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病——她的决心
中秋假期的第二天早上,忆芝说她得先去单位值班。“几点完事?我去接你。
”靳明一边洗碗,一边从厨房探出头问她。
她刚换好衣服,从卧室走出来,低头往包里装手机和钥匙,头也没抬,“不用,我开车去,没什么事下午我早点回来。
”“你白天干嘛?”她这才抬头,顺口问了句。
“秦逸喊我好几次了,我去找他打会儿球,下午回来等你。
”她“嗯”了一声,走过去拍拍他的脸,又顺手和他亲了一下,“然后去你那秘密基地。
”昨晚睡前他提过,要带她去个地方,但问他去哪,他一脸“到了你就知道了”,神神秘秘的。
出了家门,她先往单位方向开了两站路,拐进加油站绕了一圈,才调头往东走。
半小时后,她在玲子家门口停下车。
玲子一上车先递给她半个苹果,“你怎么和靳总说的?”“值班。
”忆芝启动车子。
“他信了?”玲子瞪大眼睛,“他不会突然袭击查你岗吧?”“他和朋友约了打球。
”她声音淡淡的,眼神却落在前方路口红绿灯上,一动没动。
车子驶过东五环,一路向通州方向开去。
她们一路都没怎么说话,直到导航提示“右转后直行两百米即将到达目的地”,车子缓缓拐进一条植被稀疏的小路。
冬天的路边显得格外空,枯草在风里一排排地摇晃着。
尽头是一处砖红色的两层建筑,入口处的标志是“宜心照护中心·认知症专护区”。
玲子下车时看了看周围,嘟囔了一句,“环境还不错,就是太冷清了吧。
”忆芝把钥匙揣进大衣口袋,淡声说,“你以为他们爱热闹吗?”登记、签到后,她先和病患专员聊了一下老爸最近的情况。
“柴老先生的食欲、睡眠都还行,情绪……也算稳定,就是傍晚会有轻度的日落综合征。
”工作人员打开ipad,一项项地讲解着,“自理能力保持得不错,肢体协调训练反应也挺积极,但对记忆力训练……已经没有反馈了。
”她顿了顿,“意思是,您父亲大概率不会再形成短期记忆了。
”语气里有一丝专业但无力的遗憾。
随即又换上鼓励的语气,“但语言能力很好,喜欢聊天,逻辑也清楚,唱歌特别踊跃。
”走进病房时,老人正靠着床边听广播,是交通频道的路况播报。
他转头看她们一眼,礼貌地笑笑,点了下头。
他完全不认得她们。
老爸的面容,忆芝再熟悉不过,可此时此刻,那熟悉的轮廓上只剩下一种小心翼翼的疏离感,仿佛她只是路过的陌生人。
她站在门边,一时间说不出话来。
还是玲子先开口,“柴叔叔,我是玲子呀,还记得我不?”“玲……子……”老人迟疑着重复这个名字,像是在努力从自己残存的记忆缝隙里,捞出点什么碎片。
。
“对呀,周慧玲。
我跟忆芝是发小儿,小时候总在你们家蹭饭吃。
”玲子是笑着说的,眼眶却红了。
她和忆芝从小一起长大,经常在对方家蹭吃蹭住,她一直把柴叔叔当成自己亲爸一样。
此刻眼前的人面带笑意,身体还算硬朗,手指却因为对生人的警觉微微蜷着攥着裤腿,像是空壳里住了个陌生灵魂。
“忆芝?”听到这个名字,老爸眼神亮了亮,目光越过她们两个,朝门口的方向张望,“忆芝也来了?怎么还不进来?”玲子的眼泪顿时掉了下来,看向忆芝。
忆芝看着父亲,眼前也蒙上了一层雾。
大约一年之前,老爸就完全不认得她了。
每次她来,他都像这样,问她忆芝在哪,为什么还没来。
他记得自己有个女儿,叫“忆芝”。
却不记得女儿的声音、脸、和站在眼前的这个人。
后来她就给他编了个故事,说“忆芝”在外地工作,忙得回不来。
每次还给他带来“忆芝”写的信,读给他听。
那些信,她已经写了十几封,整整齐齐码在老人的床头抽屉里,像一封封记忆补丁。
给父亲,也给自己。
走廊的窗户没关好,风钻进来,带着尘土味儿,疗养院里空气清新剂的味道瞬间被冲淡了些。
从病房出来,玲子拉紧外套,跟着忆芝往楼下走。
刚才她一直强忍着,现在眼眶还是红的,嘴唇紧抿着,走了一会儿才憋出一句,“你还说我小题大做,我真是要哭死了。
好好的一个人……他以前总爱叫我‘周小玲儿’,骑自行车带着咱俩,满胡同找卖糖葫芦的。
现在怎么……”忆芝没应声,只是低头往下走。
“忆芝……”玲子语气发闷,“你别不说话。
你要想哭,也行,别憋着。
”她还是没抬头,一只手扶着楼梯扶手,另一只手插在大衣兜里,声音淡得没情绪,“我早习惯了。
”她耸耸肩,像是真的不在意。
“他挺好的,能吃能睡,还有人照顾。
在这里比在家强。
”“他好个屁。
”玲子忍不住爆了句粗,“小时候你爸最喜欢唱歌,还说哪天你结婚了,他得上台给你唱一首《外婆的澎湖湾》……现在呢?”忆芝抬头看了她一眼,好像没听出她这是反问,认真答道,“他肯定已经忘了。
再说了,我也不会结婚。
”玲子一怔。
这话她以前就说过。
但那时候,她没有对象,也不谈。
可现在,她和靳明在一起。
“你之前说,你也做过基因检测。
”玲子突然问。
“嗯,三年前做的。
”“结果呢?”“e3e4。
”玲子脚步一顿,“……是不好的意思么?”“比e4e4好一点。
加上我爸发病早,我姑姑也是刚五十就开始糊涂了。
我这种,属于极高风险人群。
”她的语气始终平稳,好像早就接受了这样一个结果。
“可这也只是可能啊!不是确定会得。
”她们走出照护中心大厅。
这天阳光意外得好,照在脸上暖洋洋的。
忆芝走到停车场边的长椅上坐下,望着远处,眼神空落落的,好像在看一条遥远又模糊的时间线。
“嗯。
所以我也活得挺好的。
”她嘴角微扬,露出一个没什么温度的笑,“该吃吃,该喝喝,哪天真糊涂了,也不亏。
”“你不亏。
”玲子看着她,“那他呢?”她没说名字。
可两人都知道,是谁。
“靳总那样的……那可是人尖子,什么没见过,你真觉得他猜不到你心里有事?”忆芝没有接这话,只是淡淡地说,“我以前从不认真谈恋爱,你又不是不知道。
就算见谁顺眼,也只是短暂走一段。
你问我为什么不碰真感情,其实就是因为这个——我不想把任何人的未来,搭在我这种命上。
”玲子盯着她,“可你现在谈了。
你别告诉我,你跟他也不是认真谈的。
”忆芝笑了,没否认。
“我本来也没想谈。
是他老出现,一次又一次地出现。
一开始我以为他只是图个新鲜,可他那个样子……你也见过。
”她的神色一下子柔软了许多。
“他跟我想的完全不一样。
他话不多,不说甜言蜜语,可他每次看我,就像把整颗心都交我手里了。
”玲子声音轻得几乎听不见,“所以你怕了。
”“对。
”她点头,语气很轻,“我怕。
有一瞬间我甚至想,要不就豁出去试一试。
”她回头看向照护中心的玻璃窗,里头有老人穿着病号服,在走廊里木讷地来回踱步。
“但我不能那么自私。
”她收回目光,低声说,“你知道我妈为什么不来看我爸吗?”“她来一次,看到他那个样子,回去要躺好几天,血压、心脏全都出问题。
后来我就不让她来了。
”“他们是夫妻,我们是父女,哪怕多难受,也得撑着。
”她深吸了一口气,说出一个事实,一个理智但冰冷的事实。
“靳明不是我的谁。
”她看向玲子,“我不想他有一天也要撑着。
”玲子轻声说,“可万一他非要选你呢?”“我不会让他走到那一步。
”她的语气冷静地像宣告。
“我爸不到六十就已经不认识我了。
我有可能,也会是那样,甚至更早。
”她说得无比平静。
“那时候的我,也许连我是谁、他是谁都不记得了。
可他还清楚,还年轻,还得眼睁睁看着我变成一个……不再是我的人。
”玲子不说话了。
“他跟我说,他喜欢我,因为‘我是我’。
”忆芝低头轻笑了一下,笑得眼角都湿了,笑得像是在嘲笑自己。
“那要是我不再是我了呢?他怎么办?”她的表情还在笑,可是眼里一丝笑意都没有。
她慢慢收了笑,换了个轻松点的语气,“再说了,谈恋爱而已,又不是每一对儿都能走到底。
”她声音里没有哭腔,也没有崩溃,只是缓缓说着像是早就排演过无数遍的话。
像一个人早已设好了出口,只等着那天自己亲手把门推开。
玲子靠在车头,看着她。
“……你打算什么时候……?”玲子的声音越压越低,“和他分手”那几个字,她不敢说,好像说出口就真的成了现实。
忆芝哽了一下,好半天没出声。
昨天他抱着她站在阳台。
他戴着耳机开会,从后面搂着她,和她十指相扣。
窗外没什么好看的景色,他们也什么都没说。
可在那一刻,她也希望过,那个会永远也开不完就好了。
她低声答,“我不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