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大院一枝花还是咱们家的
任大伟和范红军一边帮忙,一边偷摸啐对方一口,看得许家人目瞪口呆。等忙活完,两人又抢着让许家人上他们的车。
“去我们首长家,当然是坐我的车。”
这是任大伟的声音。
范红军当仁不让:“目的地是我们首长家,我跟许教授他们也熟了,当然是坐我的车。”
许燕河已经恢复了厂长的位置,属于正厅级干部,原本的那辆海城小轿车又分给了他。
做了五年车间工人,他家距离拖拉机厂又近,许燕河也习惯了骑自行车,
只是,今天为了给许明绮撑场面,他特意开了车。
见那两人争执不下,许明绮三人坐上了许燕河的车。
任大伟、范红军:“……”
任大伟的车在前带路,许燕河紧随其后,范红军在外面殿后。
一个小时后,到达西城军区大院。
两栋一模一样的带院子的三层小楼前,一边站着陆海峰和一个四十多岁的雍容妇人
一边站着王桂民、一个爽利妇人、陆怀瑾、陆娉婷和一个年轻男人。
雍容妇人就是陆海峰现在的妻子陈秋玲。
爽利妇人自然是陆怀瑾的舅妈赵秀禾,东南战区政治部主任。
陆娉婷是总政文工团的艺术指导,五官跟陆怀瑾长的很像,十分美丽。
年轻男人是她的丈夫,京城汽车制造厂技术科副科长方万春。
许明绮看到陆娉婷的身影,眼眶微热。
前世她生命的最后一年,也是最彷徨无助的一年,这个女人给了自已很多帮助。
许明绮在看陆娉婷时,陆娉婷也在看着她,她上前抓住了许明绮的手:
“舅妈,明绮妹妹好漂亮。”
“娉婷姐也很漂亮。”
“那是!”
陆娉婷头一扬,拍着自已的xiong脯说,“我以前可是这大院一枝花!
我嫁出去了,你嫁进来了,这一枝花还是咱们家的。”
赵秀禾把陆娉婷推到一边:“一点都不稳重,第一次见面,别把人吓到。”
陆娉婷皱了皱鼻子:“虽然第一次见面,但是我觉得我跟明绮早就认识了。
再说,这妹妹一看就不是矫情的人,我喜欢。”
许明绮垂眸一笑,她跟陆娉婷的确早就认识了。
“走,进屋聊。”
王桂民说话的时候,还警告地看了一眼陆海峰。
可惜陆海峰压根不在乎,一起跟着进了王家。
陈秋玲则回了陆家。
许明绮和陆怀瑾的亲事其实昨天就谈的差不多了,今天也只是走个过场。
赵秀禾、陆娉婷陪着许明绮、乔玉和韩秋云楼上楼下看了一遍,重点就是陆怀瑾的房间。
“我跟你舅舅就一个儿子叫王卫东,现在在越州军区空军歼击团,两三年都见不了一面。
我们住一楼,卫东住三楼,娉婷和怀瑾的房间都在二楼。
我们俩和你卫东表哥一年最多也就回来一次,娉婷也嫁了出去,这房子就交给你来打理了。”
许明绮心里暖暖的:“好的,舅妈。”
二楼的连廊挂主席像和主席语录。
门口贴了对联:军徽闪耀迎佳偶,红烛摇曳映同心。
房间里是一张双人红木床,一个大衣柜和一个书桌。
床上的被子是红双喜,枕套绣了向日葵。
书桌上摆了一个台灯,和一本《主席选集》。
顶棚是功率大的吊灯。
墙上没有糊报纸,贴了彩带,窗帘是海军蓝。
“没敢用太多红色,等你们办事那天,我就多挂一些红色拉花和蜂窝球。”
“谢谢舅妈。”
一行人在楼上转了一圈,赵秀禾问了许明绮、乔玉和韩秋云还需要增加什么,三人都说很齐全了。
临下楼前,赵秀禾往许明绮手里塞了一串粉珍珠项链,陆娉婷给了她一个翡翠手镯。
“这首饰虽然不能戴出去给别人看,可咱们做女人谁不喜欢?这些你平常戴着玩,出门的时候记得摘掉就行。”
许明绮抿唇一笑,给赵秀禾回了一对黄金手镯,给陆娉婷的则是一个红宝石吊坠。
陆娉婷最喜欢红宝石,虽然不能戴出去,却不影响她喜欢收集。
“我就说我跟明绮一见如故,连怀瑾都不知道我喜欢什么,明绮却送了我最喜欢的,这个吊坠太符合我的审美了。”
乔玉有些惊讶,这跟昨晚说的不一样,但是她见赵秀禾和陆娉婷的眼神就知道,许明绮送的是对的。
只是,给了赵秀禾黄金手镯,陈秋玲那边怎么办?
而且,送给陆娉婷的红宝石吊坠,乔玉很确定并不是自已的嫁妆,难道是婆婆给明绮准备的嫁妆?款式真的很漂亮。
想不通的事情,乔玉也没多想,赵秀禾和陆娉婷看上去是好相处的,她跟韩秋云对视一眼,互相点了个头。
陆娉婷喜欢红宝石,这是许明绮前世就知道的。
赵秀禾喜欢黄金首饰,是她根据陆怀瑾的描述猜出来的。
至于陈秋玲,许明绮刚才只打了个照面,就猜到她不会给自已准备礼物。
就算她猜错了也没关系,她空间里的东西随时都能拿出来。
一行人下楼后,就见楼下六个男人分成两拨。
陆怀瑾、许燕河、方万春三人正在讨论器械制造的问题,颇为融洽。
许燕山坐在王桂民和陆海峰中间,笑容僵硬。
王桂民和陆海峰隔着许燕山,火花四射。
陆怀瑾拉住许明绮的手:“喜欢吗?”
“嗯。”
陆娉婷见弟弟那不值钱的样子,笑的不怀好意。
“怀瑾,你们两个的新房,还是你自已再带明绮去看看。”
陆海峰看向女儿:“他们的新房在陆家,你别跟着裹乱。”
陆娉婷做了个鬼脸:“他们喜欢住在哪里,哪里才是新房。”
“哈哈,我外甥女说的对。”
王桂民得意地挑着眉。
陆海峰哼了一声,没再说话。
陆娉婷对着赵秀禾使了个眼色,给小情侣私下说话的时间,两人便跟乔玉、韩秋云攀谈起来。
陆怀瑾带着许明绮上楼,没去两人的新房,反而去了另外一个房间。
打开门,许明绮就呆住了,这个房间里居然有钢琴。
钢琴在大运动初期属于封资修,很多学习钢琴的人都转而学起传统乐器。
直到前些年,情况才好起来,1972年,艺术学校开始招收钢琴专业的学生。
不过,无论什么乐器,只能弹奏红色乐曲。
“我听许教授说,你小时候学过钢琴。”
“嗯,我们院里陈老师的妻子芬姑姑,是艺术学院的钢琴老师。
我五岁的时候开始跟着她学习,学了三年。
其实,我爸妈是不太乐意的……”
五十年代到六十年代初期,国内曾经掀起过一阵钢琴热。
但是从1963年开始,已经开始有人批判钢琴属于西洋乐器,是资产阶级艺术。
许明绮就是那一年跟着芬姑姑吴静芬学习的,许燕山和乔玉担心钢琴会被贴上资产阶级符号,试图阻止过。
但是许家祖母和许明瑞都认为这俩人是小题大做,钢琴只是不会说话的乐器罢了,怎么就有阶级划分了?
许燕山和乔玉也不是坚定的人,就没继续阻止下去。
直到196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