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84章

    这么一说,大家心酸了。在安安姐学会打架之前,肯定吃了不少苦啊。

    二强吸吸鼻子,“我要攒钱,以后请我姐吃饭。”

    葛东海白他一眼,“你学点成绩出来,她估摸着能多吃一碗饭。”

    ……

    徐月英带着两个孩子到了外面坐上车,叮嘱他们去了姥姥姥爷那边之后,不要和那边的街坊邻居多说什么。

    要不然人家要笑话,要瞧不起他们。也要瞧不起姥姥姥爷。

    徐月英可太知道自己那些街坊邻居了。都是喜欢看热闹的。然后还要在背后议论人家家里的事儿。

    她自己就在那个环境长大的,所以格外的注意在外面维护自己的体面。

    特别是家里一向是在老宅那边很光荣,她可不想被人笑话。

    哪怕在大院已经被人笑话了,在老宅,也要维持住。

    “你们就说回老家去玩,然后不适应,所以才这样。别说是犯错了被送回去的。”

    “知道了妈,咱听你的。”两人异口同声道。

    两孩子回来之后,倒是乖巧了很多。爹妈说的话,他们都愿意听了。

    因为通过这次,他们发现,爹妈真的能忍心把他们送去吃苦头。并不会惯着他们。

    他们不止学会了听话,也学会了隐忍。在老家的时候,多少次怨恨爹妈狠心,但是回来之后,一句也不提。只要能留在城里继续过日子就行。

    徐月英也感受到了两个孩子乖巧很多,心里又心疼,又是欣慰。

    终于到了老宅,吉普车又引来街坊邻居的观看。

    然后看到下车后的两个孩子,都很是惊讶,“月英回来啦,孩子怎么瘦啦,这黑黑瘦瘦的。你妈不在你那帮你,就养成这样啦?”

    徐月英笑道,“孩子爷奶想他们了,非得接回去住一阵子。我们家老林孝顺,非得送回去。在家里不适应,吃不好睡不好,就这样了。养养就好了。”

    “哎哟那是,听说农村现在条件也不好啊。好些地方还吃不饱饭呢。你们婆家应该还好,毕竟出了个首长呢。”

    徐月英道,“也就那样儿吧。毕竟条件都差不多。”

    大家聊着天的时候,曹玉秋和徐家兴从屋里出来了。

    看到孩子的一瞬间,曹玉秋眼睛一下子红了。开始哭了。“怎么成这样了?老林家怎么把孩子弄成这样了?”

    “妈,进屋去吧,热。”徐月英赶紧道。

    曹玉秋也反应过来,擦着眼泪。“走,进屋去。这农村养孩子真是不会养。”然后招呼两个孩子进屋。

    外面的人想看热闹也看不了了。

    关起门来,曹玉秋才知道了两个孩子在家里的情况。

    又知道还有林安安的手脚,顿时也要去找林安安。

    “没用的,那丫头可精呢。把她以前那样儿都拍照了,看着比这两个还要惨。闹出去人家也是同情她。关键是两个孩子还放火了,这事儿不好闹出去。”

    “那常胜怎么说,就这样不管了?”曹玉秋道,“对两个小的倒是喊打喊杀,对大的就宽容?”

    徐月英嗤笑一声,“他?靠不住了。他现在倒是后悔当初没好好照顾他大闺女。妈你说他这人是不是奇怪,以前也没见着感情多好,多关心。这会儿就上心了?”

    徐家兴作为男人,还是比较了解女婿的心态。

    年轻的时候就是满心拼事业,眼里就没别人,没家庭没孩子。

    这年纪大了,有成就了。正好孩子出息了,这自然就上心了。

    “就和那以前卖包子的老李家,以前老李作风不好,整天和人眉来眼去,拿着家里钱养别人。现在孩子出息了能赚工资了,他年纪大了,可不就开始想着儿女孝顺了?还知道帮着带孙子呢。”

    曹玉秋道,“知道,年轻的时候不上心,年纪大了,就知道惦记了。可想得美。”

    徐月英道,“老林可没这福气,他那个闺女以后可不是要孝顺他的样子。人家今天都摆明态度了,心里怨恨老林,但是照常花老林的钱。”

    林有礼道,“以后我也不孝顺我爸,他对我不好!”

    林文静道,“我也是!”

    “可别在你们爸面前说这话。”曹玉秋赶紧道。“不过你们爸以后也不用你们养,他这个职位,以后有人照顾呢。”

    “反正老了别想我看他。”林有礼念叨着。他永远不会忘了在老家的生活。不会忘了,是谁把他送去吃那么多的苦头的。

    徐月英道,“行了,好歹是你们爸。”

    “他又没管过我,还总是打我。不过我肯定孝顺妈。”林文静道。

    林有礼其实心里对妈也有点怨的,但是这会儿也跟着说,“是的,只孝顺妈。”

    徐月英闻言,笑了起来。觉得自己这些年的付出是值得的。她对孩子的好,孩子都记着。

    至于老林,偏心,孩子怨他很正常。

    晚上徐月英吃了饭才走的,给自己爸妈留了钱。

    她现在没有林常胜的工资,但是这些年存款还是有的。

    她也很庆幸,当初还知道给自己偷偷存钱。要不然这会儿真是什么指望都没了。

    曹玉秋倒是心疼她,舍不得要钱。

    徐家兴道,“孩子一片孝心呢,咱现在也没什么收入来源。”

    徐月英道,“是啊,你们也别舍不得。等以后林安安去了大学,老林的工资,我肯定要拿回来的。”

    曹玉秋道,“这件事儿也不全都是坏事,好歹让常胜知道老家人不可靠了。以后也少惦记那边,也对你克扣生活费的事儿没那么在意了。”

    徐月英叹气,“希望他能这么想,知道谁和他才是一家。”

    吃完晚饭,徐月英还是回军区大院了,明天还得上班。

    倒是街坊邻居见只有她走,就好奇,“孩子在这边玩?”

    徐月英道,“是啊,这不是好久没陪他们姥爷姥姥吗,送过来住几天,开学再回去。”

    “你可真是孝顺啊,我们家娟子可比不上。”

    等徐月英走了,街坊邻居背地里还是念叨起来了。觉得徐月英家里这不是很正常。

    曹玉秋回来住了,现在两个小的大变样,也回来住了。

    这要不是徐月英还穿着一身军装回大院去,她们都要以为两人是不是离婚了。

    要不然这会儿不应该是把曹玉秋接回军区大院,然后让她给两个孩子好好补补吗?这边条件哪里比得上大院?

    大家心里虽然猜测,但是也没人好当面议论什么。

    另外一边,林常胜并没有在家里等徐月英回来,他就先坐车走了。

    坐在车上,他就很沉默。

    想起家里人对自己的抱怨,孩子对自己的抱怨,林常胜心里很沉闷,就和压着一堆石头一样的。

    他思来想去,觉得自己确实有错。不该太信任别人,把事儿都交给他们。自己却不管不问。

    身边的人都不可靠。导致孩子受了苦。而自己一无所知。

    可已经十几年了,孩子也怨他。他能怎么办呢?

    林常胜深深的叹气。

    小李关心道,“首长,你咋不高兴啊?”

    “小李啊,儿女都是债啊。孩子大了,我倒是发现自己欠了一屁股债了。”

    小李道,“首长,我娘从来没说我是债啊。总说我是她的骄傲!以后我有孩子,我也要让我孩子出息,成为我的骄傲!”

    听到这憨厚的语气,林常胜心情倒是有点儿放松了,“那你准备怎么让你孩子出息呢?”

    “好好培养啊,让他们读书,像安安同志那样多读书,以后考大学。或者参军也好,我可以教孩子格斗,枪法,打仗的经验。”

    “那孩子就愿意听你的?”林常胜可知道,孩子不好管啊。

    “我就让我媳妇给我写信,孩子不乖,等我回去揍他们。一个月写一封!要是以后我有出息了,就把他们接身边来看着,就不信成不了才。”

    然后又道,“不过我现在还没媳妇,也没有孩子。而且打算晚点结婚。”

    林常胜道,“为啥啊?”

    小李不好意思道,“我现在还没出息,我怕结婚早了,孩子和媳妇都吃苦。安安同志写的那些故事里,军属在老家挺辛苦的,不容易。等我出息了,她们就能少吃苦。”

    林常胜沉默了。

    ……

    “姐,到底怎么回事啊,那两个怎么就和逃荒回来的一样?”

    第二天早上训练,李二强他们就好奇的打听起来了。

    林安安道,“什么逃荒啊,农村条件不好,他们就是和过去对比起来差一点。这也算是体验生活了。”

    “那你以前也这样吗?”李二强问。

    林安安道,“差不多吧,稍微差点儿。他们还有肉掉秤,我是掉得只剩下皮包骨了。”

    “……”

    难以想象啊。农村那么苦吗?

    不过军区大院里面是有哥哥姐姐主动支援边疆,回来了是挺沧桑的。

    姐以前太可怜了。

    几个男娃儿看着林安安,一脸同情。

    林安安语重心长,“所以你们要珍惜现在的生活,好好学习啊,别浪费了这么好的学习机会。特别是二强,你要是再考倒数,我真要瞧不上你了。”

    李二强:……

    因为林文静和林有礼没在大院里面,所以原本有部分好奇的人,也慢慢的就没再注意这个事儿了。

    倒是妇联的人还是关心了一下徐月英。问家里出什么事情了。

    徐月英就叹气,说孩子在老家被苛待了。又累又饿,所以就去了公安局求助。她和老林才赶紧回去把孩子接回来。

    立马有干事关心道,“都到找公安局的份上了,是什么情况啊?一家人能闹这份上?”

    徐月英道,“到底是农村偏远地方,有些思想还是落后。大概觉得孩子们就是他们的附庸。我和老林不在身边,他们可劲儿使唤孩子。教训孩子。抢走孩子的东西,还苛待他们的伙食……”

    说着,红了眼睛。

    听到这话,有人叹气,“没想到啊,林首长家里人竟然是这样的性子。那安安那个孩子也是可怜了,在老家那么多年,原来是这么过过来的。”

    徐月英擦着眼泪的手顿了一下,顿时不想再说下去了。

    怎么谁都能想到林安安?

    关键是朱秀红听到了徐月英的情况之后,还找她谈话,“你看,你也知道老家日子不好过了。安安那孩子着实是吃了许多苦头,实在不容易。你心里不管怎么想的,也该体谅那个孩子,好好照顾她。以后可不能再寒了孩子的心了。不能在老家吃了苦,来了你们身边,也没什么关爱。你说是不是?”

    徐月英憋屈的点头,“我知道了。”

    “行,回去好好工作,我还是很关注你平时的表现的。你是妇联的老同志了,大家都很看重你的。”

    至于关心那两个孩子,朱秀红觉得自己不用关心。徐月英肯定会好好照顾和补偿孩子啊,这还需要另外说吗?她反而还怕说多了,让徐月英更惯着孩子了。

    她就是心疼安安,那么苦的日子,熬了这么多年呢。来了这里也没人好好对待她。

    哎,要是她闺女就好了,她肯定好好的养。说起来,陈琼现在和那孩子关系挺好的,以后得请她来家里吃饭了。

    因为这么一遭,徐月英也不再谈论两个孩子在老家吃了多少苦头了。

    总觉得越说,越是替林安安说话了。

    她真是想告诉这些人,林安安没那么好!都是她让老家人这么对待她的孩子的。

    可看到众人的这个反应,徐月英还真是不敢说。她算是看出来了,只有她心里把孩子当宝,别人心里,她的孩子就是草,受委屈也没人关心。只会关心林安安。

    因为这个觉悟,徐月英愣是气得晚上睡不着。

    林安安和她就相反了,完全没被外界的事儿影响。

    上午学习,下午给孩子上课,晚上还写文章。

    上课就不用说了,光是学习和写文章,就占用了林安安许多心思。

    也幸好林安安对英语方面的学习天赋厉害,要不然林安安都没啥精力的。

    另外写文章也占用林安安不少精力。她对文章要求很高,哪怕已经有了两次经验了,她还是精益求精。要先打动自己,才能打动别人。所以哪怕写好了之后,也是改了又改。

    不过写好之后,林安安也没直接投出去,得等高考结果,要是没考上,她得等下次高考再发这篇文章了。

    所以林安安又多做准备,多写一些文章。好久没投稿了,总要赶紧续上。要不然军属这个系列就缺少关注了。

    这次就以军人的角度来写军属。

    写军人心中的军属形象,军人心中,家人为他们的付出。

    没办法,她现在身边除了大院的人,还真的就没有机会接触军属了。

    大院里面的真不好写。

    所以林安安还抽空去找小李了,她的意思是,鼓励军人同志投稿。也不需要文笔,主要是说说家里情况,作为林安安的题材。

    小李高兴极了,“真要写了吗?那我的故事可以写吗,我想写我娘。她为我付出太多了。”

    林安安道,“当然可以,欢迎大家踊跃投稿,写自己心目中的家人。然后我会选择合适的投稿。不过名字肯定都是用化名的,故事也会进行一些改动。毕竟你们都是现役军人。”林安安对于这方面也是很敏感的。知道哪些能写,哪些不能写。要注意保密。

    小李觉得林安安同志考虑得很周到。他也是准备提醒这个的。

    林安安又叮嘱,“也别耽误训练,这事儿不着急。反正以后我长期都会投稿。只是不能保证每个人的故事都上。”

    “这是当然了,上报纸多难啊。”小李表示很理解。

    见林安安要走,他就问,“你去不去看看首长啊,他在办公室呢。”

    林安安道,“算了,我还要回去学习呢。再说了,军区重地,我还是要注意点。”

    “那行,等写好了,我就给你送过去。”小李道。

    林安安觉得小李以后肯定有出息。他真的执行能力好强啊。等以后自己有资格配备助理了,她一定也要配一个这样的助理。

    等林安安走了,小李回去就和林常胜说了这个事儿。

    林常胜点头,“行,但是叮嘱他们,不能写军区里面的事儿。”

    小李自然知道规矩的,这种文字性质的东西,那都是要严格审核的。“哎,我都知道的,回头都给通讯室那边检查一遍,我再拿走。”

    林常胜点点头,突然又问,“她心情咋样?”

    小李疑惑,“心情?看起来挺好啊,和平时没两样。还挺开心。”

    林常胜:……

    这闺女心态挺稳啊。比他强。

    林安安心态确实很稳,一般事儿影响不到她。哪怕是高考这事儿,考完之后,她就不惦记了。只等结果了。

    倒是童芳和陈琼有些紧张,临近各校录取结果公布的日子,连讲课都有几分心不在焉。

    林安安很理解她们。

    她们如今已经满了十八,到了可以参军和参加工作的年龄。家里早已为她们做了规划。如果这次考不上大学,就进入部队当兵。

    当兵固然也好,但是谁又想错过自己的理想呢?

    而且以前大学录取率还挺高,现在越来越低,越来越难。谁知道明年是否更难呢。所以越发的珍惜这次机会。

    至于林安安自己,不着急也是因为,大不了就再继续考。反正她的意志是坚定的。既然选了清大,就读清大。既然选了计算机,就要学这个专业。

    她最近每天学习计算机方面的书籍,心中也是越发喜爱这个专业。所以肯定要考这个专业的。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