狮子小说网/唐奇谭/ 第二百零六章 陛见
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二百零六章 陛见

    陛见

    相比盛夏时节御沟边的满街金桃,飘香流黄的长安大内近景。体现在在洛都皇城大内的夏日风光,则是河沟旁“青槐夹两道,白马如流星。”(唐朝王昌龄《少年行二首》)的大片槐香森森。

    而策马行进在这些,至少有上百年以上树龄的槐荫下;江畋很快就被引到了皇城大内,正三门东侧的左掖门。在此下马并接受监门卫的初步检查之后,才继续由传谕的黄门小使继续引领向内。

    这时呈现在江畋眼前的,

    赫然就是初看整齐如畦,细看却各有特色的百官署衙。虽然是夏日时光,已然可以看到一身公服整齐早已经被汗水浸透,如工蚁般行色匆匆往来期间的各衙属官和吏员。

    然而,领着他的黄门小使,在穿过了纵向直贯的左掖门大街之后;却没有继续向里进入明德门、会昌门,

    所联通的前朝弘文馆、文思殿部分。而是从此贴着宫墙穿过横街,折向西侧宜辉门行去。

    在出了宫城西侧的宜辉门之后,

    又是一条由数丈高大宫墙,

    所构成的长长夹道;而出现在夹道之中,则变成了脚步细碎,行走如云端一般的各色宦者。从低位最低的褐衣行者,到紫衣大宦皆有。

    不过,他们对于穿行而过的江畋,并未表现出如何诧异;甚至就连因此顿步下来,或是交头接耳都没有,仿若是早已经熟视无睹。或似乎有一种格外压抑的无形气氛,在隐隐约束和限制着他们。

    这种笼罩不去的气氛,直到那名黄门小使领着江畋,一直走到了漫长夹道尽头;走出了名为提象门的宫门城楼之后,才像是豁然开朗一般的消弭不见。就连这名黄门小使也隐隐身形挺直了不少。

    然后一直没有说话,几乎让人以为他是个哑巴的黄门小使,这才主动转头对着江畋开声道:“江监宪,这儿便是西苑上阳宫的地界了;也是当下的陛见之所,只是禁宫所在,还望谨言慎行则个。”

    江畋闻言却是微微一笑,

    他还以为对方能够忍到最后呢?随即他按照事先了解过的内情,

    掏出绸布包的一小串小银宝钱,轻描淡写递在对方手中:“既然如此,还请宦臣提点,以免殿前失仪。”

    “监宪有心了。我正巧知道就近一处,可为陛见前整理行装。”黄门小使这才微微咧嘴挤出一丝笑容。这也是他们这些为数不多的创收手段;只要不是太过分,就连天子知道了也不能说什么的。

    片刻之后,江畋从这些宫中小黄门,所就近布置好了各种面巾、水盆、皂膏、净桶,以为洗漱整洁的亭子里出来之后;却突然听到了一连串细碎而急促的铃声,还有大呼小叫的追赶脚步声。

    然后,他就见一个骑着两轮车的锦衣少年,正在一条青石的路面上;一边哈哈大笑着,一边全力的骑车如飞迅速扬长而去。没错,虽然看起来有些笨重,但江畋还是

    陛见

    “这么说,还是有人得以上位喽?”江畋闻言,不由注意到了其中的关键点。然而,这名黄门小使却是用一种奇异表情笑道:“毕竟,历代那些贵人们,总有些口味与众不同的所好嘛!”

    谷孵

    最终,作为引路人的他,也只能止步于观风大殿,前庭的最内一道宫门前;然后在此耐心等候内里的传唤。而在这里,江畋也看到了其他十几名更早被引进来,等候陛见的其他新任官员。

    因为江畋与他们都不熟,客套性的对面点头致意后,就安静站在檐下一角,静静听他们各自成群,靠拢在一起的小声攀谈。这才知道他们居然都是京师两大出身,而直接官身见习的优选生。

    其中有的,来自被京师大学各分院中,称为储相预科班的(为)政(资)治院和经(世)济(国)院;也有被成为侍御近臣候补的文学院、经学院;更有出自武备大学,智谋将略科的特选之任。

    总而言之,他们都将来朝廷要大用的储备人才序列,与江畋这个半路征辟而来,半年前还在坐监的特选官,完全不是一路人的科班骄子。却不知道什么缘故,会被安排在一起等候接受陛见呢?

    只是他们有的还在私下的抱怨不断,因为不给钱而被没良心的内官,刻意给带绕远路的。有的则是诧异,在彼此还算是熟悉的圈子里,怎么会加插了江畋这么一个,不知道什么来路的生面孔。

    不过,毕竟是在禁宫之内、等待陛见期间;大家也都是心志成熟的成年人,兼带帝国未来官僚基干;在彼此情况不明和毫无利益纠葛之下,倒没有什么刻意的试探和纠缠,乃至挑衅打脸的情节。

    唯有一名看似英挺爽朗的武官,主动过来问候了一声,大概几句搭话间,知道了江畋的品阶和职事后;就很有分寸的退了回去,再没有多说什么。然后内里唱报官开始喊名,将他们分批招传进去。

    直到了所有人都辞别离开后的程来;对了,再问问西楼那头,有没有看对眼的。不要光盯着那些两学俊彦啊!”

    而在偏殿西侧的楼阁上,同样也有人在雕花的窗格背后,探头探脑的望着台阶下方的位置。却大都是些正当韶华年纪,宫装襦裙打扮的年少女子,仿如莺莺燕燕一般的沥声成一片。

    “这就是那位江生么?看起来也不足为奇啊!”

    “你还不知道吧,便就是他刚汴州城外,单人独力冲阵在前,杀败了一整营的乱兵;”

    “殊不知,这位在大半年前还是市井中,名不见经传之人而已。”

    “可是一夜之间,就突然在上元夜惊动整个京师,并且由此进了台牢。”

    “然后就一路奇遇连连,如今……”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