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陆怀瑾输给许明瑞她不服
乔玉是中学6级教员,月工资70,许明瑞是5级办事员,月工资49块5。许明绮在心里一算账,妈呀,难怪原来的轨迹没有顾娇娇,她家也被下放。
哪怕是在京城,他们家都是相当高的收入了,许燕山的同事从57年陆陆续续被打成右派,许家还能安安稳稳多了十几年的安生日子,不被人眼红才怪。
“爸,你这里是一万一,妈要是按八成工资补偿的话,是三千五百多,这加在一起都快一万五了,你们准备怎么用啊?”
许燕山把钱拿出来,他之前就分好了,一个大沓,一个小沓,还剩下十几块钱。
“这里是一万,你留下两千做家用,剩下咱们全部存到银行,每张一千。
存单随便往哪一塞都方便的很,即使再被打成右派,也不至于全部都被抄走。
这个一千给明绮,这些年……他二叔说的对,咱们猪油蒙心。
你的补偿拿回来之后,再存个两千的,凑够一万。
以后我的工资,每个月给明绮50。
等明绮结了婚,这个50我就不给了,一万块钱的存单作为她的嫁妆。”
银行现在的存单还不是实名制,有存单就能取钱。
许明绮接过那一千块钱,没说话。
乔玉想了一会儿才点点头:“这样也好,只是明瑞那里?”
许燕山又说:“明瑞若是肯回来,他有工作,能养活自已的小家,我们以后就不要再补贴了,若是不回来,也随他。”
乔玉红着眼圈,又点了一下头。
刘嫂喊吃饭的声音,打断了三人的谈话,他们就出了书房。
刘嫂厨艺不错,手脚也麻利,工资是一个月25加吃住,许家三人都很满意。
饭后,许燕山和乔玉又去上班了,刘嫂洗衣服时,许明绮又出门了。
她先去邮局,把东西寄给北营大队后,又去了友谊商店。
可,因为没有外汇券,被商店拒之门外。
许明绮也不急在一时,又去了北寺公园附近,想找个房子住,方便以后行事。
这个年代私人房屋租赁也属于投机倒把的一种,大多都是借用亲友投靠的名义秘密进行。
到政府管理部门申请租赁房屋的话,还需要单位开证明,程序繁琐。
陆怀瑾的院子也不算太远,可许明绮干的不是光明正大的事情,不太想去那里。
她骑着自行车,百无聊赖地在北寺公园附近的几个胡同转悠。
可惜转了一个下午都没收获,许明绮看了下时间,已经快要六点了,准备回家,突然听到一个熟悉的声音:“明绮?”
许明绮回头就看到黄英惊喜的脸。
“真的是你?你白了一些,更漂亮了,我都不敢认了。
你回来了可太好了!
什么时候回来的?是来找我的吗?”
“黄英姐,你家不是钢厂家属院吗?”
许明绮也有些意外在这里碰到黄英。
黄英拍了拍脑袋,她都忘了她给许明绮留的地址不是这里。
“走,先回我家。”
黄英的家就在附近,两人骑自行车几分钟就到了。
黄英的母亲和妹妹知道许明绮就是帮助黄英的人,特别热情。
“明绮姐姐,喝糖水。”
十一二岁的小姑娘把搪瓷缸烫了又烫,倒了一杯水,还加了两大勺红糖,端给许明绮。
许明绮摸了摸小姑娘的头发:“苗苗真可爱。”
黄苗甜甜一笑,就被黄英打发写作业去了。
黄英的母亲郑素华把桌子上的纸盒全都收好,就出去做饭了。
许明绮记得,糊纸盒是街道给黄母找的活计。
“明绮,你是什么时候回来的?”
“前天晚上到的京城……”
许明绮简单说了自已家的情况,黄英听说许家摘了帽子,为她高兴不已,再听说她跟陆怀瑾在一起,就更兴奋了。
“我就说,陆团长对你跟对其他人不一样,你们俩很般配。”
黄英说着语气又多了些羡慕:“在知青点的时候,大家虽然都不太喜欢你嫂子,可却又实实在在羡慕着她。
你哥长得俊,人聪明,还有文化,最主要的是对你嫂子真是没的说。
你家好不容易得来的回城机会,他还愿意陪着你嫂子去关东吃苦,真不愧是我们点里最想嫁的男人排名第一位的。”
许明绮双手捧脸,许明瑞是知青点最想嫁的男人?不会吧?一个拎不清的蠢货!
黄英坏笑:“你是不是替你家陆怀瑾打抱不平?”
许明绮老老实实点了个头,陆怀瑾输给许明瑞,她不服!
“哈哈,如果是问村里的姑娘,那必然是陆怀瑾排第一,长相、家世、身手、前途,样样都比你哥强。
可对我们来说,第一,他的年纪比我们点儿里很多女孩还小,第二,读过书的人就是臭毛病多,宁可清苦一些,也要男人嘘寒问暖。
你能想象陆怀瑾那个冰块脸甜言蜜语哄你开心吗?你能想象陆怀瑾冷脸洗内裤吗?”
许明绮眼珠子转了一下,冷脸洗内裤她想象不出来,不过陆怀瑾刷锅刷碗干的挺好的。
“不提许明瑞那个笨蛋了。
你怎么样?怎么搬到这里来了?”
黄英笑容凝了一下。
如今工作难找,大批滞留在农村的知青和城里的待业青年,都在等着就业的机会。
黄英的父亲过世后,厂里就空出了一个岗位,厂领导想要留给自已人。
郑素华的母亲为了让女儿回城,到厂里闹了好多次,才为黄英把工作争取了过来。
本来黄父是工伤而亡,按照制度,黄英接班后,可以定位成初级工的,可厂里给她定了学徒工。
黄父是三级工,工资45块2,初级工工资是27块5,学徒工要做满三年才能转为初级工。
学徒工第一年的工资只有18块。
岗位定级还不是最让黄英难过的,她们家原本住在距离钢厂很近的一处四合院里,上个月被人事科要求腾出来给其他人。
黄家搬到了远了三四公里的这处院子,这里也是钢厂的家属院,因为距离远,住的都是在厂里没关系的人。
“我本来还想据理力争,可厂里说能有份工作就不错了,现在各行各样效益都不好,指不定哪天就发不出工资了。”
这样的威胁,黄英听的懂,只能搬过来。
“其实也还好,我有自行车,每天早出发20分钟就行了。
我去上班可以顺路先送苗苗,可她放学早,都是走回来……”
“姐,我不累,多走路可以锻炼身体。”
黄苗乖巧的话,让黄英低下了头。
“我说把自行车给苗苗骑,可学校那边……不太安全,厂里好歹有保卫科,丢不了。”
黄苗在读小学六年级,学生是不允许骑自行车的,停在学校外面很容易就被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