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9章 让赵祯支棱起来

    赵祯很清楚吕夷简的性格。

    一方面为人处世足够圆滑。

    先帝时被倚为重臣,大娘娘垂帘时正式拜为宰辅。

    在自己亲政后,先罢相再复相,后封国公。

    这光靠恩宠显然是不够的。

    而另一方面在坚持原则上却又足够执拗。

    先帝崩逝时,吕夷简联合其他重臣力主父死子继,才让他能够登基即位。

    为此不惜得罪宗室亲王。

    可在朝政问题上又固持己见,与多位重臣不合。

    这样的人不是那么轻易能说服的。

    所以当听到吕夷简依旧不信时,赵祯没有再多说,而是转头看向晏殊。

    “晏先生,前几日朕让太医院替几道诊治,可康复?”

    晏几道是晏殊最小的儿子,今年六岁。

    前几日得了伤寒,寻医后不见效。

    为此赵祯特意吩咐太医院的太医上晏府诊治。

    晏殊不知官家为何突然提起此事,但依然躬身拜谢:“谢官家挂念,只是小儿福薄,尚在息养。”

    赵祯明白这是还没好的意思。

    他转身离去,从御榻的格子里取出一盒感冒胶囊,又取出几粒抗生素。

    然后看了一眼先生留下的字条,自己动手亲笔写了一份同样的使用说明。

    “晏先生,回去后照此方法服用,当有奇效!”

    晏殊马上明白这肯定是那什么后世神仙炼制的丹药。

    官家态度坚决,容不得他拒绝。

    所以只得拜谢后收下。

    吕夷简本想再劝,想了想却没开口,而是与晏殊一道起身离去。

    赵祯看着二人离去的背影,很有信心在几日后彻底说服他们。

    因为先生既然说是神药,那必然有奇效!

    另一边,吕夷简和晏殊离开福宁殿后出了宣德门。

    “同叔,你果真要给儿子用御赐之药?”

    官家拿出的那些药在吕夷简看来就是方士炼制的丹药。

    至于有没有效,看看汉唐时服药的人是什么下场就知道了。

    晏殊意兴阑珊道:“既是官家所赐,必有神效,岂敢推辞?”

    他心里明白,就算这些是魏晋时的五石散,可现在官家亲赐,御笔手书,如此厚恩怎能拒绝?

    吕夷简摇摇头:“也罢,几日后你我定当同心,务必劝谏官家重新振作。”

    回到家后,晏殊唤来家人,询问儿子几道的病情。

    得知未见好转,也是无可奈何。

    他已经遍寻汴京城名医,官家还派太医上门诊治,均不见效。

    照此下去,恐怕儿子性命难保。

    眼下只能死马当活马医了!

    晏殊看了一眼官家赐下的丹药,让仆人依照说明给儿子服下。

    半个时辰后,仆人一脸惊喜跑来回报:“官人,小郎君退烧了。”

    晏殊心中一喜,他虽不通医理,但也知道退烧是好事。

    看来官家所赐之药确有成效。

    于是便吩咐仆人悉心照料,按照说明书严格用药。

    等回到书房后,晏殊才一脸凝重。

    如果官家说的都是真的,那么对于大宋而言无疑是件天大的好事。

    只是依旧难免还是有一丝担忧,不能因为药物有效果就轻易笃定。

    方士们若想谋利,总归是有点本事才行。

    他熟读史书,知道历朝历代无数明君能臣,有不少最后都栽在寻仙问道上。

    所以还得再等等看才行。

    ……

    蜀都城。

    新的一天,孙泽照常开门营业。

    尽管昨天宋仁宗赵祯并没有留下黄金,但他并不担心。

    现在他早已没有守店如守寡的心态,而是对未来充满期待。

    孙泽先整理了一番货架,然后才回到收银台开始工作。

    既然已经确定能与赵祯达成长期交流,那自然得有所准备才行。

    得益于网络的发达,很快查到了大量资料。

    目前北宋这个时期在朝政上是内忧外患。

    北宋官军讨伐西夏,结果却连败两场,损失了不少兵将。

    按照历史,还会再大败一次,最终不得不与西夏议和。

    然后赵祯开启庆历新政,变法革新。

    奈何北宋冗官、冗兵、冗费以及土地兼并现象哪里是那么容易改变的。

    新政只落得草草收场!

    除了这些,赵祯自己也有不少麻烦。

    他几个儿子相继夭折,本人身体也多次突发疾病。

    最后五十多岁就死了,皇位被养子给继承。

    看完资料,孙泽觉得有些不妙。

    要是北宋政局不稳,那他的开发计划会面临很大阻力。

    加上赵祯的身体健康状况一旦出现变故,那不是这条线就断了?

    这可不行!

    得想办法让赵祯支棱起来。

    孙泽开始阅览更多的资料以及观看b站上历史up主们的分析。

    虽然有纸上谈兵的嫌疑,但总归多条思路。

    他很快有了初步的想法。

    第一要保证赵祯的健康。

    这一点倒是好办。

    现在网络问诊很普遍了,一般的病症都可以应付。

    再加上各种保健品与饮食起居,活个六七十不是问题。

    其次是子嗣继承问题,这点也不难。

    赵祯已经有了儿女,说明生育是没问题的。

    那就只需要关注他儿女的健康即可。

    就是不知道赵祯能否带人穿越过来,如果可以那自然简单,生病了带过来问诊就好。

    要是不行,那就多准备一些药物以及各种小孩子所需的营养品。

    实在不行让他使劲多生一些,总会有儿子长大成人。

    真正麻烦的是如何处理北宋的其他问题。

    不管是西夏,还是北辽,又或者是朝堂内的明争暗斗。

    以及北宋各地此起彼伏的造反和兵变。

    这些都不是那么容易搞定的。

    作为后世人,泛泛而谈自是容易,可真要着手解决那是毫无头绪。

    孙泽只能尽量一步步简化,先从最简单的开始。

    范仲淹这人要让赵祯重用,他目前在西北做的就挺好。

    西夏势头正盛,主动出击打不过就应该暂避锋芒。

    然后坚壁清野,步步为营,加强守备,修筑城寨,编练新军。

    凭借大宋的国力慢慢和西夏打对耗,直到耗死对方。

    但仅是这些,孙泽觉得远远不够!

    一来是需要花费的时间太长,二来是这么做不能体现出他的重要性。

    所以得想办法让宋军赢一场才行,而且还得是大胜!

    只有这样才能让赵祯对自己真的服气!

    可怎么才能让宋军打赢呢?

    孙泽首先想到的是给赵祯搞一批武器。

    不管是全自动步枪、手雷之类的,还是无人机投弹等。

    只要给宋军安排上,肯定能立竿见影。

    但问题是这些玩意他搞不定啊!

    这些东西在国内可都属于高度严格的管制物。

    别说找门路购买了,就算是四处询问多半也是被钓鱼的下场。

    不能使用这些现代高科技,那就定制上几千套盔甲?

    凭借现在的冶炼技术,那盔甲放北宋还不得嘎嘎乱杀?

    可孙泽仔细想了后也觉得不靠谱。

    突然间跑去订制这么多盔甲,肯定引人怀疑。

    同理现代各种大威力的复合弓也不能用,那玩意买的多了马上就会被查水表。

    想了半天依旧没有头绪,孙泽有些气闷。

    为什么以前看里那些主角都很简单就大杀四方,现在自己却这么难呢?

    烦闷的他起身走向大门口,打算抽支烟静静。

    刚点上烟,突然听见身后传来一声欢迎光临。

    转头一看,店里站着个小胖墩。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