狮子小说网/大国军工:重生1978,手搓歼10!/ 第96章 毒刺打飞机,李干当校长
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96章 毒刺打飞机,李干当校长

    机场选址在石墨镇还有一个原因——这里是铁路线的终点站。

    大量的物资是要依靠铁路运输的,采取空运方式,大多是紧急物资、高价值物资。

    如毒刺便携式防空导弹、龙式单兵反坦克导弹、大功率电台这些东西。

    美国人采购了大量的红缨-1便携式防空导弹,性能比不上毒刺,但胜在价格低廉,产量巨大。

    用于弥补他们毒刺数量上的不足。

    最关键的是,李干这边提供培训,能够在最短时间里让接货人形成战斗力。

    这是非常紧迫的!

    老毛子的进攻能力,在阿富汗战场体现得淋漓尽致。

    仅仅一个多月,大纵深装甲集群突击战术,就占领了阿富汗的所有城市。

    这两年里,整个欧洲都处于万分惊恐的状态。

    他们每个夜晚,一旦想到红色钢铁洪流会在某一天,像洪水一样向整个欧洲大地倾泻而下,便久久无法入眠。

    欧洲人已经在老毛子的铁骑之下,瑟瑟发抖数十年了!

    甚至美国人,在经过反复分析后,得出了一个结论——直接与老毛子开战,有赢的希望,但会付出极其惨重的代价。

    支持阿富汗游击队只需要花钱,不用付出人命,性价比最高。

    因此,美国人在这件事情上是不遗余力的。

    巴拉姆给李干发来了一份密电,内容是,美国人正在和巴铁接触,希望能够在巴铁这边搞几个后勤基地,为阿富汗游击队提供后勤补给。

    美国人在两个方向上双管齐下,铁了心要用最大的支持力度,把阿富汗游击队给撑起来,狠狠地放老毛子的血。

    三天后,第一批空运物资到位。

    全是毒刺导弹、红缨-1导弹,这也是阿富汗游击队最急需的——老毛子的空中优势正在挤压他们的活动空间,尤其是那些武装直升机!

    原生态的训练场上,第一批人员已经到位。

    李干看到那些衣着破烂的游击队员,仿佛看到了东大几十年前那段艰难、屈辱历史中的人民。

    “先把服装发了,单兵装具也一块发了。”李干对古道风说。

    古道风立即去传令。

    林小茹不在,古道风兼了李干的传令兵这个角色。

    训练场是一块山丘之间的开阔地,面积非常大,临建搭建了营房等设施,工程兵部队还在持续施工,一边建设一边使用。

    西北高原地区昼夜温差很大,昼间气温有十几度,到了晚上,直接干到了零下三十几度。

    阿富汗的纬度要相对低一些,针对他们的实际气候,给他们生产的作战服装,是有针对性的。

    包括单兵装具、医疗包等,当然,全部是美国人买单。

    三百多名游击队战士完成了换装,除了头巾,其他地方是整个不同了的。

    四色迷彩作战服、战靴、单兵作战装具,要是戴个头盔蒙住脸,乍一看就挺像美军。

    李干立即开始培训。

    他竟然能熟练使用波斯语!

    他站在高台上,手里拿着一具毒刺导弹,高声说道,“我手里这款导弹,是用来对付低空低速飞机的,直升机和低空飞行的战机。”

    “操作方式很简单,首先打开发射管的盖子,然后打开电门给导弹通电,必须要给导弹通电,否则导引头不会工作,随即,用瞄准环概略瞄准目标,扣动扳机后,导弹会被抛出去四五米远,然后发动机点火,导弹射向目标。”

    “这就完成了发射工作。发射之后,人员立即撤离隐蔽,因为导引头会自动追击目标,直到击中目标或者失去目标自爆。”

    单兵防空导弹就是傻瓜式导弹,几乎都是采用红外制导方式,只要概略瞄准发射出去,导弹就会自己追着飞机的屁股咬。

    因为飞机的红外特征最明显的地方,是发动机。

    “我左右两侧放着的是两种不同型号的导弹,左边的红缨-1性能略差,不过,射程射高这些指标是相差无几的。”

    “要记住的是两点,目标距离超过五公里,命中率就降低了,因此,攻击原则第一点,尽量做到在五公里范围内发射。”

    “第二点则是,不要迎头攻击,最好在目标的侧面进行发射。这样一来,目标规避机动的作用会下降。”

    “战术方面,可以采取多个发射点,用两具到三具发射器,对同一目标进行攻击,尽可能压缩目标的可逃逸区。”

    讲到这里,李干扛起毒刺导弹,说,“下面,我做一次示范。”

    此时,几公里外的野战机场,一架米格-15加速滑跑起飞。

    奇怪的是,这架米格-15的座舱里是空的!

    抗美援朝后,东大装备的米格-15还有好几百架。

    后来仿制成功,命名为歼-5,生产了七八百架后,歼-6已经开始批量生产,而且一口气生产了几千架。

    所有,米格-15和歼-5,已经开始退出现役了。

    最老的这批米格-15,被李干废物利用,让吴强设计了一套遥控装置,安装在了米格-15上面,在地面遥控操作米格-15起飞、飞行、降落。

    这也许是最早的无人机了。

    这种无人驾驶的米格-15,当前的用途就是靶机。

    不到两分钟,训练场的游击队队员们就惊奇地看到一架飞机从东边飞了过来。

    航速航高距离,都设定在了毒刺导弹和红缨导弹的攻击范围内,就是要实际演示一下这两款导弹的实战发射和攻击效果。

    李干扛起了红缨导弹,张二标扛起了毒刺导弹。

    两人按照标准操作流程进行操作。

    米格-15是第一代喷气式战斗机,涡喷发动机那独有的、刺耳的轰鸣声,在大地上回荡着,横着飞过训练场。

    “发射!”李干一声令下。

    二人同时发射了导弹。

    两枚体积差不多的导弹离弦之箭一样射出去。

    导引头启动后,立即锁定了目标,涡喷发动机喷口那红外特征太明显了。

    游击队队员们震惊地看到,两枚导弹几乎同时追到了飞机的尾部,然后爆炸。

    冲击波直接撕裂了飞机的尾部和垂尾,飞机冒着黑烟打着转往下掉。

    转着转着竟然一头扎在了训练场的西边空地上!

    李干笑道,“就是这样,操作方式很简单,直升机速度更慢,红外特征更明显,因此,这两种导弹攻击直升机的效果是非常好的。”

    “接下来,教员会对你们进行分组培训,三天后进行实弹打靶,成绩合格的,就可以接货回去了。”

    “带开吧。”

    教员们立即按照计划将各个分队带开。

    不但进行导弹操作员的培训,防空专家、战术教员等,还会对班长以上的骨干进行战术方面的培训。

    国家大部分已经沦陷,游击队队员们心急如焚,只要能尽快掌握新武器的使用办法,让他们不吃不喝不睡觉、什么都干都行!

    这一批游击队员里,一个叫穆塔基的年轻人很快崭露头角。

    此人相当有天赋,并且表现在导弹使用和战术素养上面,体现出了极大的发展潜力。

    各个教员将各自负责分队里,比较优秀的挑选出来,组成一个骨干班,李干亲自培训,张二标当助手。

    一天的接触一下,在聊到几个时政问题的时候,穆塔基表现出了远胜于其他人的敏锐嗅觉。

    并且,此人对东大的全心全意的帮助,持浓厚的感恩心理。

    李干当机立断,把穆塔基为首的这个骨干班的培训时间延长,把老战友林罗恒请了过来。

    林罗恒,在为埃及执行培训任务的时候,曾与李干搭班子,李干是教导队队长,他是教导员。

    李干相当认可林罗恒的政工水平。

    了解了骨干班的情况后,林罗恒立即拿出了一套针对性极强的政治思想教育方案,李干看了非常满意。

    李干要把骨干班的人,改造成全身红彤彤的国际主义战士,让他们先占领思想上的高地,回去后能影响更多的人。

    第一批受训人员带着三百枚导弹返回了,第二批受训人员随即跟着送货送人的卡车过来了,这一批人有上千人,相当一部分是要接受其他武器的培训。

    骨干班的培训还在继续。

    对他们的培训,李干自己掏腰包都行。

    而且,每一批过来的受训人员,都会被挑出一些优秀的,组成新的骨干班,延长培训时间、增加政工培训内容。

    李干也是灵光一闪,索性搞了个临时军校,命令为瓦汗战地军校,他亲任校长,穆塔基这一批人是第一期。

    这个所谓的瓦汗战地军校,就是他妈的培训队,就是他妈的一个说法。

    然而,谁都没有想到,李干的临时起意,竟然诞生了一个很快会闻名全球的战地军校。

    这些学员回去后开枝散叶,如果内部打起来,竟然开始论资排辈。

    我瓦汗军校出来的!

    我也是啊!你哪一期的?

    我三期的!

    不好意思,老子是第二期的,叫师兄!

    穆塔基:我不是针对谁,我是说在座的各位都是垃圾,老子是第一期的!我是校长亲授的大弟子!

    ……

    李干除了教授骨干班军事指挥技能,还会偶尔给他们上别开生面的政工课。

    以至于林罗恒这样的老政工,在听了李干的几节课后,打心底佩服道,“校长,我要是不认识你,说你是空军试飞员,打死我都不信!”

    “你这个政工水平,分明就是教授级的!”

    李干笑着回答,“我的方式还是显得简单粗暴了一些,到底还是你老林同志的办法,温水煮青蛙一般,吸收更好。”

    林罗恒说,“校长,我看可以把军校稍稍搞正规一些,不局限于骨干班,让其他人也接受一些基础的教育。”

    李干哈哈大笑,“老林,你跟我想到一块去了。”

    就这样,培训队稀里糊涂地就变成了瓦汗战地军校……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