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5章

    第5章

    这死小子......

    朱棣那口气呀,还没高兴能够呢,又被泼了一盆冷水。

    废了祖训

    这小子咋敢的呀!

    若说前面还有欣赏态度,可现在,朱棣只想弄死他。

    但看看秦瑞有恃无恐的样子,朱棣还是忍住了。

    转念一想,后是按照自己的祖训,依旧走到了穷途末路的地步。

    那不就说明,自己的祖训的确有问题吗!

    虽然秦瑞每一句话都在死亡的边缘试探,可偏偏又句句在理!

    再度看向了秦瑞,说说吧,为什么要废了祖训

    秦瑞耸了耸肩,还能为啥当然是海禁。

    您看看人家宋朝不近禁海,国库充裕,百姓富庶,日子过得多滋润

    哪还能有这些问题困扰啊!

    看似漫不经心的话,却引起了朱棣的疑惑,海外当真有你说的这么富饶

    禁海,是由于海外未知,预防外敌。

    从未有人出过海,富不富裕,自然也就不得而知。

    终究是无知惹的祸。

    看到朱棣那一脸迷茫的小模样,没想到千古一帝也有依衬着自己的时候。

    一股小傲娇油然而生,既然这样,那就让他长长见识。

    秦瑞下意识地双手负背,高声讲解起来。

    海外是否富裕,实际我不清楚。但是!

    大明以南之处,一国名曰交趾,一国名曰安南,皆为旧唐之地。

    陛下可知道,他们为何降而又叛,叛了又降

    朱棣疑惑,说说看。

    朱棣都不知道的事儿,这一波必须得装起来。

    捏了捏嗓子,秦瑞继续道:原因无他,人家有钱,而大明穷!

    有钱自然就有打仗的条件,打输了没关系,人家有钱,还有资本继续打,故造成了今日局面!

    又是一番语出惊人,朱高炽也坐不住了。

    大胆,此乃谨身殿天子面前,你竟然敢出言不逊,简直大逆不道!

    转身,朱高炽请命道:父皇,儿臣奏请将此人推出午门,凌迟处死!

    当着人家的面说人家穷,朱棣不要面子的

    还拿小邦与大明相提并论

    可真该死啊!

    若旁人之前还略微同情秦瑞,此时可真就是恨之入骨,无动于衷了。

    瞅瞅说的这些大逆不道的话,说是乱成贼子也不为过。

    死不足惜!

    却不知秦瑞盘算着。

    凌迟处死

    好像也可以,反正是老朱开的口就行。

    死法他也不挑,再狠一点也可以。

    不然的话,这钱拿的让人不安心啊!

    用不着朱棣开口,就这必死无疑。

    太子怒吼,锦衣卫就已经冲着秦瑞冲了过去。

    眼看着就要将人拿下,朱棣却一声怒吼:退下!

    朕未开口,谁让你们动手的不把朕放在眼里了吗!

    父,父皇......

    朱高炽看不明白了,向来杀伐果断的朱棣,今天怎么老维护一个乱臣贼子

    眼看朱棣脸色不对,还是旁边的夏元吉,跟着使了个眼色,没听到皇上说的话吗还不退下!

    锦衣卫愣神,皇帝下令,也只能退到一边。

    面对朱高炽迷茫不解的眼神,朱棣依旧是一身呵斥,你也退一边去!

    眼见朱棣是真生气了,意识到事情不妙,高炽也只能悻悻然站到一边。

    只朱棣一个警告的眼神,便让他们不敢轻举妄动。

    可一看向秦瑞,像是怕吓着他似的,朱棣放柔了一些语气。

    后生,你继续说下去。

    中原地域富饶,良田无数,怎么就比不上那些小地了

    ......

    朱老哥,您这脑子是真的没问题吧

    这tmd都不砍

    还要继续问!

    也罢,说了那么多,想必朱棣也只想求个结局,再让他死。

    既然如此,那就满足他。

    提了一口气,秦瑞继续分析道。

    不是咱们比不上人家富庶,而是人家地理位置好。

    您想想,人家富于广岭南,经济上就与中原隔离开来。

    就像高丽一样,富于辽东,孤悬海外,前者亦是如此。

    交趾,安南两处土地广阔,富饶肥沃,有极佳的种粮条件。粮食一年三熟,有粮则养人,所以人家人多有精力造反。

    要我说,若是缺粮,废除海禁,南下交趾取粮,乃是上上之举。

    此言一出。

    朱棣顿时犹如拨开云雾见青天。

    前面才解决了百姓矛盾,现在又解决了粮食问题。

    人才呀!

    没想到,眼前这个后生,看着平平无奇,说话确实有理有据。

    如秦瑞所说,高丽,安南,交趾都是临近靠海,是使接壤的贫瘠之地变得富庶。

    朱棣摸着胡子,这次是认真的打量起秦瑞。

    年纪轻轻,却能够对周围番邦的情况如此了解。

    可造之材呀!

    欣赏的话还没说出口,朱棣却又生出一阵刁难,嗯,你刚才说抄家,该如何抄法呀

    你要抄的可不是一般人的家,若是找不出个合理的理由,岂不令天下读书人心寒,如无人入士,大明该如何治国

    照此发展,读书人只怕都要另投他处,大明还有前途吗

    好一个刁钻的问题。

    旁边的大臣们打了个寒战,好在跟他们没啥关系。

    说得好没奖励,说不好就掉脑袋。

    真是为难秦瑞了。

    也不知今天朱棣抽什么疯,刁钻的问题接踵而出!

    谁知,一个在众人眼里的送命题,秦瑞却只是冷哼一声。

    看了一眼朱棣,问道:陛下刚才不是还说,外有强敌虎视眈眈

    朱棣颔首认同,强于漠北,骁勇善战。

    那这么说,大明无可用之兵应敌

    这......

    朱棣愣神片刻,英宗好像没说呀!

    不过二十万精锐都送了,情况也好不到哪去。

    若有可用之兵,且不至于落到阶下囚的地步。

    朱棣点了点头,嗯。

    这番认可,到让秦瑞松了口气,淡淡道:既无可用之兵,那边组建一只!

    用这一支军队,定天下,平战乱,保社稷!

    在旁人眼里,那可能只是一句大话。

    可朱棣却亮了眼,忙追问道:什么样的军队,才能有如此实力!

    朱家军!

    这话犹如一盆冷水,让朱棣白欢喜一场。

    天下是朱家的天下,他的意思是让朱家的皇亲国戚自己上战场!

    朱棣不禁冷着脸问道:你这话是什么意思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