狮子小说网/朕就是万历帝/ 第五章 朝堂无高公,如黑夜无皓月
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五章 朝堂无高公,如黑夜无皓月

    朝堂无高公,如黑夜无皓月

    东便门通惠河码头,一大早这里就被上百顶轿子堵住了。

    轿子里上来官老爷,有穿绯袍的,有穿青袍,穿绿袍的最多,跟蚂蚁一样,低着头,挤在后面,亦趋亦步。

    周围的百姓们忍不住议论起来。

    “今儿怎么了?这么官老爷来码头上,接哪位大老爷回京?”

    “你还不知道?”消息灵通人士开始卖弄。

    先卖了个关子,围了一圈人在周围,这才得意洋洋地开口。

    “前阁老高老先生回京了!”

    “吓!高老先生回京了?这可不得了。”

    “哪位高老先生?”

    “你真是孤弱寡闻!高阁老都不知道。在裕王潜邸做了九年侍讲,妥妥的帝师,嘉靖四十二年入阁,四十三年因为山西大案,被先皇贬斥回乡的那位。”

    “原来是新郑公。乖乖,他一回来,岂不是潜龙腾渊。”

    “可不是啊。皇上的老师,在身边待了九年,谁有这么大的情分?他一回来,肯定是元辅。”

    有人笃定地说道。

    “他做元辅,那徐阁老怎么办?”

    “做次辅呗。”

    “那怎么行。徐老先生,两朝元老,做了十几年次辅,好容易严嵩倒台,坐上了首辅,又退回去做次辅,怎么咽得下这口气?”

    “咽不下这口气就回告老还乡呗。徐老先生再资历老,名望高,可他在皇上面前的情分能比得过高老先生吗?”

    “那是,那是!”

    “难怪今天这么多官老爷跑来,都是来巴结新首辅的啊!”

    “哈哈,看破不说破。”

    议论声中,站在最前面的王遴看了看天色,问旁边的一位青袍男子。

    他个子不高,长相俊伟,在一群绯袍官员中鹤立鸡群,却泰然处之。

    “元川,有问新郑公的船什么时候能到?”

    “通州那边传来信,新郑公昨晚子夜到得通州码头,不歇气,马上换了快船奔京城来了,学生问过码头上的管事,按照行程,应该再过两三刻钟能到。”

    说话的是韩楫,山西蒲州人,嘉靖四十四年进士,被选为庶吉士,观政通政司。散馆后授刑科给事中。

    上三疏大言“君道在正始”,首辅徐阁老盛赞,称之为“中兴

    朝堂无高公,如黑夜无皓月

    后面的众人齐声高呼:“吾等终于迎回了高公!大明有幸哉!天下黎民有幸哉!”

    声音震天,响彻天地。

    徐阶在值房里难得清闲,居然写起了字。

    李春芳走进来,看到徐阶站在一方书案后面,挥毫泼墨。

    他走到旁边,看到徐阶在宣纸上写下两行字。

    “苟出乎义,则利皆义也;苟出乎利,则义皆利”

    李春芳稍一斟酌,开口赞许:“元辅这字,写得圆润通直,妙啊。”

    徐阶放下毛笔,拿起手帕搽拭了一下双手,笑着反问一句:“这两行字,字义如何?”

    李春芳笑着答道:“新郑公的学问,传自肃敏公(王廷相),这两行字,倒是说出了他为政的根脚。”

    “义利两便,高新郑倒是肯做事的人。”

    “今天东便门码头的动静,元辅可有耳闻?”

    “有听到,王继津(王遴)高声道‘朝堂无高公,如黑夜无皓月’,不知是不是发自内心啊。”

    “元辅玩笑了,王继津与高新郑私交甚好,这句话肯定是发自内心。”

    “发自内心好啊。幸好没说新郑不出,大明如万古长夜。”徐阶捋着胡须幽幽地说道。

    李春芳也笑了。

    两人话语交锋一番后,李春芳说起正题。

    “元辅,高新郑回来了,皇上很高兴,传旨叫明天在文华殿召对。这份圣眷,难得啊。”

    徐阶眯着眼睛,缓缓说道。

    “高新郑毕竟在潜邸侍讲皇上九年。人一辈子,能有多少个九年。师生情分,这是谁也抹不掉的。”

    “元辅,情分归情分,国事归国事。皇上要是补高拱入阁,内阁一下子就有六位阁老了。”

    徐阶笑眯眯地答道:“内阁这么大,六位阁老,坐得下。只是高新郑是被先皇严旨斥贬回原籍,算是待罪之人。

    上一位待罪之人,海瑞海刚峰,不是依然挂着个通政司右参议的衔,在京里闲置着嘛。不过六部缺人手,尤其是户部,掌天下田籍赋税,度支司库,尚书却空缺了许久。

    头痛啊。”

    李春芳明白徐阶的意思,笑了笑,“元辅的话真是老成持国。”

    王遴等人,簇拥着高拱,一行上百顶轿子,浩浩荡荡绕道,从朝阳门入城。

    刚进城,有中使拦路,宣旨。

    “高拱劳苦功高,一路风尘,赐美酒一壶,佳肴一席,接风洗尘。赐锦鸡补绯袍官服一套,福安坊宅院一座,以为府邸

    待休憩一晚,明日早候命待召”

    宣旨的正是孟冲。

    他读完后,上前扶起高拱,把诏书捧上,交到高拱手上,笑眯眯地说道:“高公,皇上是一天念你几回,今儿,总算把伱盼来了。

    皇上交待奴婢,把新府邸收拾好,再送先生过去,好好休息,明日皇上等着见先生,一叙君臣之情。”

    高拱拱手对着紫禁城方向,朗声道:“臣谢过天恩!”

    王遴、韩楫等人面面相觑,无比激动。

    高公圣眷依固,大家伙终于有了主心骨!

    西苑万寿宫偏殿里,朱翊钧双手笼在袖子里,靠在椅子上,听冯保禀告完,翕然一笑。

    “上百人迎接高大胡子,他名望不小啊。”

    “殿下,高拱做了十几年翰林,主持过好几次乡试会试,学问也确实好,门生故吏收了不少。”

    “‘朝堂无高公,如黑夜无皓月’。”

    冯保低着头,默不作声。

    “呵呵,冯保,你知道月亮的光从哪里来的?”

    冯保连忙抬头,笑着答道:“殿下,奴婢不知道。难道不是它自个发的光?”

    “月亮的光,来自太阳。”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