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59章

    追兵自然被他引开,顾茵一行人顺利下山,赶了大概一个时辰的路,天色暗得伸手不见五指,终于到了义军暂时的落脚点。

    那小将又带着人出了去接应,顾茵则扶着文老太爷和吓得快尿裤子的文二老爷下了车。

    义军暂时的据点十分简陋,就是一间已经断了香火的荒郊破庙。

    顾茵一手扶一个,扶着他们进了庙宇正殿从角落扒拉出两个蒲团,让老太爷和文二老爷歇下,然后她看到殿内正中间搭置的简易灶台——就是柴火堆上头放个架子,架子上挂着一个陶锅。

    顾茵取用了殿中放置的火折子,生起了火。

    火生起来后,她又和人问了水缸的位置,端着陶锅去取水、烧水,还要了一些青菜和米。

    看守正殿的士兵见她这样,气愤地和同伴道:“这小娘子心忒狠,我们将军舍生忘死地把他们救出来,到现在还没个下落,你看她这优哉游哉的模样,太气人了!”

    “算了,你管她呢。咱们将军主要是为了救文老大人,救他们这些百姓也就是顺手的事儿。不过你说的也没错,咋就烧水做饭了?饿死鬼投胎呐?确实气人!”

    热水很快烧滚,顾茵放了青菜和大米,熬起了菜粥。

    她随身带着调料罐,加上手艺非凡,很快正殿内就萦绕起食物的香气。

    “我饿了,我陪着爹和那狗皇帝说话还没吃夕食呢。”文二老爷缓过一阵,哆嗦着腿从蒲团上爬到顾茵身边,扯了下她的衣袖,“给我先盛一碗吃。”

    顾茵没动,文二老爷嘟囔道:“咋了,你也吓傻了?”

    屋外忽然雷声大作,豆大的雨滴噼里啪啦砸在地上,雨幕大的遮天蔽月。

    文二老爷被吓得打了个激灵,抬眼望去,这才看到顾茵已经泪流满面。

    她下半张脸上的锅灰都被泪水冲刷干净,泪滴从下巴处像断了线的珠子一般落下,砸在地上。

    文二老爷被她一声不吭光泪如雨下的模样吓到了,再不敢要吃要喝。

    …………

    大雨倾盆而下,晚些时候,那小将带着人冒雨赶回。

    外头喧闹起来,一众将士都在问青年的消息,顾茵也嚯的站起身,站到了门边。

    然而令人失望的是,小将再回那山上已经寻不到青年的踪迹了,且春水镇的精锐禁卫也赶了回去,凭他们几人并不能再冲破关卡,一行人且战且退,总算是在没有减员的情况全身而退。

    “怎么还有吃食的味道,这档口你们还有心思吃饭?”那小将恨铁不成钢地喝到。

    “不是我们,是将军救得那个妇人弄的。”

    那小将瞪向正殿门口,他可没忘了那妇人当时迫不及待离开的模样!

    顾茵并没有察觉,只是微微垂首,静静地站在那儿,厚重的留海把眼睛完全盖住。

    “不管他们,兄弟们照常巡逻把手,等到天亮,咱们再派人出去搜寻接应。”

    众人纷纷应是,都回到自己岗位上。

    而顾茵依旧站着,她自己也不知道站了多久。

    一直站到天边泛起鱼肚白,雨势渐小,殿内的文二老爷都传出均匀的呼噜声了,才听到外头的将士欢呼道:“将军回来了!”

    青年蓬头垢面,浑身是血,脸上那块贴合的胎记也掉了,露出了侧脸靠近耳蜗处一道拇指长的红色疤痕,沾染上鲜血后,那疤痕红的越发夺目。

    他推搡着前仆后继要往他身上扑的众人,爽朗笑道:“嚷什么?怎么,见不得老子回来?”

    一众将士都红了眼睛,簇拥着他进了来。

    进得那破庙,入眼处则是火光跃动、一室温暖的正殿,门口安安静静地立着个窈窕的身影。

    荒郊野外,夜风猎猎,将她那不合身的衣裙吹的衣袖鼓鼓,衣袂翻飞,好像随时要随风而去一般。

    青年不自觉地放慢了脚步。

    “你回来了?”她轻轻地问,声音里还带着沙哑。

    “嗯,我回来了。”他亦轻轻地答。

    “我给你留了热粥,你喝一些吧。”

    “好。”青年跟着她进屋。

    簇拥着青年进来的士兵们反而不好意思跟了,更有人奇怪嘟囔道:“奇了怪了,我咋突然脸红了?”

    “我也是,反正感觉不该在这里待。”

    那年轻小将也耳朵发热,开始赶人:“都走都走,干自己的事儿去。”

    …………

    顾茵用手背擦了擦眼睛,蹲下身开始舀粥,带着些鼻音道:“熬了好久,火候肯定是不对的,但是先吃一点暖暖肚子。”

    青年又轻声道一声“好”,等到热粥端到手里,他几口就喝完了一小碗,说:“好喝。”

    是真的好喝。

    当时他挟持着小皇帝被逼至一处悬崖,前无去路,退无可退。

    不过幸好,那里他也去过,依稀记得下头有许多藤蔓。

    他伸手拧断了隆庆帝脖子,在他来不及呼救的时候把他扔向反方向,同时纵身跃下。

    他身形魁梧,下落的劲道更比常人大,即便是双手抓住藤蔓,也是下落了十几丈才勉强稳住了身形。

    后头山上的禁卫开始放箭,同时从其他山道下来搜寻。

    他只能改变路线,从另一处爬上去。

    夜色昏暗,他身上也有不少伤,力有不逮的时候,也不知道怎么,就想到事发之前,顾茵给他煮的那碗面。

    热滚滚,香喷喷,鸡肉软嫩,酸菜酸的恰到好处,若是在这冷冽的风雨交加之夜吃上一碗,那是何等的快活?

    眼下虽没有那样的面,但一碗简单的菜粥也让她烹调的很是可口。

    肠胃一热,青年舒服地喟叹出一口长气。

    “我当时,我当时……”顾茵深呼吸一口,不知道该怎么解释。

    “你做得很好。”青年温声道:“比他们都好。”

    他也不擅长夸人,顿了顿又干巴巴地道:“你比他们都听话,若是男子,你肯定是个好兵。”

    文老太爷在旁边听了差点笑出声。

    “你身上的伤……”听他没有责怪,顾茵的目光落在他端碗的手上。

    他双手都皮开肉绽,尤其是抓利剑的那只手,更是血肉模糊。

    “疼吗?”

    “不疼。”

    顾茵无奈看他,这是把她当孩子骗呢?

    青年弯了弯唇,笑道:“好吧,是有一点疼的。”

    两人都狼狈得很,一个脸上身上尽是血迹,活像地府里爬出来的恶鬼,一个发髻散乱、脸上又白又黑的,却是一起都笑了起来。

    “咳咳!”文老太爷清了清嗓子,先转头看向青年,“你先去包扎伤口,她做的饭是仙丹妙药吗?能治你的伤?”又对顾茵道:“闻了一晚上粥香,你不知道给我盛一碗来吃?”

    两人被他说的都得分开,青年去找人包扎伤口上药,顾茵则还留在殿内,又舀出一碗菜粥送到老太爷跟前,“您饿了早说呀。”

    文老太爷呼噜着热粥看她一眼。

    傻子也瞧出顾茵之前不对劲了,而且当时青年未回,他也没心思吃饭。

    “你这不行,”文老太爷咽下一口热粥,“他姓甚名谁,有没有家室,你打听清楚没?”

    “没,没啊。”顾茵声如蚊讷,“萍水相逢,我打听那些个作甚?”

    “你说打听这些个作甚?!”文老太爷急的直瞪眼,那青年看着二十好几了,这个年纪早该成家,更可能是几个孩子的爹了。顾丫头虽然嫁过人,但总不至于给人做妾!

    顾茵被他瞪得不敢抬头。

    “一会儿你闭嘴,我来问。”文老太爷恨铁不成钢地把空碗塞回了她手里。

    “嗯。”顾茵声音越发低,和蚊子哼哼没差别。

    然而不等后头老太爷再找青年说话,外头晨光熹微的时候,扑簌簌飞来了一只信鸽。

    那青年带着未包扎完的伤口和尚未清洗的一脸血迹,快步进了来,道:“援军来了,我们要去攻打清净山。你们先走!”

    顾茵搀上文老太爷,文老太爷再把睡得不知今夕是何年的文二老爷喊醒,带上周掌柜和袁师傅,一行人轻车简行地由那白皮小将护送,踏上回寒山镇的归途。

    临分别前,青年看着顾茵,顾茵也正好看向他。

    “你……”顾茵张了张嘴,千言万语到了唇边,最后只说出一句,“保重。”

    第63章

    一行人天亮出发,

    路上并未遇到旧朝的人,终于在当天夜里赶回了寒山镇。

    那白皮小将为首的义军中人并未久留,把他们平安送到文家大宅门口,

    就立刻转头离开。

    文家值夜的家丁看到文老太爷和文二老爷全须全尾地回来了,

    高兴地跟过年了似的。

    文大老爷听到响动就立刻出来了。

    都深夜的时辰了,他还穿的整整齐齐的,

    显然是还担心得没有就寝。

    看到文老太爷被家人接进府里,顾茵他们也该回顾宅了。

    然而马车刚掉头没走多久,

    就遇到了提着个灯笼寻过来的王氏。

    “我家大丫呢?”王氏看到坐在车辕上的周掌柜和袁师傅,

    同当时看到文二老爷掉下车的老太爷一般,

    急得都破音了。

    “娘,

    我在这呢!”周掌柜勒停了马车,顾茵撩了车帘,

    探出了个头。

    “唉!你别下来了。”王氏小跑着上前,手脚并用地从马车后头上了车。

    等到上了车,王氏把顾茵从头到脚地摸了一遍,

    然后紧紧攥着她的手,连声道:“回来就好,

    回来就好!”

    顾茵的手被她捏的生疼,

    她也不呼通,

    只问王氏道:“娘怎么知道我们回来了?”

    王氏解释道:“就隔着一条街,

    我正和忠伯在门口说话呢。”

    至于她为什么这么晚还守在家门口,

    自然还是在等她,

    怕她哪天回来了,

    忠伯年老耳背,没及时给她开门。

    两家确实离得不远,说话的工夫马车就停到了顾宅门口。

    顾茵和王氏、周掌柜下了马车,

    袁师傅则赶着车自己回家去了。

    顾宅门口,不止忠叔在候着,宋石榴和武安、顾野、徐厨子和他两个小徒弟,甚至田氏母女都没睡,一听到响动全部迎了出来。

    “娘!”

    “嫂嫂!”

    两个小家伙像两颗小炮弹似的一起冲了过来。

    顾茵张开臂弯把他们接住,一人揉他们一把,而后看着顾野笑道:“怎么打扮成这样?”

    武安没怎么变化,只是高了些也瘦了些,顾野却是大变样,穿着那个黑漆漆的大斗篷,套着帽兜,还学顾茵一样剪厚刘海、抹锅灰,像又经历了一次流浪一般。这要走路上,顾茵还不一定能一眼把他认出来。

    “想和娘一样嘛。”顾野带着鼻音,瓮声瓮气地说。

    自打他有了娘以后,就没有和娘分开过这样久。

    有时候顾野也很害怕,怕自己会像不记得小时候的事那样把娘的模样也忘了。所以他才坚持这样打扮。

    那就是说之前他也是这个样子去山上打探她的消息的?

    那将军见到他这样,会不会觉得这对母子俩真是丑得如出一辙?

    这么想着,顾茵不由弯了弯唇,后头看到众人都笑着出来迎自己,她更是眼眶发热,“人这么齐啊,怎么大家都没睡?”

    “唉,师父回来就好,回来就好。”徐厨子捂着脸哭着像个二十八九的孩子。

    田氏母女虽然和顾茵接触得最晚,但此时也是一起呜呜咽咽哭了起来。

    “人都回来了,还哭个啥?走走,都进屋去说话。”王氏指挥着大家进了去。

    而她自始至终都没松开顾茵的手,显然心情并不如表现出来的镇定。

    武安和顾野别提了,跟粘在顾茵身上似的。她到了正厅被王氏按着坐下,两个小家伙也不找地方坐,就还一左一右地靠在她身上。

    王氏又招呼着宋石榴出了去,两人很快从厨房过了来,一个端着清水,水盆里放着柚子叶,另一个则端的是烧着炭的火盆。

    “来来,跨火盆。刚进来的时候忘了,现在再跨过!”

    顾茵虽然不相信这些,但是看到王氏早就备好了,还是依她的话跨了火盆。

    后头王氏又用柚子叶蘸水在顾茵头上、身上都打过,再把柚子叶递给周掌柜,让他也在自己身上拍打一通,最后用拧了帕子递给顾茵,“先擦擦,这水是干净的。”

    宋石榴在旁边道:“老太太每天都烧柚子水,早中晚各烧一回,这水是晚上才烧好的。”

    顾茵擦了把脸,王氏又站到她后面,拿了把小梳子要把她那锅盖刘海给梳上去。

    顾茵知道自家婆婆和她是一样的,心绪不定的时候就喜欢找点事在手里做着,所以尽管她一会儿肯定要再拆开发髻沐发,所以还是任由她梳弄。

    周掌柜已经开始说这些天发生的事了。他们两人虽然出去了一个半月,但其实情况并不复杂,也都是一开始负责做饭,最后参与了一下逃跑计划。

    “哎!我就知道你那办法肯定管用。”王氏又转过身擦了擦眼睛。

    当时青年和顾茵、文老太爷三人商量好之后,文老太爷负责把文二老爷骗住,让他出面和去买粮的统领打交道,青年则托顾野传信回寒山镇。

    王氏率领徐厨子和菜刀砧板,和文家一干人等不眠不休地齐齐干活,总算是在约定时间前,处理好了王家二老留下来的那些粮食。

    说完话,时辰是真的不早了,王氏打发大家先去休息。

    “我有点饿,娘吃不吃宵夜?”顾茵说着话要去厨房。

    王氏把她拉住,“家里有现成的,你别忙活了。先沐浴,洗完再吃。”

    不用顾茵再张罗,王氏就和宋石榴一起打好了热水,放置好了浴桶。

    顾茵把灰扑扑的衣裙脱下,泡进热水,只觉得每个毛孔都熨帖起来,立刻舒服地叹了口气。

    在外头一个多月,她不像在家里时一两日就洗一次,每次洗澡都跟做贼似的,洗不够一刻钟赶紧出来。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