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45章

    张汤点点头,指着才一根指头高的核桃苗道:“这东西也是?”

    云琅摇头道:“不是,这东西只要把核桃用水浸泡之后等核桃壳裂开之后种下去就可以了,不用留种。”

    “这个留种二十斤!”

    云琅见张汤又指着冬瓜苗子发号施令,还加倍,这明显是在惩罚自己给他解说核桃,葡萄留种的不当言辞。

    可是冬瓜这东西,明显是关中的东西,已经种植好几百年了,他难道不认识?

    云琅连忙道:“大夫好眼光,这东西产量大,下官准备重点培育,秋后上缴种子三十斤还是可行的。”

    冬瓜是云琅准备的储存到冬天吃的蔬菜,自然种了很多,他甚至准备用冬瓜来腌制瓜条给孩子们当零食吃。

    至于贩卖?还是算了,在大汉,还没有形成商业环境!

    所有的人都在致力于自给自足的生产方式,如果能在一个很小的圈子里形成自给自足,就是地主或者奴隶主最大的胜利。

    自从吕不韦用皇帝做了一桩大买卖之后,那种人口买卖的生存土壤已经被皇室给铲除了,也就是因为吕不韦的行为,让每一代的皇族都对商人虎视眈眈。

    最悲剧的就是太宰,他因此失去了生育能力。

    张汤对云家种了非常多的油菜持反对态度,他认为应该种粮食……云琅没办法告诉他在人的食物构成中,油脂远比粮食能产生更多的热量。

    这一点在张汤吃饭的时候得到了验证。

    他吃光了一半的肉菜,把剩下的一半装进了食盒,这东西是他带来的,是一个漆盒,纯黑色的,上面星星点点的镶嵌着白色的碎玳瑁,玳瑁被打磨平整之后,在纯黑色的漆面上散发着淡淡的荧光。

    盒子是空的,就只是一个艺术品,如果装了七八根鸡腿,鸡翅,跟半个猪蹄髈,大半条红烧鲇胡子鱼,半盒子白米饭就变得很有生活气息。

    张汤小心的盖上盖子,亲手擦拭了一下漆盒外面的汤汁,递给亲随道:“日落之前,快马送回家里。”

    亲随领命,提着漆盒,就跳上了战马,八十里路,快马只需要一个半时辰就能赶到。

    张汤见云琅在看远去的骑士,毫不在意的挥挥手道:“家中还有老母在堂!”

    云琅疑惑的道:“再做一些菜式就是了,何必……”

    张汤摇摇头,继续就着剩下的黄馍馍吃着野菜,似乎觉得这不是一个需要解释的话题。

    “听说你最近在制造甲胄兵刃?”张汤用最后的一点黄馍馍擦拭了一下餐盘里的汤汁,满意的吃下去之后才问云琅。

    “不是在制造,而是在修造羽林们的武器!”

    “那就是在制造!带我去看看。”

    云琅带着张汤来到云家小小的铁匠房,里面正有一个膀大腰圆的家伙在抡大锤敲打面前的铁条。

    见云琅进来了,就让梁翁夹着铁条重新放进焦炭火中煅烧,自己擦一把汗道:“还不到百炼!”

    云琅看一下炉子里的火苗道:“炉温可以再高一些,煅烧的时间再短一些,不能有融化的征兆,现在需要把更多的炭敲打出来。免得这块钢铁太脆!”

    壮汉瞅瞅张汤皱眉道:“中大夫来此所为何事?”

    张汤饶有兴致的翻检着木头案子上的工具,又看看旁边架子上一柄马槊头,再瞅瞅炉火里煅烧的铁块,笑吟吟的道:“公孙校尉在翻造自己的兵刃?”

    公孙敖笑道:“没错,以前的兵刃在右扶风有了损伤,不堪使用,就拿来这里重新锻造一番。如果有不妥之处,还请中大夫海涵,末将这就改过。”

    张汤笑道:“这有什么不妥的,公孙校尉既然在为自己修造武器自然是合适的。”

    说完话有对云琅道:“以后凡是在这里修造的武器甲胄,必须记录在册,每隔一月,交于本官查验。”

    说完就走了,甚至没有跟公孙敖打个招呼。

    云琅自然很高兴,只要自己做了记录,有了地方呈现,云家制造军械也就多了一重保障,至少以后如果有麻烦,也会有人站出来证明一下云家是在为将士们修武器,而不是别有用心的在国朝体制之外制造武器。

    “呸!”

    公孙敖重重的吐了一口口水,对云琅道:“怎么不关好门让豺狗进来了?以后少跟他扯关系,谁扯谁就死的更快!”

    说完话见炉火里的铁条重新被锻烧成了亮红色,就让梁翁夹出来,小锤领路,大锤发力,铁匠房里又响起了叮叮当当的打铁声。

    云家的主楼,是看风景的好地方,尤其是看晚霞的好地方。

    张汤坐在二楼跟云琅喝着茶水,欣赏日落的美景,谁都没有说话的心思。

    今天的晚霞很有看头,天边漂浮着一片巨鲸一般的云彩,被阳光镶上了一道金边,旁边有一些棉絮一般的碎云片,宛如巨鲸鼓荡起来的波涛,云随风走,巨鲸也在慢慢漂移,过了一会,巨鲸就被高天上的狂风撕扯成碎片,很快就变成一群在波涛中飞跃的海豚,最后,终于什么都不是了,太阳也落下了西山。

    “不要总在律法的边缘游荡……很危险!”张汤的声音很低沉。

    “没法子啊……”云琅指指真正院子里吃晚饭的仆妇孩子们叹了口气摇摇头。

    “你不必这样做的。”

    “是啊,我不必做,可是我不做,谁来做呢?”

    “这是天道!”

    “这不是天道,给她们一点粮食,她们就能活,能被粮食救活的死亡,不是天道。”

    “太多了……”

    “救一个是一个,等我完蛋了,帮不了她们了,我至少问心无愧,即便是倒霉了,我也能告诉他们我尽力了。她们如果再死,就跟我没关系了。”

    “求心安?”

    “必须的!”

    “这些孩子长大之后你云家就成大地主了,一个拥有很多壮年且忠心耿耿的仆役。”

    “您想多了,他们长大之后,有的可能会成为商人,有的可能会成为农夫,有的可能还会成为官员,有的甚至可能会成为为国杀敌的将军,谁知道呢。”

    “你准备等他们长大之后全部放良?”张汤吃惊的看着云琅,他无论如何都没有想到云琅会这样回答他。

    “云家只有三千亩粮食地,可养活不了这么多人!”

    “没有土地可以买,即便在上林苑不可能,也可以去别的地方买,大汉并不禁止土地买卖!你这样不求回报的做,到底是为了什么?”

    云琅哈哈大笑道:“我高兴!”

    第九十二章

    大将军刘婆

    “你高兴?”霍去病的惊诧声好大。

    “对啊,我高兴!老子如果想要求官,这不是难事,今年春天阳陵县还因为我在去年冬天收拢了灾民,且活人无数,给皇帝上书保奏我为孝廉。你也知道孝廉是个身份,只要愿意,就能当一个小县的县长。如果求财,假如这颗心黑一些,脸皮再厚一些,老子现在早就腰缠万贯了。既然我没心思当官,也没心思求财,我活的高兴一点,活一些人求点心安有什么不可以的吗?”

    霍去病瞅着云琅看了半天,嗤的一声笑了出来,他不觉得云琅会成为一个圣人。

    这家伙做的每一件事情都有目的性,而且目的性很强,不可能无的放矢,更不可能白白做好人而不求回报。

    “你这话说出来我也不信啊!”

    太宰坐在油灯底下,继续编织自己永远也编织不完的竹简。

    “本来就没有希望别人能信!我家大王信了就成,是不是啊?大王?”

    老虎抬起头张大了嘴巴嗷呜的叫一声,算是回应了云琅的问话。

    “你看,大王信了。”

    太宰见云琅跟老虎扭作一团,笑了一下道:“日子快到了,你做一下准备,我们该去拜祭陛下了。”

    “我真的很不想去……”

    “不去不成,那是我们的根,每个人都要有跟脚的,我的跟脚可能还有选择的余地,你的跟脚只能是始皇陵。”

    “我怕看到里面的好东西,忍不住想拿怎么办?”

    “那就拿呗!玩腻味了记得放回去就成。”

    “带大王一起去。”

    “那就带着,他也算是陛下的臣子,毕竟守卫皇陵好几年了。”

    “先保证,你不会在皇陵里干什么奇怪的事情,尤其是自杀这种事情不能做,你必须做出保证。”

    太宰烦躁的丢下手里的刀子怒道:“我活的好好的,为什么会去找死?一句话,你去不去?”

    “去,去,我其实早就想看看,只是担心你会干一些乱八七八糟的事情,才拖延至今。”

    “这还差不多,时间到了我告诉你,你准备三牲香烛,龟甲,我写文表,记得给我弄几块玉圭,白玉的就好,千万不要刻好的,光板白玉就成,拿回来我自己雕刻,汉制与秦制不同,万万不可出错!”

    祭拜皇帝很麻烦啊……

    三牲这就很要命。

    猪羊好说,麻烦的是牛……云琅拼命地搜刮三辅之地剩余的耕牛,用了大半年的时间,才弄了十六头。

    这十六头牛,全部在官府的册页上,少一头都会有大麻烦。

    事实上,大汉大规模的用牛耕田才刚刚开始,主要的用途是拉车,曲辕犁出现之后,耕牛的价格才起来了,以前耕牛虽然已经开始使用,却没有骡子,驴子那么普遍。

    也就在今年,皇帝在充分认识到耕牛的作用之后,才下了不准随意宰杀耕牛的命令。

    三牲其实只要首级就成,硕大的身子基本上没用,看样子庄子里的人又要大吃一顿了。

    白玉圭也不好找,这东西的买卖是有限制的,杂色玉基本上有钱就能买到,只有白玉属于皇族专用,非常讨厌的是这东西根本就没地方买。

    不过啊,霍去病有……

    云琅觉得牛头也应该找霍去病,长平公主这人最大的喜好就是吃牛肉,所以他家里没事干就摔死牛。

    牛肉在大汉是最高级的食物,且没有之一的说法,什么虎鞭,熊掌,豹子胆,象鼻子都要靠后。

    皇帝的禁令对皇家人基本上没有多少约束力。

    “你看,就是这个样子,我想做到独立,事实上却做不到,要用铁器就必须去找卓氏,想吃牛肉就必须找你,家里用的盐巴只有东郭咸阳那里有得卖,更不要说盖房子,修花园这种事情。何况,我还不敢把家里弄得太舒坦,万一皇帝看中了,一句话我就得搬家,这很糟糕。”

    霍去病赤裸着上身,趴在沙模子上,云琅跟褚狼踩在他的背上增加重量,为了制造出一个标准的铠甲模子,他只能这么干。

    确定合适了,霍去病才从沙子上爬起来,云琅专心的用小刷子往霍去病用身体压出来的模子上刷水。

    云琅会一点钣金,技术却不是很好,以前机场上有一个很牛的大师傅,他用一柄木槌就能敲出需要的形状,且不用任何模具。

    云琅没那个本事,只能先制作出模具,再把铁板贴在模具上,一点点的按照模具的形状把铁板敲成铠甲。

    没错,云琅跟霍去病商讨之后,他打算给自己制作一副铁板铠甲,一具能严格保护上身的铁板铠甲。

    这需要不断地实验最后才能成功,所花费的银钱自然不会少,据霍去病说,这些钱都是长平掏的。

    这几天家里非常的忙碌,原因就是家里的蚕已经成熟了,刘婆她们用竹片子打成方格做成了茧山。

    每一个格子里都放一条身体肥胖的大蚕,这些蚕已经不吃东西了,放进茧山之后开始胡乱动弹。

    云琅万万没有想到,当初就买了五百张蚕种,现在居然会有这么多的蚕……

    那些仆妇们细心地把人住的房子彻底的清洗了七八遍之后,那些房子全部变成了蚕吐丝的地方。

    至于人,全部睡在外面,眼巴巴的等着这些宝贝吐丝。

    刘婆已经两天没睡觉了,声音嘶哑的厉害,训斥起人来也丝毫的不留情,她的威望已经在养蚕的过程中培养起来了,所有妇人都在她的指挥下井井有条的干活。

    云家庄子里的火把彻夜不熄。

    “你家的婆子真不错!”

    霍去病难得夸赞一声。

    云琅看着蚂蚁一般忙碌的妇人们,叹息一声道:“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襟,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

    霍去病瞅了云琅一眼道:“这有什么问题吗?”

    云琅摇头道:“没问题!这都是贵人们该有的享受!”

    霍去病笑道:“你以后就该这么想,你话里的遍身罗绮者,就有你一份。”

    “扯,我从来都不穿丝绸!”

    “你才扯淡呢,你都不穿丝绸,这些仆妇们养出来的蚕吐出来的丝线最后卖给谁去?她们拿什么养家?”

    “《市场论》啊,霍兄大才!”

    云琅的拇指翘得老高。

    “开始吐丝了——”只有丑庸的大嘴巴能喊出如此大的声音。

    然后就看见她嘴里塞着一个小笤帚被刘婆给赶出来了……

    云琅跟霍去病很好奇,他们两个都没见过蚕吐丝的场景。

    走进最大的一个蚕室,顿时被眼前的场景给震撼的不轻,放眼望去,整个屋子里全是呈8字形摇动的蚕脑袋,一根根肉眼几乎不可见的蚕丝被吐了出来粘结在茧山上。

    刘婆骄傲的跪坐在地板上,看着眼前这些吐丝的蚕,眼中有说不出的温柔。

    她是这里的王!

    云琅跟霍去病两个闲散人员不能打扰刘婆最幸福的时刻,悄悄地退出来之后,云琅就吩咐丑庸给刘婆做一大碗肉臊子面。

    “她刚才嫌我说话大声,往我嘴里塞笤帚!”丑庸有些委屈。

    “这时候家里她最大,别说往你嘴里塞笤帚,就算是往我嘴里塞笤帚我也只能忍着。你说说,刚才的场面好看不?”

    “好看!”

    “壮观不?”

    “壮观!”

    “这就对了,每一条吐丝的蚕就是刘婆的底气,这跟每一位军卒是大将军的底气是一样的,傻丫头,你刚才违反军规了,不信,你问问在军中无故喧哗是个什么罪名。”

    “斩首示众!”

    霍去病冷冷的道。

    丑庸缩了一下脖子,二话不说就匆匆的跑去厨房给刘婆做臊子面吃。

    “你家的这个婆子确实不错!”

    “这话你说两遍了。”

    “这样的婆子从哪找?将来我搬出来之后也需要这样的婆子。”

    云琅笑道:“你如果肯对你家里的婆子好一些,这样的婆子你家里的也会有的。”

    第九十三章

    大汉皇帝乱挥刀

    “小郎,老妪估计啊,咱们家这一季桑蚕,能产六千束丝,接下来,就要开始煮茧缫丝了。家里的器具不全,要尽快添置。”

    刘婆今天收拾的很干净,头发油光光的梳在脑后,隐约有点桂花油的味道。

    有了成果,这个老妇人坐在云琅面前再无昔日唯唯诺诺的模样。

    说到六千束丝,云琅对这个数字是没有概念的,他仅仅记得在某一个青铜器上,曾经记载过匹马束丝的典故。

    也就是说,一匹马,一束丝可以兑换五个青壮奴隶!

    那个时代估计要远比西汉早,不过,以西汉的社会发展,一束丝也不会便宜到那里去。

    “一束丝可以换一袋米!”刘婆担心云琅这种不学无术的富贵子弟对一束丝没有概念,用手比划了好大一袋米,好让云琅有一个正确的认识。“白米!”

    说完话,又补充了一句。

    云琅一句话不说,就在家里的大柜子里找竹简,刘婆卖身的竹简,好不容易找到了就放在刘婆面前道:“想恢复良人身份不?”

    刘婆眼中垂泪,哽咽着道:“老妪跟女儿两人如何做良人?老妪愿意在庄子上给小郎做牛做马一辈子,只求您容老妪将女儿养在身边,待到她出嫁的时候恢复她的良人身份。”

    云琅笑道:“男孩子都有身契,女孩子就没有身契,她本身就不是仆役,还谈什么良人不良人的。”

    刘婆愣了一下道:“没有?”

    云琅笑道:“男孩子是没法子的事情,他们只要过了十二岁就要缴纳赋税,为了逃避赋税才给他们订立了身契,女孩子又不用,十五岁之后才算成人,我们为什么要订立身契啊?”

    刘婆端端正正的一头磕了下去,云琅拦都拦不住,刘婆磕头完毕之后流泪对云琅道:“小郎,是天底下最好的人!”

    云琅哈哈大笑道:“你不说我也知道我是!这是你的身契跟三两好银,存好了,给闺女当嫁妆。”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