始终难以撼动艾伦的文学地位。

    真正让赫尔曼哭笑不得的是,竟然真有部分读者真情实感地认为艾伦除了擅长设定外,已经无法在文字功力上超越其他作者了。——他之前还以为他们在开玩笑呢。

    对此,他只想嗤之以鼻。说到“靠设定撑场面”,那些小众猎奇作品才是真正的除了设定一无所有!

    而这一次,艾伦先生的新短篇故事无疑给了这些质疑者一记有力的回击。这篇故事完全抛开了《海上冒险记》和《异世界》中那些令人眼前一亮的新奇设定,回归到口口创作的本质。情节背景不过是简单的一辆马车,一个车夫,男女主角,没有特别的世界观,没有复杂的支线,显得平平无奇。

    但就是在这小小的车厢内,艾伦先生用精湛的文字将故事讲得丝丝入扣,层层推进,玩出了新的花样。

    让女主踮起脚尖,对准某个方向,随着体力不支和马车的颠簸逐渐失控……赫尔曼看到这里,竟然也忍不住心头一热,浮想联翩,他不得不感慨:这样的文字功底,才是真正令人叹为观止的地方。

    还有谁能用简简单单的一辆马车,就能写出那么多花样呢?

    “还得是艾伦先生,”赫尔曼感慨道,“有这篇故事,《珍珠》一定能名声大噪。”

    不过,仅靠艾伦一篇作品还不够。他还需要再挑选两篇高质量的填充刊物,这对他来说并不算难事。作为霍利维尔街最有声望的出版商之一,各类作者的投稿堆满了他的书桌。

    然而问题在于,艾伦已经将“纯爱”书写得淋漓尽致,再选类似题材的故事难免显得黯然失色。赫尔曼翻看着手边的稿件,最终“忍痛”挑出了两篇。一篇融入了猎奇的鞭笞、乱lun与群体元素,另一篇主角性格更加放荡不羁。然而读完后,他却毫无波澜,甚至心如止水。

    问题显而易见:尽管许多作者试图模仿艾伦的风格,但他们总是抓不住精髓。这两篇故事更像是重复性的堆砌,只是换了人名和场景,情节毫无新意。尤其是描写核心情节时,篇幅寥寥,仅用两三段轻描淡写地掠过,其余部分全靠调笑与轻佻话语堆字数。

    而由于一场口口的字数实在太少,它们不得不用大量的人物来填充故事,相比之下,在女主角已经和第二、第三个男士口口的时候,艾伦的“马车故事”刚开始“亲密接触”呢。

    “他们怎么就学不明白呢?”赫尔曼看着自己精挑细选出来的稿件忍不住叹气,一个艾伦固然难得,但如果能有两个、三个该有多好!可为什么,他们的文字总是这么干瘪单薄?

    他不由得展开遐想:如果艾伦先生尝试写鞭笞、群体这类题材,又会是什么效果?光是想想,他竟隐隐感到热血沸腾。

    不过,想到艾伦的身份——赫尔曼脑补出的身份——一个落魄但依然固守底线的贵族,再加上通过口口早已赚得盆满钵满,恐怕一辈子都不会染指那些更“刺激”的题材。

    “真是太可惜了,”赫尔曼一声叹息,摇头自语,“艾伦先生的底线……就不能稍微低一点吗?”

    但很快,他意识到自己的愿望未免有些过分。像艾伦这样的口口界天才,有一个已经很好了,还能奢求什么呢?

    在赫尔曼的安排下,“《珍珠》创刊号正式获批刊登艾伦的短篇”这一消息迅速传播开来,然而25镑的高昂售价和150份的限量发行瞬间劝退了大批读者。除了那些真正富有且不在意价格的读者,大部分人已经开始另辟蹊径,各种大胆的想法随即涌现于俱乐部的留言簿上: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