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说说看,我能帮你什么?”阿大摇摇头,说实话,他现在都不知道自己要干什么,帝君下达的命令太过于突然,以至于他现在,对此事也没有什么感想。
只是想着,尽快编撰出药经的第一册,好不负帝君所托。
白鸷见阿大一副绞尽脑汁,但没见丝毫紧张的样子,心中也有了谱。
想来阿大并不理解,教书育人这件事代表的意义。
阿大要是很好的完成了这项任务,教出了一个又一个能力出众的医师,那就代表着,阿大一家,在这归离集,在这看病拿药方面,便有了无人能及的权威。
天下医学尽出阿大家。可以想象,几十年之后,阿大的学生一个接一个的开枝散叶,将阿大的家学传遍整片大陆。
桃李满天下,在那时就已经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而是伸伸手便能拿到的成就。
这是何等荣耀的事情。
但阿大不明白,白鸷也不想说出来,他可深知阿大的性子。
再苦再难的事情,在危险的事情,他都不怕,但越是出风头,越是显眼的事情,他越不想接受。
现在,阿大看样子只是将教书当成了一个艰巨的任务,丝毫不解,这是一件功在当下,利在千秋的事情。
等几百年后,几千年后,后世的诸多医师,采药人,都会将阿大当做行业的祖师爷。
而阿大这个名字,也会成为一种符号,久远的传承下去。
“仙家,我觉得,你可以先大致的把药经读一读,然后我再跟你说自己的想法。”
白鸷自无不可,他伸手,准备将地上的药经拿起,仔细研读一遍。
“诶~,停下,仙家,不是这本。”
第88章
走火入魔的阿大
白鸷疑惑的瞧着阿大,不是这本?你家还有几本啊。
阿大像是看出了白鸷的疑惑,摸摸后脑,憨厚的笑了笑:
“平日里我闲来无事,将药经抄写了几份,我再去给仙家你拿一份。”
说完,阿大便起身回房,只留下白鸷一副目瞪口呆的样子。
几份?白鸷又仔细看了看地上的药经。
不会是这本吧?
自己是不是太过于小瞧阿大了,短短两日,这种心情便屡次涌上白鸷的心头,嘲笑着他的高高在上。
“亏我还认为自己聪明勤奋,但天下英才何其多啊,勤奋的也不在少数,自己可真是一叶障目,夜郎自大了。”
都说达者为师,白鸷觉得,在辛勤这方面,阿大可以做自己师父的师父了。
这也太闲不下来了。
不多时,阿大便捧着一本厚厚的,挡住他脑袋的药经走了出来。
“仙家,你就先看看这本吧,我还需要再想一想,从哪开始教起。”
白鸷点头答应,接过了阿大手上捧着的药经。
上面直白的写着:药经二字。
打开第一页:
天有五行,御五位,以生寒暑燥湿风。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思忧恐。论言五运相袭,而皆治之,终期之日,周而复始。
大概的意思便是,天有草、火、岩、风、水五行,临治于东、西、南、北、中五个方位,从而产生寒、暑、燥、湿、风等气候变化。
人有五脏生五志之气,从而产生喜、怒、思、忧、恐等情志变化。经论所谓五运递相因袭,各有一定的主治季节,到了一年终结之时,又重新开始的情况。
白鸷若有所思的点头,最初的编撰者,将人体内五脏用世间元素代替,来形容晦涩难懂的药理。
是个大才。
想到这里,白鸷聚精会神,准备细细研读这本药经。而一侧小心观察的阿大,发现仙家并无不耐之心,反而对自家药经爱不释手。
阿大自豪的笑了笑,更加期待,仙家读到自己编撰的内容时的惊讶之情。
但转念一想,仙家待他如同好友,他也不能过于张扬。
阿大按家传的呼吸法呼吸一下,平稳自己的心情,便又开始,对着地上的药经愁眉苦脸的思索。
他深知,每个人的天资是不一样的。
有的人只需两三眼,便能默背看过的知识;而有的人,需要拿出三两天的时间,才能做到前者一瞬的地步。
归离集的人都称赞他,少年英才,十几岁便能通读整本药经。
而家中之人,也将他当做是大愚若智的天才,虽然其貌不扬,但金玉暗藏其中,只是不对外张扬罢了。
但只有阿大他自己知道,在夜深人静之时,只有自己,借着天上星月的光芒,默默背诵着,今天没有记下的内容。
也只有阿大知道,在年少的梦里,他还在研读着,今天所学的内容。
阿大他始终不是天才,他只是比常人勤奋些,更努力些。
当同龄人还在偷奸耍滑,迫于大人的压力才尽心一些的时候,他已经为自己做好了未来几天,几月的计划,并认真的执行。
因为自己就是一路艰辛而来的。所以他深知,天资是不能决定一切的,它只能决定,你在这条路上行走的速度,而不是长度。
他现在做的,便是准备好,一些简单,有趣又时常用得到的学习内容,比如,风寒风热,跌打损伤。
而将疑难杂症有关的知识,都放到了一边,等待着一位,渴求知识的学生来将它翻阅。
就这样,在白鸷不断的翻页声中,阿大完成了一小部分的内容设计,只等待夜晚,加会儿班,将规划好的内容,重新编写一下。
当白鸷回过神,从药经深奥的知识中脱离出来之时,天色已经到了黄昏之时。
他抬头望去,透过小窗,看到天边逐渐有了橙红色的晚霞,云一层一层的铺开,向着远方散去,而太阳的余晖,正晕染着云,像是打翻的墨水,在白纸上蔓延。
“嗯~!”
白纸慢慢的舒展着身子,驱散着盘坐大半天,身体生出的僵硬之感。
“阿大,什么时辰了?”
良久后,见阿大迟迟不回声,白纸这才有些疑惑的扭头看去。
只见阿大盘着腿,一手靠在膝盖上,撑住自己的侧脸,双目紧闭着,像是睡着了。
起初白鸷也是这么认为的,但他敏锐的五感能隐约感知到,阿大的灵识并不像睡着了一般平缓,安逸。
反而像是在绞尽脑汁的思考着什么,超出寻常的活跃,就像是一团熊熊燃烧的火焰,无比的激烈。
注意到阿大愈发苍白的脸,还有脸上止不住的汗水,白鸷这才暗道一声不好,急忙的上前,叫着阿大的名字。
“阿大,阿大。”
白鸷一边摇晃着他的肩膀,嘴上还不停的呼唤他。
他当下暗道不好,阿大这是走火入魔了!
白鸷当即立下,盘坐在阿达的身前,托起他的一只手,将自己体内带有意识的元素力灌输到阿大的身体内。
当一个人苦思冥想,挖空心思到绝路之时,潜藏在人大脑中,隐秘的潜意识便开始代替表意识,进行着思考。
这样的思考方式会比平常的思考快数倍,也更能察觉到平时疏忽,遗漏的地方,可以说,潜意识思考是远远优于表意识的。
但万事万物皆有利弊,潜意识的优点突出,但缺点更让人望而却步,退避三舍。
当潜意识长久的代替表意识进行思考,那么表意识便会,被潜意识庞大的信息洪流冲傻,忘记自己的目的,支撑单纯的沉浸在,潜意识上浮带来的思维敏捷之中。
走火入魔而不自知。
要问白鸷为何这么清楚走火入魔的状况,那就不得不提白鸷的修行了。
白鸷用仅仅一年多的时间,便能赶超旁人十数年的功夫,走到元素成仙的大门之前,可不只单单是因为他天资过人,血脉精纯的缘故。
在奥藏山修行的第一天,开眼的那一天,白鸷便陷入了潜意识修行的状态,只是因为初次进入,再加上当时的自己心智有损,难以持久,这才及时的醒来,没有酿成大错。
要不然,也不会等到白鸷独自修行一个月有余的时候,才会被师父留云注意到,并叮嘱甘雨,以后修行要带上白鸷,切莫让他一个人独自修行。
第89章
治病如治国,君一臣二制之大
但即便如此,在师姐甘雨的看护下,白鸷还时常会陷入走火入魔的地步,不为别的,就单论修行快一个优点,这种方法就值得他去使用。
而久病成良医。
在多次的走火入魔之下,白鸷也逐渐掌握了,能够及时醒来的方法。
只见白鸷的元素力涌入阿大的身体,并在他的操纵之下,尽数进入到了阿大的识海之中。
在走过狭长的小道之后,白鸷来到了一座高耸入云的山峰面前。
这便是阿大的心想所成,与白鸷的冰原识海不同,阿大的学识与意识,组成的是巍峨的大山。
白鸷想到这里,便身形一跃,在山脉之上穿梭,寻找着阿大的身影。
在寻找的同时,白鸷也不断的呼喊着阿大的名字,希望能尽快阿大,唤醒他。
与白鸷庞大的灵识不同,阿大的意识不算弱小,但也绝对和浩大扯不上干系。
若是不能及时醒来,心神有损,气血亏空都是小事,就怕阿大的潜意识上浮过久,代替了表意识,导致阿大醒来后性情大变。
白鸷想到这,也是心中焦急,手上不断变化着手势,尝试着不同的阵法,看看哪个管用。
“哎,太过着急,都忘了从阿大身上取些媒介,用于寻找他了。”
但光是懊悔是没用的,眼见寻人的阵法不起作用,白鸷只好在眼前一抹,顿时,黝黑色的瞳孔之上,缕缕金纹浮现。
这也是白鸷战胜帕凡提后,所获之一。
具体名字白鸷没有起,只是它的作用很大,一眼千里,看穿虚妄,辨别真假都不在话下。
很快,白鸷便来到山顶,不断的从山的两侧寻找着阿大的身影。
“阿大——!”
远远的,白鸷发现一个黑点挪动着,看样子应该是阿大。
白鸷立马跳下山顶,朝着黑点的方向赶去。
等他走近,果不其然,刚才远远看到的,就是阿大。
“阿大.......”
白鸷刚要呼出阿大的名字,便被阿大手上的动作吸引住了目光。
只见阿大手上动作不断,在平整光洁的山崖之上,书写着自己苦思冥想的教材。
这并不是药经中写有的内容,但其中的药理却同出一辙,想来是阿大经过这些年的诊治所得。
君一臣二佐九,制之大也。
君一臣三佐五,制之中也。
君一臣二,制之小也。
又曰:远而奇偶,制大其服;近而奇偶,制小其服。大则数少,小则数多。多则九之,少则二之。
这便是阿大书写的内容。
多亏了自己通读了阿大家药经一遍,白鸷心中庆幸着。
即便是通读了一遍,但他也只能勉强的体会着,阿大所书写的,蕴含的深奥的含义。
从表面上看,阿大所写的与药理并无相干,只是在书写着关于治国的要点。
但药经中记载着这样的一句话:“主病之谓君,佐君之谓臣,应臣之谓使。”
意思是,组成方剂的药物可按其在方剂中所起的作用分为君药、臣药、佐药、使药,称之为君、臣、佐、使。
这样对照,才能明白阿大所写的,是治病拿方的要点。
所谓君一臣二佐九,制之大也。
其含义便是君药一味,臣药三味,佐药九味,这便是大药的组成药理。
而依次着,是中药,小药的药理,三者分别对应着疑难杂症,久医之病,与寻常小病的药方。
可以说,阿大的这三句话,说尽了天下所有药方的基本道理。
但后面的道理,就不是白鸷这种刚入门的药童所能理解的了,他只是单纯的记下,待到自己的所学到了一定的地步,在拿出来好好的研读。
但现在,是时候唤醒阿大了。
即便此时阿大书写的是前无古人的,足以称之为立教之基的知识。
即便阿大醒来,可能再也想不起后续。
即便阿大知道后,可能会怨恨白鸷,埋怨他阻碍了自己的机缘。
但白鸷还是下定决心,唤醒阿大。
相较于夺天造化的机缘,白鸷还是希望他完好无损。
因为外界,还有阿大的妻子在等着他,也就是现在耽误无几,这才让刻宁无从察觉。
但要是在拖延下去,保不齐刻宁就会察觉到异常,来到房间里查看他与阿大的情况。
想到这里,白鸷只好是暗道一声抱歉,便上前,打断了阿大的动作。
起初,阿大疯狂欲绝,不断的挣脱白鸷施加在他身上的绳索,嚎叫着,努力的伸长了身体,想要让手指接触到地面,书写接下来的内容。
但白鸷又怎么会让他如愿。
只见白鸷手势变换,困住阿大的绳索便无风自起,连带着阿大的身体,一起飞到了半空,阻碍着阿大的动作。
即便阿大哀嚎的再痛苦,白鸷也不为所动,只是静静的注视着阿大,观察着他眼底是否清明。
“仙人,你这是干嘛呢,快把我放下去呀。”
听到阿大的声音,白鸷依旧没有动作,他能清晰的看到,阿大眼底蔓延,缠绕的并不是愚笨的样子。
反而,此刻阿大的眼睛炯炯有神,透露出不曾显露的精明。
这便是阿大的潜意识么,真是跟阿大大相径庭。
“仙人,你听到了么,快放我下去,我已经清醒了。”
阿大还在装模作样的求饶,但白鸷深知,身前这个并不是他认识的阿大,他依旧没有动作。
“仙人,你快放我下来啊,仙人你听到没有,这是我的机缘,你别阻止我。”
“大不了,等我写完,这些机缘我同样分给你,咱俩都有所收获。”
“仙人,你听到没有!这是帝君交予我的任务,此事不成,你担待不起。”
“我知道,你嫉妒我,嫉妒我家庭美满,又饱受帝君信赖。”
“所以你才想方设法的阻碍我,我就知道!”
白鸷静静的听着,阿大的言语从欺骗,到利诱再到威逼,最后的恼羞成怒。
他知道,阿大对于庇护他们的仙人,怀有的是何等的憧憬之情,他不会因为任何缘由,去侮辱,去谩骂自己憧憬的仙人。
他知道刻宁与阿大的感情至深,而阿大那个愚笨的家伙,根本就不会拿他心爱的人开玩笑,更别提,拿刻宁当做谈资,去与旁人比较。
他更知道,阿大家世世代代追随着帝君,哪怕帝君对此一无所知,他们依旧甘之如饴,无怨无悔。
怀有如此忠义的阿大,也根本不会把帝君当做靠山,去依仗着帝君的威势,去威胁对方。
第90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