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58章

    “老四正在老队长家里统计工分,马上也要回来了。你待会好好和他说说。这事儿我是不同意的。”

    林国安拍着心口道,“小意思,包在我身上。”

    林爷爷看他这嘚瑟样子,就瞄他一眼,“我这也是看你在县城有些见识,你可要给我把这事儿办好。”

    “行!”林国安立马爽快的点头了。

    厨房里,张秋燕也在准备做家里的饭菜。家里现在还是只有一口锅。索性老四两口子在家里吃饭少,有时候是将粮食放老大家里,跟着老大家一起吃的。所以用不到几次铁锅,所以两家人共用一口锅也不耽误事儿。

    张秋燕看到林国安还拎着肉回来了,就和李春菊道,“老三是真的变了。以前那里能吃他一口肉啊。”

    李春菊道,“去了县城当然就不一样了。”

    张秋燕听到这事儿就叹气。谁能知道老三竟然还是家里过的最好的呢。

    而这一切都是因为生了个好儿子。

    “大嫂,晓春去学手艺咋样了?”

    “还成,这才学没多久呢,哪有那么快啊。”

    “她现在这样总是缺一天工,你压力大不大。现在我们三个孩子念书,我和国栋都觉得这日子不好过。晓夏这还非得念书,要是她能像晓春这样去学手艺,也比现在强。学手艺,以后说婆家也好说。你说像现在这样念书有啥用?”

    李春菊当然知道她这个妯娌的心思了。还不是有两个儿子,闺女就不值钱了。

    她自己也更看重儿子,但是闺女也是自己的娃,要是晓春非要念书,她也不会拦着的。

    这么大的女娃了,也不知道能在身边待几年呢。以后去了婆家,就是想满足她,也没那个条件了。趁着还在身边对好点儿呗。

    “晓夏念书还是很不错的,没准以后出息呢,要不你问问老三,看老三的意见。我们家晓春就是问她三叔出的主意,现在也觉得好。”

    张秋燕有些拉不下这个脸,但是也指望林国安能够帮着说说闺女,让闺女收心。“那我回头找机会问问。都十四岁的娃了,还跟着人家孩子念二年级,这小学毕业,都要十七八了,人家都要笑话的。”念书好有啥用,又没晚生那个脑子,念的再好也就是队里第一名。可队里第一名有啥用呢。奖金也就几毛钱。

    堂屋里,林国华刚进屋就看到自家三哥了,太阳穴狠狠的跳动了两下。

    他总觉得看到三哥就没啥好事。

    果然他三哥就对他招手,让他过去坐着聊天。

    林爷爷抽着旱烟,一副稳坐钓鱼台的样子看着两儿子。“还那个邮递员的事儿,我和你三哥说,你听听他咋说。”

    林国华一听这事儿太阳穴跳的更快了。

    “这事儿是我丈母娘给找的,小英也是这个意见。我,我觉得也是随意。哪里做都是一样的。”

    他现在也是知道自己的能耐了。公社里面倒是有更好的职位,但是他的学历太低了。小学毕业,去了公社根本上不了台面。人家至少都是个初中毕业的。

    所以最后才只能安排这种给人送信的工作。

    说实在的,这多少让他有些受打击,所以对于出去工作的事儿,也没那么热衷了。要不是媳妇一直坚定,他早就和爹妈妥协了。

    林国安一脸看傻子一样的看他,“

    老四,我以前以为你很聪明的,咋你也是个榆木脑袋呢。”

    林爷爷点头,“真是榆木脑袋。”

    又听林国安道,“你说你这么好的机会,你竟然还觉得随意。这事儿能随意吗?你一犹豫,这好机会不就给人拿走了吗?”

    林爷爷:“……”

    林国华:“……”

    林国强:“……”

    “兔崽子,你说啥呢,让你好好说话,你还胡说八道。”林爷爷反应过来,直接拿着烟杆要抽人。

    林国安麻溜的跳开了,“爸,好好说话别动手啊。我这说的实在话,别瞧不起人家临时工。我这个临时工在县城里走哪里,人家都给我面子。咱走出去干啥要说自己是临时工呢,咱就说自己单位不就成了?老四就算是镇上邮局的临时工,那也是邮局的,总比咱这队里的记分员强。”

    “风里来雨里去的,这么辛苦,这日子好好过?”

    “人家都能过,他咋就不能过了。再说了,这一天能送几封信啊。老四要是自己出息,换个位置是很容易的。你连公社都不去,你咋有机会更进一步呢?所以老四,你要是个有个上进的心,你就赶紧走。”

    林爷爷气的脸红脖子粗的,他觉得自己真是老糊涂了,才会找让这兔崽子劝老四。

    瞧瞧老四这样子,就知道是动心思了。

    林爷爷气道,“去了那边,住哪里?连个住的地方都没,咋就说好了?”

    “这也是我要说的,你看人家老王家一个儿子都没,两口子住那么大的屋,我看老四和他媳妇就住老王家挺好的。以后还能帮忙孝顺老人呢。人家爹妈都是有单位的人,亏不了老四。”

    这不就成倒插门了吗?

    林国强觉得老三又在找抽。

    林爷爷差点吐血,觉得儿子这简直不要脸。

    “你……你这兔崽子,你自己咋没去住丈母娘家里?!”

    林国安摊手,“我倒是想啊,我丈母娘不乐意啊。她要是同意,我早带着媳妇儿子去他们家住着了。”

    林爷爷:“……”

    林国华沉默了半天没说话。

    “老四,你别动这个心思,咱老林家没给人做倒插门的。”

    “这咋是倒插门呢,这是互惠互利,人家老王家没儿子,老四去了他们家,孝顺老丈人,那人家还不得一心一意的帮着咱老四?就老四他丈母娘那性格,那地位,那本事,以后老四日子差不了的。要是以后我们晚生能找个厉害的丈母娘,我也乐意让晚生去丈母娘家里住着。”

    林爷爷觉得这已经不是不要脸能形容的了。

    他咋就生了这么个儿子呢?

    “老四,你要是还要面子,你就别动这个心思。”林爷爷黑着脸道。

    林国安立马来一句,“面子有啥用,日子才重要。”

    林爷爷气的不想说话了,直接追着林国安抽,让他滚蛋。

    林国安就麻溜的滚外面了。

    正好张秋燕还准备找他问晓夏的事儿呢,就把他叫家里吃饭。林国安觉得这运气不错,立马跟着二嫂去厨房吃饭。

    这边刚坐下桌子边上,那边老太太已经开始骂开了。骂三儿子简直太不要脸了。倒插门的事儿都干得出来。

    林国栋道,“老三,你又咋惹咱妈生气了?”

    林国安边吃饭,边道,“咱妈脾气大,啥时候不生气了?”

    张秋燕还惦记着正事儿,就道,“你管那么多干啥,老三这难得回来呢,你让他好好吃顿饭。爹妈那边气一会儿就没事了。”

    然后和林国安道,“老三啊,听说晓春去学手艺的事儿,是你出的主意,你是不是也觉得女娃学手艺好啊。”

    林国安点头,“是啊,女娃有个手艺,以后不差饭吃。”

    他有预感,以后手艺人肯定能挣钱的。

    张秋燕就很高兴,

    “晓夏,你听到没,你三叔都说学手艺好。”

    林晓夏顿时红了眼睛,闷不吭声的,“我不爱学手艺。”

    林国安纳闷道,“这和晓夏有啥关系,晓夏不是在念书吗?”

    张秋燕就笑道,“我是听说晓春学手艺,觉得挺好的。以后嫁人了做衣服好看,别人也高看一眼。所以想着让晓夏也去学,你说一个女娃念书干啥,学手艺多实在。”

    林国安觉得他二嫂这是傻了,“晓夏念书不是挺不错吗,胜男都说她特别用功,这以后念高中肯定都没问题的。没准还能念大学呢。你说晓夏要是去城里当了大学生了,这以后有好工作了,找个好婆家,还需要她动手做衣服?那现成的衣服商场里多的是。上海的京市的,随便你挑。”

    林晓夏听到林国安描述的这种生活,激动的脸都红了。

    张秋燕:“……那你咋让晓春学手艺?”

    “晓春自己不乐意读书,我能有啥办法?”林国安道。孩子又不是他的闺女,他还能管那么多?再说了,这不是指望着晓春学手艺,以后没准能给他干活来着吗?

    林晓夏道,“我愿意念书,我想念书,还想继续上初中,上高中,想念工农兵大学。”

    “有志气啊。”林国安道。

    张秋燕黑着脸,“你念出来都多大年纪了,还能嫁人吗?”

    “咋不能嫁人了?女娃有本事,那婆家随便挑的。晓夏要是自己有本事,分个好单位,以后要是单位给分房子了,还能找个倒插门呢。”

    堂屋里林国华呛到了。

    张秋燕被说的无话可说了,看着她闺女那个红光满面的样子,她后悔请老三来吃饭了。

    这顿饭亏大了。

    第92章

    被林国安这么一说,林晓夏更是坚定了要好好学习的信心。以前是想学点儿知识,不让自己成为一个文盲。现在是想得更多。想和晚生那样去城里生活,成为城里人。以后不用干农活,可以穿干净的衣服,和那些干部一样坐在办公室里面。

    以后找婆家也不是让人挑她,她还要挑别人呢。不受公婆的气,自己有本事,就算公婆不喜欢,她也能养活自己。

    所以等林国安放下碗筷继续去大房那边之后,林晓夏就直接和她妈道,“反正我要念书,你要是不让我念,我自己想办法挣钱念书。我一定要念书。”

    “学手艺有啥不好的?”张秋燕气的眼睛都红了,“你三叔说的是挺美的,能做成的有多少?城里是那么容易去的?你咋就不能安分的听我们安排呢。我能害你?”

    林国栋也道,“闺女,你听你妈的没错。你三叔说话总是没个正形。你看你爷奶都被他气坏了。”

    “反正我要念书。”林晓夏一直道。

    为啥不能进城?三叔一家子也进城里了呢,说明农民是可以进城里的。她没晚生那么聪明,就比晚生更努力,肯定能进城里的。

    旁边的林冬生弱弱道,“那啥,我觉得学手艺挺好的。爸妈,要不我去学吧,我挺乐意学手艺的。”

    张秋燕一愣,看他一眼,然后起身就拿着扫帚要揍人。林冬生吓得立马跑人。

    大房这边,林国安无视爹妈嫌弃的眼神,和李春霞说准备去看看晓春。

    李春霞道,“看她干啥啊,那多麻烦啊。”

    “好歹是我送去的,我这回来看爹妈了,就顺便去看看她。反正有车方便。”

    李春霞听到这话,心里觉得舒坦。觉得这当叔的倒是对侄女挺好。

    这就和她妈以前说的那样,远香近臭。老三现在离着家里人远了,就开始稀罕家里人了。

    “老三啊,那我就谢谢你了。这会让也没啥好东西,家里有个胡瓜,你拿回去凉拌了吃。”

    “这多不好意思啊。那行我也不客气了。”林国安笑眯了眼。

    临走的时候,林国安还骑在自行车上对着林国华嚷嚷,“老四,我和你那些可都是正经话,你可要好好想想。”

    林家两老本来见他都要走了,不知道啥时候能见着,气都开始消了,听到这话,林爷爷又朝着他追过去了。林国安麻溜的踩着自行车跑了。

    “兔崽子,你下次回来给老子等着!”

    林奶奶也叉着腰,“真是作孽生了这么个东西了,下次回来都别给饭吃。”

    然后又和林国华道,“别听你哥瞎说。”

    林国华犹豫的点头,心里却开始动摇了。

    谁不想过好日子呢。

    现在都分家了,他在家里也没和爹妈一起生活,媳妇现在怀孕了,回来的也少,他一个人在这边有啥好待的?

    镇上的生活和家里的生活确实有差距,买一袋盐都要走那么远的路。

    而且经过他三哥提醒,他心里也有些心动。他知道自己现在没啥出息,家里人也帮不上啥忙,自己也没本事。如果丈母娘家里能帮衬一下,他以后肯定能比现在过的好。

    不止他好,他媳妇和孩子也过的好。

    让小英一个镇上的女同志跟着自己住农村的土房子,他心里也觉得难受。

    他决定等媳妇王小英回来之后,和她私下里商量一下,看看有没有可能。丈母娘他们乐不乐意让他们去住。要是不乐意,是不是还要想办法借钱在镇上那边盖房子。

    ……

    林国安在家里刮了一阵邪风之后,又没事儿人一样的往山前李生产队去了。

    山前李的人都知道郝老太收了个徒弟了。而且徒弟还是半个山前李的人。

    说闲话的人不少,但是人家徒弟照样来学,而且还特别勤快,跟着师傅一起干活,事儿干完了就抽时间学手艺。

    林国安来这边的时候,郝老太和林晓春已经割完了下午的猪草了,准备回家里去学习去。

    看到林国安来了,林晓春又惊讶又高兴,“叔,你咋来了?”

    “看你爷奶,顺便来这边看看你。你去忙吧,我问你师傅你学的咋样。”

    林晓春就进屋里去了。

    林国安立马一脸笑,“郝师傅,那东西做好了吗?”

    “做好了,有晓春帮忙,我空闲时间多,做的也快,前两天就做完了。”然后领着林国安进屋里,又从屋里拿出了包好的东西。

    这材料都是之前林国安找机会连夜送过来的。底料是一对很普通的枕套,水红色的缎面。现在上面手工绣了一对鸳鸯,边边角角的还绣了一些花纹,一下子就高大上了。

    林国安看了眼睛发亮,不动声色的给收起来了,然后掏出两块钱给郝老太。

    “我觉得挺好看的,回头要是有人喜欢,我帮你多介绍几个人。人家都是县城的,肯定没人举报的。”

    郝老太捏着钱,心里觉得特别热乎,感觉自己好像回到了曾经给人做旗袍,赚大钱的日子。于是爽快道,“成,要是还有人看得上,我就帮着做。”

    走的时候,林国安就嘱咐林晓春好好学,“晓春,你师父是个有本事的人,她说你挺刻苦的,你可要争取把你师父的本事学会了,以后才能过好日子啊。”

    林晓春觉得她叔真是关心她。二叔和四叔都没管过她学东西的事儿呢。三叔还特意来看她。

    “叔,我肯定好好学,以后学会了,给你和还有三婶,晚生他们都做一套衣服。”

    “好好好。”林国安很高兴,一套肯定是不够的,肯定要多做几套的。

    ……

    林晚一天没看着他爸的人,下午放学看到他爸和他妈的时候,发现他们竟然在吃胡瓜,立马冲过去,“爸,你吃啥啊?”

    林国安道,“明知故问,当然是在吃胡瓜啦。”

    嘴里还嘎吱的咬着,一听声音就知道这瓜特别脆。

    林晚咽口水。

    站边上的刘胜男一口塞自己嘴里之后,就将林晚的那一份从兜里拿出来林还用纸包的严严实实的。

    一根本来用来凉拌的胡瓜,被分成三节给直接吃了。

    林晚大口大口的吃,特别满足。

    他刚吃完,林国安就问他今天在学校的情况。林晚噘嘴,心里有些不痛快。每天都被一个真学霸盯着,谈能有啥情况,当然是认真学习,天天向上,努力保住马甲呗。

    苦啊,这日子真是苦啊,咋就被人盯上了呢。

    “爸,别的情况没,就是觉得念书特别辛苦,你看看是不是要给我买点儿啥给补补?我们班上好多人都说家里给补脑子呢。”

    “脑子是天生的,咋可能补呢。”林国安语重心长,“儿子,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这才是真道理。”

    林晚:“……”

    刘胜男道,“其实我觉得还是可以补好的,他爸,我觉得我念书有些跟不上,我该好好补补。”

    林国安:“……那我们国庆的时候去市里玩?这县里感觉没啥好东西啊。”好东西卖不出价格。

    听到林国安这话,母子两人呢眼睛一亮,然后兴奋的点头。

    林晚这么大,还没去过市里呢,很是高兴。虽然有上辈子的记忆,但是他觉得那都是上辈子的事儿了,和他这辈子没啥关系啊。他这辈子的记忆,才是属于这辈子的自己的。

    他要让自己的童年充满美好的回忆。比如吃好吃的,喝好喝的,玩好玩的。

    “学该学的。”999突然乱入。

    林晚嘴巴一歪,直接不理他。

    回到家里之后,他就拉着刘胜男问市里有啥好玩的。

    提起市里,刘胜男有说不完的好,“好玩的可多了,市里还有公园呢,还有个动物园,里面有大熊猫。知道啥叫大熊猫吗,就是特别稀罕的东西。”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