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51章

    “我母亲求过。”他坦白,“不灵。”

    文笙笑了一声,“那我求母亲长命百岁,我”

    程嘉兴手指竖在她唇上,没沾到,只隔空截住她后半句,“讲出口的,失灵。”

    他手的味道是庙堂香灰和栀子花,栀子花来自车里的香薰。

    浅而清冽。

    男人背对晚霞余晖,双手合十,指缝间是三炷香,一丝虔诚,一丝入乡随俗的平和。

    文笙瞧了一会儿,闭上眼,跪在蒲团三叩首。

    “有签文吗?”程嘉兴找主持求签。

    主持抖了抖签筒,一支签也没掉。

    “无签,改日来。”

    他侧头,“我今天没缘分,你求一支吗。”

    文笙觉得寺庙是故弄玄虚,一次求不成,十次,百次,拉客的手段。

    尤其是求姻缘求子嗣的,没有拿到签文,担心出问题,更会多供奉香火。

    “我不求。”她出去。

    寺庙东院的空地落着一大片白鸽,扑棱翅膀吃地上的玉米粒,小米渣,是香客洒的,程嘉兴知道她想喂,买了一包玉米粒,递给她。

    “僧人告诉我后山有猫,有狐狸,主持养了七八年,很有灵性。”

    文笙接过食物袋,倒在手心,伸向半空,“狐狸现在有吗?”

    程嘉兴说,“中午会出来晒太阳,傍晚藏在树林里。”

    一只灰色的鸽子飞到文笙掌中,啄了她一下,紧接着四五只鸽子围绕着她开始啄。

    她痒,手往回缩,鸽子用力啄她手,吃掉最后的玉米渣,越用力,她越受不住,笑得打颤。

    程嘉兴站在她身后,一手托住她脊背,一手扶住她肩膀,固定喂食鸽子的那只手,“你别缩,适应了不痛的。”

    “是痒”文笙虚虚蜷着拳,“我很敏感。”

    程嘉兴看了她一眼,她睫毛潮漉漉的,笑出泪花了。

    “这么敏感?”

    文笙躲闪着飞扑而来的鸽子,把玉米粒一抛,它们蜂拥而至,聚集在脚下。

    “我从小怕痒,碰不得。”

    程嘉兴松开她肩膀,“碰哪也不行吗。”

    寺庙门口,傅时延迈下观景车,一抬头,恰好目睹这一幕。

    他面无表情,语调不轻不重,“程总工。”

    “傅总工?”程嘉兴没想到傅时延会出现,“来出差吗?”

    “办私事。”他目光掠过一旁的文笙,不喜不怒的,“西郊有工厂,不算公干,顺便视察。”

    这座城市是地级市,土地面积广阔,东南西北四个郊区建立了不少工厂、库房,物流基地,北航集团在西郊和南郊各有一块地皮,零部件出厂之后,运输到西郊,进行货机模型的实地勘测、检查,精确到一个螺丝钉都没有误差,再正式飞行。

    傅时延担任总工程师这些年,北航集团精益求精,没有发生过一起货流事故。

    程嘉兴是四年前才接管云航集团,他接手之际,高管贪腐,大肆吃工厂的回扣,虚报账目,股价濒临崩盘,他历时两年将集团扶上正轨,又历时两年扭亏为盈,甚至有资格和北航集团打擂台。

    所以业界评价“南傅北程”是实力旗鼓相当。

    傅时延是定力稳,程嘉兴是变通快。

    “我记得程总工没有相中傅家的小姐。”傅时延似笑非笑,“私下相处倒不错。”

    “我并非没有相中文笙。”程嘉兴循着傅时延的目光也望向文笙,“是中间有误会。”

    “原来如此。”傅时延一张脸淡然,不意外,不喜悦,没有极高的道行,真猜不出他的心思,“或许我有机会成为程总工的大舅哥了?”

    “一切随缘。”程嘉兴没承认,没否认。

    山上冷,傅时延敞了怀,风刮得胸口渗寒气,他系扣子,“程总工也有公务在身吗,在本地留几天?”

    “计划明晚走。”

    傅时延噙着笑意,分明不太友好,又毫无漏洞,“有时间约程总工一起吃饭。”

    “不打扰吗?”程嘉兴欣然接受。

    “有时间当然不打扰。”

    傅时延撸袖口,看着腕表,很明显的逐客令。

    “有傅总工在,我也放心文笙的安全了。”

    程嘉兴和文笙擦肩而过,微微点了下头。

    傅时延脸上的笑意彻底消失殆尽,态度生硬,“跟我走。”

    文笙鞋尖踢着台阶,没动弹。

    他走出两步,发觉她没跟上,回过头,“站着干什么。”

    庙堂里的僧人在打扫香灰,空气乌蒙蒙的,傅时延一向爱整洁,不禁拧眉,又退远了一米,“拜菩萨没拜够?”

    她仰头,欲言又止。

    再次垂下脑袋。

    香灰呛得傅时延鼻子不舒服,他摸出烟盒,咬出一支烟,以毒攻毒。

    文笙打量山路,程嘉兴乘坐观光车原路返回了,她踮起脚跟,磨磨蹭蹭地靠近傅时延,“你是来索要报答吗。”

    他没什么波澜,“你准备了吗。”

    “准备了。”

    傅时延眼神意味深长,食指磕了磕烟灰,“住哪?”

    文笙说,“富丽酒店。”

    他猛吸了一口烟,吐出,捻灭了火苗。

    下山的观光车只剩一辆,八人座,傅时延坐在头排,文笙坐在末排,隔了两排空位。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