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1章
“杜老师,您请坐。”“我来为您详细介绍一下,这个项目的具体情况。”
接下来的两个小时,郭凡用一种近乎于痴迷的热情,为杜玉详细地讲述了《流浪地球》的世界观设定。
太阳即将毁灭,人类面临着文明存亡的终极危机。
但人类没有选择逃离,而是选择了带着地球一起流浪。
一万座地球发动机,推动着地球脱离太阳系,寻找新的家园。
这是一个长达2500年的宏大计划,需要一百代人的接力完成。
而刘启,就是这个计划中的一个普通参与者。
他不是拯救世界的超级英雄,而是一个有血有肉的年轻人。
他有自己的迷茫,有自己的叛逆,有自己的成长。
但在人类文明的生死存亡之际,他必须承担起自己的责任。
“刘启这个角色,最大的特点就是真实。”
郭凡的眼神里,闪烁着创作者的热情。
“他不是那种,一开始就觉悟很高的完美主角。”
“他是一个普通的年轻人,甚至有些叛逆,有些不成熟。”
“但正是因为这种不完美,才让他更加贴近现实,更加能够引起观众的共鸣。”
“他的成长轨迹,就是从一个叛逆的少年,成长为一个有担当的男人的过程。”
“这个过程,充满了痛苦,充满了挣扎,但也充满了希望。”
杜玉静静地听着,眼神越来越专注。
他能感受到,郭凡对这个角色的理解,是如此的深刻和细腻。
这不是一个简单的商业类型片的主角,而是一个真正有血有肉的人物。
“郭导,刘启的父子关系线,是怎么设计的?”
杜玉问道。
这是他最关心的问题之一。
一个角色的情感核心,往往就隐藏在他与家人的关系之中。
郭凡的表情,变得更加严肃。
“刘启与他父亲刘培强的关系,是整部电影的情感核心。”
“刘培强是一个航天员,为了人类的未来,离开了地球,去到了太空站工作。”
“这意味着,他必须与家人分离,可能再也见不到面。”
“而刘启,从小就因为父亲的离开,心里充满了怨恨和不理解。”
“他认为,父亲抛弃了他们,选择了所谓的大义。”
“但随着剧情的发展,刘启会渐渐理解,父亲的选择,是多么的艰难和伟大。”
“他会明白,有些牺牲,是为了更多人的生存。”
“有些离别,是为了更好的重逢。”
郭凡的声音,有些哽咽。
“这条情感线,不仅仅是刘启个人的成长,也是对整个人类文明选择的思考。”
“当个人的幸福与人类的未来发生冲突时,我们应该如何选择?”
“这是一个沉重的命题,但也是一个必须面对的命题。”
杜玉的心中,涌起了一阵强烈的共鸣。
他想起了《我不是药神》中的程勇,想起了那个为了拯救病友而甘愿承受一切的男人。
现在,他又遇到了刘启,一个为了人类文明的未来而必须成长的年轻人。
这两个角色,虽然背景不同,但都有着相同的内核——牺牲与承担。
“郭导,我想问一个问题。”
杜玉的声音,变得更加郑重。
“这部电影,您最想表达的是什么?”
郭凡沉默了一会儿,然后缓缓开口。
“希望。”
“无论面对多么绝望的困境,人类都不应该放弃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