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啥子?十五万两?
“父皇,瞧你这话说的,我十岁怎么了?”“你不行不代表我不行,你不行也不代表大哥他不行。”
“少年英才如过江之鲫,你以年龄轻视儿臣,过于糊涂了!”
没等朱标开口,朱橚忍不住开口了。
原本朱橚没准备发言,可听到老朱话里话外间的轻视,实在是忍不住了。
哦不,这已经不能说是轻视了,应该算是藐视!赤裸裸的藐视!
什么叫做听我之语,大哥就比你想象中的更蠢了?
这话说的,朱橚听了就不爽了。
“父皇,你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你就像那坐井观天的蛤蟆,一叶障目的妄人!”
“我觉着大哥就不错,大哥虚心纳谏,而非您这般想当然。”
朱橚连珠带炮一顿说。
可这些话落在老朱的耳中,左耳进右耳出,朱橚看着老朱的头顶,负面情绪值产生少得可怜。
零零星星的一点一点往外冒。
老朱只是扫了眼连续开口的朱橚,朱橚这般说,老朱却也没有半点要还嘴的意思,扫了一眼之后又收回目光,一味不语。
朱橚:“”
妈的,被藐视了!
这是赤裸裸的藐视!
甚至老朱连反驳都没有反驳,直接就藐视了自己的发言!
“老五,你年纪小,见识浅薄咱不怪你。”
老朱淡淡来了一句。
朱橚:“”
他娘的,说了半天,老朱不听
执拗的老朱头
老朱蔑视完朱橚说的一切后,话锋一转看向朱标,摇了摇头:“老五十岁,他说什么咱都觉着正常,可你是老大,你是太子,今年也十六了,你不该同老五胡闹!”
“且不说那些商贾一毛不拔,你便是费劲心力请他们吃了饭,那又如何?咱的面子都只值三千两,怎么?你觉着你的脸比咱还大?”
老朱稍稍缓过劲来,开始对朱标边骂边教。
“你可知五百人的吃喝,得花掉多少银钱?”
“国库本就没多少银子,内库银子更少,咱和你娘缩减宫中用度省吃俭用,结果你要用这些银子去宴请一群不知恩的商贾?”
“标儿,你糊涂啊!”
朱标跪在地上,老朱在朱标面前来回踱步,边走边教育。
地上跪着的朱标撇了撇嘴,更委屈了。
“要是能有五百个来就好了,那都赚翻了,怎么会赔本儿。”朱标小声嘟囔。
由于御书房里寂静,再加上老朱就站在朱标的身边,因此朱标说话的声音虽然很小,可依旧落入了老朱的耳中,被老朱听了个清清楚楚
老朱眼睛一瞪。
他娘的,咱都说的这么清楚了,你还敢顶嘴?
“父皇,大哥说的对啊,真要是有五百个商贾入宫,那我们都赚了十五万两了,就算宴席规格拉满花费个几千一万两的,还净赚了十四万两呢,能亏啥?”
朱橚也开口。
“????”
朱标和朱橚接连开口的话把老朱给听懵逼了
老朱扭头看向朱棣。
作为老朱亲自埋下的‘间谍’,朱棣冲老朱点了点头。
“父皇,大哥和老五说的是啊,真要有五百个商贾赴宴,那我们就净赚了十来万两银子了,这买卖不可能亏哇。就怕喊不来人才是问题。”
“????”
老朱一愣。一脸的疑惑。
这是什么情况?
难不成这其中还有什么自己所不知晓的隐情?
“父皇,这五百个入宫的名额他是有价格的!”
就在老朱心里疑惑之际,耳边响起了朱标的声音。
“什什么意思?”
老朱隐约意识到这其中好像另有内情。
朱标没有继续说而是看向朱橚:“老五,这法子是你想出来的,你给父皇细说吧。”
朱橚这才站了出来。
老朱看向朱橚,朱橚幽怨地瞅了老朱一眼。
虽然因为自己十岁而藐视忽略自己很正常,可这种被藐视的感觉,可太让人不爽了!
“父皇,凡是能入宫的商贾都要先交三百两银子买名额,一个名额三百两,总共五百个名额。您算算这是多少钱?”
朱橚幽幽道。
“名额卖钱?”
老朱先是一愣,旋即心里稍稍一盘算,整个人当场愣在了原地,脑子‘嗡’的一下,一片空白!
一个名额三百两,五百个名额,那可不就是十五万两吗?
不过
“那些商贾一毛不拔,他们会掏钱?”
老朱还是想到了前些年的那档子事,那档子事给老朱都整出心理阴影了,亲自写信放低姿态要钱,结果凑了半天凑出个三千两银子,把自己的脸面几乎就是扔在地上往死里踩啊!
朱橚看了老朱一眼。
“父皇,我说了,你不行不代表我和大哥不行。”
“您当初空口白牙就找人家要钱,又是写信又是下圣旨了,再加上沈万三珠玉在前,谁敢在您老人家面前露富啊?”
“你问问四哥,他手头藏着点钱敢让您知道不?”
“就您那见钱就抢的土匪行径,谁不怕被你给盯上?”
“这想要从商贾手里弄钱,得用点智慧,哪能和您那般硬要?”
朱橚吐槽。
老朱脸色一黑。
瞅了一眼朱橚,强压着心中的怒火,努力在心里安慰自己,让自己保持冷静克制
他娘的,老五这说话可真难听!
不过老朱还是耐着性子听着,十五万两,这可是十五万两!
真要是能够弄到这些钱,区区设宴一场能如何?
别说是设宴一场了,就算是设宴十次,那也行啊!
嗯?
相当这,老朱思绪一顿。
旋即低头看了眼委屈巴巴的大儿子,此时此刻,老朱忽的好像理解了朱标的想法
面对十五万两银子的诱惑,哪怕明知这个计划不一定可行,也指定要试上一试啊!
万一万一行呢?
老朱忍着怒火看着朱橚:“好好好,咱没有智慧,咱是土匪,那你这不是土匪的做法如何做?咱倒是想知道这群一毛不拔的商贾怎么会每人掏出三百两银子!”
“区区三百两银子而已,父皇,你可真是太小觑我大明商贾了。”
“至于法子儿臣也是从他处得来的启发。”
“何处得来的启发?”
老朱疑惑,好奇反问。
““史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