狮子小说网/唐奇谭/ 第六百五十八章 前往
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六百五十八章 前往

    前往

    夷州大岛,又称大流求(既后世的台岛),与小琉球并称为东海,乃至远洋大洲的重要中转口岸,因此几乎每天都有十数班,乃至数十班的航次,往返大陆沿海各地等地的航次,四季持续不绝。

    而这还只是朝廷所属的各地运司名下,官方运营的结果;像江畋所搭乘的这艘乌丸号海鹘船,就是自两淮前往夷州的诸多官船航路之一。至于民间自行往来期间的数量,就更加令人数不胜数了。

    比如,在这个颇有些年头的千料海鹘船上,那些光着膀子的水夫和船工当中,就不乏肤色深浅不一的番邦各族归化人或是混血后裔;承担着底层最辛苦的劳役,只有很少时间能上甲板透口气。

    而在两三百名的旅客。也有囊括了三教九流的大众,既有唱和的年轻学子和年长士人,传道的灰衣的僧人和鹤氅的道士。也有甲板上直接做生意,兜揽浆水吃食的小商贩,或是现场表演技艺的杂耍艺人。

    究其根源,同样是那位穿越者前辈在世时,为后人留下的遗泽和成果之一。当年开元上皇在幸蜀中土,为了笼络领军殿后和护驾的梁公,而将杨太真的养女阿蛮,并同养在身边的孙女一同赐嫁。

    而被赐嫁的这位皇孙女,便是后来成为梁公重要助力的雍国长公主。当初由开元上皇许诺作为陪嫁的,正是夷州、海南两座大岛。正所谓是君无戏言,更何况是针对梁公这种天下

    前往

    因此,按照宗藩院所提供的记载,光是作为通海东海公室直领的夷州大岛本身,每年提供的各色藩贡就作价五六十万缗;这还不算那些杂七杂八的年节祭礼,对于大内和京兆本家的不定期贡献。

    此外,还有朝廷分派在岛上的市舶、海关、官椎等各种杂税收入;可谓是富甲东海的所在。因此,通海公室又与京兆本家,南海公室,大夏王庭,构成所谓一门三家“代牧海内”的诸侯外藩体制。

    虽然还有一些其他区域性的异姓宗藩公室,比如可达鸭将要继承的海东薛氏;又比如西国大夏在域外再封的诸多附庸诸侯;但是在国朝臣藩的远近亲疏排位上,始终以梁公后裔的一门三家为首。

    因此,与建国域外的大夏王庭,或是征拓海外的南海公室一般,通海公室也拥有一个规格略低的内廷藩幕体制。并保有数万规模的藩兵、义从和巡海水营的编制;维持周边地方海域的统治秩序。

    可以说,任何想要在夷州大岛上有所作为;都绕不过通海公室的存在。但好在这一次,江畋并非以受约束的官面身份,而是以通常意义上的个人行事。另一方面,他来之前也专门做了相应的功课。

    比如,前代的公室当主通海公,是个相当风流滥情的人物;在臣藩的例行觐见之后,就滞留在京师超期不归好几年。然后动辄在宅邸召开无遮大会,与同好的藩主交换姬妾侍婢;收揽各族女色。

    结果,在长期不归藩邸的情况下,导致他的几个弟弟和儿子们生出异心;待到他在一次狂欢做乐之后,突然中风不起之后;夷州大岛的藩邸内就顿时爆发了一场,堪称血腥残忍的内部争斗……

    最后在事态扩散开来,将岛上所有分家、臣藩卷入之前,由朝廷果断下令自浙西发兵介入;这才果断予以平息了可能爆发的内乱。而当时领兵介入并平息事态的兵马使,似乎就是现任的扬州都督。

    因此,最终是朝廷找到并指定了,前代藩主与养在平康里的外宅妇,所生的一位外宅郎君(私生子),在官军的护送下回夷州继承家业;成为现任的藩主。不过,现任藩主在位表现就乏善可陈。

    尤其是自从多年前由尧舜太后,特旨免除了这一代藩主的定期觐见义务之后,基本就呆在岛上经营自己的一亩三分地;除了与那些东海臣藩,日常例行的礼仪交涉外,也很少与其他公室交流往来。

    而作为他的继承人,当代的通海世子,也被传出天生的先天不足、体弱多病,从小到大同样很少在臣下前露面;哪怕在成年冠礼之后,也没有办法前往京城,接受宗藩院和藩务院的受册和立谱系。

    不过,这次江畋需要秘密交涉探察的对象,则是通海公室的旁系远支,世居兰溪县领地的完)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