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12 第12章

    12

    除杨继学外,另外两个举人一个是杨继学的阿爷,在外地做着县令,一个是杨继学的堂叔,跟着杨继学的爹在黎山书院教书,正好是辛盛的老师。

    辛氏族长带着满桌族老举杯贺过辛长平后,又大声把辛盛也喊过来。

    拍着辛盛的肩膀出言鼓励道:“听你爹爹和阿爷说,二月你便要下场县试,好好好啊,我辛氏一代强过一代,当年你父十六岁得中童生,已经是十里八乡知名的神童,到你这十三岁稚子若也得中,族谱必要大大的记上一笔!”

    又解下腰间的荷包,不容拒绝的塞到辛盛怀里,说:“这是叔爷单给你的笔墨钱,拿去买书纸,今年若是考中了,族里再出钱为你摆酒庆贺!”

    辛盛抬眼去看辛长平,见辛长平点了头,才收下荷包道谢:“谢谢叔爷,侄孙定然努力。”

    等辛盛拿着沉沉的荷包回了小孩那桌,辛砚便急忙凑上来,艳羡的问到:“盛哥哥,族长叔爷给了你什么?快给我也瞧瞧。”

    辛盛打开荷包一看,里面装的是两个桂花样子的银裸子,他拿出一个掂量一下,约莫有半两重。

    像这种花样的银裸子,往往都是大户人家年节里特意找银匠打了送人的。

    乡下人家都是给些铜钱,银子都少见,辛盛便知这定然是族长叔爷特意去找人打了,专为给辛盛博个蟾宫折桂的好彩头。

    辛砚探头一见便羡慕得红了眼,今日一早他同二堂兄、弟弟一道去组长叔爷家拜年,每人才各得了五枚铜钱罢了!

    辛盛感受到了族长对自己的殷殷期盼,心中又添了些压力。

    辛盛在黎山书院名列前茅,甚得先生们看中,除了因为他天资聪颖外,更多的是因为他的努力。

    每日他都是

    辛长安和辛长康也连连点头,说道:“大哥放心吧,我们日子都过得去,爹这里你放心,我们定会照顾好的。”

    小吴氏和朱氏也是拎得清的,心里都知道,如今家里的好日子都是靠着大哥得来的。

    若不是大哥读书上进有了功名,家里这点地三兄弟分,交了赋税后都不够各家吃用的。

    更别说家里的男人还得轮着去服役,去一次便脱一层皮还算好的,更有倒霉的像姑姐家的男人郭大郎,连命都丢了进去。

    若是大哥更进一步,他们都是至亲的自家人,更少不了好处。

    都是明白人,是以对公爹不要大哥钱的事都没有意见。

    朱氏更是向来更会做人一些,还说:“大哥去赶考要是银钱不够,千万要跟家里说,我们手里也有些余钱,穷家富路,大哥出门在外钱一定要带够。”

    辛丰收听儿媳妇这么说,脸上就带了满意的笑,骄傲的想,他三个儿子虽然都各自成家了,但还是一家人,劲还是往一处使的。

    辛长康听了心里也觉得面上有光。

    小吴氏是个嘴笨的老实人,这会儿只会呐呐的点头,小声的道:“我们家也有,大哥有需要便说。”

    辛长平闻言连忙谢道:“多谢弟妹们,族长说了赶考的费用族里出,倒不缺路费。”

    等车上的东西都绑好了,辛长平便带着辛盛告辞,辛盛手里被阿爷和两个婶婶都塞了压岁钱。

    除了给他的,还有叫他带给妹妹和表妹玉娘的,两只手捧了个满满当当。

    辛砚犹豫了半响,还是没开口说要跟着去县城。

    因为车上都被塞满了东西,辛盛只能跟辛长平一块挤在前面。

    辛盛把压岁钱都塞进衣襟里放好,从他爹手里抢过绳子,说:“我来驾车,爹爹快睡会儿吧。”

    辛长平在族里被敬了不少酒,此时午后太阳照着确实犯困,便依言闭了眼靠着身后的行李小憩。

    过了两个多时辰,终于回到了县城的家门口。

    辛月本来带着郭玉娘在自己屋里玩丢沙包,听到“嗯昂嗯昂”的驴叫声,便开心的扔下手里的沙包往外跑。

    郭玉娘追着辛月喊:“表姐等我,这局我都快赢了!”

    辛月仗着郭玉娘在身后看不见她的表情,狡黠的偷笑,嘴里却义正言辞的说:“不算不算,我要去帮爹爹、哥哥搬行李,明天再跟你重新比过。”

    郭玉娘向来懂事,便说:“我也帮忙,我也可以搬东西。”

    两个女孩儿穿着宋氏缝的新袄裙奔出来,一个一身桃红,一个一身鹅黄,大些的娇俏,小些的可人,好似两个小仙童。

    辛盛哪会真让妹妹们搬东西,都还小呢,不怕她们把东西摔了,只怕她们把自己砸伤了。

    便拦着她们,只把衣襟里替她们带回来的压岁钱递过去,打发她们说:“可别蹭坏了新衣裳,去数数有多少,待会告诉我,看你们数得对不对。”

    真小孩儿郭玉娘立刻高兴的抱着压岁钱去数了,假小孩儿辛月则把钱袋子们往怀里一揣,说:“让玉娘数,我跟她的定是一样的。”

    辛盛拿她没办法,只能挑出些轻便的让她去搬。

    等东西都归置好,辛姑母从灶房里探头出来喊道:“饭好了,你们快洗洗手,准备吃晚食了。”

    郭玉娘还撅着嘴巴在石桌上数钱,几十个铜板她翻来覆去的数了好些遍,还没数清楚。

    这些日子辛盛教过她们数数,但郭玉娘只会数到十,超过十就会开始犯迷糊,总是数错了。

    惹得辛月发笑,连忙过去帮她把铜板十个十个的分做几堆,余下的几个便一目了然了。

    郭玉娘便高兴起来,把铜板都装回钱袋里高高兴兴的去跟辛盛说:“表哥,我数好啦,一共三十六个铜板!”

    辛盛早瞧见了辛月的帮忙,但没拆穿,摸着郭玉娘的头夸她:“玉娘真聪明!”

    郭玉娘便更高兴了,眉眼里都有了神采,跑过去依着辛月小声道:“谢谢表姐教我。”

    辛月被她可爱到了,忍不住捏捏她的脸,问:“下回知道怎么数了吗?”

    郭玉娘连连点头,说:“会啦,先把十个的都数出来,再数剩下的。”

    辛月也夸她:“孺子可教也。”

    这话是辛盛给她们上课时爱说的,这会她学着说,辛盛在一边大笑,说:“孺子亦可教也。”

    辛月先去宋氏屋里支桌子,却见宋氏还躺在床上未起身。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