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狄山的老仆终于控制住了发狂的老牛,带着牛车回来了,却看见自家主人就像是挨了鞭子一般的向未央宫跑。刚要跑,就听那个脾气不好的贵公子吼道:“跑什么,快给小爷拿水来。”
老仆战战兢兢的拿来了一葫芦水,霍光洗了三遍眼睛,才止住流泪。
只是此时,一双眼睛已经变得又红又肿。
“明天早上我的眼睛恐怕见不了人了……”霍光取出一面小小的铜镜瞅着自己的眼睛,喃喃自语,心中越发的埋怨云音。
事实证明,大汉的博士都有一副好身板,至少,狄山在跑了几里地之后,还有力气拖着不明所以的刘据坐车出宫。
才出宫门就看到了背着手看天作高傲装的霍光,刘据闷哼一声就准备转身回宫。
狄山一把拉住刘据结结巴巴的道:“别,别,别耍……小脾气,他,他,他在装模作样,刚才……眼睛都哭肿了……”
刘据一下子就来了兴趣,走到霍光身边,围着他转了一圈,霍光也跟着转,就是不让他看见自己哭过的样子。
“这家伙真的哭了?”刘据有些莫名其妙的兴奋。
“真,真,真哭了,还,还,还骂我堵塞言路……言辞犀利……嘿嘿嘿。”
狄山很高兴,霍光聪慧之名他听过好久了,他在太学讲课的时候,霍光从头听到尾,数次提问也能切中时弊,没有辜负他的聪慧之名。
他是一个淳朴的人,只要霍光的出发点是为刘据好,他并不在意自己刚才被霍光骂的很惨的事情。
相反,他认为只有爱之深,才会责之切!
如今,霍光是真心为刘据好,这让他极为高兴,无论如何,在人情世故上他比霍光相去甚远。
“咳,咳。”刘据装模作样的咳嗽两声,正要说话,就见霍光挺着两只又红又肿的眼睛冲他咆哮道:“你还有心咳嗽?你知不知道你昨天的举动有多么的危险,你知不知道有多少人对你能否成为太子深感忧虑?你知不知道,人家已经把考验你的事情写成奏折放在陛下的桌案上了。你知不知道,你这个连鸡都不敢杀的人马上就要带着一群乌合之众去南方完成覆军杀将,灭国擒王重任?你什么都不知道,就知道跟我发脾气……”
刘据呆住了,耳朵里轰轰作响,世界似乎距离他很远,只有霍光那双红肿的眼睛变得越来越大!
第八十二章
三段锦
“世之有饥穰,天之行也,禹、汤被之矣。即不幸有方二三千里之旱,国胡以相恤?卒然边境有急,数十百万之众,国胡以馈之?兵旱相乘,天下大屈,有勇力者聚徒而衡击,罢夫赢老易子而咬其骨。政治未毕通也,远方之能疑者并举而争起矣,乃骇而图之,岂将有及乎?夫积贮者,天下之大命也。苟粟多而财有余,何为而不成?以攻则取,以守则固,以战则胜。怀敌附远,何招而不至?今殴民而归之农,皆著于本,使天下各食基力,末技游食之民转而缘南亩,则畜积足而人乐其所矣。可以为富安天下,而直为此廪廪也,窃为陛下惜之!”
阿娇放下手里的奏折,然后就抬头瞅着闭着眼睛听她念奏折的刘彻。
刘彻睁开眼睛道:“你拿贾谊的话来跟我说事,这是何道理?另外,你不是皇后,穿着皇后的朝服跟我进谏,难道就不觉得哪里不对吗?”
阿娇整理一下衣衫,缓缓站起来道:“我一个废后用死人的话跟自己皇帝丈夫进谏是理所当然,至于穿以前的朝服,是想用以前的情分引起自己丈夫的关注,这也有错?您不会以失仪之罪来处置你可怜的妻子吧。”
刘彻怒道:“你能有今日完全是你自找的!”
阿娇哈哈笑道:“您不觉得妾身比以前过的更好了吗?”
刘彻的脸顿时阴沉下来了。
阿娇攀着刘彻的肩膀继续笑道:“偶尔斗斗嘴其实挺好的是吧?”
刘彻叹息一声道:“朕派人劫掠滇国,夜郎国的事情,现在已经是人尽皆知了。”
阿娇笑道:“知道就知道,有什么大不了的,一个家里妻儿没饭吃了,丈夫田地里的粮食又遭了灾,跑去邻居家抢点粮食回来喂养妻儿,别人可能会咒骂您,可是,您的妻儿会咒骂你吗?感激都来不及呢!以妾身来看,这样的夫君才是好夫刘彻抓抓脑袋道:“朕还是觉得有些丢人。”
阿娇笑道:“把滇国,夜郎国灭掉,就不丢人了,那叫开疆拓土!”
“该死的史官居然已经把这件事记录在册了,朕很想删掉,又不想让落人话柄,这事你去干!”
“咦?为什么是妾身去干?虽然妾身在史官眼中已经不算什么好人了,可是,这事干了,妾身的名声会臭一万年。”
“因为那个该死的史官也是你长门宫门下!”
“啊?长门宫养史官了?”
“妾身怎么不知道?”
“哦,妾身记起来了,您说的是司马迁啊,曾经一个人在云氏山居挖洞撰写史书,结果没写成的那个废物?”
刘彻皱眉道:“司马氏为大汉史官多年,虽然职位低微,却还有几分史官风骨,朕以前就处罚过上任史官,结果呢,人家该怎么写还怎么写,完全没有把朕放在眼里。”
“您给点钱不就成了?那家伙贪财着呢,上次在我这里打麻将,赢走了两百金,眼睛都在发光!”
刘彻胡乱摆摆手道:“不管,你去办。”
阿娇点点头道:“也好,明天就把他叫回来,不改掉记录,就让他一辈子住地洞里。现在,您坐好,妾身的奏折还没有念完呢,第一次写奏折,新鲜着呢,您多少肃穆一些,都是重要的事情。”
刘彻笑眯眯的闭上眼睛道:“好,就听听你这个废后的奏折,看看你到底要干什么!”
阿娇重新在刘彻面前跪好,捧着奏折继续念道:“民贫,则奸邪生。贫生于不足,不足生于不农,不农则不地著,不地著则离乡轻家,民如鸟兽,虽有高城深池,严法重刑,犹不能禁也。夫寒之于衣,不待轻暖;饥之于食,不待甘旨;饥寒至身,不顾廉耻。人情,一日不再食则饥,终岁不制衣则寒。夫腹饥不得食,肤寒不得衣,虽慈父不能保其子,君安能以有其民……”
刘彻好不容易等到阿娇换气的功夫,不耐烦的道:“这是晁错的原话,你一个字都没有改动。如果朕的丞相这样跟朕上奏,朕会把奏折丢在他的脸上!”
阿娇愤愤的将奏折丢在地上道:“妾身不是丞相,是在跟您说很重要的事情!”
刘彻见阿娇发怒,不由得笑了,指着地上的奏折道:“好吧,你继续念,继续念,就是不要把人家写的字给念错了,刚才念错了两处,丢了一字,念错一字。”
阿娇见皇帝服软了,嫣然一笑,重新拿起奏折找了很久,却没有找到自己刚才念到的地方。
刘彻笑道:“如果朕没有猜错,接下来,你该用董仲舒的文字了,董仲舒最近的文字中,最有名的一段就是——古税民不过什一。
使民岁不过三日。民财用。内足以养老尽孝。
外足以事上供税。上足以畜妻子。故民悦而从上。
至秦则不然。用商鞅之法。改帝王之道。除井田之制。
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
人专川泽之利。营山林之饶。荒淫越制。
邑有人君之尊。里有王侯之富。小民安得不困。
又加月有吏卒。征卫屯戍。一岁力役。四十倍于古。
田税口赋。二十倍于古。或耕豪杰之田。见税什五。故尝衣马牛之衣,食犬豕之食。
又重以贪暴之吏。刑戮妄行。民无所聊生。”
背诵完毕,刘彻脸上的笑意渐去,起身来到高台,瞅着高台外的初秋景色沉默良久。
阿娇来到刘彻身后,给他披上一件披风,低声道:“云琅说这些都是穷病的变种!”
刘彻眯缝着眼睛瞅着不远处的云氏道:“云氏为何没有饥馑之忧?”
阿娇道:“他是一个真正知道怎么让自己变得富裕的人。”
“为何云氏门下,渐多富豪?”
“因为云琅是一个知道怎么处置自己财富之人。”
刘彻忽然笑了,回首看着阿娇道:“你不用处置司马迁了,朕既然敢做,就敢认!昨日里还听公孙弘病榻之言,说国家目前之重,重在敛财,国库空乏,朕的雄心壮志无法实现。据儿听说朕为滇国,夜郎国之事发愁,愿意统领一干乌合之众灭此朝食,为他的父皇分忧。还说,不必动用我大汉一兵一卒,不耗费我大汉国帑一毫一厘,就能让滇国,夜郎国归入大汉,还能为朕的国库增添亿万钱粮。你怎么看?”
阿娇点头道:“很好啊,小老虎的爪牙已经长出来了,该为他的父亲分忧了。”
刘彻笑道:“滇国,夜郎不过是弹丸之地,朕差遣一员裨将就能一鼓而下。你说,据儿平日里连庖厨都靠近的人,哪来的胆子去穷山僻壤之地擒王杀将?”
“因为您的儿子发现自己的父亲得了穷病,是病啊,就要治,自家百姓已经过的凄苦不堪,自然就要想别的办法。灭掉滇国,夜郎国虽然手段下作,虽困苦了这两地,却能让长安宽松一些,如果他有大才,能把岭南拿下来,陛下就要准备东宫了。”
刘彻揉揉鼻子,仰天长叹道:“朕,真的得了穷病,阿娇,你就不怕据儿入主东宫,会对你不利吗?”
阿娇笑道:“据儿入主东宫,是最好的结果,同时也能重新树立我大汉嫡长子继承的规矩。对陛下来说有一个温顺的继承人也是最好的结果。至于妾身,只要陛下在,妾身哪里用得着顾忌其它人,再说了,是他们有愧于我阿娇,不是我亏欠他们。”
刘彻探手将阿娇裹进披风里,低声道:“如果朕感觉亏欠了一个人,去除内疚的最好法子就是让他消失,这样我就无从亏欠了。”
第八十三章
完美无缺公孙弘
多年征战,大汉帝国依旧顽强的站立着,而大汉帝国的宰相公孙弘却没有能熬过这个丰收的秋天。
槐树叶子落尽的时候,大汉帝国的丞相终于油尽灯枯,在丞相府咽下了最后一口气。
在公孙弘生前,云琅不喜欢这个人,他就是一个为了当宰相而坐在宰相位置上的人。
为了长久的坐在这个位置上,他将大汉帝国宰相的最后一点权柄也恭顺的交给了皇帝。
从此,宰相在皇帝自己组成的内廷面前,再无说话的余地。
丞相府三长史自从跟张汤火并之后两败俱伤,从此,丞相府也就没有了所谓的三长史。
公孙弘病重的时候,出于礼节,侯爵以上官员都回去探望,为皇帝做最后的探望铺路。
云琅的排位不高也不低,只是在进门去探望只剩下最后一口气的公孙弘的时候,他在丞相府看到了无数肥墩墩的乌鸦肉球一样的蹲在树上瞅着公孙弘的卧室。
它们似乎能感受到死亡的气息,只是,他们注定会失望,大汉帝国不会允许自己的宰相被它们吞食。
哪怕再无用,也不会遭此厄运。
临死前被一个又一个的勋贵参观,这是宰相的工作,不管他愿意不愿意,这是宰相的待遇,他必须接受。
走进屋子之前,云琅又忍不住回头看了看那些肥胖的乌鸦,这些畜生确实比人灵敏一些,他是跨进了门槛,才感受到屋子里的死亡气息的。
这是一股子很难形容的味道,像是臭味似乎又不是,云琅觉得更像秋草腐烂之后又被晒干了的味道,不管你是屏住了呼吸,还是用手帕掩住口鼻,这股子味道还是会从你的毛孔钻进身体,最终包围你的五脏六腑,然后,你打一个嗝,这股气息就会从你的肚子里喷薄而出,最终与屋子里的死气混为一体。
人临死的模样该是奄奄一息,而公孙弘却把身子靠在粗大的靠枕上,笑吟吟的看着进门的云琅。
云琅觉得,只要刘彻招呼一声,这家伙立刻就能站起来,穿上朝服去上朝,然后做足了宰相的架子,最后死在朝堂上。
“我就要死了。”公孙弘话语中的中气已经没有了,前所未有的衰弱。
云琅非常的警惕,跟这样的一个老贼打交道,一定要提高警惕,哪怕他快死了。
“相国面色很好,只是一场小病而已,多用几幅汤药就可以捱过去。”
“你那个著名的小妾来给我看过病,她说我还能活几天。云侯要是有好法子,就尽快施展,老夫没时间了。”
云琅尴尬的摇摇头道:“我那小妾的医术比我还高明些。”
公孙弘艰难的笑了一下道:“去伪存真啊,往日里老夫听你说这些废话权当耳旁风,现在不成了,老夫没几天活头了,做一回真人也不错。”
云琅仔细观察了一下公孙弘,又抬手摸了他的脉象,确认这家伙真的要死了,这才道:“你该让我来执掌儒家的。”
公孙弘道:“交给一匹只会汪汪叫的狗,也不会交给你!”
云琅点点头道:“明白,狗叫最多惹人笑,我要是成了儒家的大头目,儒家就会变成西北理工的儒家。你没有安排什么反制我的手段吧?”
公孙弘笑道:“十六个儒家博士正在日日精研你西北理工学说,他们会从你们的学说中挑选可以融入我儒家的东西,至于糟粕,董仲舒认为应当毁弃。”
云琅吃了一惊道:“你们要活埋我?”
公孙弘摇头道:“活埋不了,活埋不了,尽管有很多人想这样做,却无能为力。
你西北理工之说已经因为你大肆的散发书本,已经在关中扎下根了。
你那个情妇又把你家的书卖到了蜀中,邯郸,洛阳,吴地,而且卖的那么便宜,读书人几乎人手一本。
而我们这群儒生,只能用手抄,而且纸张还得不到供应……你云氏可以一日印刷三千册书,而我们……一日成三册都难……
说起来老夫最想活埋的人不是你云琅,而是你麾下那个叫做陈铜的印书匠……咳咳……董仲舒以千金相邀,居然被他嘲笑董仲舒鄙薄……为此董仲舒呕血三日,估计,他也活不了多久了。
一代文宗,居然被小人羞辱……传扬出去,董仲舒会被人笑话一辈子。
就这个小人,将董仲舒招揽他被他拒绝的事情刊印成书,无偿散播天下,可怜董仲舒……”
云琅看着公孙弘认真的道:“董公总是小觑天下人,以为一介工匠就会是利欲熏心之徒,以区区千金就想让他背弃云氏那就想错了。”
公孙弘道:“他本身就是一个利欲熏心之徒无疑!”
“问题是,那个印书坊,六成的份子是陛下的,云氏有两成,剩下两成的份子就是那个利欲熏心之人的。董公出千金要他背弃的是陛下,而不是我云氏,从一开始,董公就弄错了。哪怕那个家伙是一个小人,是一个利欲熏心之徒,给他一万金,他也没胆子背叛陛下。董公收买不成,他自然要大书特书的为自己张目,通过他人之口直达天听,好让陛下知晓他对陛下是何等的忠心。”
公孙弘看着云琅疲惫的挥挥手道:“给奴隶人产业份额,你云氏是第一家。如此以往,奴隶人就不再是奴隶人了,世道会乱掉的。”
云琅笑道:“云氏要做的就是给所有人一个改换门庭的机会,勋贵可以成为庶民,庶民自然可以上升为勋贵,岂不闻我太祖高皇帝之言乎?”
公孙弘无力地摇摇头道:“那是大道理,却不能用在实处,在旧有的勋贵没有老朽之前,新的勋贵不宜产生。否则就会出现激烈的对抗,内耗就会产生,不利国泰民安。云琅,长此以往下去,你会成为勋贵公敌。”
云琅无声的笑了,拍拍胸脯道:“我会悄悄地干,无声无息,犹如夜雨润大地,天明之时,万物自然欣欣向荣。”
“你不担心我说出去吗?”
云琅笑道:“我只听说过,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你已经快要死了,早点安排一下家事为好,莫要为这些闲事操心。”
公孙弘点头道:“是啊,我亏负他们良多,云琅,分一成印书坊的份子给我劣子,老夫为你唱赞歌如何?”
云琅笑道:“一言为定。”
见公孙弘闭上了眼睛假寐,云琅就退出了屋子。
树上的肥乌鸦不知为何鼓噪起来,呱呱的叫着,不安的在树枝上皮球般的跳跃不休。
一个仆役拿着一根长杆子奋力的驱赶乌鸦,那些乌鸦终于开始振翅飞翔,只是绕着丞相府盘旋不去。
云琅的马车还没有离开长安城,就接到了公孙弘病故的消息……云琅是他见到的最后一个勋贵。
他放弃了皇帝亲自探病的荣耀,完成了对云琅的承诺,也获得了一份印书坊的份子。
至少,从道德层面上他谁都没有亏欠,尽管他来不及替云琅唱赞歌,那也是因为他死了的缘故。
他谁都不亏欠……就连昔日照顾不到的家人也做了很好地安排,这样的人,注定是要被所有人怀念的。
人死了,皇帝就不来了,剩下的事情自然有鸿胪寺处理,一切都按照丞相该有的礼仪进行的完美无缺。
等他的尸体被装进了灵柩,那些胖乌鸦也四散飞去,帝国新的宰相李蔡,以全新的面貌入住了宰相府。
第八十四章
自作孽啊
郭解就像一只松鼠,总是在勇攀高枝。
自从成为皇长子刘据的左拾遗后,来云氏的次数就很少了,即便是来了,也没有了昔日的卑下态度。
至少,已经敢盯着云琅的眼睛说话了。
“皇长子要甲兵三千!”
郭解毫无遮掩的将刘据的要求说了出来。
云琅笑道:“很合理的要求,云氏有甲兵一十六人,可以全部支应殿下所需。”
郭解加重了语气道:“皇长子需要甲兵三千,并不缺十六人。”
云琅笑道:“不积跬步何至千里?”
郭解叹口气道:“云侯,既然表示支持据皇子,该有的态度还是要有的,首鼠两端恐怕不会有好结果。”
云琅露出牙齿笑道:“你已经投靠据皇子了是吗?我可以这样理解吗?”
郭解皱眉道:“某家起于微末,一旦蒙贵人垂青,自然要全力以赴。”
云琅无声的笑了一声,用指节敲打着桌面道:“步子迈得太大有碍繁衍子孙。自我出山,见多太多自觉日暮途远便倒行逆施之辈,下场之凄惨,让人不忍卒读。郭氏起于微末,这几年却如神助一般青云直上,便是董仲舒之流也在酒宴之中低声问我,郭氏谁雄。我常言,郭氏发于军伍,对你奴隶贩子的名头避而不谈,郭解,你知道我的苦心吗?”
郭解摇头道:“捕奴一事并无不可对人言之处。”
云琅笑道:“既然如此,我就放心了,当初将捕奴一事托付与你,总让我心中有内疚之感。总以为你会在某些合适的时候会放弃捕奴,我也很愿意帮你清洗这个污点……现在看来,你是自得其乐啊,既然如此,我也算是了了一桩心事。最后帮你一次,三千甲兵,云氏没有,也不敢有……休要多言,我知道你想让我纠集一干勋贵给皇长子凑出这些兵力。只是,这样做了之后,郭解,你就没有想过这对云氏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吗?”
郭解阴沉着脸道:“我以为……”
云琅不客气的打断他的话直接道:“陛下正值盛年,云氏岂会在这个时候效忠什么皇子。这个时候,正该是皇长子向我等表现自己有驾驭大汉这匹烈马能力的时候,而不是什么都没有的时候就张嘴问我们要援手。郭解,你出身粗鄙,不知道什么是本末倒置,我可以原谅你,也仅仅限于一次。交出云氏客卿玉佩,从此你与云氏再无瓜葛,你想要腾挪的余地,我给你,从此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去吧!”
云琅的话说的斩钉截铁,话说完了,人也就走了,不容郭解有任何辩解的余地。
郭解跪坐在厅堂上思虑了良久,终于还是从怀里掏出一枚青玉佩握在手中把玩片刻,放在桌子上,然后就看也不看的转身离开。
平遮跟在郭解身后送他离开,等郭解上马,就拱手道:“少上造一路走好,离开此门,你我将成路人!”
郭解点点头,同样抱拳道:“请先生禀报侯爷,并非郭解不知提携之恩,不知人情冷暖,只是这人生苦短,岁月如白驹过隙转眼间青丝成白发,郭某还想在有生之年去白云上面看看,请侯爷见谅。”
平遮笑着还礼道:“前路坎坷,少上造一路走好。”
郭解傲然应答一声,就狠狠地在战马屁股上抽一鞭子,然后就带着随从昂扬而去。
平遮自言自语道:“多好的男儿啊,可惜了……”
吃饭的时候,苏稚见丈夫吃的格外香甜,就很不解,云氏门下最大的一只走狗跑了,他这个做主人的居然不着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