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9章 东门英语

    九月三号晚上,杨翊给英语慢班上第一节正式课。

    原本杨翊以为这次能把慢班的学生给认个全,谁知道慢班二十多个人,只来了十七个。

    第一次上课,学生少来这么多,课代表何书琴也有些不好意思,还给没来的同学打圆场,“刚开学,其他同学可能有别的事情忙。”

    其实是好多学生觉得杨翊年纪太小不靠谱,又不愿意花时间去抄教材,就干脆翘课了,也当是给杨翊这个代课老师一个下马威。

    另外,对于新学期的英语课安排,许多慢班的学生也很有意见。

    大一陈琪给他们上课的时候,每周只有两节英语课,跟中班以及快班是一样的。

    但是这学期开始,他们的英语课就从每周两次变成了每周六次,成倍增长。

    刘琰的意思是,既然好不容易请了个代课老师,自然要充分利用上,不然钱不是白花了么?

    而且慢班的学生本来基础就差,又近乎蹉跎一年时间,更要奋力追赶中班跟快班的脚步。

    人家基础好一周两节课,你基础差还是一周两节课永远都不可能追得上人家,只能把课时加倍,以求勤能补拙。

    杨翊毕竟年轻,才二十岁不到,何书琴怕他觉得被落了面子而生气,所以帮同学们找了借口。

    但是杨翊却一点反应都没有,只是笑着说,“没关系,我们上课吧。”

    这些都是大学生,自然不用杨翊跟在后面求着他们学习。

    而且杨翊一直都是个“冷血”教师,他奉行的是教育资源应该尽量朝着有需要的地方倾斜,这样才能让教育资源最大化。

    所谓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如果学生自己没有求知的欲望,教育资源在他们身上是浪费的。

    今天英语慢班只来了十几个人,在杨翊看来倒是件好事情。

    能来的,证明学习态度没问题,杨翊只需要用真心对待学生们的热情,大家朝着一个方向用力,才能帮助学生们尽快提高英语水平。

    杨翊慢慢走到小黑板跟前,随即笑着说道,“good

    eveng。”

    学生们倒是没有反应过来,稀稀拉拉地回着“good

    eveng”。

    杨翊又重复了一遍,“good

    eveng。”

    这次大家才异口同声地回,“good

    eveng。”

    杨翊满意地点点头,“today,yot

    a

    new

    teacher。i

    will

    write

    y

    na

    on

    the

    bckboard。”

    随后杨翊将自己的名字写在了黑板上,又继续用英语说,“让我们开始今天的课程,请大家翻到教材的第一页。”(诸位自动把这句在脑海中翻译成英文吧)

    原本学生们以为杨翊就是说两句英语开场装一下,没想到杨翊后面还是继续用英语。

    这是要全英语教学?

    到场的十几个学生一个个眼睛都亮了起来,前面几天杨翊一直让学生们做试卷,向学生们展示的东西并不多。

    现在看到杨翊英语如此流利,除了何书琴之外,其他人都十分惊讶。

    来的这些学生,也不是个个都愿意来的。

    只不过英语是必修,要拿学分,拿不到学分的话连毕业证都没有。

    如今杨翊来了这一手,把他们都给震住了。

    人都是慕强的,见到杨翊水平不一般,学生也都纷纷放下之前的轻视,开始认真听课。

    必须要认真听,因为全英文,不认真听压根听不懂。

    好在杨翊的英语发音清晰,语速适中,而且为了照顾大家水平,他用的都是最简单的词汇。

    遇到同学们听不明白的,杨翊就重复一遍,有时候还会打手势,尽量让大家能够跟上。

    全英语教学,好处就是能够为学生营造短暂的英语环境,强迫学生用英语进行思考跟表达,加深对语言的理解跟应用。

    而弊端就是学生们如果跟不上,有可能就会产生焦虑感,最终自暴自弃。

    这时候就需要老师把握好度,带着学生们沉浸进去。

    而这对杨翊根本不是问题,要是这点度把握不了,他这些年算是白干了。

    一晚上两节课,每节课四十五分钟,中间休息十分钟,全程加起来一个小时四十分钟。

    学生们七点钟来上课,到八点四十离开。

    第一天课,进度很慢,连《东门英语》第一小节都没有讲完。

    《东门英语》是学生们给起的名字,大家是觉得老是用“杨老师编的教材”未免过于麻烦,不如就起了个意思差不多的名字。

    因为上课要来东门,就起了《东门英语》这个名字。

    还有人提议叫《传达室英语》,觉得这样有趣,但是怕杨翊生气,就放弃了这个名字。

    虽然进度很慢,但是学生们感觉自己脑袋都沉甸甸的,像是被充满了知识。

    主要是杨翊全程英语教学,他们必须精神高度集中,两节课下来,十分耗费心神。

    但是效果也是明显的,因为听在耳朵里面的只有英语,不得不用英语思考。

    他们也得以有机会换个角度去审视自己正在学的这门外语,便发现以前模模糊糊的一些东西瞬间打通了。

    第一次正式课,也让到场的学生们有了更多的信心。

    不管怎么说,至少现在英语的学习看样子是走上了正轨,他们还有三年的时间,一切还不晚。

    “课代表留一下。”

    下课之后,杨翊又把何书琴给叫住。

    “杨老师,有什么事?”何书琴这会儿脑袋也是晕晕沉沉的,还在想刚才杨翊讲的那些内容。

    “你们谁有收录机?”

    何书琴想了想,说,“没有,不仅我们学生没有,中班跟快班的英语老师也没有,你要收录机干什么?我有一个收音机,你要不要?”

    听杨翊提到收录机,何书琴的眼神挺奇怪的。

    杨翊摇摇头,他要的就是放录功能,收音机可不行。

    “你们的发音问题很大,我不想把课堂时间都花在给你纠正发音上面,就想搞个录音机,给你们录一些音频,让你们回去自己跟着读。”

    上课肯定也是要纠正发音的,只是没有办法一直带着他们读,那样太浪费时间了。

    慢班的这些学生,最缺的就是时间。

    “我们之前都是跟着陈琪的留声机练习发音的。”

    “他的留声机可以录声音么?”

    “不可以。”

    杨翊点点头,“你们先继续跟着他的留声机练习。”

    “好,我帮你留意谁有收录机,看能不能借一个来。”

    “这事你别操心了。”

    收录机何其宝贵的东西,哪是那么好借的,而且学生们要练习发音,借用一会儿可不行,必须长时间使用。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