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014章 国际合作

    “这个提议好!非常可行!”

    段局长当即表示赞同。

    “原则上我看没有问题!

    这样做既能保证项目安全,又能体现我们政策的灵活性和人情味。”

    冯主任补充道:

    “陈先生说了,只要这个管理办法能定下来,明确陈天宇在国内需要遵守的具体纪律条款,他那边就会尽快安排陈天宇动身回国,配合教练机的研发工作。

    至于捐赠的款项,他们早已准备妥当,随时可以汇出,只等国家指定接收方式。”

    送走了带来惊天喜讯的冯主任,段局长不敢怠慢。

    他深知此事意义重大,特别是将一位背景特殊的华侨工程师按照“外援专家”标准进行管理,这需要更高层级的批准。

    他立刻整理了情况报告,着重强调了陈家的巨大贡献、陈天宇的关键技术价值以及参照苏联专家管理模式的可行性和必要性,亲自向主管上级进行了汇报和请示。

    由于情况特殊且意义重大,批示很快就下来了。

    同意航空工业局的建议,在严格遵守保密条例的前提下,可参照对等重要的苏联专家标准,对陈天宇同志进行管理,并酌情批准其必要的、经过审核的赴港行程。

    得到肯定的回复,段局长心中的一块大石彻底落下。

    他立刻让冯主任将这个好消息通知了香江陈家。

    香江那边,陈天宇在得知具体管理办法得到批准后,立刻做出了回应。

    他表示,希望国家能尽快利用捐赠的款项,采购一批项目急需的关键设备和材料。

    他本人也将尽快处理好在港事务,早日回国参与研发工作。

    言语之中,充满了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和投身建设的热情。

    很快,陈家承诺的第一笔巨额捐款便通过特殊渠道汇入了国家指定账户。

    航空工业局如获至宝,段局长亲自挂帅,迅速组织起一支精干的设备采购考察团。

    他们的目标非常明确,就是根据陈天宇提供的、结合国内实际情况初步拟定的设备清单,前往对华友好的国家采购。

    这里面的重点考察和采购对象,当然就是工业基础雄厚的苏联。

    考察团带着明确的指向性需求在苏联进行考察时,他们的行为很快引起了苏联工业部门一些技术人员的注意。

    在一次与苏联航空工业部某设计局的交流中,苏方代表好奇地询问:

    “达瓦里氏,我看你们这次采购的设备清单,指向性很强啊。

    现在华夏和我国的援建项目不是正在谈吗,到时候按照我们提供的清单来采购才是最节省资金的办法。

    难道你们是在……研发什么新项目吗?”

    华夏的设备采购专员牢记纪律,滴水不漏地回答道:

    “达瓦里氏,想来你应该知道我国百废待兴,我们需要大量的设备来恢复和建设我国的航空工业基础。

    这些设备都是根据我们专家评估后认为当前急需的。

    至于具体的项目规划,这涉及到我们局里的统一安排,我这个层级并不太清楚,也没有相应的权限对外说明。”

    他巧妙地将问题挡了回去,并暗示对方:

    “如果贵方对我们的航空工业发展规划感兴趣,或许可以通过更正式的渠道,向我们的航空工业局进行了解。”

    苏联方面虽然碰了个软钉子,但心中对华夏可能的神秘“项目”,提起了不少关注。

    他们隐约感觉到,华夏方面似乎在航空工业上的人才,并不像他们想的那么少。

    然而,就在航空工业局紧锣密鼓地推进设备采购和技术准备工作,陈天宇也安顿好家里,即将启程回国之际华夏正式宣布援助朝鲜!

    因为这个决定,华夏的不少建设计划都受到影响。

    航空工业局也接到了紧急指示:

    调整生产计划,暂停部分长远项目,集中一切力量优先保障前线急需的战斗机的生产、维修和零部件供应。

    段局长办公室的灯光彻夜未熄。

    在考虑再三后,他不得不作出决定,暂时停掉喷气式教练机项目。

    把项目的启动资金,挪用到更迫切的战争需求中去。

    第二天一早,抵达北都才两天,正在接受入职前保密条例培训和熟悉环境的陈天宇,就被段局长请到了办公室。

    “天宇同志,”段局长的声音带着歉意和沉重。

    “非常抱歉,刚把你盼回来,就遇到这样的突发情况。

    朝鲜战事爆发,国家决定全力支援前线。

    我们……我们不得不暂时中止喷气式教练机的研发项目,相关的资金也要优先调配给战斗机的生产和维护。”

    他看着眼前这位年轻的工程师,心中有些忐忑。

    不知道这位“金主”加技术核心会作何反应。毕竟,这是他心心念念要报效国家的事业。

    出乎段局长意料的是,陈天宇听完后,脸上没有丝毫的不满或失望,反而异常平静和理解。

    “段局长,我完全理解。”

    陈天宇的语气诚恳而坚定。

    “在我看来,这场战争是我国的立国之战。

    个人的理想和项目进度,理应为大局让路。

    这笔钱本来就是捐给国家的,国家现在哪里最需要,就用到哪里去,这是应该的。”

    他的理解让段局长松了一口气,心中更是对这位年轻人的家国情怀生出几分敬佩。

    然而,陈天宇接下来的话,却再次让段局长感到了“震惊”和“难以置信”。

    “不过,段局长,”陈天宇话锋一转,提出来一个段局长没有想到的方案。

    “项目暂停,资金挪用,这确实是现实的无奈。

    但是,我们是不是可以换一种思路,来让这个项目以另一种方式继续下去呢?”

    “另一种方式?”

    段局长有些不解。

    “是的,”陈天宇点了点头。

    “既然我们国内暂时无法投入足够的资源,那我们能不能考虑……将这个项目进行‘国际合作’呢?”

    “国际合作?”

    “没错,”陈天宇解释道。

    “这款教练机的技术水平,我相信对一些与我们友好的国家,同样具有吸引力。

    我们可以尝试寻找合适的国际伙伴,比如苏联和对华友好的东欧国家。

    我们可以提供核心设计,邀请他们共同投资、联合研发、共享成果。

    这样一来,不仅可以利用国外的资金和部分工业能力,让项目得以延续和发展。

    还能借此机会,加深我们与友好国家的技术交流和战略互信,提升华夏在国际舞台上的影响力。您觉得呢?”

    陈天宇的提议,如同一道闪电,瞬间点亮了段局长的思路。

    利用“外资”来发展自己的尖端项目,还能借此搞活外交关系。

    这……这简直是神来之笔!

    一个充满希望和无限可能的新方向,似乎正在眼前徐徐展开。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