狮子小说网/1977,开局女知青以身相许/ 第104章 影响扩大,被《人民日报》转载了!
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104章 影响扩大,被《人民日报》转载了!

    ,算是彻底火了。

    报社的周社长,一脸喜色地跑到编辑部来找记者钱淑珍,告诉她道:“小钱呀!恭喜你呀!刚刚我接到省宣传部那边的电话,说你的这篇《一诗两命,李鬼横行警钟鸣》文章,写得非常好。

    将现实案件与警示意义相结合,充分揭示了目前社会上存在的一些典型的假冒身份问题。

    省宣传部那边,已经选中这篇文章,投稿到中央的内参刊物上了。

    那边说了,有极大的可能被内参选中。啧啧!这可是了不得啊!

    那是内参呀!中央的领导不一定每天都看《人民日报》,但是内参却都是必看的呢!

    小钱啊!你这一下是真的要出名了,还有你准备的另一篇关于林火旺的个人先进事迹的文章,也写得很好,打算什么时候发呢?”

    一连串的夸奖,让本就业绩优秀经常被夸的钱淑珍都有些不好意思起来。

    而且,连她也想不到,这篇文章真的能被内参所收录,这对于一名记者来说,可以说得上是最高光的时刻了。

    连国家领导人都能看到你的报道,并且引发重视。

    甚至因此还能促进一些国家的法案或法律落地,简直就是功德无量的大好事呀!

    “周社长,其实我也是运气好,到林家沟生产大队去采访的时候,碰巧遇到这件事罢了。

    而且,将这次的案件,作为一个警示案例的想法还是林火旺同志教我的呢!

    在我看来,林火旺同志拥有非常敏锐的新闻触觉,思想层次也很有高度,如果能让他到我们省报来当编辑或记者的话,就好了。”

    说出这话以后,钱淑珍自己都有些没底气。

    周社长也是笑着说道:“我倒是也想呀!像林火旺这么有才华的年轻人,谁不想要呢?

    可你不是也说过么?林火旺拒绝了京城《诗刊》的编辑岗位邀请,还会看得上咱们省报?

    不过我有预感,这个年轻人以后的成就绝对不低,自然身上的新闻就不会少。

    你可以和他长期保持联系,说不定每年都能给你出几篇像这么有影响力的文章呢?”

    周社长也不是吃干饭的,在革命时期,就在延安负责过我们党的一些宣传口工作,自然对于新闻和媒体的敏锐性很足。

    “好的!周社长,我也是这么想的。我关于林火旺的采访文章,如果主编审过没有什么问题的话,那就明天发呗!

    正好等明天的报纸出来以后,我一起寄给林火旺。

    他在林家沟生产大队,真想看报纸,都得到公社里才有。”

    钱淑珍笑着点点头道,脑海当中也不知不觉浮现出了林火旺的身影来,回响着他那天在招待所房间里念出来的那一句《一代人》来。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来寻找光明。”

    她再一次忍不住在心里感慨,这个林火旺究竟肚子里是有多少的才华呀!

    一定是满腹的锦绣文章,才能够随口一吐,便是这般的佳作。

    不过,为了保护林火旺的个人隐私,以及确保《诗刊》下一期的神秘性,钱淑珍在报道当中,并没有提及林火旺的真名。

    只用了他的笔名“海子”来替代,关于《一代人》这首诗的具体内容也没有提及。

    而是做了一个预告,告诉所有看到报道的读者们,在下一期的《诗刊》上,主打诗将会是海子的一首新诗《一代人》,让大家敬请期待。

    这一下,让这些吉省的文学青年们,一个个又兴奋和激动了起来。

    “原来《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真正作者是一个叫海子的农民,他又出新诗了,叫《一代人》,下一期的《诗刊》就能看到了。”

    “真的?我太喜欢《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了,这个钟跃进真该死,这么好的诗要是被他给霸占去了,就真的玷污了这首诗。

    《一代人》会是什么内容呢?和《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一样令人温暖和心生向往么?”

    “刚好我存够了钱,下一期的《诗刊》我一定会买,因为有我最喜欢的大诗人海子的新诗……”

    ……

    像这样的对话,今天随着《吉省日报》的投递出去,在整个吉省境内,比比皆是。

    大家都通过《一诗两命,李鬼横行警钟鸣》的报道,知道了《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诗歌后面的创作背景和真相。

    对于钟跃进的唾弃!

    对于林火旺笔名“海子”的更加崇拜。

    尤其是,当大家从报道中得知,这是一首送给海子妻子的结婚礼物时,就更是让所有的文学女青年们彻底羡慕死了。

    “海子的妻子,真的是太幸运了。能嫁给海子这么有才华的诗人。据说,她也不差,被誉为最美女知青。

    一名下乡最美女知青,和一名才华横溢的农民诗人的结合,用《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当作结婚礼物。

    哇!想想就让人觉得浪漫不已呀!”

    “好可惜呀!海子居然结婚了。那我岂不是没机会了。我都打算亲自下乡去一趟,寻找《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作者呢!

    不过还好我之前没去,不然可能这次报道就变成了《一诗三命,李鬼横行警钟鸣》了。”

    “这篇报道来得很及时,现在真的很多冒名顶替的人。尤其是我们这些知青,有些人的回城名额好像就被人顶替了……”

    ……

    才不过一天的时间,这篇《一诗两命,李鬼横行警钟鸣》报道,在吉省内所引发的影响,就是巨大的。

    不管是政府干部,还是企事业单位,或者是一些能看到《吉省日报》的知青们,都从这篇报道当中,看到了应该要“警示”的部分,并且引发了思考。

    而像这样有代表性的文章,第二天影响力就扩散出了吉省,直接辐射到了全国范围内。

    因为《人民日报》第一时间进行了转载,也刊登在了第二天的头版头条,一字未改,标题也还是非常吸睛的《一诗两命,李鬼横行警钟鸣》。

    如此一来,随着当天的《人民日报》发出,钟跃进彻底被全国文学青年们,深深地钉在了耻辱柱上。

    而林火旺的笔名“海子”,则是正本清源,成为了《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真正的唯一作者,成为了全国文学青年们的偶像诗人。

    甚至,因为他农民的身份,更增添了一丝神秘色彩来。

    什么样的农民,才能写出这样浪漫的诗歌来呀!

    一个如此有才华的农民,这反差感更是让许多文学女青年们痴迷起来。

    她们无比羡慕海子的妻子,能收到这样一首诗当结婚礼物。

    ……

    京城,总政话剧团。

    龚雪刚昨天晚上的火车刚到,休息了一晚上后,神采奕奕地先跑到了门房大爷那,想要问问有没有自己的来信。

    “咦?小雪!你什么时候回来的?又在等你那大诗人情郎的来信呀?”

    在门房那张望的龚雪,被话剧团里的好闺蜜张蓉拍了一下肩膀,调戏般的笑道。

    关于和大诗人钟跃进通信,并且互有好感的事,龚雪谁都没有告诉,只和闺蜜张蓉提起过。

    张蓉当时也是一阵惊叹和羡慕,毕竟她也是文艺女青年,对于《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喜欢得不行。

    不过,她就没有龚雪这么大胆了,居然敢这么直接的寄照片和信,向一个素未谋面的陌生人表白。

    在这个保守的年代,龚雪的这种做法,是非常容易让人诟病的。

    张蓉很钦佩龚雪的勇气,还提出到时候钟跃进回京城了,陪她一起去看看大诗人长得什么模样。

    所以,今天一大早来话剧团,看到龚雪焦急地在门房那,张蓉立马就猜到,她肯定是在盼钟跃进的来信。

    “哎呀!蓉蓉,你这是要吓死我呀!”

    龚雪回头一看,笑着说道。

    “怎么样?有来信么?他不是说,年后就会调回京城,然后给你写信约见面么?”

    张蓉很是八卦地问道。

    龚雪却是一脸失望地摇摇头道:“没有来信,看来,他还没那么快回京吧!我再等等吧!”

    这样的等待是非常熬人的,饱含着希望,却又遥遥无期。

    然而,这个时候,张蓉却瞄了一眼门房大爷那,今天新到的《人民日报》,尤其是一眼看到了头版头条的标题《一诗两命,李鬼横行警钟鸣》,立马感兴趣地叫道:

    “秦大爷!《人民日报》给我看看呗!”

    “蓉丫头,拿去!你眼神不错,今天这《人民日报》的头版报道可有意思了。因为一首诗,害没了两条人命,其实准确的说,应该是三条人命……”

    门房秦大爷扶了扶老花眼镜,一边笑着将《人民日报》递了过来。

    ……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