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星灯游园会

    十月上旬,北京进入最清朗的时节,空气干净得像被阳光滤过。

    知见慈善基金会二楼的会议室,窗帘全部敞开,自然光温柔地照在白板上。

    白板上是一张陶然亭公园的放大地图,旁边排列着分区接送方案、公园动线图、雨备流程表、应急响应措施,每一页都用小磁铁压着,整齐有序。

    最右侧是几排手写便签——【残障设施到位时间】、【et现场待命】、【水边安全管理】……谁想到什么,就写一张贴上去,集思广益,现场讨论。

    “……这次活动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发布会,”忆芝一边说,一边站起身,指着地图南侧,“主题是针对特需家庭的国庆中秋夜间游园会,星灯计划的发布只是其中很小的一环。

    ”她戴着眼镜,声音清亮:“动线我们控制在南湖和东湖区域,沿线设四个缓冲点。

    每一段都配备志愿者,还有应急小组随时待命。

    ”“陶然亭的无障碍设施本身不错,”东城区残联的代表开口,“但这些家庭怎么到现场?这个部分您这边考虑了吗?”坐在忆芝旁边的基金会执行总监李庆珊接过话,“我们会根据家庭区域密度安排巴士接送,陶然亭地铁站那边也会设摆渡车。

    ”她补了一句,语气轻松,“摆渡车全是残奥会标准的,咱们cto许总为这事没少跑前跑后。

    ”对方点点头,翘起大拇指,诚恳地说,“考虑得太全面了,辛苦了。

    ”陶然亭公园负责游客服务的崔主任也在场,他低头写了一张便签,贴上白板:“无障碍可移动卫生间,这个我们公园来协调,数量肯定保证够。

    ”“谢谢崔主任。

    ”李庆珊点头,“还有水边防护和夜间照明那块,后面我单独再跟您对一下。

    ”坐在后排的西城区民政口的年轻科长看了半天白板,感慨了一句:“这些特需家庭平常出趟门太难了,人多的地方更是不敢去……你们这是给他们包了个场啊。

    ”会议室里短暂沉默了一秒,然后几个人都笑了。

    “也不完全是包场啦,只是费用我们来出。

    ”李庆珊转过头笑着说,“中秋和十一期间,陶然亭本身就有大型节庆活动,很多布置我们可以共用,只是白天人流量太大。

    ”“我们这次协调了在最后一天晚上单开一场,只邀请特需家庭,人数控制在两百个家庭左右。

    ”“配套的志愿者大概在三百五十人,都是我们知见北京总部的员工。

    ”她补充道,“统一发交通补和餐补,所有参与者都能调休一天,大家参与热情很高。

    ”“活动气氛是游园型的。

    ”另一个团队成员接话,“不少摊位白天就有,加开这场,还有几家兄弟基金会赞助的新摊位,有游戏、还有美食,质量很不错。

    ”“哦对了,还有开场的无人机表演。

    ”有人想起了重点,“我们已经看过预演视频,非常非常梦幻。

    ”忆芝笑着点头,补了一句,“现场不设舞台,也不准备条幅、易拉宝那些。

    我们的重点不是宣传自己,而是让这些家庭真的能走出来,像普通人一样,好好过一个节,轻松地玩一天。

    ”投影幕布上循环播放着现场布置图和路线模拟图。

    星灯计划的logo被藏在接驳点引导牌的设计里,淡灰底色、米黄色字体,柔和又低调,像他们一直想做的那件事一样:不打扰、不喧哗,只静静地给有需要的人撑起一片安全的空间。

    会后,忆芝和李庆珊、崔主任一起去了陶然亭公园,又确认了几个接驳口和应急站的设置方案,才回到cbd的住处。

    她进门时靳明已经在家了,正坐在岛台边开视频会,讲的是英文。

    她用眼神和他打了个招呼,小心地绕开摄像头,洗了个苹果切开一半递过去。

    他一只手接过,另一只手还在手机上回着信息。

    待他收了线,她还坐在岛台另一侧,低头整理会议上没完全敲定的部分。

    他看了一会儿她手上的戒指,咬着苹果来了一句,“你们下午那个会效率还挺高。

    我本来打算下楼看一眼,敏一说你们早散了。

    ”忆芝没抬头,语气淡淡地回,“可能因为我们没有董事会,废话比较少。

    ”“唉……”被打了七寸,他无力反抗,只能咔嚓咔嚓地嚼着苹果泄愤。

    她也笑了一声,笔没停,“所以那天你去不去?”“你希望我去吗?”他反问。

    “我当然希望你去。

    ”“因公还是因私?”他还没完了。

    她抬起头,眯着眼盯了他一会,说了句,“因私。

    ”“那就去。

    ”他心里痛快,答得更痛快,把她的杯子捞过来喝了一口,“因公kpi也希望我去,我今年pr考核还没过关呢。

    ”她听着新鲜,放下笔看着他,“你也有kpi?不是你说了算吗?”他往后一靠,笑得欠欠地,“董事会正愁找不到名头给我紧紧皮呢,这种时候当然要主动展示社会责任感。

    ”“你这ceo当的……”她哭笑不得。

    他装出一副生无可恋的样子,“是不是想说挺惨的?”她笑着点头,又说起正事,“无人机表演我看了预算。

    一场三十多万,说免就免了?那个江总是你朋友吧,你这人情欠大了。

    ”靳明低头笑了一下,她果然不懂这里面的门道。

    “谁欠谁还不一定呢。

    ”“他的订单都在南方,北京这边一直搭不上。

    这次虽然是基金会办活动,可给项目背书的是区民政,还有媒体盯着。

    ”“演好了,他以后投政府标,履历、关系都是现成的。

    ”忆芝“哦”了一声,“无利不起早。

    ”靳明笑着摇头:“这叫论迹不论心。

    ”他又咬了一口苹果,含混着说,“而且,你不是想它办得好吗?”她赶紧摆手,“打住。

    你们狼狈为奸,别把我扯进来。

    ”她看着他,过了几秒,轻轻说了句,“谢谢。

    ”活动那天,靳明跟着。

    分在一组的是行政部刚入职几天的实习生,跟他一块儿干了小半小时,愣是没看出这位就是传说中的ceo。

    直到越来越多的志愿者陆续抵达,差不多每个人都会朝他笑着说一句:“靳总,恭喜啊。

    ”靳明起初还以为说的是星灯项目办得成功,后来听得多了,才反应过来——自己左手无名指上的那枚戒指,已经戴了好几天了。

    小道消息的传播速度,果然比放假通知还快,还有胆儿大的去找刘助理和吕工求证。

    两位元老没否认,只嘱咐了句“别瞎传”。

    确实没人“瞎传”。

    大家都是睁着眼传的。

    他客气地一一回应:“谢谢,回头请大家下午茶。

    ”说话间还抬了抬手,像是随手理了下袖口,实际上是故意亮了亮那枚戒指。

    嘚瑟。

    “靳明!”负责无人机表演的江总从人群里快步走来,没等靳明开口,就神神秘秘地凑近,压低声音:“刚才有个姓罗的女孩去起飞区确认流程。

    我总觉得眼熟,后来想起来,你之前在洪水那会儿给我发过照片——是不是她?”靳明点了点头。

    江总眼睛都瞪大了:“我靠,我还以为你是帮别人找人,原来是你自己的事儿啊?”靳明没否认,只笑着挑了下眉。

    那边,忆芝刚从停车场方向回来,正和几位街道的同事碰头,准备迎接区里的领导。

    她扎着马尾,手里拿着对讲机,红马甲口袋里斜插着一瓶矿泉水,一颦一笑都落在工作上,轻快又专注。

    靳明站在人群边,看着她说话、走动、打手势,不动声色地笑了。

    目光落在她身上,比傍晚天光还柔和一分。

    江总看着他这副德行,沉默片刻,啧了一声,也不知是感慨还是服气:“求婚想好了吗?要整一场,记得找我。

    你想要啥场景、图案、颜色、编排,我都能调出来。

    ”靳明斜睨他一眼,笑着回道:“怎么?这场不白演,打算哪天从我身上找补回成本?”江总拍了他肩膀一把:“那哪儿能啊,我谢你都来不及。

    ”靳明抬手,和他碰了下拳,两人都没多说什么,却心照不宣地笑了一下。

    当最后一丝自然光从天幕中褪去,陶然亭公园东南角的草坪被温黄的灯光环绕。

    中秋刚过,夜风微凉,天上有月,湖面映光。

    湖岸的游园摊位已经开始营业,摊主们正在准备热饮和小吃。

    几十位专业认知症护理师正陪着患者四处走动、观赏。

    家庭照护者们在草坪上或坐或站,脸上透着难得的松弛。

    提示音响起:“无人机表演将于三分钟后开始,请大家注意仰头观赏,因为低头会看不见。

    ”“建议保持四十五度抬头,是拍照的最佳视角。

    ”“请尽量减少眨眼时间,只因每一幕光影,都不容错过。

    ”男声深沉,提示内容却幽默松弛,不少人都笑了出来。

    所有人都抬头仰望,却没人知道无人机群是什么时候升空的。

    忽然之间,深蓝夜空间亮起巨大的数字,无数光点同步闪动,仿佛星云组成的倒计时灯盏,早已等候多时。

    人群中响起惊讶的赞叹声。

    江总拿着对讲机站在人群后,背着手,嘴角轻轻翘起。

    这一刻,是他对自己工作的最大满足。

    倒计时归零,灯光熄灭,机群快速变换阵型,重新亮起时,半空中排出第一个图案:一座明亮的城门,“团圆”二字高悬门上。

    飞檐反宇,古意盎然,灯光红黄交映,像童话里的长安月夜,又像谁心里一直想去却没去成的地方。

    与此同时,声音响起了。

    不是专业司仪的官方宣讲,而是一段温柔的女生配音,带着生活气,在夜色中,像是熟人站在身边说话。

    “节日总是热闹的,可是对一些人来说,节日的热闹,离他们有点远。

    ”“不是不想出去看看,而是太不容易。

    ”“出门,要先想很久能走到哪。

    ”“人一多,就怕磕着、碰着,不想麻烦别人,也怕被嫌麻烦。

    ”空中的城门缓缓打开,门口显现出坡道、轮椅标识、导视牌、急救车图案,还有星灯志愿服务的logo。

    像是在说:我们准备好了,请你们放心来。

    声音继续。

    “所以我们准备了这场游园会。

    ”“不是为了让你们成为特殊的人。

    ”“而是希望你们能像普通人一样,走出来,好好玩一天。

    ”草坪外围,已经有人在悄悄抹泪,有照护者,也有志愿者。

    无人机开始进入第三组画面:一只纤细的手抬起,握住另一只小手,接着是一只老人的手,再然后是一只粗壮的手……越来越多的“手”在半空中连成一线。

    人群中,有孩子抬手想要抓住空中的光,也有人轻轻牵起了身边人的手,动作不大,却温柔得刚刚好。

    最后一句话响起时,全场静得只能听见风动。

    “今晚,我们替你们点起这盏灯。

    ”“希望你能安心地来,轻松地玩。

    ”“中秋快乐。

    国庆快乐。

    ”所有人沉静了两秒。

    灯光切换,夜空中升起一轮温润的满月,“星灯”两个字在月下缓缓浮现,字体柔和,像水墨晕开。

    灯光渐灭,掌声响起。

    没有尖叫哄闹,只有一声声真挚的感谢藏在掌心之间。

    江总在人群后面放下对讲机,小声对靳明说:“你家那位,讲得真好。

    ”靳明没吭声,手插着兜,站在风里看光点从夜空一颗颗降落。

    只有他知道,她为这段配音练了多少遍,还因为发音不够稳,急得哭过一次。

    无人机表演一结束,整个游园会便响起了童话般的背景音乐,摊位区的灯串悄然亮起,变换着温暖的色彩,氛围也切换成另一种节日的热闹。

    志愿者帮忙推着轮椅,护理师们搀扶着年长者缓步前行。

    每个摊位都飘散着不同的香气,糖炒栗子、冰糖葫芦、棉花糖……美食永远最动人。

    哪怕不记得自己是谁,也忘不了小时候吃过的奶油冰棍儿。

    秦逸赞助的冰淇淋车刚开张,已经排起了不短的队。

    他穿着围裙,戴着棒球帽站在车头,一脸得意地招呼大家试试“二八酱”口味。

    沈阿姨也排在队伍里,小声问旁边推着勇哥的志愿者,“能好吃吗”,被他听见了,一个箭步窜过来,信誓旦旦地说:“大妈,老北京涮羊肉冰淇淋版,过了这个村儿,您老可就找不着这个店儿了。

    ”忽悠得沈阿姨一愣一愣的,半信半疑点头:“那得尝尝。

    ”秦逸一摸后脑勺,悔不当初,“早知道让他们再研发个炸酱面味的。

    ”对面就是婉真和秦凯的摊位,人气更旺。

    他们搭了个游戏棚,有掷沙包,有投篮,门口竖着块木板,歪歪扭扭写着四个字:“重在掺和”。

    游戏输赢根本无所谓,坐在轮椅里的人投不中,秦凯就帮忙把皮球往篮筐里塞。

    有认知症的患者不懂规则,刚摸摸沙包随便一扔,婉真马上把玩偶塞到他们怀里,大声鼓励:“你笑了就是赢了!”再过去是彩绘摊,蒋呈玉今天也在。

    红马甲配cele最新一季的运动装,完美诠释“贵气义工”。

    她把一个小朋友抱在自己膝盖上,一笔一划地画蜘蛛侠面具,一点不马虎。

    她提前选了很多经典动画人物,练了好多遍。

    小男孩手上沾了糖浆,不小心扶在她袖子上,印了个小手印。

    家长连忙道歉,她却一点没在意,一只手把孩子扶稳,只是目不转睛地继续画着,轻声说了句“没事儿”,眼圈却悄悄红了。

    那孩子,只有一条胳膊。

    忆芝巡摊经过,两人打了个照面。

    蒋呈玉抬眼看她,眼神复杂,却不再有敌意。

    忆芝平静地说了句:“有需要叫我。

    ”蒋呈玉只轻轻点了点头。

    她早就注意到了,靳明和她手上都戴着戒指。

    草坪中央设了特别的拍照布景,两套高度,一高一低,方便轮椅和儿童使用。

    现场配了摄影师和即时打印设备,志愿者蹲下去帮忙,确保每个家庭都能带走一张好看的合照。

    背景是玉兔、月宫与“星灯”logo拼成的灯墙,温暖而明亮。

    一位年长女士坐在布景前,替轮椅上的老伴把围巾掖好。

    他们已经很久没一起出门了。

    无论听不听得懂,志愿者都大声帮忙喊“茄子”。

    老者本来一脸茫然,听见这一声,竟也露出短暂笑意,快门恰好按下。

    不远处,一个患有认知症的青年正在看魔术表演。

    魔术师双手不断变换,小花、气球、玩具,变出什么,就送什么。

    他忽然笑出声来,拍手拍得响亮。

    站在他身旁的母亲一怔,眼圈顿时红了。

    她什么也没说,只是轻轻为他抻了抻衣服。

    旋转木马的围栏外,忆芝陪着一位照护者站了一会儿。

    年迈的母亲坐在南瓜车里,每转一圈就笑得更开心,朝她们招手。

    那位女士一边笑一边流泪,“小时候家里没钱。

    我妈攒了好久,才带我去石景山游乐园玩了一次。

    ”“现在我条件还过得去,她却什么都不记得了,有时候反过来管我叫妈。

    玩个这个,你瞧把她乐的,跟个小孩儿似的……”忆芝没说话,只是递给她一张纸巾,手在她背上轻轻拍着。

    南瓜车又转了过来,她红着眼眶,一起笑着挥手。

    旋转木马在夜色中转动,像一座缓慢而温柔的时间机器。

    哪怕有人不记得了,也有人永远记得。

    夜深了,陶然亭的草坪上灯还亮着,但比起两个小时前的热闹,已经安静许多。

    摊位陆续熄灯,志愿者分组搬运物资、打包垃圾,帮着摄影团队拆卸背景板。

    靳明送走了最后一辆摆渡巴士,转身进园子里找人。

    忆芝正在帮魔术师收器材,站在皮卡车上,一箱箱地把道具码齐、固定。

    她转身要下车时,靳明已经等在车旁了。

    他伸手扶住她的腰,将她从车上抱下来,动作稳稳当当。

    可落地那一刻,他忽然故意一松手,害得她整个人扑进他怀里。

    他顺势抱紧,结结实实地把人搂住。

    一整晚他们几乎没顾上说话,每次擦身而过也只是匆匆交换一个眼神。

    现在终于让他抱了个满怀,靳明心满意足地叹了口气。

    “累不累?”他轻声问,“这一晚上你得走了几万步。

    ”她窝在他怀里,身上还带着糖炒栗子的香气,大概是在那个摊位前站得最久。

    “还行吧,被投喂了不少好吃的倒是真的。

    ”她声音闷闷的,“二八酱味的冰淇淋你吃了没?那味道……怪怪的,不好吃,可也不难吃。

    ”靳明笑了,“我吃着还成。

    一股子花生酱味儿。

    ”忆芝恍然,“哎对,你一说我就想起来了,我就说那味道有点熟悉。

    ”两人相视一笑,在对方唇上快速亲了一下,然后牵着手往停车场走去。

    最后一波志愿者也聚集在那里,正一边打着哈欠一边商量去哪吃宵夜,看到靳明来了,都兴奋地围了上来。

    “靳总,我们准备去吃点东西,菜市口那边有家烧烤不错,您和……”说到一半,对方顿了一下,视线落在忆芝身上,不知道该怎么称呼。

    还没措好词,旁边就有人带头喊了:“老板娘好!”瞬间,全场跟着起哄:“老板娘好——!”忆芝笑得腰都弯了,手撑着靳明的胳膊几乎直不起身来。

    靳明也笑,拉着她的手不放,“老板娘可不是白叫的,今晚宵夜你请客。

    ”没等她反应过来,大家又齐声大喊:“谢谢老板娘请客——!”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