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135章

    阳历三月份的第一个星期天早上,老周领着他们家账房林春玉,在自家超市前面的空地上喊了一声,“收房租了,”

    楼上众房客,团被窝里正在睡觉的、卫生间里正在刷牙的、皱着眉头坐马桶上正在运气的、对着镜子正在抠牙缝的、阳台上沐浴着清晨的阳光正在搓眼屎的、餐厅里顶着鸡窝头正在吃早饭的……一听到这声嘹亮的吆喝,大伙儿纷纷都把自己拾掇出了人样,穿着得体地下楼排队交房租,要是错过这一天,那他们就得自己跑一趟牛王庄,在这个月十五号之前。

    “我就说你们差不多该来了。”一个年近四十的大姐笑呵呵地跟老周打了个招呼,早早地排在了队伍中的第一个。

    “你还在楼下等着啊?”老周一边跟她搭话,一边和林春玉一起,把几张桌子凳子搬到超市外面的空地上。

    那边肖树林也抱着猴娃子下了车,他把抱着花花的猴娃子往边上一放,拍拍他的后背让他到一边玩去,自己转到皮卡车后面,把车斗里的几个箩筐搬了下来。

    “这不反正也是闲着。”

    “以后就好了,咱这个收房租时间就定在每个月的头一个星期天上午,不改了。”

    “那挺好,也省得他们那些个上班的赶不上。”

    “是啊,上个月有几个人跟我说了这个事,我想想,就把时间给改了。”

    “哎,排队排队啊。”

    “有零钞的尽量准备好零钞,咱赶紧的。”

    “这才几分钟,队伍就这么长了,你们都挺利索啊。”

    “不利索能行?你就等着当一百号吧。”

    “这得排到什么时候去啊?我看我还是先上去洗两件衣服再下来。”

    “我刚刚喝了半碗粥,干脆上去把剩下的半碗喝完了再下来吧。”

    “等洗了碗再来也不迟。”

    “老周啊,咱十二楼那些空房咋还不开放啊?我好多亲戚朋友都托我问。”

    “那几个房我自己留着有用,你让他们趁早死心吧。”

    “有啥用处啊?咱小周现在也还不到要娶媳妇的时候呢。”

    “她那几个姐姐可都大了。”自家的两个外甥女,还有肖老大那边的三个丫头,罗蒙可都是给她们留了房子的,虽然到时候不知道能不能用得上,但这好歹也是他的一番心意。

    还有牛王庄的那些长工,现在都说不要房子,住四合院宿舍就挺好的,不过等将来他们有些人结了婚,或者是儿女长大了要另外搬出去住,到时候可能又会有不一样的打算。像纳祺云,现在都十几岁了,转眼就能到谈恋爱结婚的时候,罗蒙和纳茂成是表兄弟,纳茂成和牛红霞两口子都在牛王庄上干活,他们儿子的事情,老周怎么说都要提供点方便的。

    安排好林春玉那边的工作,罗蒙就和肖树林上一旁去忙自己的去了,猴娃子留下来给林春玉帮忙,林春玉负责点钱做登记,猴娃子负责给交了房租的人撕发票。

    这些发票都是林春玉提前开好的,因为他们这些房子的出租不涉及水电费,每个月的租金都是个死数目,所以这个工作也比较好做,她得闲的时候就把发票提前开好,这会儿就能免于忙乱。

    “房号多少?”林春玉问排在队伍头一个的。

    “802。”对方说着把钱递过去,林春玉接过钱清点,猴娃子蹲在桌上,把花花放到一边,他很快也从桌面上摆着的十个收据本里边找出一本写着数字“8”的,翻到三月份新开出来的那几张,找到802,撕了红联下来给人递过去。

    “哎呦,这孩子真能干。”

    “可不是,教他一次就都会了。”

    “啪啪!”这时候老周拍拍手,就说了:“交完房租的注意了啊,谁要苗的,凭收据到我这里来领取。”

    刚刚大家伙儿见肖树林从皮卡车的车斗里搬下来几个箩筐,还当是要给超市里边的某样蔬菜补货呢,没想到竟然是苗,而且还是给他们这些租户的福利。

    “哎呦喂!还好我今天来得早。”刚刚那个大姐拿着收据,乐颠颠就过去了,到了老周那边,依旧是第一个。“每个人给几株啊?”

    “每户人免费赠送五株苗,大姐你来得最早,我给你挑几株壮实的。”

    “那感情好!这就是你们牛王庄的苗吧?”

    “是啊,去年在小溪边种了一大片,今年长得就密实了,分出来一些,给我们村的人弄去一部分,剩下的我说也别卖了,发给咱楼上这些住户,大伙儿高兴高兴,也体验一下阳台种的乐趣。”

    “老周,咱前两天就在网上交过房租了。”后面排队的几个年轻人叫嚷起来,他们也要苗,这玩意儿可是先到先得,晚了谁还知道有没有了。

    “那也得先上我儿子那儿把收据拿了。”

    “小周啊!给哥哥找一下我家的发票吧,607的。”

    “哎,咱还是自己来吧,别把老周家的宝贝儿子给累着。”

    “这本9楼的吧?”

    “撕红联撕红联,你撕哪儿呢?”

    “502?这房号吉利啊,兄弟我是501的,咱下午一块儿挖土去吧,老周就给苗子不给土啊。”

    “10楼那本在谁手里?”

    “在我这在我这,你几号的我帮你撕。”

    “1007号。”

    “……”

    “别挤着我儿子啊。”老周见猴娃子那张桌子被人围得密密实实,立马就向他发出声援了:“一会儿被那只大猫给抓了,打针的钱我可不出啊。”

    “喵呜。”花花懒洋洋地叫唤了一声,往猴娃子身边挪了挪,这么多人,个个如狼似虎的,它才不给自己找不痛快呢。

    “!”猴娃子打了个哈欠,干脆盘腿坐在桌子中间,把那些没被人占着的收据本都收回来抱在怀里,一会儿有人过来说自己几楼的,他就把几楼的那本递给他们,人家用完了再递回来给他。如此一来,当真是省事不少,还能腾出功夫来盘盘核桃呢。

    老周家的苗都长得特别壮实,五株苗拿在手里一大把,水灵水灵的,好些都还长着嫩绿的新芽。

    “这苗好是挺好,就是不知道种哪儿。”

    “阳台上啊。”

    “那还不得有个装的地方。”

    “也是,刚搬的新家,破盆烂碗都丢了。”

    “咱镇上有卖花盆的地方?”

    “没有,得上永青买去。谁要去啊?帮我带几个吧。”

    “要什么花盆啊,种几株还不简单。”老周这时候就说话了:“上我们家超市买个便宜篮子,在里边垫上一层塑料薄膜,用订书机在上面边缘订一圈,种几株妥妥的。”

    “能吃得住力啊?”篮子里边装上土,分量可是不轻呢。

    “放心吧,铁丝跟打包带编的篮子,这点重量怎么吃不住?对了,下边还得透气,你们记得给篮底的塑料薄膜剪个孔,怕漏土的,上那地方再盖点破布报纸什么的都成,要我说不用也行,那不是篮子嘛,也不是花盆那样,底下光秃秃的就是一个洞。”老周就给他们支招了。

    肖树林的编篮子事业现在发展得还成,虽然外贸方面还是以鞋盒为主,但是其他的各种篮子,在网店还有他们家超市均有销售,现在给他编篮子的人,已经从水牛镇上发展到周围的城镇了。

    鞋盒相对比较难编,因为没有铁丝做骨架,又要把鞋盒编得方整有型,对新手来说就相对困难点,刚开始的时候他们都是从编篮子入门的,这么多篮子编出来,编得好的那倒是还好解决,超市里边网店上边卖卖,就算囤货稍微多点,也不大需要担心销路问题,那些半价回收的瑕疵品,就比较让人头疼了。

    网店上基本不卖瑕疵品,考虑到运费问题,价格相对低廉的瑕疵品对买家来说并不十分不划算。超市那边倒是能卖掉一些,但是数量也是比较少,因为对水牛镇以及周边地区来说,这个篮子的市场已经基本饱和了,从彤城甚至更远的地方过来的,人家千里迢迢来到这里,一般也不大愿意买个有瑕疵的篮子带回去。

    前两天牛王庄上分出来许多苗,在他们山上种了一部分,又给大湾村的村民送了一部分,让他们随便种在房前屋后小路边。

    最后还剩下不少,陈管事的让眼镜仔去问老周这些苗怎么处理,老周这脑回路也不知道什么个构造,七拐八拐就拐到他们仓房里越堆越多的那些瑕疵品篮子上边去了。

    “以送苗来拉动篮子的销售量?”一旁的眼镜仔不解,这买卖有赚?还不如直接卖苗呢。

    “顺便热闹热闹,而且这样一来,他们往后交房租的时候大概能积极点。”老周说道。除去一楼超市和十二楼空置,他们家超市上面的十层楼都住满了人,整整一百户人家,要是一个个都拖拖拉拉的,每个月光是收房租,就得耗费不少精力。

    眼镜仔想了想,先是伸出右手食指:“第一:交流感情加强互动,便于往后各项工作的开展。”然后他伸出中指:“第二:大大地提高了收租速度。”接着他又伸出了无名指:“顺便卖出去一批在仓库里放得快长毛了的篮子。”

    最后他把三根手指一收,握拳道:“这苗送得!”

    昨天下午,周就让人把他们仓房里那些堆了有些日子的瑕疵品篮子运了几百个到超市里,剩下的当然还有很多,不过老周也不着急,水牛镇有多少阳台,他们家这些破篮子就有多少市场。

    老周家的这些篮子说是瑕疵品,当好的卖那是不太合适,可那质量也都是不错的,有些是编错了花纹,有些是松紧度不符合要求,有些是形状和样品略有差异,那些实在过不去的,他们也不可能半价回收。

    这一边罗蒙和肖树林把这些苗刚送出去,那一边,老周他们家超市里放篮子的货架上就被搬空了好几层。这些人买好了篮子,又一起从镇上的商店买了塑料薄膜和大号订书机回来,把裁好的薄膜固定在篮子里面。

    到时候再用粗铁丝做个挂钩,把篮子随便往阳台上一挂,那叫一个经济实惠美观大方。将来他们不仅是可以种,还可以种点其他蔬菜,番茄辣椒韭菜小葱什么的,听说老周他们过阵子还会到超市这边来摆摊卖苗。

    老周他们这回收租的效率高啊,只用了小半个上午的功夫,就把一百个住户的租金基本都收回来了,剩下那几户今天刚好不在家的,到时候只好让他们自己跑一趟牛王庄了。

    这些交了房租的人,领了又买了篮子,下午就该出去挖土了,水牛镇周围就有不少田地,可人家一见他们这么成群结队的,连忙就挥手赶人,说是不让挖土,这么多人一上来,还不得在他们家地里挖出来一个大窟窿?

    没办法,他们只好往更远的地方去了,好在今天是星期天,大部分人也不着急,慢慢沿着马路走,看看哪里土质好一点的,就上去挖两把。

    “哎,要不咱上牛王庄吧?就咱水牛镇上,哪里的土能有牛王庄上的好啊?”

    “有道理!上牛王庄!”

    于是半个钟头以后,老周就接到他们家陈管事的电话了:“来了好大一群人,说是要挖土,给挖不?”

    老周挠挠头,说我去看看,然后骑上三轮车,吧嗒吧嗒就往溪口那边去了,他到的时候,只见那些人个个都提着篮子,就在他们牛王庄入口处的石碑边上,正商量着跟老周买肥料的事情呢。

    “火粪?火粪不行,今年这些我自己都不够用呢。”老周一听这些人提火粪,摇摇头就拒绝了。这个头不能开,他们镇上今年不晓得有多少人打算在自家种菜呢,他卖了这一回,下回就不好推辞了。

    不仅是火粪不够,人手也不咋充足,不然趁现在再烧几堆火粪,过阵子也就能用了,可问题是牛王庄上最近的活儿很多,这会儿根本安排不出来人手去铲草皮烧火粪。

    发酵好的沼气渣倒是能够给他们一些,罗汉良他们那边养了许多猪,那些猪粪就有点消耗不完,村子里的人种种菜也要不了多少,多出来的时候,罗蒙就常常让人开着车子过去拉,还有上水村那边种完蘑菇之后剩下来的材料也不少,这一来二去的,他们家用来填沼气池的原料就比较充足。

    “我们还得要点土。”

    “土没问题啊,那边看到没有,那地儿的土质还不错,挺多腐殖质,你们就上那儿挖去吧。”

    “挖多点没事吧?我们这么多人呢。”

    “有啥,就是一点土。”

    “那我们过几天还来挖啊,打算在阳台上多种几篮子菜。”

    “没事,可劲儿挖。”罗蒙让他们别客气:“瞅准了地形挖,最好是能给咱牛王庄挖出来一个停车场。”

    第239章

    开春以后,天气一天一天变得暖和起来,沉寂了一个冬天的大自然又开始焕发出勃勃的生机,牛王庄上一派忙碌景象。

    “什么味儿啊这是,”陈管是的见柳茹华迎面向他走来,和她一同扑面而来的,还有一股子浓郁的说不清道不明的味道。

    “咸菜味。”柳茹华咧嘴冲他笑了笑,一脸讨好地问道,“管事的,去年我落了五缸咸菜在角落里,那个,腌的时间是有点长了,跟咱庄上的其他咸菜质量不太统一,那啥,现在咋办呢?”

    “你自己留着吃吧。”陈建华摆摆手,示意她说完了走人,偌大一个牛王庄,再没谁比柳茹华更能给他找事的了,烂摊子那是给他整了一个又一个。

    “五个大木桶的咸菜呢,我哪儿吃得完啊?”柳茹华假装没听懂陈建华的埋汰,笑嘻嘻又凑了过去。

    “那你说咋办呢?”质量不统一那肯定不行啊,不管是更好还是更不好,最后顾客都得有意见。当然了,陈建华也不是真没办法,他就是想叫这个马大哈长长记性,这丫看着可灵光,就是成天丢三落四,为她那些事,眼镜仔找他诉苦也不是一回两回了。

    “那还有啥不好办的,叫咱院子里的人吃了呗。”侯胖子这时候就插话了。

    “哎呦胖子!还是你有办法啊!”柳茹华见侯胖子给她解围,立马眉开眼笑地给他戴高帽。

    “嘿,我跟你说,这老咸菜最好吃了,不管是炒五花肉还是炖排骨,啧啧,那味儿啊!”侯胖子说着说着,忍不住就吸溜了一下口水。

    “汪!”三毛也蹲在一旁摇着尾巴哈着舌头,这家伙现在已经完全堕落成了侯胖子的铁杆粉丝。

    “那个,陈管事的你看?”柳茹华小心翼翼又问陈建华了。

    实在不是因为她有多怕陈建华,这里边另有原因。老周现在给他们这几个人的工资待遇都相当不错,特别是年终奖金,更是拿得柳茹华眉开眼笑,不过他也说了,要是他们几人因为自己工作上的疏忽给牛王庄带来损失的话,到时候就都从这个奖金里边扣,柳茹华本来就不是个细心的,隔天差五就要出点小问题,照她这么下去,年终奖金那还能有剩?

    为了不让自己在年底的时候还得给老周倒贴钱,柳茹华这货每回出了问题都要尽量把这个损失降到最小程度,比如说她这回落下的五大木桶咸菜,要是能放在他们四合院这边消耗了,那就不算损失。

    陈建华也没再为难她,他一点头,这事就算是揭过了,事实上他拿柳茹华也没什么办法,那丫是个老油条,绝对不会眼睁睁看着自己被扣奖金的,陈建华这会儿要是敢摇头,接下来几天就等着被死缠烂打吧。

    “五大桶咸菜啊,要吃到什么时候去?”牛王庄上的咸菜桶,那真的是很大很大的一个啊,陈建华说着,用探究的眼神看向侯胖子:“喂,我说你是不是……”

    “哎,我跟你说,这个老咸菜啊,是真的挺好吃,你没尝过是不知道啊……”侯胖子啃着玉米芯,一边念念叨叨,一边就往院子外面去了,好像压根没听到陈建华后面问他那话。

    “汪!”三毛摇着尾巴紧跟其后。

    “诶,你看他们俩是不是有点啥?”陈建华问一旁的眼镜仔。

    “啥?”眼镜仔抬头看向那一人一狗的背影,一脸的不解,他们俩还能有啥?

    “算了,干活去吧。”陈管事的摆摆手,打了个哈欠,慢慢向旁边一堆干活的老人那里挪了过去,要想打听八卦,还得去找他们。

    老周这边,这一天他接到了一个白老先生打过来的电话,问他鸡灵还有没有,自己那三颗都已经用完了。老周说没有了,这些日子他们庄上那些脚上扎了小绳的公鸡都是他自己亲手宰杀的,这么长时间了,愣是一回鸡灵都没有碰着。

    “唉,我说也是,天灵地宝这些东西,可遇不可求啊。”白老先生在电话那端唉声叹气。

    “咋?现在急着要用啊?”老周问他。

    “急啊,咋不急?急也没用啊。唉,那什么,罗蒙啊,要不我把人往你那儿带吧,听我徒弟说你那地方风水挺好,挺养人。”

    “谁啊?”老周眉毛一挑,总觉得这回白老先生说的,肯定不是什么简单的人物,要叫他来了牛王庄,还真不知道是福是祸。

    “这人啊,跟你说你也不认识,要不这样,你把电话给我徒孙,我跟他说说。”白老先生让罗蒙把手机给肖树林。

    “喂,嗯,好的,我知道了,嗯,我会跟他说。”肖树林接过手机去,也没说了几句话,就把电话挂了。

    “谁啊?”见他挂了电话,罗蒙连忙就问他了。

    “军区的一位老首长。”肖树林皱了皱眉头,面色有些复杂。

    “你答应了?”罗蒙又问。

    “不答应不行。”说白了,这事根本就没有让他们拒绝的余地。

    “那人咋样啊?”罗蒙也忍不住皱起了眉头,事情的发展已经超出了他的掌控,虽然他也料到早晚会有这么一天,可真正事到临头的时候,他还是忍不住心情忐忑。

    “放心吧,是个一身正气的老干部。”肖树林让罗蒙放宽心。

    “那你还担心什么?”罗蒙张口问道,一身正气好啊,他这个牛王庄又不干什么不法勾当,有这么一尊佛罩着,往后那些牛鬼蛇神肯定就得避着他们走,虽然说有肖老大这座靠山的话,在他们这片地界上已经没几个人敢找麻烦了,可真要来一座更大的靠山,那罗蒙肯定也是不会嫌多的……等等,肖老大……

    “你爸?”罗蒙终于发现问题所在了。

    “我一会儿提前跟他打个招呼。”肖树林扯着嘴角笑了笑。

    肖老大从前人称肖老三,也是从最底层开始混出来的,以前他还没混出来的时候,也曾经被弄进去过几回,次数多了,他一见那些穿制服的就犯怵。

    如今这肖老大已经是修炼出来了,一般的小虾小蟹他根本不放在眼里,可眼下要来他们牛王庄的这一位,他之于肖老大来说,就好比是三十年前那位凶神恶煞的派出所所长之于当时的那个小混混肖老三,那是一个绝对恐怖的存在。

    肖老大的工作只好交给肖树林去做,虽然说罗蒙现在跟肖树林是两口子,可这事毕竟涉及到肖老大的面子问题,他还是不插手为好。

    事实上就算肖树林说了这位首长的人品不错,老周心里还是止不住地打鼓,就算人品不错,性格也未必很好,到时候这么大一尊佛搁他们牛王庄上杵着,动不动就要把这个那个的批评教育一番,那往后的日子还咋过啊?

    白老先生速度快,头一天刚跟罗蒙提了这件事,第三天就把人给带来了:“哎,罗蒙啊,这位就是我跟你说起的常……”

    这位姓常的老首长这时候抬手打断了白老先生的介绍,他扫了罗蒙一眼,说道:“叫我老常就行了。”

    “你好,我是罗蒙。”在这个正经八百的老人面前,罗蒙实在很难轻松得起来,他忍不住把身板绷得笔挺,端端正正地和对方问好。

    “这山庄整治得不错。”老常表扬他说。

    “嗨,瞎整。”罗蒙僵硬地咧嘴一笑。

    “这院子也挺热闹。”老常又说。

    “二楼还有几间空屋,您要是喜欢,一会儿去挑一间住下?”罗蒙硬着头皮发出邀请。

    “不用了。”出乎罗蒙的意料,这人拒绝了,他说:“咱这老古董就不要扫年轻人的兴了,老白不是说你在打铁铺那边还有房产?我就租一个那边的屋子住吧。”

    “您一个人住在那边,吃饭怕是不太方便。”为了自家岳丈大人着想,罗蒙还是决定要拦一拦。

    “做个饭怕什么?我刚参军那会儿,还当过炊事员呢。”老常摆摆手,满不在乎地说道。

    “那行,您觉得合适就好。”罗蒙在心里默默为肖老大哀叹了一声。

    “啥?要来打铁铺?”打铁铺那边,肖老大一听说老常要往这边来,登时就跳脚了:“这老不死的抽哪门子风?那边好吃好住的有啥不好?”

    “要搬家吗?”肖树林问他老子。

    反正他们家在镇上也还有两间屋子,只不过是去年有一阵子停水停得厉害,他们搬回打铁铺以后就再没搬回去。打铁铺这里院子大,阿芸婶她们母子几人总共好几个绣架也都摆得开,这里的井水也比镇上的自来水好吃,青石块堆砌而成的屋子冬暖夏凉,住着也十分舒适。

    “搬什么搬?老子会怕他?!!”肖老大吼完了,又低声哼哼道:“再说现在搬能来得及?人都往这边过来了。”

    “他来他的,你搬你的。”肖树林说道。

    “他一来老子就搬家,那得多没面子?”肖老大不干。

    “那成,那你俩以后就好好相处吧。”那位要过来,这位又不肯走,肖树林还能有什么办法?

    第240章

    老常就这样住进了打铁铺,他去看房子的时候,肖老大没露面,等他签好合同购置家具搬进去住的时候,肖老大还是没露面,阿芸婶和他们家那仨丫头倒是都跟人打过招呼了。

    老常这人看着一脸严肃派头挺足,其实还不错,他住进打铁铺,人家怎么租的房子他也怎么租的,房租一分钱不少,连罗蒙拿出来的那一份附件,他在仔细之后也签上了自己的名字,并没有提出什么异议。

    安置好老常,白老先生跟罗蒙他们又去了牛王庄,接下来这段时间,他可能都会住在牛王庄上。罗蒙给他安排了一间小屋后,又从楼下的仓房里给他取了一份洗漱用品,然后两人就在这间屋子里说了一会儿话。

    之前白老先生从罗蒙这里拿走三粒鸡灵,其中第一粒确实是赚钱了,第二粒就没有,有一对夫妇带着生病的孩子不知道怎么的打听到他那里,这家人经济条件一般,付不起高昂的诊金,不过白老先生看在他们稚子年幼,也是起了恻隐之心,倾心替这个孩子医治之后,也只是勉强收回了药材的本金。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