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连续熬了三个晚上之后,三老太爷连哭带嚎的拄着拐棍,一步三晃的打着摆子挪进林远山家的院子里,艰难求救。然后小孩哥就知道了,他娘又干出了一些不太好说的奇葩之事。
将哭到险些要晕厥过去的三老太爷给哄走了之后,母子俩展开了一场,关于如何把全家人给一同薅走的可行性会谈。
不论什么时候,林宥安都愿意尽最大的努力,去完成母亲的期待。这是他自已曾经答应过她的事情呀,要一辈子奉其为母,一辈子孝顺楚迟。
所以他去找了大伯父,又带着大伯父去找了族长,和族中的各位族老。一番这样那样的煽情铺垫之后,直接甩出了一张林氏宗族绝对不可能拒绝的了的牌。
“我娘的亲舅舅是京城里的刑部尚书,他老人家说会把我荐去弘文馆念书!”
就是这么短短的两句话,换来了林氏全族的上下一心,同心同德。
弘文馆啊!
那是他们这些乡下宗族,八辈子都不可能够得到的地方。
以前,老十六只是求学于弘文书院,就能一路披荆斩棘摘下一府解元的功名。如今他的儿子,竟然有机会进那个赫赫有名的弘文馆求学?
如果这是真的,那么林宥安未来的前程,简直是他们不敢想象的一条康庄大道!
支持!
这必须得大力的支持!
更应该倾尽家族之力的全面支持!
所以对于楚迟的这个小小愿望,二大爷直接拍板定下章程。
“不就是想把老八媳妇儿一起带着吗?这有什么不能满足的?跟去,老八一家子人全都跟去!”
老爷子指着旁边的林宥安,眼睛直勾勾的盯着林远山,一字一句的交代。
“林老八,这是老头子以林氏族长的身份,给你下的命令。你务必得把咱们全族的这个指望,给看顾好了!”
林远山没有反驳其他的,就是站出来苦笑了一声反问道。
“老话都说京城居大不易,我一个乡下泥腿子拖家带口的跑到天子脚下去讨生活,在京城里的吃喝拉撒该怎么办?”
“好办。”
脾气从来不怎么好的三大爷,第一个站出来表态。
“举全族之力,供养得起你们老四房。”
“哪里有那么容易?咱们林家底子有多少,我心里能没个数吗?求学之路就是个烧钱的活儿,你们能供养的起几年呐?行不通的。”
林远山不知道是出于哪种考量,反正不大认可的摇了摇头,把老爷子们的这个建议给直接驳了回去。
倒是林家的这几个小老头儿,脸上纷纷露出了一股略显得瑟的玩味之色。
六叔抚了一把胡须,笑着看向林宥安。
“安哥儿,六爷爷跟你说个事儿。
你可知我们林家为何一直是耕读传家?哪怕是在吃不饱肚子的年月里,也要想尽办法的供养有天赋的子孙念书?
那是因为往上面数个几辈人,咱家也曾出现过官身。想当初啊……”
“咱们家不是都穷八辈儿了吗?”
这话别说是林宥安了,连林远山都不信。觉得这几个叔叔大爷们,为了诓住他家这个小兔崽子,可是真敢往老林家的老祖宗脸上贴金呐。所以直接张嘴打断六叔的瞎扯淡。
“啥时候出过当官的,我咋不知道?”
第257
章
林氏一族的由来
“你能知道个锤子!”
三大爷没啥好脾气的白了他一眼。
“你个糟心的玩意儿,这辈子就一天到晚的跟谁都能抬上杠……”
这小兔崽子从小到大的不消停,就喜欢头铁的跟他们这些老家伙对着干,想想就还想再捶他一顿。
张嘴就是一连串不带磕巴的训斥,愣是把可会说话了的林远山,给怼的不敢开腔了。眼瞅着族弟控住了场子,族长林有田这才摆摆手,示意着大家都坐下来好好说话。
把林宥安唤到跟前来,他此刻看向对方的眼神,简直比看自已嫡亲的大胖孙子还要慈爱几分。
“安哥儿,别听你六爷爷他们几个的想当年了,大家都知道好汉不提当年勇的道理。属于老祖宗的荣光早已经散去,咱们如今更应该脚踏实地的走好自已该走的路。”
看着这孩子一脸受教的谦逊模样,族长真的满心满眼都是欣慰和高兴。转头看向林远山,第一次对这个侄子露出了安抚的神色。
“你也别东想西想的瞎琢磨了,我们这些老东西还能害你们咋的?都是为了林家能够走的更好,日后的子孙们能活的更好,其他的我啥也不指望。
你六叔他们的意思是,虽然咱们家没多少钱财这是真的,但也不是一点点底蕴都没有。”
这明显的话里有话,很难不勾起旁人的好奇心。林宥安小心的竖起了耳朵,听着长辈们之间的交谈。
“二大爷,您老人家就别跟侄儿卖关子了。到底说的这话,是个啥意思啊?”
自诩为是个精明性子的林远山,这回确实是听的一头雾水。如果有可能的话,作为亲伯父他如何会不想把聪慧的侄儿,给拱到更好的位置上去?
但是,终究有这样那样的顾虑啊……
“哼,什么叫做底蕴?”
几个心里能藏事儿的小老头,都很是得瑟的翘了翘胡须。
“一个家族真正的底蕴不一定是钱财,还有传承。”
“……比如说?”
林远山疑惑的挑挑眉,族长抬抬眼皮子夹了他一眼,冷冷的哼了一声,才开口解惑。
“秘方。”
………
这两个字他知道,但是跟自家这样苦哈哈的小老百姓,能有个啥关系?他们能有啥秘方?是怎么养鸡养猪,还是怎么犁田插秧?
林远山动了动嘴皮子,有些心累。
白高兴了一场,真以为自家老祖宗牛逼哄哄的给留下了啥金山银山等着他去挖。合着弄了半天,又是这几个老东西故技重施的在刨坑呢?
这小王八犊子心里琢磨的那点子脏话,全他娘的炫在脸上了,搞得人家几个老爷子想装看不懂都不容易。
三大爷忍了又忍没忍住,那苍老的巴掌终于穿过了二十多年的岁月,再次落在了林远山的背上,疼痛的感觉依旧无比酸爽。
就这么吧唧一声脆响,对方立刻龇牙咧嘴。
“好好的你又打我干啥?这都当着孩子的面呢,我不要脸的吗?”
在小辈面前丢了脸面的林远山不干了,冲着三大爷就是一顿吼。你说他小的时候被这些老爷子给收拾就收拾了,现在他都是当爷爷的岁数了还挨收拾,好说他不好听啊!
“要不要脸你自已不清楚?赶紧把脸上的那点蠢心思都给我收起来。再敢故意露出来恶心人,老头子我还收拾你!”
挨了打的人生气能理解,打了人的人还敢那么大声,从哪来的道理呢?林远山气不过的扭头告状。
“二大爷……”
“别叫我了,上次老头子就说过,你是我二大爷!”
林有田翻了个白眼懒得再搭理他,只是和颜悦色的拽起林宥安的爪子,跟他讲一些不知道是不是杜撰出来的老祖宗过往。
“咱们家以前确实出过大官,只不过那个老祖宗不是本朝的官员而已。
若是日后闲暇之余,你得空了的时候去翻翻史书,兴许还能在前朝的一些记载中,寻到一些踪迹也不一定。
毕竟那个老祖宗确实是极为厉害的,只是后来犯了事儿,又得罪了不该得罪的人。所以不仅赔上了性命亦赔上了一世清名,甚至还倒霉催的牵连了家族。
据长辈们的口口相传,好像当初咱们林氏一族险些被政敌给弄死完了,所有人都是慌慌张张的四处逃命。
就拿我们这一支的祖宗来说吧,被人家给收拾的一路躲进了乡下的犄角旮旯里。
世家大族的嫡出郎君,硬是给一个农家女做了赘婿。隐姓埋名了整整三代人呐,直到确定不会招惹任何人的注意了,才敢还姓本家。”
把不知道从哪生搬硬套来的牛逼给吹完,二大爷才心满意足的住了嘴,站起来从里屋捧出了一个小木箱子来。
在林远山和林宥安那如出一辙的,我听你在这鬼扯的表情之中,淡定的打开了挂在小木箱子上的铜锁。
林宥安眼睛年轻,眼珠子溜达的就比较勤快,迅速往那箱子里面扫了一眼。然后与大伯对视了几息,爷俩不出所料的同时在心里叹了口气。
果然,里面连块碎银子都没有。
还家族底蕴呢?哪个正经的家族,底蕴能寒酸的如此令人不忍直视?
就知道这几个老爷子又在画饼!所以有时候真的不能怪自已太缺德,这都是祖上传下来的天赋啊。
唉,愁人。
看了看躺在箱底那最后一张泛黄的宣纸,林有田捏着钥匙的手指头,都微微泛着哆嗦。
“你俩都过来看一眼,这就是咱们家最后的一张秘方了,我们这几个老头子可没诓骗你们。”
林远山依令上前,仔细的瞅了一眼又一眼。上面的这些字儿他基本上全认得,但是连在一块儿是个啥意思,那就不大好理解了。
别看他虽然平时有些吊儿郎当的,可关键时刻的眼力劲却是一点都不缺。
不说其他的,就冲着这张明显有了岁月痕迹的泛黄纸张,还有纸上这经年不褪的墨色,便可以看出很多东西。
这绝对不是一个穷八辈的泥腿子家族,该拥有的。如果这玩意儿不是他二大爷造假弄出来的话,那么看来他们林氏一族,大概确实曾经辉煌过。
第
258章
处理好琐碎之事
林远山张张嘴咽了口冷风,却不知道该说点什么。脑子很好用的人,甚至于敢想的更多。
甭管这几个老爷子把林家的曾经,吹的有多么不可一世,如今他们实实在在的就是一群泥腿子。哪里有什么眼界和能耐,去鉴定一份所谓的秘方,到底金不金贵?
所以他不敢随随便便的就应下什么来。
而林佑安作为一个听话懂事的小辈,在这样的情况下,绝对不可能绕过自已的亲伯父,出声表态什么的。
屋子里很沉默,每个人都各有心思。
林家九叔一直都是个温和又通透的老者,他抬眼看看面前这一大一小的两只狐狸,又跟自已的几个老兄弟们对视了几息,然后才轻言细语的笑着说。
“当初咱们这一支的祖宗啊,是家里的嫡幼子,所以才能揣了不少的好东西被人给护着逃出命来。
可惜哟,咱们这些不争气的后人,真的是一辈儿不如一辈儿。
当初那么多家业慢慢的都消耗尽了,等传到咱们这一辈人手里的时候,就剩下这么两张秘方了。
要不是安哥儿你刚才说楚迟她舅舅是刑部尚书,我们这几个老头子唷,还真是舍不得把家底儿给掏出来呀!”
这自我调侃的一段话,点明了很多的意思。其中最浅显的一点,连林宥安都听懂了。这张秘方应该挺值钱的,最起码值钱到足够打动一位二品大员。
小孩哥呼吸猛的一紧,看向这些老爷子们的眼神都不太对劲了。怪不得村里的老太奶总是爱嘀咕,说是憨厚人最会藏大事儿。
真是看走眼了哇,不论是当时在梦里还是自已长这么大,可真的从来没想过,原来自家门第竟然根脚还不错。
而他大伯父跟他关注的点,则完全不一样。林远山皱着眉头,再次看了看小木箱子里的纸张,有些迟疑又不太愿意相信的低声咕哝了一个问题。
“两张?”
耳朵好使的九叔,平静的点头回他。
“嗯,两张。”
“……另一张,可是酒水的精制之法?”
“嗯,确实。
听说咱们家那位有大出息的老祖宗,平生最贪杯中之物。因为嫌市面上的酒水不好,才会自已想尽办法的琢磨出了一个秘法。
满足自已喜好的同时,又凭借此法赚下了不菲的家资,只是后来他突然亡故,所以秘法就失传了。”
说着扭头看了眼林宥安,这老爷子的声音中就增添了一些无奈与唏嘘。
“后来多亏了咱家老十六脑子好用,顺着祖宗留下的这寥寥几笔,硬是自已研制出了正确的法子,这才能让那等精致佳酿有了重现酒场的一日。”
对于九叔再次点头并予以种种肯定之后,林远山就心累的闭上了眼睛。
怪不得呢,怪不得当初他弟弟中举之后,突然就能多出路子来与人家酒坊合作了一把,给族里挣来了不少的家业。
看来弟弟比自已想的更清楚。宗族与族人,也许从来都不可能真的做到两不相欠,更多的应该是互惠互利相辅相成。
如今,宗族里已经实实在在的拿出了最大的诚意。
那他们老四房要么就头铁的硬扛着不答应,要么就顺着对方的心意接下这份人情,那么日后该需要回馈宗族的时候,就只能在量力而为上面,再加一层全力以赴了!
他心中一瞬间有一点点乱,父亲母亲还有弟弟的面孔,不停在脑子里来来回回的出现。终于定格在了,父亲与弟弟当初那意气风发的模样。
也许,他们从来不曾觉得与家族的关联,是一种沉重的包袱。
罢了……
狠狠心睁开眼睛,他冲侄子点了点头。
于是这爷俩才会在把一切琐碎之事都给处理好之后,满身轻松的踏入了家门。正好迎面碰上家中女眷们哭作一团,此时林宥安自然敢拍着胸脯的顺势接下话茬。
这小兔崽子,真是处处都会卖好啊!
看了看楚迟高兴的龇牙咧嘴,林远山朝这心眼子贼多的臭小子撇了撇嘴。也没多说啥废话,脚下颠颠的就冲回屋里找媳妇儿邀功去了。
既然已经定下了调子要一起走,那么这家子人动手收拾家当的能力,还是挺可圈可点的。
把该带的东西捆吧捆吧带上,不能带的东西也全都细细的归置好。反正族里总是会安排人过来时不时给看上几眼的,用不着担心会不会被贼人给惦记上。
要不说人家大嫂刘氏,就真正的是管家理事的一把好手呢?
这要是换做普通的农家妇人,多半都会想着破家值万贯,反正是这个也舍不得丢掉,那个也舍不得落下,恨不能收拾出两大马车来的锅碗瓢盆。但是同样作为一个农家妇,偏偏刘氏的想法特别能拿得起放得下。
轻车从简,把贵重物品给收拾妥当即可。所以不过才短短三日的功夫,就已经可以赶着马车上路了。
而在启程之前,林宥安则专程跑了一趟绿柳书院,与师门道别。
山长那边还好说,桃李满天下的他,只单纯的欣喜于对方日后可能会有的大好前程。李夫子则是感情充沛到瞬间就红了眼眶。
虽然他教了不少孩子,但是正儿八经来说,只有林宥安才是唯一正式拜入他门下的亲传弟子。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
他对自已这个徒儿的尽心尽力,林宥安深感其恩。毕竟从严格意义上来说,这才是自已真正的启蒙恩师。
李存孝舍不得他的开山首徒,可是如今孩子已经有了更好的去处。自已一个给人家当师父的,总不能丧心病狂到去阻拦徒儿的大好前程吧?
天下无不散之宴席,他一个读书育人之辈,如何会想不明白?
只是感情作祟,总也会忍不住在心里唏嘘感叹上几声,自已桌子上的这盘菜啊,未免也凉的太快了一些。
师徒二人恨不能抱头痛哭。
最后还是张老山长黑着脸出来,一棍子敲开了自已这个性子时常不着调的关门弟子。
“你的弟子要进弘文馆求学,这难道不是个值得高兴的事情吗?你作为他的启蒙之师,在这里哭哭唧唧的是何道理?”
第259
章
为人师者
“我舍不得徒弟不行么?我就这么一个亲传弟子,能不宝贝吗?
谁像你似的,收个关门弟子还一天到晚的说教训斥,动不动还有可能棍棒加身!
你就不能学学我吗?我怎么就能对徒儿这么和蔼可亲?”
被踩了尾巴又挨了打的李存孝有点破防,本来心爱的小弟子离开自已就够难受的了。结果这老头儿居然还当着孩子的面动手,这也实在是太过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