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臣要参太子!
想要以一己之力推动整个大明的发展是不现实的,哪怕有系统帮忙,想要在有生之年完成殖民全球的计划,也没有半分可能性。朱橚深知这一点。
他深刻明白,攘外必先安内,想要完成全球殖民的大计划就需要让大明的内部强大到一定程度,比之历史上巅峰的大明要更加强盛!
而想要让大明的社会快速进化,快速变革,那就不能只靠自己。
发展大明,首要的就是要搞经济,让国力快速提升,只有国力提升,国库充盈,才有往外扩张的扎实基础。
而搞经济无疑,借用商贾之力就尤有必要。
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借力而为,而非靠一己之力。
这一点,朱橚想的很明白,很清楚
这头朱橚在规划着如何举办这一场有史以来从未有过的,面向普通商贾的座谈会。
至于参照对象也好找,朱橚搜寻着脑海里前世留存为数不多的相关新闻信息。
太阳底下没有什么新鲜事儿,特别是人和人之间的相处,社会的变革,时代虽然不同,但本质其实一直没有变。
这就是以人为本社会的本质。
因此朱橚前世的记忆也依旧能够给他非常多的借鉴。
朱橚的脑海里已经有了一个大致的方向,想法,不过计划还需要进一步细化
而与此同时。
黄友忠住处。
面对老朱的黄友忠,心中满是忐忑。
他是太子宾客,听太子吩咐行事,可同时他更是大明的官员,首先听命的是当今皇帝,是老朱!
黄友忠素知老朱的脾气,对于商贾这位陛下可没有半点好感。
而对于贪污受贿,更是深恶痛绝。
虽说自己这是奉了太子的命令贪污银两,为东宫贪污,可这被逮了个正着,谁也不知道陛下会怎么想
老朱并未责怪黄友忠。
原本他心里是不喜的,可奈何这收益太大,钱太多了!
整整十六万两啊!
要知道,去年朝廷的整年税收,折合银子也才区区一百多万两,两百万两都不到!
换而言之,这一天的功夫,就赚出了大明一个多月的税收!
面对这样的战绩,老朱心里的不喜瞬间靠边了,反而老朱开始内省起来
难不成老五真说对了,是咱用的法子不对?
老朱开始自我反省
老朱又详细盘问了一番黄友忠收取这些银两的详细细节,老朱发现,这些商贾不光是掏钱了,而且一个个掏钱还爽快的很,甚至可以说都是抢着给钱!
黄友忠感受到老朱的态度,也是不由松了口气
在如实和老朱禀报之后,老朱才带着毛骧满意离去,离去前特意叮嘱了黄友忠将今日自己微服私访的事情保密。
黄友忠哪敢不答应?
虽然他是太子宾客,可他更是大明官员,第一负责人是老朱,其次才是朱标!
老朱带着毛骧出了黄友忠的宅院后驻足,老朱看着身后的宅院,思索着沉默
良久
喃喃自语:“你说咱真的错了吗?”
“为何这会儿这些商贾如此慷慨了?”
“当年分明那般吝啬”
“真如老五所说,咱的法子用错了?”
一旁,毛骧低着头,一声不吭。
他可不敢搭话。
开口?
这会儿老毛是打死也不会开口的。
开口说什么?
说陛下错了?
那是嫌命太长了,找死?
最好的回答就是沉默,久伴君侧,毛骧早已摸索出了与老朱相处的君臣之道。
多说多错,少说少错,不说不错。
大明商贾座谈会的风席卷整个应天府。
应天府就这么点大,消息传播速度快极了,旦夕之间就能传遍全城!
尤其是午后,当一张大明普通商贾座谈会的告示赤裸裸张贴出来。
原本只是流言的消息彻底被证实,将座谈会的议论声推向了高潮!
自古以来,历朝历代,士农工商,阶级地位无比分明。
商贾哪怕再有钱,在地位阶层上也是受人鄙夷的,地位低下!
后世很多人对古代的商贾存在误解,将古代有钱人和商贾往往会划上等号,但实际上并非如此。
古代的有钱人,地主,大部分都是士绅豪族,而非商贾,他们朝中有人,族内子弟基本都致仕,他们有田地,将田地租给百姓耕种,他们有做买卖,赚着大钱,可他们不是商贾,他们是士绅!
真正做买卖的商贾,有钱,但没有地位,大部分的商贾都需要用钱去缴纳‘保护费’或攀附权贵,或依附豪绅,有钱,没有地位,更没有保障,他们就像是待宰的羔羊,谁见了他们都能给一刀,从他们的身上割下一块肉来。
商贾的处境一直是极差的,在社会鄙视链的最底层。几乎都快与贱籍无异了。
士农工商的排序不是说说而已,是古代现实的写照!
而如今,秦王府传出的消息,太子殿下要在东宫设宴款待一群地位低下的下等商贾?
皇宫,那是何等高贵之地?
岂容商贾玷污?
商贾也配入宫吃席赴宴?
刚开始的时候,大家只当是谣言,当做笑谈,并没有人会觉得这个消息是真的。
可当秦王府贴出告示,当消息确定为真,官员学子们坐不住了!
读书人以入宫听封赴宴为荣,结果现在商贾也吃上皇宫的席了?
这岂不是说让商贾与我等平起平坐?
这让寒窗苦读的学子们无比愤慨!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哪怕是寒门子弟,没有银两,但依旧一身傲气傲骨,他们看不起商贾,哪怕这些个商贾再有钱他们也看不上!
这些下等人,何以与我等读书人同列?
愤慨的学子开始到处大声抨击此事。
而官员们虽然克制理性的多,但满朝文武皆知当今陛下对商贾深恶痛绝。如今东宫要举办什么‘大明商贾座谈会’?
这不是与陛下作对吗?
于是一封封自觉迎合老朱的委婉劝说的奏折像雪花般飞入了御书房
也就是这设宴的是太子,要不然这些个官员言辞必然激烈赤裸。
由于这举办方是太子,大家才给面子,稍稍收敛,迂回表奏
不过虽然大部分的官员比较委婉,可总有那么少数人。
有那么一些一腔热血的愣头青
翌日早朝。
朱标、朱橚齐齐上殿。
朱橚之所以跟着来的目的也很简单,因为黄友忠那边在昨日就已经将十六万两银子悉数运到了东宫。
五百个名额全都卖出去了,还多赚了一些引路钱。
通过钱管事收的这引路钱都能轻松抵消这座谈会宴会的开销了。
这一波简直不要太赚!
这钱收了,自然就该办事了。
朱橚跟着朱标今天上朝就是为了奏请老朱座谈会的事。五百人进宫这毕竟不是小事,还是需要当朝奏报一声,走个形式。
而十六万两银子,足以让一切嘈杂之音闭嘴!
结果刚一上朝,还没等朱橚和朱标开口呢。
老朱刚坐到龙椅上,屁股还没坐热,就见文官中一个年轻的官员豁然站了出来,出列走至百官之前。
“陛下,臣有本奏!”
嘹亮、中气十足的声音响彻整个奉天殿。
此刻,奉天殿内所有人的目光全都齐刷刷地落在了眼前之人的身上
朱橚的目光也落在了此人的身上
这人他知道。
此人可谓是今年大明朝堂的风云人物!
洪武四年,在老朱的亲自主持下,大明完成了第一届科举。
而眼下站出来的人就是本届状元郎,吴祐,吴伯宗!
吴祐出身书香世家,曾祖与父亲都是举人,父亲在士林中也颇负盛名,时称‘东吴先生’。
吴祐于洪武三年乡试考上第一,成为解元。
洪武四年参加中书省会试,名在前列;殿试第一,考中状元,被老朱亲赐冠带、袍笏,并授礼部员外郎之职。
如今的吴祐在礼部也算是站稳了脚跟,在朝中混的风生水起。
大明第一届科考的状元,只听着这名头就知道,此人必定前途无量!
但凡稍有能力,朝廷就不可能亏待他!必然提拔!毕竟这是开国第一个状元,是会流传后世的!
这种背景下,吴祐可谓是前途无限!
而此刻的吴祐,一脸的决然,一副视死如归的表情
老朱低头看向吴祐:“状元郎,你要参何人?”
吴祐拱手,旋即看了眼一旁,朗声道:“禀陛下,臣要参的是太子殿下!”
“太子殿下枉顾礼法,于东宫设‘商贾座谈会’,此举与礼法不合,请陛下明鉴!”
此言一出,整个奉天殿瞬间陷入了死寂!
鸦雀无声!
百官肃然。
不少人看向吴祐的目光中都带着震撼与钦佩。尤其是文官。
他们其中有不少人也对这座谈会心有微词,可由于朱标顶着,不敢言语,没想到这朝中居然还真有不怕得罪人的勇士!
要是换个人举办这劳什子‘商贾座谈会’,大家早就群起而攻之了,可偏偏这举办座谈会的人是当朝太子,是朱标
朱标是谁?
是陛下最看重的儿子,是大明未来铁打的继承人!
得罪了太子那几乎就等于得罪了未来的皇帝!
谁也不愿意冒这个风险。
毕竟朱标这个太子和他朝的那些个太子,不太一样他的这储君之位,太稳太稳了,稳到根本没有任何一个能与之竞争的竞争对手!
正因如此,大家哪怕是想要批判‘商贾座谈会’,也不敢直接言语,只敢迂回上奏
没想到这吴伯宗性格如此刚烈!
果然是刚入朝的年轻人,这冲劲,就是猛啊!
他本就是礼部员外郎,表奏太子不遵礼制,倒是合理的很。
朱标尚未开口。朱橚抢先站了出来。
“吴大人,你说我大哥此举不合礼制,不知道这不合的是哪家的礼制?”
“大明商贾不是我大明百姓吗?我大哥爱民如子,息心听取百姓意见,何错之有?”
吴祐面对朱橚的质问面不改色,直道:“商贾狡诈低劣,国库本就空虚,太子殿下浪费银钱设宴款待这些低劣狡诈之辈,实不应该!”
“陛下曾言,商贾无良,吴王殿下何必与商贾同流合污?还请吴王殿下自重,莫要丢了皇室颜面!”
“吴王殿下年纪尚小不懂其中厉害尚可理解,可太子殿下不该如此!”
吴祐一脸凛然,不退半步,目光灼灼盯着朱标。
而此时的朱标也看着面前的吴祐,眼神中没有半分的退让。
如果是先前,吴祐说出这一番话,朱标心里还要泛个嘀咕。
可今时不同往日!
十六万两银子到手,一场座谈会就能捞金十几万两?
这特么的,要是能天天这么开,就算是被人天天参个几本自己也愿意啊!
“还请太子殿下悬崖勒马!”
吴祐继续劝谏。
龙椅上,老朱默默地看着吴祐和朱标对峙,心中却无比平静。
吴祐直谏了一阵后转身看向老朱,等老朱裁定。
官员们的目光也都不由自主地扫了殿中的朱标和朱橚一眼,默默地叹了口气。
两位殿下怎么就和商贾给搅和在一起了呢?
这些商贾给两位殿下灌了什么迷魂汤了?
可惜哪怕是这些商贾走通了两位殿下的路子,陛下这边也是不可能走通的。
天下皆知陛下对商贾的态度。
对于这些不事生产,不事劳作的商贾,陛下可是向来没有什么好印象。
想花宫里的钱去宴请商贾?那是想都别想!
所有人的目光全都落在了老朱的身上。
大明的皇帝始终是老朱,拍板之人一直是老朱!
倘若是之前,老朱必然是不会同意大宴商贾的。
可现在
“行了吴祐,你说的不错,此番太子所为确实是有违礼制。”
“那就下不为例吧,这次就算了,你退下吧。”
老朱挥了挥手,说着看向朱标和朱橚:“你们两个臭小子给咱听着,既然要办,那这劳什子座谈会就要给咱办好了,别丢了咱的脸面!”
朱标和朱橚莞尔一笑。
“是,父皇。”
“????”
老朱此言一出,顿时整个奉天殿一寂
百官齐齐瞪大了眼睛,愕然地抬头看向坐在龙椅上的老朱,一张张脸上满是愕然!
什么情况?
陛下他同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