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艾琳娜瞥了他一眼,“那我们去里面看看吧。”目送两位客人离开摊位,露西表哥将书籍打包给仆人带走,才激动地向女同事分享,“我们的签名书都卖出去了!”顿了顿,他又兴奋地叫道,“那位客人居然连数量和价格都没问!”
他从来不敢想有一天能拿起一件东西价格都不问就结账,虽然他现在的薪资不低,一些小玩意儿随手都能买,但是不问价?不可能,根本不可能!不仅要问,还要货比三家!找到最便宜最划算的!
“他只看了签名就买了?”女同事也一脸不可置信,“难道他是艾伦先生的忠实读者?”
“或许是?”露西表哥迟疑地说,“看起来他不像一个弗兰西人,没准是从卢恩顿来的,早就听说了艾伦先生的名气?”
就男士而言,英戈兰人和弗兰西人不管是在穿着打扮还是言行举止上都有不同之处,简而言之,卢恩顿人的着装偏暗色系,发型常常是梳理规整的短发,气质优雅含蓄,而帕利斯人有精致的领结和腰带,发型蓬松,有的还会留长发,性格更加外向热情,很容易就能区分开来,尽管那位客人的弗兰西语相当流利,但他看起来更像一个卢恩顿人。
不管如何,书展没开始多久就有了那么大的成果,两人都很高兴。
“不知道艾伦先生会不会来,”说起艾伦,露西表哥又想起来对方寄来的信件。
“肯定会来的,”女同事笃定地道,她留意着那些身穿暗色系服装的绅士,“他既然在帕利斯,怎么可能错过这么重要的书展?说不定他早就在某个角落偷偷观察我们摊位呢,甚至可能假装成普通读者,前来购买他的书籍。”
露西表哥眼睛一亮,有了一个新想法。“有道理!如果他真是这样做的,那我们可以猜猜他是哪位客人,挑哪本书来买。”
他准备等书展结束后就寄信给艾伦先生,问他有没有来参加,以及,什么时候来的,他想这种小细节应该会透露一下吧?
“或许他就是刚才那位蓝宝石袖扣的客人呢?”女同事突发奇想地说道。
“不可能,”露西表哥立刻摇头道,“蓝宝石客人看到签名……我觉得,他更像是看到一个熟悉的字迹,那种诧异又有些好笑的反应,或许,艾伦先生是他的朋友?”
不过,没等他们接着往下猜,又来了几拨客人,两人顿时忙得不可开交,一直到中午换班,才有时间喝口水。
“药店的药方居然有那么广泛的宣传效果吗?”露西表哥心有余悸地坐在后面休息,“我感觉我的手指都要打结了。”
“这才是第一天呢,”以同事的经验,“等口碑发酵后,没准明天的人更多。”
两人面面相觑。
第374章
为莱茵人量身定制的。
在帕利斯书展进行得如火如荼的时候,
各大文学沙龙和文学俱乐部也在讨论书展上的新书、作家签售和讲座,而其中,不可避免地提到一些地下作品。
这与卢恩顿不同,
卢恩顿只会在特定的俱乐部里讨论,
在外面,
大家都是彬彬有礼的绅士,
但在帕利斯,
只要是艺术家和作家的聚集之地,拥有自由开放的氛围,人们都不会避讳谈论什么口口作品——当然,过于直白的还是得稍微遮掩一下。
“是的,
我在书展上买了不少有趣的书籍,
”一个书展主题的文学沙龙上,
阿尔贝听一位成员自吹自擂地道,
“这方面我可是专业的。”
要说在书展上淘一些地下作品,
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毕竟书展上那么多摊位,总不会有人逐一询问,
地下书籍也不会挂个横幅或者招牌大大方方地展示,
这时候,
就得看读者对出版社的熟悉程度,
以及对自己的人脉关系。
像是这位成员,
就毫无保留地分享了自己在书展上的淘宝经验,
这样其他人都能按图索骥地去寻找自己感兴趣的书籍,是以,
当他起了个头,其他站着坐着、看书弹琴唱歌的,
都投来好奇的目光。
“首先当然是阿谢特出版社,”提到这个帕利斯最大的出版社,这位成员说道,“他们所推出的地下书籍,就是前段时间闹得沸沸扬扬的‘卢恩顿药方’啦,这个摊位很好找,就在入口附近,和拉鲁斯出版社相邻的书摊,有一位男士和一位女士接待。”
“他们所售卖的是一位名叫艾伦的先生所写的书籍,”成员详细地分享道,“一共三本,我想你们应该都很清楚了。我粗略翻看了一下,确实……”他露出一个意味深长的微笑,“如果你们在整个书展上只想买一本地下作品,那就从这三本中挑一本吧。”
“但是我听说,塞伊出版社的作品也相当不错,”一位中年男士发问道,“你看过他们所说的书吗?我是说,那个艾伦毕竟是从英戈兰来的,那可是一个相当保守的社会,我不是怀疑你的推荐,只是……会不会被一种宣传手段误导了?它真的有那么好吗?”
阿尔贝微微一笑,他认得这位中年男士——这人曾经向阿谢特出版社投稿过几次,却被无情地拒绝了几回。于是,在沙龙和聚会上,他对阿谢特出版的书总是心怀不满。
分享的成员显然也明白对方的心结所在,他耸了耸肩,“它们好不好,你们看过之后,就知道了。”
接着,他便开始说起其它出版社的地下书籍。
而另一边,露西表哥所招待的一位莱茵客人,也提着刚从书展上买来的热乎书籍回到公寓。
莱茵是一个奇怪的国家,在外人眼中,莱茵人总是那样克制、冷淡,几乎没人会相信他们与“口口”之间有什么过于亲密的关系。然而,只要在莱茵待上一段时间,就会发现这个国家有着截然不同的一面。
莱茵人有着一种独特的自然主义,在公园里、湖泊边、海滩上,莱茵人可以□□地悠闲漫步,而没人会投以异样的眼光。只要公共场所没有明文禁止,几乎所有人都能在那些地方自由展现自己的身体。
此外,莱茵人还残留着一些古老的流浪癖,喜欢户外“运动”,许多莱茵人还幻想着童话色彩般的口口,比如说,在童话故事中被女巫锁在房子里口口——这并不奇怪,他们拥有世界上最著名的童话故事。
简而言之,莱茵是明面上的保守,内里实则极为极端。
但和社会风气不一样,他们的口口作品比英戈兰还含蓄保守,一些口口描写仅存在于哲学探讨和医学研究著作,至于文学,几乎没有任何明显的口口描写,甚至连卢恩顿那样带有鞭笞元素的都找不到,简直像是一片净土。
所以,当他们听说《异世界》和《海上冒险记》的大致内容——老实说,完完全全戳在了莱茵人的xp上。
游轮、小岛上光明正大的口口,莱茵客人曾经在脑海中幻想过无数次,而充满童话色彩的吸血鬼、狼人、精灵、人鱼……也仿佛是为莱茵人量身定制的。
可惜,这两部的样本太过抢手,露西表哥也没法拿出多余的来,只能画个大饼,拍胸脯保证绝对是真的。
因此,在书展开始的第一天,这位莱茵出版商便赶紧去将另外两本偷偷摸摸买回来,准备回自己的房间仔细看看,但凡它们有宣传中的一半,他都决定将书籍引入莱茵。
“只可惜是女士的视角,”他先从《海上冒险记》开始看起,看到女主角出场,他眉头微皱,不过很快,当学者出场,船长宣布游轮规则之后,他便瞪大了眼睛,一整个面红耳赤——“什么?这么大胆的吗?!”
虽然规则让他难以置信,但是怀着最基本的理智:不可能吧?这种规则不可能有人遵守吧?
“作为一个有自尊的人,”他一边想着一边翻页,“怎么能为了生命牺牲自己的尊严呢?”
然而,下一页就让他瞳孔地震——“你们这么听话的吗?!”
“等等!你们完全是陌生人啊!自我介绍几句就可以口口了?!”
“这么正经的舞会,当着那么多人,就开始口口了?!”
作为一个严谨的、规矩的、体面的莱茵人,看到这一页,感觉自己的世界观好像有一角悄然碎了。还没有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就上这种难度,老实说,这一瞬间,他的教养都在呼唤他赶紧把书扔掉。
“你们……怎么能口口得那么熟练啊?!”他完全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这是我能看的吗?这是人能写出来的吗?!”
虽然对书中的发展不敢置信,但他的生理反应还是很诚实的,在这样的刺激之下,根本掩饰不了一点。
他深吸一口气,将书合上,努力想让自己镇定下来,开始想其它话题转移注意力。
“这不可能是卢恩顿的作品!”去过几次卢恩顿,见识过那边阴沉、潮湿的天气,深沉、体面的市民,他觉得莱茵人和英戈兰人还是挺像的,同样内敛,同样保守,同样鄙视弗兰西人。
这么相似的卢恩顿人,现在摇身一变,变得比弗兰西人还开放,委实难以接受。
就算是他在弗兰西见过的最口口的,一开始总要铺垫一下感情,要么是认识很久的家庭教师、仆人,要么是相处过一段时间的情妇……总而言之,总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而这本书,男女主角才见过一次,刚开始自我介绍,就突然口口起来了,甚至还玩上了扮演……这也太猝不及防了,他还想着得多看几页才能到正题呢!哪有人那么快就……
此时,一个没见过世面的莱茵人此时悄悄地碎了。
然而,出于一个出版商的本职职责,他还是深吸一口气,给自己做心理建设。
“没什么大不了的,大家都看过,”他说服着自己,重新将书翻开,“我就扫一眼,看看里面在说什么。”
是的,当务之急是查看内容,而不是细细品味,于是,这位可怜的客人只能强忍冲动,扫一眼便赶紧翻开下一页。
一个又一个性格各异的男性角色出场,一个又一个规则和游戏的设计,让他简直难以自拔,尤其是看到他们在草药园里、树上、马场、船上……这些户外场所进行时,他完全没想到,这些场景对他的震撼完全是翻倍的。
虽然没有细看,但光是浮光掠影般的一瞥,他便已经被书中的描写冲击得整个脑子都塞满了黄色废料。
一顿忙碌之后,这位兴致勃勃的绅士变得无比平静。
此时,他看向那本书的目光已经不是在看一本书了——“难怪他们说这是来自卢恩顿的药方,”他感叹道,“确实很有功效啊。”
在没见过世面的莱茵人翻阅着艾伦的书籍时,吸血鬼们也在忙碌地接待着来自书展的新客人。
“不好意思,这个已经没货了。”雷金纳一边忙着为客人包装书籍,一边苦笑着安抚着那些焦急等待的顾客。由于前来的人实在是太多,手写的商品清单根本来不及更新,很多热门书籍的库存早已售罄。雷金纳本就忙得焦头烂额,顾客的蜂拥而至让他几乎喘不过气来。
幸好,吸血鬼们早就预测到书展期间的这种情况,提前招募了几名店员来帮忙。尽管如此,雷金纳依然感到有些力不从心。每当他忙完一位顾客,迎来下一个等待的面孔时,就是眼前一黑。
没时间,根本没时间休息!
他现在完全能理解诺曼的感受了!工作真不是人干的!也不是吸血鬼干的!
在送走最后一波客人之后,饶是吸血鬼的体力,都瘫在椅子上一动不动,“怎么会突然来那么多人?昨天书展开始也没见那么多人啊。”
几名店员互相交换着眼神,一名店员站出来解释道:“好像是因为有位浪子先生在交际圈里炫耀自己的能力,引起了大家的兴趣。”由于书店空间狭小,客人的谈话声大多都能被店员们听得一清二楚。
“……”雷金纳一时沉默,作为男人,他不难理解这种公孔雀般的炫耀心理,尤其是在涉及到这种私密话题。
“这边还有一些客人留下了自己的名片,”一位店员捧着满满的工作量来到雷金纳面前,“他们希望可以有邮购订阅的服务。”
雷金纳深吸口气,决定等下就去催博尔德找个靠谱的店长。
这个代理店长他是当不下去了!
第375章
订货数量的增长远远超出了他们的预想,简直是杯水车薪。
当莱茵人被来自卢恩顿的书籍震惊得目瞪口呆的时候,
随着口碑的发酵,即便口口文学极为发达的弗兰西,也有越来越多的人知道了这样的作品。
弗兰西向来都是最开放的,
上个世纪,
在放荡主义的潮流影响下,
整个贵族阶层都在享受纵情声色的乐趣。国王身边有着一系列情妇,
名义上都是别人的妻子。在国王的带领下,
贵族们也纷纷加入了这一场声色犬马的盛宴。他们每天都在精心研究勾搭要领,甚至总结出理想情人的标准,争先恐后地追求着别人的妻子和名声显赫的交际花。
与此同时,贵妇们也不甘示弱,
普遍拥有着自己的公开追求者,
大多也是别人的丈夫。
这时候的联姻,
是真正的“用婚姻维系两个家族的利益”,
婚姻只不过是婚姻,
并没有爱情的参与。
为了应对社会的需求,教会甚至设立了一个独特的机构,专门对男性的“能力”进行检查,
将结果公开公布,
毫不隐瞒,
贵族们争先恐后地去检测自己的能力拿出来炫耀——虽然这个制度在如今早已被废除,
成为一段历史的尘埃。
到本世纪,
普通的口口已经满足不了弗兰西的贵族们,
药物、鞭笞、以及刺激的口口成为了新的潮流和热门话题。
如果说在卢恩顿,贵族们还需要顾及家族的体面和公众形象,
那么在弗兰西,这一切都已经放到了台面上。
对弗兰西的上流社会来说,
《梦中奇旅》这类作品的描述似乎还有些过于谨慎了——去掉那层梦境的设定,剩下的不过就是和现实生活别无二致的直白描写而已。
不过,虽然贵族的私生活无比开放,但不得不承认,口口文学却并未与之同步发展。原因很简单,开放的只是贵族,社会整体依然保持着一定的道德约束,而且,弗兰西人普遍认为,直接的口口描写十分粗鄙和低俗,诗意的语言、象征性的文字和暗示性的描述,才显得更为高雅,更有深度。
“我们真是错得离谱,”夜里,不知道有多少看过“卢恩顿药方”的帕利斯人感慨,“口口要什么高雅和深度!”
“我之前到底在装什么啊?”
书展开始第三天,艾伦先生的现货便已经被预订大半了,除了零散的客人,更多的订阅者来自大大小小的书店、塞纳尔河边的众多小书摊、流通图书馆、各大俱乐部……总而言之,从这天起,露西表哥再也不像之前大手大脚、随意挥霍着样书,不得不时时关注库存,计算存货,确保满足需求,生怕出现断货的尴尬局面。
“我之前到底在大方什么啊?”露西表哥不禁自嘲道,“居然把那么多书送了出去,虽然效果确实很好,可现在看看,存货根本不够用啊。”
他那时候可真是太过自信了。想当初,他听说艾伦先生的书在卢恩顿常常出现断货的现象,而那些书只能靠预订,甚至还得等上几个月,那时他只是听了一耳朵,并没把这事放在心上。如今眼睁睁地看着书籍飞速减少,他心里顿时一阵焦虑,忍不住想起了卢恩顿的赫尔曼前辈,明明有前车之鉴,到底是什么给了他自信,觉得艾伦的书不会卖得那么快啊?!
同事们看到露西表哥这么焦虑,也安慰他说:“并不完全是你的错,我们也没想到三部曲会这么畅销。我原本还以为,这种书可能会因为文化差异,稍微受些阻碍呢。”
他们的观点并不无道理。以往从卢恩顿引进的那些正经书籍,往往因为背景和文化的不同,在弗兰西并未获得太大的热度。即便有些书籍在卢恩顿很受欢迎,但一旦到达弗兰西,便没能引起太多的共鸣,很多时候它们只能以少数知识分子的圈子为目标读者群,且销量不高。
即便换成口口,他们自己看过,感受过,也难免带着某种刻板的印象,觉得它们在这片土地上可能会“水土不服”。
但实际情况是——
“恐怕比卢恩顿还要受欢迎啊!”计算了一番订货的数量,露西表哥忍不住惊叹道。
这也不难理解,卢恩顿的社会相对保守,口口的读者群体就那么多,圈子就那么大,即便能吸引一些圈外的读者,数量也是有限的。而弗兰西,尤其是帕利斯,读者的基数显然要广阔得多,更不用说,来自外国的出版商纷纷涌入,带来了更多的需求和供应。
再加上赫尔曼的小印刷厂与弗兰西最大出版商的印刷能力相比,简直不值一提,还有相当一部分的读者没有买到书籍,进一步给订书数量打了折扣。
因此,露西表哥和团队本着“文化差异”的预期,谨慎地在订货数量上做了一些保守估计,考虑到可能的“水土不服”,还少算了一些。然而,现实却狠狠打了他们一巴掌——订货数量的增长远远超出了他们的预想,简直是杯水车薪。
“必须得开始第二批的印刷了,”露西表哥深吸口气,头疼地道,“卢恩顿的读者有耐心,可以等几个月……帕利斯的读者,让他们等几个月,怕是能把出版社砸了。”
而与此同时,弗兰西有名的口口作家,也大多注意到了这几部在书展上颇为流行的作品,而当他们好奇购买一览时,不禁也大受震撼。
“这才是口口文学真正的打开方式,”一位小有名气的作家在给自己的朋友信里写道,“弗兰西的口口文学完全是误入歧途,口口的真正精髓,应该是能够引发读者欲念的细腻描写、情感的挑逗与诱惑,而不是那种通过虐待、鞭笞甚至酷刑来刻画人性,依靠暴力和血腥来换取关注。我们,应该努力将口口文学带回正确的道路上。”
“是的,这才是我们期望看到的,”在回信中,这位朋友也无比激动地写着,“我们不能再继续迷失在□□的折磨和对痛苦的迷恋中了。“
不过,当弗兰西作家后知后觉地准备更改自己的创作方向时,一种全新的、类似“卢恩顿药方”的体系,已然悄无声息地出现在弗兰西的市场上。
虽然书展开始还没有几天,许多读者尚未看完一本,但已经被艾伦的书迷得神魂颠倒的读者们,已经迫不及待地想要寻找与其相关的任何产品,吸血鬼的小书店就这样出现在他们视线中。
这里不仅有一系列仿写的口口书籍、书中提到的小道具、小装饰,连读者心得都出了书,这下,弗兰西人是彻底相信了这些作品在卢恩顿的有名程度——如果没有足够的名气,怎么会有那么多读者总结出如此丰富的经验呢?
《三部曲指南》更是被炒得热火朝天,尤其是关于“情夫”的攻略——要论想要成为情夫的人,弗兰西人可比卢恩顿人多多了,如果说卢恩顿人还有点放不下自己的面子,那弗兰西人根本不带一点犹豫的。
除了想要成为情夫的,一些喜爱攀比的浪子,也在四处搜寻这部书籍。
在私生活混乱的贵族阶级,贵族们就像《绯闻女孩》里的男女主角一样,ABCD随机配对,不可避免地,就会有各种各样的“对比”。
男士们常常炫耀自己在床上的“战绩”,以此彰显自己的魅力和能力,而女士们则不甘示弱,频频提起情人们的“天赋异禀”,似乎她们的情人越是与众不同,她们也就越是能够赢得羡慕的目光。某位伯爵因一夜六次的表现而名声大噪、获得不少贵妇人的青睐,口口中的男人更是一天十八次——已经是完全不科学的数字了,由此可见弗兰西贵族们的攀比已经蔚然成风。
而当“卢恩顿药方”来到弗兰西后,攀比逐渐从次数扩展到了姿势和花样,读者们钻研着书中的描写和细节,争取成为这个新“比赛”中的冠军。
由此可见,《三部曲指南》这部记载着读者心得的书籍有多么重要。
“阿尔贝,你的朋友真的不能借我看看吗?”阿尔贝的堂弟央求着他道,“我只需要看一天,一天就够了。”
阿尔贝耸了耸肩,“他说已经有许多人排队借阅了。要真想看的话,建议你让你的仆人去那间书店蹲守,恐怕还会更快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