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93章

    “都住口。”皇帝一声厉喝,那些声音才堪堪停住。他揉了揉太阳穴,一脸的疲惫。

    掩下的眸子,却都是暗芒。

    他起初怀疑过这只是萧渊想要退婚的诡计,可派出去的人查了底掉,都没有寻到和萧渊有关的半点蛛丝马迹。

    尤其,他也不觉得萧渊有什么未卜先知的能力,可以预知什么时候天会雨停。

    正如那些官员所说,此事,当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

    他抬眸冷冷扫过下列争的面红耳赤的官员。

    “瞧瞧你们,身为朝廷命官,一个两个的都像什么样子,简直丢人现眼!”

    官员们都低下了头不说话,一直沉默的萧泽却是忍不住站了出来。

    他本就中意那端三才情身段,况且还有端老爷子门生,自已得不到,就算是毁了,他也不会让萧渊得到。

    “父皇,儿臣有话要说。”

    “说,”皇帝摆了摆手。

    萧泽站直了身子,眉头紧锁着,“儿臣以为,端三姑娘之事,应当慎重处之,不论真假,如今外界言论如此,都不可因婚事让民心动荡。”

    “父皇正值壮年,龙体康健,若说娶天命之女,也当是父皇来娶,才名正言顺,我和四弟为臣,不可僭越了体统。”

    “你说是不是,四弟?”

    萧泽话音落下,官员中响起抽气声,短暂的安静后,是更激烈的讨论。

    这算什么事儿?

    本是儿子的未婚妻,若是因此,就被皇帝娶了去,那岂不是成了整个大梁的笑话,史书上又会如何书写这段历史。

    岂不是奇耻大辱。

    萧渊目光逐渐变的冰冷,“二哥出门前可是把脑子忘在了府里,若是没带脑子,就闭上嘴别说话,莫让人笑掉了大牙。”

    他是不娶端梦梦,可有端老爷子的情分在,也绝不会将她推入火坑。

    “四弟这是什么意思,莫不是你当真想娶端三姑娘?”

    萧渊冷哼一声,“婚是父皇赐下的,我娶自已未婚妻有何不可。”

    萧泽有些急了,口不择言说,“你明知端三姑娘是大梁的福星,先前你就忤逆父皇,百般不愿,如今又不愿退婚,分明是居心不良,觊觎皇位。”

    萧渊冷冷撇了他一眼,说出口的话气的萧泽眼前发黑,“那若是今日,被说成天命之女的是二皇嫂,二哥也会如此大义凌然,将二皇嫂送进宫里吗?”

    “你——”

    “够了,都给朕闭嘴。”皇帝脸色难堪的很,狠狠瞪了眼两个儿子。

    让他们继续在朝堂上说下去,他这个皇帝岂不是成了夺儿媳妇的无耻昏君。

    可若是当真让萧渊娶,也正如百官和萧泽所说,他龙体康健,流言可畏,委实膈应。

    皇帝沉着脸,正纠结之际,有宫人匆匆来报,说是香觉寺闻音大师求见。

    在大梁,闻音也算是极其灵验的大师,皇室一类的法会,皇帝有时也会让钦天监去香觉寺询问闻音意见。

    闻言,皇帝摆了摆手,让人把闻音宣进奉天殿。

    萧渊微微偏头,朝殿门口看去,正巧对上闻音投来的幽怨目光,他淡淡收回,只当没有看见。

    “……皇上。”闻音走上前,对皇帝行了一礼。

    这个敏感时期,闻音的到来让皇帝不禁坐直了身子,面容郑重了几分,“闻音大师这个时候求见朕,可是有什么事情要说?”

    “正是。”闻音打了个佛号,“近日城中流言,贫僧也有所耳言,恐危百姓社稷,故此来这一趟。”

    闻音,皇帝身子微微前倾,锐利的眸子紧盯着闻音,“哦,那大师对此事如何看?”

    闻音又念了句阿弥陀佛,佛珠转动的飞快,垂着眸子开始说起了瞎话。

    “那日端三姑娘同四皇子去寺中祈福诵经,贫僧曾与她有过一面之缘,单就面相而言,端三姑娘确实是大富大贵之命。”

    单此几句,就让皇帝陷入了沉默,文武百官间炸开了锅。

    闻音在整个大梁的名声都十分响亮,且十分灵验,从他口中说出来的话,不免更让人信服。

    大富大贵,天下最为大富大贵的,不就是皇后之位吗。

    第130章天命之女

    皇帝拧着眉,脸色难看的很,一时没有说话。

    二皇子一党却是彻底坐不住了,“皇上,就连闻音大师都如此说,可见此事非同一般,您龙体康健,这天命之女如何能嫁予四皇子,这是动摇国本啊。”

    “是啊。”有愈来愈多的人站了出来反对。

    闻音斥红着脸,站在殿中不住转动着佛珠,皇帝骑虎难下,目光突然落在了他的身上。

    “闻音大师以为,朕当如何?”

    闻音手中佛珠一顿,又是一句阿弥陀佛,才淡声开口。

    “那位施主说的不无道理,皇上尚春秋鼎盛,天命之女嫁给旁人确实对您龙体有碍,贫僧有个建议,可将端三姑娘招入钦天监为司命女官,等下一任君王选出时,再给其赐婚。”

    如此算是最好的法子了。

    皇帝不用娶她,被后人诟病是夺儿媳,也能趁机取消了这门婚事,等储君抉择出来,再行赐婚。

    “此法甚好,最为两全。”皇帝点头赞道,。

    只是闻音那句天命之女嫁予旁人予他龙体有碍,被他记在了心里。

    皇帝一锤定音,立即让太监去了端府宣读圣旨,端梦梦从准四皇子妃,一跃成为未来储妃,还被封了女官。

    整个端府都喜气洋洋,唯独她自已,呆呆愣愣的,仿佛被抽走了魂魄。

    端老夫人只能安慰她,等萧渊杀出重围,坐上那个位置之后,她依旧会是皇后,若是不能,她也不必冒夺嫡失败的风险。

    失望只是一瞬,不论是端梦梦还是端莹莹都更会选择对自已有利的一面,毕竟她是天命之女,萧渊想要皇位,定是会来娶她的。

    当日,端梦梦就被接进了宫,皇帝同时下了一道旨意,除却重要节礼,不允许她踏出钦天监半步。

    萧渊嘴角讽刺的掀起,意味不明地注视着皇帝,他该是担心大梁的天命之女和别人暗通款曲吧,

    毕竟,端梦梦对他的心思人尽皆知。

    他不屑的扯扯唇角,等尘埃落定之后,才豁然开口,“儿臣的梧桐苑已经布置妥当,如今所有人都知晓儿臣要娶正妃,父皇以为此事当何解?”

    皇帝说不心虚是假的,当初硬逼着他娶,如今出了这事儿又立即退了婚,他自已脸皮也臊的慌。

    “作为补偿,你可以提一个条件,朕都会答应你。”

    “不用。”萧渊冷笑了一声,冷峻的面容上是失望至极的讥嘲,“未婚妻都没了,儿臣还要什么补偿。”

    皇帝一哽,虽有一些生气,可愧疚压过了那一丝气愤。

    “未婚妻没了,本就够窝囊了,如今我皇子府敲敲打打,忙活了数日,若是最后取消了婚事,儿臣脊梁骨还不被戳穿,以后就都不用出来见人了。”

    “……”皇帝呼出了一口气,说,“满朝文武家的姑娘,任由你挑如何,朕即刻就下旨。”

    闻言,不少官员都眼巴巴的瞅着萧渊。

    “儿臣的四皇子府,不是您的后宫,任谁都可以兼容。”

    这句话彻底让皇帝动了气,挥手直接让大太监宣布下朝。

    他手一指萧渊,“来朕御书房说。”

    这逆子说话向来气死人,左右御书房没有旁人,他们父子就算吵翻了天,也没有文武百官知晓。

    萧渊眼眸掀了掀,不紧不慢的跟了上去。

    沈文一步三回头,等人都走远了,才皱着眉快步离开了奉天殿。

    此事发生的着实蹊跷,他向来不信鬼神之说。

    御书房,大太监额头的汗直往下滴,对面容冷峻的萧渊小声说,“四皇子,这御书房的门造司局的刚换上,您可轻着点。”

    萧渊凉凉的瞟了眼大太监,走进了御书房,皇帝就坐在龙椅后盯着他。

    那眼神,说是发怒也称不上,却夹杂着审视的打量,极具穿透力,仿佛是想看穿他真实的想法。

    萧渊不以为意,施施然在椅子里坐下。

    帝王多疑,他很早之前就深有体会了。

    宫女给父子二人奉上了茶,皇帝难得的心平气和,“朕记得,赐婚时你并不乐意娶端家的,如今……是因为她天命之女的身份,才改变了主意吗?”

    萧渊端茶盏的手一顿,没有递到唇边就又放了回去,“父皇不若直率一些,不用如此拐弯抹角。”

    “您当问我,突然想娶端三姑娘,是不是因为她的身份,因为儿臣觊觎您的皇位。”

    皇帝面色倏然冷了下去,“你说话,永远都学不会婉转,和你母妃一个样。”

    “所以父皇才会讨厌我们母子?”萧渊抬眸迎上他冷厉的目光。

    皇帝冷哼一声,移开了视线,“若我讨厌你们母子,你又如何能活至今日,朕说过,除了你母妃的死,其他,朕不曾亏欠你们母子半分。”

    萧渊讥嘲的勾了勾嘴角,垂头抿了口茶,没有接这话。

    是与不是,他自然会查,真相大白之日,心中自然会有分辨。

    “朕问你的问题,你还没有回答朕。”

    萧渊轻轻点头,抬头看着他,说,“若我说不觊觎你的皇位,你信吗?”

    皇帝眸子危险的眯了起来,脸色难看的紧,“就算是,你也不当如此直白。”

    “那是因为我不像您,冷血虚伪,莫说是我,只要有一争之力的皇子,哪个不肖想,只不过……”

    他语气顿住,没有再说下去。

    “只不过什么……”皇帝问道。

    “百善孝为先,若是娶天命之女会折损父皇龙体,儿臣也不会娶。”

    总算是听他说了句像样的话,皇帝脸色还没彻底缓和,就听他继续冷声说。

    “但儿臣不娶是一回事,你们逼着儿臣不让娶,是另一回事,若就此揭过,往后儿臣还如何在朝中立足,岂不是成了京城的笑话。”

    退婚之后,所有人都会知晓,他萧渊并不得皇上恩宠,更没有将皇位传给他的打算,朝中那些骑墙不定的官员,更不会为他效命。

    毕竟,端三姑娘都赐婚给他了,又在被知晓是天命之女后给取消了婚事,帝王之意,已经是很明显了。

    皇帝罕见的没有发怒,而是沉默了好一会儿。

    “儿臣在朝中讨不着好,可不符合父皇您一碗水端平的脾气啊。”

    皇帝抬头瞪了他一眼,这逆子嘴里从来都吐不出什么好话。

    “你二哥从来不敢在朕面前如此放肆。”

    萧渊根本不接这话,也没有起身要走的意思,就坐在那喝茶,一盏喝完,又续上一盏。

    皇帝眼皮子抽了抽,终于先开了口。

    “说吧,你究竟想要什么?”

    “城东驻守的一万兵马。”他答的十分干脆。

    皇帝却是立即变了脸色。

    皇子掌兵权乃是大忌,何况萧渊手中兵马已经不少了,如今竟还如此大剌剌的和他要。

    “你方才刚说了觊觎朕的皇位,这会儿就敢开口和朕要兵权?”皇帝阴冷冷的看着他。

    萧渊不以为意,淡淡笑着,“父皇心中清楚,儿臣的军马都在南边,就算京中出了什么变故,赶来也是鞭长莫及,西大营那点兵力自保都不够。”

    “二皇兄手中的兵马,可是儿臣的两倍不止,儿臣要一万兵马以备不时之需的自保,不算过分。”

    他不多要,一万兵马,再加上西大营也只是勉强能和萧泽持平而已。

    皇帝拧着眉思索了一会儿,萧渊也不打扰,时间一点一滴过去,茶壶都见了底,他才终于开口说。

    “可以,但朕有个条件,南边的兵马无召,此生都不得靠进京城百里,违者,朕定斩你。”

    萧渊直接点头说了句好,“不过既然给了儿臣,军中将领调遣,就都由儿臣说了算。”

    皇帝摆了摆手,“随你,待会儿我让人把令牌给你就是。”

    萧渊放下了茶盏,却依旧没有起身要走的意思。皇帝不耐烦了,“不是都给你了。你怎么还不走?”

    “二十三那日的大婚……?”

    “随你,爱如何就如何。”

    “那父皇便下旨吧,儿臣要娶沈家姑娘当正妃。”

    皇帝眼皮子一抽,抬头冷冷的注视着萧渊。

    萧渊丝毫不惧。

    “你是故意要和朕作对?”

    “儿臣不敢。”萧渊声音很淡,“儿臣中意沈家姑娘,还请父皇允许。”

    他这话说的颇为诚恳,皇帝沉默的看着他,好一会儿才不耐的摆了摆手,“行了,滚回府等着去吧。”

    “多谢父皇。”

    这一次的交谈,算是父子二人最为心平气和的一次,至少皇帝没有砸东西。

    萧渊走后,皇帝冷凝的面容才慢慢缓和了下来,脸上再没有丝毫不满,吩咐大太监磨墨。

    大太监看着重新书写的圣旨,眼皮子跳了跳,不懂四皇子究竟是如何做到的,依皇上对沈家的厌恶程度,不当会答应才是。

    可好奇的又哪止大太监一个,凌辰逸端看着送来的旨意,好半晌都没有回过神来。

    最后圣旨被从手中抽走,他才微微回过神来,“萧渊,你是如何做到的?”

    皇舅舅竟然答应了沈安安做正妃,简直是匪夷所思。

    就算出于愧疚,想要他下圣旨册封沈安安做正妃,怕也是不可能的。

    萧渊将圣旨从他手中抢了回来后,小心翼翼的收好,放在了身后的架子上。

    坐回椅子里,才回答凌辰逸的问题,“我先是向他要了东城的兵马,而后才说要她做正妃,他自然会答应。”

    他眸中浸着讽刺的笑。

    有了东城兵马对他而言不说是如虎添翼,但也算一大助力保障,这个时候,若是他再提出要娶哪家大臣的女儿,皇帝必然不会答应。

    而沈家,如今可以说是落魄,不说帮忙,甚至还要他操心,此时说出娶一个毫无助力的正妃,才能让皇帝心里平衡。

    不担惊受怕!!

    至少,他当时听说他要沈安安做正妃,该是松了口气的。

    他真是把皇帝的心思拿捏的很准!

    凌辰逸叹了一声,“如此深情,那姑娘要是不对你好,我都不依她。”

    萧渊勾唇,心情前所未有的愉悦。

    凌辰逸瞪了他一眼,“你若是将这份心思放在大业上,说不定我们已经成事了。”

    他也不用整日在闲职上晃荡,永宁侯府也不必再谨小慎微,如履薄冰。

    “不急,等她进了门。”

    等她进了门,他就可以安心的筹划大业了,那些被暂时搁置的事儿,可以再继续实施下去了。

    凌辰逸眉头挑了挑,“你想的倒是美好,人姑娘答应了吗?别说我没提醒你,距离大婚之日可就剩四日了。”

    话落又拧了拧眉,“不过想来她也不会不嫁,毕竟都从侧妃变成正妃了,你牺牲了这么多,她要是不愿意,你也太可怜了些。”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