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四章 闹官窑瓷
“官窑民窑啥的我老太婆也不懂,只要这东西是真的就行,哎,可惜的是我那老头子没有等到这一天就走了。”来奶奶听到柳亦辰告诉她这件东西是真品后再也抑制不住内心悲痛的心情,眼泪又从她的眼睛里面流了出来。“老奶奶您先别激动,您能不能和我说说关于这个小罐的一些事情啊?”柳亦辰看到老奶奶这个样子就知道这其中一定发生过一段故事,这个故事和去世的老爷爷一定有关系,所以他变安慰着老奶奶边听老奶奶和他讲了那段故事。
这件事情还是要追溯到几年前老爷爷还在世的时候,老爷爷在世的时候也是一位藏家,虽然老爷爷入行比较晚可是他的底子比较硬,在没有搞收藏之前就已经学习了好多关于古玩收藏的知识,刚入这行的时候也打过眼吃过药,最终通过自己不断的摸索终于在这行混的小有所成。
而且他也通过搞收藏也认识了许多其他的藏友还有专家,就在去年的时候老爷爷偶然间去乡下,在一户人家里面发现了这个青花小罐。当时这个青花小罐正被那户人家当做普通的罐子装着乱七八糟的一些东西,品相也不像现在这么好。老爷爷随便找了个借口进到那户人家里面,然后和人家拉着家常里短。
聊着聊着就聊到那个青花小罐,老爷爷和那户人家的男主人说他家里面正在装修,家里面弄了一个博古架看这个青花小罐还不错,想买下来放到他的新家里面当作陈设物。那户人家的男主人也是非常的质朴,既然人家喜欢这个小罐那自己干脆成人之美送给老爷爷算了。
老爷爷哪能白白的接受这份礼物,最终以两千元的价格将这个青花小罐买了下来,其实当时老爷爷也是凭着。最后的时候老奶奶向柳亦辰说道:“今天谢谢你了,柳专家。我能问你一下这件青花小罐你收吗?”
“奶奶您是有什么难处了吗?如果您有什么难处您就和我说,我一定会尽全力帮助您的。”柳亦辰听到老奶奶的话后愣了下然后和她说道。“我没有什么难处,这不是现在事情已经搞清楚,我留着这东西也没有什么用,一看到它我就会想到我家老头子,我想把这件东西交到你们手里会更有用处吧。”
“既然这样那我就把这件东西买下来”说着柳亦辰写了一张五十万的支票交到老奶奶手中,告诉她拿着这支票去到银行就能兑出钱来。老奶奶握着柳亦辰的手对他表示感谢,走的时候老奶奶还把那张鉴定证书拿走,她告诉柳亦辰这东西会在老爷爷坟前烧掉。
耽误这么半天柳亦辰才刚刚鉴定完一个,而几位前辈每个人都已经鉴定完好多个东西了,这也没办法谁让他赶上这件事情了呢。接下来柳亦辰鉴定的速度明显快了起来,基本上鉴定一件东西的时间只用那么两三分钟,很快在数量上就超过了其他几位前辈。
而且柳亦辰鉴定东西的时候语言非常简洁易懂,一语中的的说出这件东西好在哪里,不好在什么地方。就连现场观看的那些人对柳亦辰的鉴定能力也是叹为观止,连续一个小时的时间都没有出现什么意外,直到一位小伙子拿着一件青花双螭耳池塘花鸟八方扁壶上来。
那位小伙子上来把东西放到桌子上面的第一句话就是:“柳专家我这件东西也是个没款的物件,您给掌掌眼瞧瞧这东西是真的还是假的,有什么说道没有。”柳亦辰让他先休息一下自己拿起这件青花双螭耳池塘花鸟八方扁壶看了起来,他第一眼看的便是底部,正如同这小伙子说的一样这件东西还真没有款。
也不是没有款,是这款不知道被谁给磨了下去,上面的印记还依稀可见。这件青花双螭耳池塘花鸟八方扁壶,小口、直颈、颈侧双螭耳,扁八方腹,造型别致,胎质洁白坚硬,瓷化程度很高,青花呈色极为纯正,洁净无瑕,有深浅不同色阶,外壁所绘荷塘美景,芦鸭或飞或栖于静谧的荷塘中,漪波微漾,水草柔婉,荷叶舒展,莲花静静盛开,观之如有清风拂过,令人倍感清新,多有清凉之感,极为罕见。
这件器物胎体厚薄适度,器形规整,胎质细腻洁净,前期坚持前朝的细润特色,晚期稍逊。釉色如雍正瓷,白釉及白釉地彩瓷釉色多较细白,带有玉质感。青花瓷与雍正有所不同,以青白色居多,釉面光润,偶有波涛釉呈现,前期比晚期更细润。
至于这款为什么被人磨了去那就更好解释,柳亦辰刚才看完这东西后确定这件东西是件真品而且还是官窑的物件,柳亦辰把东西放下后笑了笑和这位小伙子说道:“您这件东西经我鉴定确定是乾隆时期的官窑作品,至于你说为什么底部没有了款识那就更好解释。
不知道你们有没有听说过闹官窑事件,官窑在清代灭亡之前,在宣统之前是不许在民间流通买卖的,百姓不许私藏,但是清代晚期由于社会动荡,各种历史原因,很多清宫旧藏官窑在清代还没有灭亡的时候就已经流散到社会了。
八国联军打入北京,慈禧太后曾经西逃至西安,在这段时间就有很多官窑瓷器流出宫,出现在了当时琉璃厂的一些古玩店中,据说慈禧太后回宫以后,曾经要下令要抄缴这些官窑问责,当时在社会上引起了一些恐慌。
于是就有大臣进言,与其去抄缴制造恐慌,不如以官家设场收购的方式把这些器物低价征收回宫,所以也有人说古玩行卖官窑就是从这里开始,当时有内务府背景的庆宽和其他一些大臣就组织以官家出资,由一个古玩商来牵头来建古玩店这样的历史。
比如最早经营清代官窑瓷器的延清堂就是这时期建立的,但是很多瓷器征收回来以后,发现很多瓷器的款识被磨掉了,原来当时官窑瓷器流散社会到了民间一些人手中的时候,他们既爱又怕,既喜欢这些瓷器想收藏下来,但是又怕惹祸,就把瓷器的款识磨掉了。”
听了柳亦辰的解释之后那位小伙子脸上出现了恍然的神色,这件事情像黄老他们都知道这个故事。当柳亦辰解释完什么是闹官窑事件后现场报以热烈的的掌声,正是因为柳亦辰这么的博学而且为人又随和所以受到很多年轻人的喜欢,古玩行里面能够出现一个这么年轻又如此有成就的人,他们都把柳亦辰当做奋斗的目标。
古玩有着不言而喻的高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古玩行业造假历来已久,手段层出不穷。瓷器中有一种作伪方法,谓之“磨款”,乃人为地将器物底部的年款磨去,露出砂底,用来冒充较早时期的作品。
民国期间,古玩市场明代瓷器比清代瓷器贵重,有好事之徒将雍正青花器,磨款后去充当永宣之物,以谋取暴利。虽然这些瓷器被磨去了曾经显眼的纪年符号,却磨不去内蕴鲜明的时代特征,它们的艺术光芒穿越时空,照进现实,继续在将来演绎不灭的传奇。
上午的时间很快就过去,柳亦辰和几位前辈一上午的时间鉴定了几百件的东西,这几百件东西只占了很小的比例,庆幸的是上午的时候他们没有发现朱仿,可见朱仿在市面上也并不是很常见,不过柳亦辰和几位前辈知道,那些朱仿瓷器大多数都是上百万的精品,如果存在的话基本上都被那些大藏家给买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