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这下总行了吧,”艾琳娜写了两天,总算将后记二写完了,不过,当她从书房里走出来的时候,就看到爱德华和珍妮特拿着一张报纸,激动得双手颤抖,“艾琳娜,你一定要看看这个。”“什么?”艾琳娜一脸困惑地接过报纸,立马就被吓精神了,只见这张报纸头版刊登了一个巨大的标题——“女王对埃德蒙的结局表示极度失望。”
第326章
她决定大发慈悲地收回之前对作者的种种咒骂。
不是,
我何德何能,让女王都感到失望啊?!
艾琳娜真有点诚惶诚恐了!
不过当她仔细一这篇报道,才发现女王并不是在公开场合对埃德蒙表示谴责,
而是在和她的文化顾问私人交流的时候谈到《拉维妮娅》所说的。
文章中写道:“据知情人士透露,
女王陛下在一次与文化顾问的谈话中提到,
她对结局感到‘非常失望’,
尤其是‘埃德蒙在拉维妮娅墓碑前求婚’的情节。”
艾琳娜震惊道,
“女王怎么会看《拉维妮娅》!”
“女王也是人,她喜欢看有什么值得奇怪的?”珍妮特忍不住笑道,“怎么样?女王都发话了,你还不改结局吗?”
“其实我已经改好了,
”艾琳娜叹了口气道,
“该死的埃德蒙被送上了绞刑架……怎么样?这足够吗?我要不要再写个后记,
直接让拉维妮娅从坟墓里爬出来揍他一顿?”
最后这句明显是开玩笑的,
爱德华耸了耸肩道,
“这就不用了,我觉得你多强调几次埃德蒙被送上绞刑架的精彩细节,绝对能让读者们满意。”
不得不说,
女王陛下的态度确实有点吓到了《女士月刊》的编辑们和征文活动的主办方,
他们齐聚一堂,
匆忙展开紧急商讨“怎么让作者答应改结局。”
“其实我觉得没准她已经在改了,
”奥查特夫人无奈地道,
“虽然女王只是在私下场合说的,
但是这也传达了一个明显的信号,那就是她并不提倡这种品格恶劣的男士逃脱法律的制裁,
我想,作者女士应该能理解其中的深意。”
毕竟,
艾琳娜能够写出这样一部操控人心、引发读者强烈情绪的作品,想必她本人的敏锐度和理解力也不容小觑——不然怎能驾驭这样的作品呢?
“说的也是,”一位出版商也稍微放下心来,苦中作乐道,“不过,能被女王陛下点名表示失望的作品……一定能卖得很好吧。”
在座的出版人士都看到了商机!
女王的关注,无论是褒是贬,都足以让这本书的名字家喻户晓。
虽然表面上没人明说,但他们心里都已下定决心,趁着《拉维妮娅》在风口浪尖上,赶紧去恳请奥查特夫人转交他们的联系方式,说服艾琳娜将这本书交给自己所在的出版社来出版。毕竟,这本书有如此传奇的故事,肯定有收藏价值,至于能不能吸引读者就不知道了,他们其实挺怀疑那些被气晕的读者会不会再买三卷本。
而且,从街头表演的反响来看,这个故事改编成戏剧应该也不错——虽然不知道观众们会不会买票去看这么一部气人的戏剧,但如果结局真让埃德蒙被绞死了,那也算大快人心了吧?观众没准真会买票去看看埃德蒙被绞死的场景呢?
注意到这一点的人并不只有出版商们,当天晚上,艾琳娜将后记二寄出去后,在晚餐上,父亲便提到这部女王点名的,“或许我们可以尝试一下,争取这部作品的改编权。”
在外界又是请愿又是游行闹得沸沸扬扬的时候,坎贝尔先生作为剧院经理,也密切保持关注,他也看到了街头戏剧表演的庞大观众群体,觉得搬上舞台是个不错的主意,但是碍于结局的气人程度——他也翻看过书架上的《女士月刊》,不得不说,看得他眉头紧皱——一直没有下定决心。
不过现在女王都发话了,想必作者应该会立刻滑跪,如果现在不提前准备,等结局真被改好发出来,那就抢不到先机了。
“啊?”爱德华明知故问道,“谁和您‘你们’?我可是欢乐剧院的。”
坎贝尔先生的手已经开始发痒了。
“这部《拉维妮娅》,欢乐剧院也很想要,”爱德华克制自己不去看艾琳娜,认真地道,“而且我们很有把握能拿到它的戏剧改编权。”
知晓一切的珍妮低头偷笑。
“呵,你很有把握?”坎贝尔先生冷笑道,“你哪来的把握?难道说……你认识那位作者?”
艾琳娜埋头干饭,不敢说话。
“我确实有途径能联系这位作者,”爱德华理直气壮地道,“我们剧院的剧作家——那位写《超人》的,就对《拉维妮娅》的作者相当熟悉。”
可不是熟悉嘛,都是艾琳娜。
坎贝尔先生一挑眉,沉着地道,“等会儿晚餐结束后你跟我来书房。”
等到晚餐结束后,目送着爱德华和父亲离开餐厅,珍妮立刻坐了过来,小声道,“爱德华应该不会被揍吧?”
“双面间谍也不好当啊,”艾琳娜也低声说。
如果她要将《拉维妮娅》交给一家剧院,那肯定是她自己的欢乐剧院,但是这样一来,父亲就会怀疑爱德华的“忠诚”,因为他知道了这件事却没有告诉自己。
与其在之后暴露挨顿狠的,不如现在说出来挨顿轻的,可能爱德华这么想的?
不知道他怎么说(忽)服(悠)父亲的,反正后来,艾琳娜看到他时,他的走路姿态看起来很正常。
没过几天,《女士月刊》收到后记二后,简直大喜过望,虽然,还没有到下一期的发刊时间,但奥查特夫人准备提前印发,并急忙与各大报社联系,迫不及待地告诉他们《拉维妮娅》新增了一则后记,埃德蒙最终接受了法律的制裁。
报纸向来比杂志的速度更快,霎时间,各大周报和小报编辑们便在夜以继日地排版和印刷,纷纷抢先刊登这一令人振奋的好消息,“庆祝”埃德蒙的死亡。
“《拉维妮娅》总算修改结局了!”看到报纸上的消息,南希更是一阵激动,她热泪盈眶地对斯蒂芬夫人开心地道,“我们赢了!”
“是的,我们赢了!”斯蒂芬夫人也按了按眼角,“埃德蒙的死离不开我们每个人的努力!”
“我们为拉维妮娅报仇了!”“让埃德蒙去死”俱乐部顿时洋溢着欢呼雀跃的声音。
听到这个消息后,各个和《拉维妮娅》有关的俱乐部纷纷像过节一样,翘首以盼《女士月刊》发售的日子,甚至推迟了自己的度假计划。
“我们打算在发售当日举办一个小型的、‘埃德蒙之死’主题宴会,”斯蒂芬夫人盛情邀请着俱乐部的成员,“在宴会上我们可以朗读《拉维妮娅》最后的章节。”
“当然,”南希痛快地答应了,她也想和自己的“战友”分享这份胜利的喜悦,“我们要不要打扮成其中的角色,我想要当法官!”
“我想法官应该会很抢手,”斯蒂芬夫人幽默地道,“我可以准备一些服装,到时候如果有想要扮演的客人,就能派得上用场了。”
“或许我们可以发布一份通告,”一位女士提议道,“向那些为埃德蒙的死亡而斗争的读者致敬,感谢大家为正义所做出的贡献。”
“这是一个好主意!”成员们立刻七嘴八舌地赞同道,南希更是决定:“我可以把这封‘通告’挂在我们的书店里。”
七月底,在艾琳娜准备去度假的时候,《女士月刊》迅速刊印完毕,翘首以盼的读者们纷纷在第一时间购入,威尔斯便是其中之一,当他一大早被妹妹催着去书店购买时,整个人又困又饿,但是又有什么办法呢?她完全等不及邮差送货上门。
“好吧好吧。”他一边抱怨着,一边买下了杂志。
妹妹拿到杂志后,几乎是迫不及待地翻开了第一页。
当她看到一个觊觎埃德蒙财产的人开始追查拉维妮娅的死因时,她不禁皱了皱眉。“拉维妮娅死了,都没有人追究她是怎么死的,只有这个带着坏心思的陌生人去关注……而且他关注的,竟然不是拉维妮娅,而是为了埃德蒙的财产,真是太讽刺了。”
“确实有点讽刺,”威尔斯也在旁边附和道。
但是,接下来的内容却让妹妹眼睛一亮。当她看到那位熟悉的名字时,惊喜地指着纸页,“咦,这里居然出现了莫里侦探!还有柯南!”
“柯南?”威尔斯也是每期柯南的读者,听到这个熟悉的名字不禁凑过去看,“还真的是。”
妹妹兴奋地道,“我完全没想到作者居然看《柯南探案》!”
“作者嘛,书读多一点也很正常,”威尔斯趁机多看了几段。
接下来仿佛到了柯南的专场,为了确认拉维妮娅的死因,柯南竟然伙同少年侦探团偷偷去墓地,在阴森的环境中挖开了她的棺材,拉维妮娅躺在棺材里,静静地闭着眼睛,这一幕着实有点吓人,原本妹妹对所有对死者不敬的行为,都表示十分鄙夷,但是柯南是为了查明真相去的,这让她在害怕中又有种说不清的感动。
很快,柯南就从遗体的刀痕上判断拉维妮娅曾接受过一次手术——埃德蒙可没说她接受过手术,而另一边,莫里侦探也从埃德蒙的管家口中得知,拉维妮娅被埃德蒙冷落的种种事件,以及曾经有一位陌生医生为拉维妮娅诊断。
在莫里大叔和柯南逐渐接近真相时,妹妹的情绪也变得越发激动起来,嘴里念叨着:“快了,快了,他们马上就会发现拉维妮娅是怎么死的了。”
果然,莫里侦探将调查出来的情况告诉了那个不怀好意的侄子,为了将埃德蒙送上绞刑架,他们找到了一位作家……呃?作家?
妹妹看着这个作家的名字,又翻到前面去,看《拉维妮娅》作者的名字,惊奇地发现这两个名字居然是一样的!
“好奇怪,”她骤然有些不知所措,“难道这是作者在解释这篇故事的由来?真的有这么一个人存在,然后他的侄子找到了他?”
这是真实发生过的?
她迫不及待地看下去,接下来,故事中的情节竟然开始与现实中发生的事情几乎一模一样:作家将埃德蒙的故事写成了一部,让无数读者为之愤慨,就连读者的请愿和游行都如出一辙。
妹妹瞬间有一种不真实的错觉,仿佛自己和书中的人物有了某种奇妙的联系,她不仅仅是一个读者,而是与这些虚构的角色一同经历过这些事件,在不知不觉间成了这个故事的一部分。
“太奇怪了,”妹妹有种分不清虚拟和现实的恍惚感,既让她感到惊讶,又让她感到一阵莫名的恐惧。
毕竟,人们普遍觉得和现实生活是分离的,中的人物、故事和事件属于虚构的领域,即便有什么故事根据真实事件改编,那也不是她的故事,但这一瞬间,原本以为是“故事”的东西,突然变得和现实紧密相连,这种精神上的冲击打破了她对现实和虚构的故有界限,让她有种强烈的、“非现实”感。
“好可怕的书,”妹妹一时间不知道该不该看下去,不过出于好奇心,她还是继续往下看,幸运的是,接下来的情节终于回归到了她所熟悉的轨迹。埃德蒙的事迹被侄子揭发出来——她心里暗自松了口气,如果故事的进程真和现实一样,那应该会有某个侄子跳出来,揭发自己叔叔的冷酷与罪行。但并没有,显然,这只是一个故事。
而后,经历法庭的审判——妹妹几乎不错眼地、满足地看着埃德蒙在法庭上的丑态,尽管这部分的审判过程相比那些“审判埃德蒙”俱乐部的同人作品相比要轻得多,那些同人作品还有当众鞭刑的呢,但她心中充满了难以言喻的愉悦。比起那些改编版本,原作中的审判还是让她觉得十分过瘾,毕竟这是大家努力争取来的!
最后,埃德蒙如愿以偿地被挂上了绞刑架,而露辛达不知所踪……真是太棒了!她感到一种久违的、被正义审判的满足感。她想起之前对作者的责怪和痛斥,尽管她曾因为结局的安排而不满,甚至愤怒,但现在,她忽然觉得一切等待都值得了。埃德蒙终于得到了应得的下场,而那些让她恼怒不已的情节,总算被彻底清算。她决定大发慈悲地收回之前对作者的种种咒骂。
而另一边,在“埃德蒙之死”的主题宴会上,女士们也在朗诵着激动人心的新章节,墓地开棺的破案过程确实给了大家一些不适,但那种阴霾的氛围很快被席间的欢声笑语所驱散。
当她们发现自己所尽力推动的游行也被写进了书里,可能是因为在场的人数众多,大家不觉得有任何“打破界限”的恐惧。相反,她们觉得自己得到了作者的认可。
“我们居然在这本书里留下了印记,”南希不禁感动地道,“我还是第一次有这种感受……感觉还不错。”
“我现在知道那些历史上的人物得知自己被写进故事里是什么感觉了,”斯蒂芬夫人也一阵恍然,“那种感觉一定是与众不同的,就像自己成为了历史的一部分。”
“看来这位作者女士也将我们的努力看在眼里,”一位女士感慨道,“她其实是认可我们的行动的,对吧?”
“对,”南希也点点头,“我觉得,这像是我们为自己写了一段历史。我们曾为正义而站,而现在,正义也在书里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声音。”
如果有一位出版商在场,肯定会把预估的《拉维妮娅》销量调高。
在庆祝胜利的钢琴声中,七月一晃而过,卢恩顿炎热的夏季揭开了帷幕,贵族们纷纷开始撤离市区,涌向乡村别墅或海边度假庄园,而《拉维妮娅》的影响力也在渐渐消退。尽管如此,这本依旧在人们的谈资中占有一席之地,尤其是在那些闲暇时翻阅小报的社交场合里。
不过,在这个时候,一个有趣的、甚至带点神秘色彩的问题悄然在各大小报上流行开来——“拉维妮娅到底是不是真实存在的?如果故事中的拉维妮娅和埃德蒙是以真实事件为蓝本的话,那么埃德蒙到底是谁?”
谢泼德应该为此感到庆幸,因为他没有一个侄子,所以被踢出了埃德蒙的候选人中,为此,他开心得灌了一大口酒。
尽管在大家的脑海中,提到“叔叔和侄子”的故事时,最著名的还是伯克利和他的叔叔之间那段充满传奇色彩的传闻,但他俩显然与《拉维妮娅》的情节没什么关系,伯克利的故事更加符合《王子复仇记》、尽管如此,仍然有小报开始悄然地提出各种猜测,并大肆炒作这一话题。
“你们不记得了吗?”某家小报的标题赫然写道,“B公爵的叔叔也曾有一位情人,而那位情人曾悄然离开卢恩顿……”
不得不说,伯克利看到小报上的这个猜测时,笑得差点从沙发上掉下去,他当即决定多给这个小报投点钱,“再说多点,说大声点。”
反正叔叔已经死了,不要客气地去败坏他的名声吧!
除了埃德蒙的身份,读者们对最后一段“不断有人在拉维妮娅的墓前献花”的描写也深有感触,于是在报纸上提议“为什么我们不去拉维妮娅的墓前献朵花呢?”虽然他们并不知道有没有这位女士存在,而她又被埋在哪里。
不过,有一些读者从故事中柯南挖墓一段的描写中捕捉到了线索,虽然当时中的场景阴森可怕,但对细节的刻画,却给了读者们一种直觉:那座墓地似乎并不是完全虚构出来的。经过一些调查和推测,几位细心的读者最终锁定了故事里描写的墓地地点——考文特花园的教堂墓地。
因为艾琳娜去鬼魂之旅体验的时候,对那个墓园的丧尸们记忆深刻,所以在写《拉维妮娅》墓地场景时,下意识地融入了这个墓园的细节。
尽管读者们翻遍了每一块石碑,都没找到一个名叫“拉维妮娅”的女士,也没有人知道是否真的有一个名叫拉维妮娅的女子在这里长眠,然而,这并未打消他们的热情。浪漫的卢恩顿人,怀揣着对拉维妮娅的深深同情与怜悯,决定不再纠结于她是否真实存在,或者她是否真正被埋葬在某个地方。
于是,几位读者和热心的市民联名购买了一块墓地,并在上面竖起了一块全新的墓碑,上面除了“拉维妮娅”的名字,还刻着一个充满感情的墓志铭:
“为了所有遭遇不公与不幸的灵魂,愿你们在这片土地上得以安息,拉维妮娅,愿你在爱与希望中永远自由。”
第327章
“真是让人头疼,”
步入八月,
坎贝尔一家正式前往伯克利的家族庄园拜访。
正好,八月是红松鸡和雷鸟狩猎季节的开始,多年以来,
卢恩顿的一些餐馆一直以能够在八月供应上松鸡而自豪,
当天早上射杀的松鸡,
会立即用火车运往卢恩顿,
简而言之,
八月吃松鸡已经成为卢恩顿人的一种传统了,如果什么时候八月没有松鸡,那人们就会询问“发生了什么?”由此可见狩猎季捕获松鸡的数量之多。
坎贝尔一家刚安顿下来没几天,伯克利就热情地过来询问,
“想试试狩猎吗?”
艾琳娜在祖父的庄园里没有这种活动——领地还不算大,
没有那么多猎物,
所以对此还挺感兴趣的,
“怎么狩猎?用猎枪吗?”
“当然,
”伯克利提议道,“我们可以去打一些松鸡,这个并不难,
或者,
你也想试试拖猎?”
拖猎虽说属于狩猎的一种,
但实际上更像是一项马术运动。骑手们骑马追赶一群猎犬,
而猎犬则通过追踪人为制造的气味进行搜寻。拖猎路线与越野类似,
骑手们需要跨越或绕过各种障碍物。它既安全又充满娱乐性,
深受贵族青睐。
“不过我们好像没有适合的猎装。”珍妮特显然也对这项活动产生了兴趣,但随即想到了她们随身携带的衣物——
“我们有。”坎贝尔夫人笑着打断了她的话,
“我为你们准备了社交季所有可能用得上的衣服。”
猎装最重要的部分是骑装外套,它不仅厚实耐磨,
还要足够长,能够遮住裙子。狩猎裙子比日常裙子要短一些,裙摆经过特殊加重处理,以防在骑马时被风吹起。除此之外,还需佩戴硬顶的狩猎帽,用来遮阳。
最后,当然少不了猎靴了。为了防水耐磨,靴子多选用皮质材料,并设计为高帮款式,以保护脚踝。
在正式去捕鸟之前,从前没体验过狩猎的人得先练习猎枪的用法,伯克利有一个专门收藏和保养猎枪的大厅,而在庄园几公里外的一个小型靶场则用来进行练习——毕竟,太近的话总会担心误伤庄园里的任何人。
不过,今天已经有些晚了,大家在伯克利的帮助下挑好猎枪之后,决定约定明天再去靶场练习。于是,坎贝尔一家各自分开活动,坎贝尔先生和夫人决定去参观伯克利家族的珍贵藏品;珍妮则打算去阳台上写生;爱德华对酒窖更感兴趣;而艾琳娜——她还有任务呢。
在外出度假之前,赫尔曼先生特地来信提醒她“艾伦先生,菜菜,捞捞。”
被《拉维妮娅》弄得心力交瘁的艾琳娜这才想起来,还有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悬在霍利维尔街的头顶上呢。
没办法,她只好先让女仆领她去书房。
说是书房,但其实它更像一个小型的图书馆,宽敞而整齐。书架上的书籍按照类别有条不紊地摆放着,也不需要艾琳娜自带写字台,书房有充足的笔墨纸张供应,不过,写作区域在另一个房间,原本艾琳娜困惑这样的安排,但是当她看到,女仆一转眼又推着摆得满满的下午茶小车进来,她顿时就理解了。
在小巧精致的茶点和浓郁的茶香中,艾琳娜一边享受着美味的甜点,一边思考着接下来该写些什么。
很快,她的脑子就不想动了,她决定暂时搁置其他念头,专心写下之前构思的“兽人世界”企划。她打算将这个世界观推向更原始的农耕部落,并且为了堵住那些可能借题发挥的模仿者,她决定为兽人们编造一个和神无关的起源。
“之前我好像在杂志上看到过《进化论》的讨论。”她脑海中闪过一个念头——话说,如果这个世界真的有神,那人类是不是也进化过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