狮子小说网/唐奇谭/ 第二百三十八章 信口
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二百三十八章 信口

    信口

    就在这座由江南运来的玲珑石(太湖石),所堆成嶙峋崎区、遍布孔道的人工山岳上,矗立着一座由东海所获的巨鲸骨骼,和海外输供的砗磲、珊瑚、水晶等宝货,所建造而成的白色小楼。

    而在楼中,一名形容清朗矍铄的老者,也刚刚放下手中的双筒迟尺镜,对着一身宽松居家锦袍,而显得富贵雍容的此间主人广陵王笑道:“王上为了贵主的婚事,倒也是颇费苦心了;这是有意效法当年郗太尉的东床择婿(注1)之故么?”

    (注:《世说新语·雅量》,郗太傅在京品,遣门生与王丞相书,求女婿。……门生归白郗曰:‘王家诸郎,亦皆可嘉,闻来觅婿,咸自矜持,唯有一郎在床上坦腹卧,如不闻。郗公云:“正此好!”访之,乃是逸少,因嫁女与焉。)

    “少师真是太看的起小王了。”广陵王闻言却是苦笑了起来:“余怎敢比肩郗(鉴)太尉与王(羲之)右军之翁婿佳话,也不过是拾人牙慧,师从李(林甫)独相当年的故智尔尔(注2)。”

    (注:开元权相李林甫利用天子怠政之心,党同伐异独断专横近二十载,号称朝野怨望无数;唯独对于六个女儿的终身颇为用心,而堪称是开明大度。因此常常令几个女儿站在高楼窗后,每有贵家子弟入谒,即使窗中自选可意者事之。)

    “王上也太过自晦了,岂不闻盈反则亏;如今园内汇聚的才俊少逸,怕不是囊括了大半个东都门

    信口

    当然了,有些言外之意他就没有必要直接说出来了。毕竟,这外间声嚣愈上的“兽祸”,已然接二连三的出现在了,这座古老的大都邑;也让那些畏惧和害怕朝野时局,出现新的变化和异数;立主维持现状就好的人家,再也没法继续装聋作哑和遮掩粉饰下去了。

    换个角度说,若不是新设的暗行御史部,在追捕和搜拿那个“马逆”的干系时,无意发现了这些潜藏于地下的奇异生灵。一直令其繁衍做大到,就连地下水城都局限不住了;那他们这些洛都城内官宦贵人门第,所拥有的的地位权势,又何以面对这些冲出地面的异类爪牙。

    “这么说,小王倒是辜负了大内的一番苦心,无意错过了一个,可能周庇家门、泽及后世的渊源了。”广陵王闻言却是沉默了片刻,这才重新展颜豁达一笑道:“不过,当下看起来,这位受邀而来的江监宪,恐怕也是别无此意了?”

    “哦?”王铎闻言不由一愣,随即也端起双筒的迟尺镜,向着小亭望去:却也认出来对方身边的那名男装亲随,无论是举手投足的动作,还是行走的姿态,都更像是个女子。而对方在这种受邀的场合中,携带关系匪浅的女子前来,这表明的态度和意味也很明显了。

    不过,对于他们这些门第人家来说,这点跳脱出格的行为却也算不了什么。只可惜他的家门没有适龄的女儿,而若是临时收养那些旁支的族女,又有过于轻慢之嫌;不然哪怕是庶出的子女。又可以先安排着接触一下,能够留下一点印象和渊源也是好的。

    “王上可知,大内已经放出风声来了,这位江监宪怕是在洛都呆不久了;”随即言尽于此的王铎,也不欲在这个话题上过于深入,而是转而对着这位老友,说起另一件相关的事宜:“听说当值那位衡平相公,已经在堂会中发起部议,令其折返西京筹建暗行分署,以为继续查遗补漏。”

    与此同时的江畋,刚想和初步表明心意的令狐小慕,在角落的无人私语处来一场别开生面的互动;却又遇到了不合时宜,主动前来搭话的访客。却是当初在等候陛见时,有过一面之缘和善意攀谈的其中两位仁兄。

    一位是出自号称“天之骄子”的京大学生,号称翘楚当中翘楚的两院之一——经济院出身;却以武官身份在总纲参事府行走见习的郑文台。以及出自京大的文学院,却在三司使之一盐铁司听用的同伴,长相清奇的一看就让人过目难忘的卢子升。

    其中形容俊雅的郑文台声音不大,还多少带有一点外地口音,说起话来却是言简意赅又分寸得宜,令人如沐春风的很容易生出好感。而长相异常清奇的卢子升,则是有些自来熟的豁达开朗,言辞敏达;还善于开些无伤大雅的小玩笑调剂气氛。

    因此,被打扰了好事的江畋,却也没有怎么生气。就顺势与他们一边取食,一边攀谈着,很久就变得熟络起来。当然了,他们在言语之间,对于江畋在暗行御史部的种种经历,表现出来的兴趣也更大一些;显然是事先已经知道了点什么?

    虽然,这两位主动结交的新识,不免有套话之嫌;但是看在对方态度诚然而说话风趣的份上,

    江畋也不介意籍此放出一些消息和口风。反正这种东西,他在金墉城值守期间,已经写成了详细好比般,脑补加考证参半的厚厚一份上报记录。

    因此,此时此刻不管信不信,对于具体内容该知道的也都知道了。就算额外再给散播一些细节出去,也是无伤大雅的事情了。因此,在江畋略带夸张和修饰的悉数道来,这两位倒也听得津津有味,甚至还能够兴致盎然的突出一些问题来。

    “这么说,当年开元三绝之一的裴将军,在河洛射杀怪蛛之事,竟然不是空穴来风,而是有所真是依据了。”听到这里,郑文台不由略作叹为观止的感喟道:“未想到此种异类,竟然还繁衍生息在神都脚下,深入地下的水道山隙中。”

    “难道当年御赐‘大辩证’的国师善无畏三藏,调伏北邙巨蛇而平息地脉的典故,也是真有其事?”卢子升却是若有所思的端着一块反问道:“听说在西渠蕃坊众所瞩目之下,当场掘出了一条十丈大蛇来,是否于此有所干系。”

    ------题外话------

    麻烦了,党员材料欠了好几项,要加班了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