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但是你得事先声明,给那些家里困难的人家修,那些家里能支付得起费用的,让他们自已出钱修。你就和大家说,今年不把家里的危房,漏房修好,明年春天就把他们撵出下泰村。
因为今年你已经给他们机会了,他们不抓住怪谁。
我们村里新修的路,新修的房,整个村子给人们一种干干净净的印象,村里的环境好,一看村儿里人的生活就比较好,这样村儿里的小子们就好娶媳妇儿了,村儿里的姑娘们也好找婆家了。
里长爷爷,这都是你的功劳啊。
大家伙儿都拥护你了,你提议让大虎叔当里长,大家肯定支持你呀。”
里长乐得闭不上嘴,如果能让大虎接替自已的班,他也算了了一份心思。
顾梅朵的主意很好,自已也算没有白帮这丫头很多忙。
“朵朵你说的这个主意很好,我回去再想想,再和你大虎叔商量商量,然后具体怎么办?我再通知村民。”
“行,里长爷爷,那我走啦,这是件大好事,村民们听到通知,一定很开心。”
252
你放心,这事儿我能办好
里长把顾梅朵的主意记在了心上,晚上李大虎干完活儿,吃完饭,父子俩就开始研究顾梅朵今天提的建议。
李大虎想了又想:“爹,我觉得朵朵的这个主意可行。村子的路修得又宽敞又平整,可是村子里却有很多破破烂烂的房子,这样看着就很不协调。
再说还有一些困难人家根本修不起房子,这样的破烂房子,冬天雪大了,肯定能把它压塌呀,夏天雨大了,就容易被雨冲垮了。
房子再压到了人,出了事,岂不是更麻烦。
如果村民们没有了房子,肯定会找到村儿里来,到时候对我们来说也是问题。
我们还不如趁着现在秋收结束,像顾梅朵说的,组织村民割草伐树,把村儿里所有需要修的房子统统修一遍。
这样整个村子的气象和面貌就都变了。
这也算是咱们爷俩的政绩了。
咱们再去争里长位置的时候,这就是一大优势。
到时候我们还可以向村民们承诺,如果我们当里长,会把下泰村建设得更好。”
里长笑得嘴唇上的胡子一撅一撅的:“大虎,反正你也准备接我的班,那这件事就你出头儿来办吧。
这样也能增加你在村民们心里的威信,也算你的政绩。
不过咱们爷俩还得研究研究,这个房子应该怎么修。
因为各家的情况不一样,有的家生活条件好些,有的家人口少,得拿出一个具体可行的方案。
朵朵那鬼丫头,只是给我们出了个主意,却并没有告诉我们,具体应该怎么办。”
李大虎觉得自已的老爹挺好笑,“爹,你放心,这事儿我能办好。”
李大虎可比他爹老里长办事儿有魄力多了。
自从打算给村儿里的村民们修房子,李大虎就把全村儿跑了一个遍,对村儿里所有的房子进行了一个统计。
他把村儿里的房子归为三类,不用修的算一类,必须修的算一类,可修可不修的又是一类。
然后他根据这些房子,提出了几种不同的方案,回去和老爹研究,最后做出决定。
整个下泰村秋收结束之后,里长在小广场召集所有村民,商量修房子的事情。
李大虎代表他爹和村民们讲话。
“……这是我给咱们村子里的房子,做的分类,三类房子必须修,一类房子不用修,二类房子修不修,自已随意。
大家都回去,回去好好商量一下,到底修还是不修。
或者说你们有什么意见建议和要求,也都可以告诉我,咱们一起研究总结一下,争取最大限度地做到大家都满意。
大家想好之后,把结果告诉我。我最后统计一下。”
这件事情在村子里的反响,那是多种多样。
没能力修房子的,欢欢喜喜。
不用修房子的,那是无所谓。
就是可修可不修的人家,有些拿不定主意,不知道怎么做才能对自已家最有利。
顾梅朵在里长家里点起这一把火之后,她就撒手不管了,反正她觉得,里长家里爷俩总能想出一个切实可行的方案。
不管怎么样,最后那对小兄妹家里,房子应该能修好吧。
顾梅朵有事情,要到万阳镇泡菜铺子里找翠竹,正好赶上万阳镇有大集。
顾梅朵就想起了杨老松,不知道这段时间,他兄弟回来没有,顾梅朵决定到他家里看看。
顾梅朵来到杨老松家院子里,“杨大叔在家吗?”
杨老松的娘子从屋子里迎了出来,“哎呦,我记得你,你是来我家买东西的那个小子。快请屋里坐。
我当家的赶集去了,估计也快回来了。”
就听到院外有人接话:“我回来啦。”
顾梅朵回头一看,见杨老松扛着个大-麻袋,脸色阴沉地走了回来,看样子今天赶集,他的生意不太好做。
顾梅朵对杨老松说:“杨大叔,最近你兄弟回来过没有?你们家里还有没有他带回来的东西?我赶集过来,就来瞧瞧。”
杨老松只想着这个集市,自已没做成什么生意,心里正郁闷着呢。
忽然听到顾梅朵说话,心里顿时跟开了花儿一样,眼睛也亮了,脸上也见笑模样了。
“呀哟小公子,是你呀,快屋里请。东西家里还有很多,看看你需要什么。”
他娘子早就从别的房间里拽出一个大-麻袋,顾梅朵感觉挺逗的,怎么每次来他们都能拖出来一个大-麻袋。
杨老松也把他身上的麻袋放了下来,顾梅朵先打开杨老松的麻袋,开始翻看。
杨老松看顾梅朵翻看起来比较困难,直接兜着麻袋的底儿,把麻袋里面的东西全部倒了出来。
装在麻袋里,看着挺大一包,倒出来还真没有多少玩意儿。
都是一些零零碎碎的东西。
顾梅朵把空麻袋平放在地上,把她看中的东西一样一样,捡起来扔到麻袋上。
有漂亮的石头贝壳儿,有一些不知道用什么材质做的,看样子像是女人的头饰之类的东西,有几块奇形怪状的石头,还有一个指南针。顾梅朵晃了晃,仔细看了看,应该还能用,也放到了马袋上。
除了这些零碎儿,还有两个大件儿的就是两件儿破皮衣,衣服上面倒是没有洞,就是太脏,太旧了,有一股子怪味儿。
顾梅朵不想要,拿起来扔到了一边。
这一麻袋的东西就算翻看完毕。
顾梅朵学着杨老松的样子,把他娘子拖过来的大-麻袋,也兜底把里面的东西倒了出来。
顾梅朵一眼就看到了那一点儿皮子,就是牙龙皮,顾梅朵翻看了一下,有五张。
顾梅朵很随意地把它扔到了麻袋上,再继续翻看其他的东西。
顾梅朵从里面找到了一个单筒望远镜,是那种可以伸缩的,只不过是坏了,顾梅朵认真看了看,回去修修应该还能用,收起来。
顾梅朵随手捡出来一个木头匣子,打开一看,里面是一些珍珠。
这个木头匣子里的珍珠有一个特点,那就是:什么形状的都有,就是没有圆形的。什么颜色的都有,就是没有白色的。
所以顾梅朵知道这匣子珍珠,为什么没人要了。
这个世界也有珍珠首饰,但是那些珍珠是圆圆的,白白的,莹润的。
像这种奇形怪状,五颜六色的珍珠是没人要的。顾梅朵也收了起来。
顾梅朵又扒拉出一件像是匕首的小物件儿,只是这把匕首插在鞘儿里,顾梅朵假装拔了几下,没拔动。
其实她是没用力,她也放到了麻袋上。
顾梅朵又看了看其他的东西。那些衣服呀,以及木头珠子做的手串儿呀,顾梅朵感到没有什么利用价值,就不要了。
顾梅朵和杨老松讲好了价钱,付了银子,又和杨老松要了一条麻袋,背着回家了。
253
他居然穿着里衣去见上司
顾梅朵回到家里,把麻袋中的东西慢慢倒出来,她要重新整理一下这些东西。
首先,她把牙龙皮一张张打开查看,大小和原来得到的差不多,就是有两张,上面破的地方不少,顾梅朵考虑,是不是把这两张,卖给那个制鞋铺子的掌柜。
另外三张,有机会送给皇上好了,让他送给打仗的将军,一来保得将军性命,二来彰显皇恩浩荡。帮皇上做人情。
那个望远镜,不能伸缩了,仔细找了下原因,是那个连接的地方锈住了,这个好办。
试了试指南针,准确率还挺高。这东西目前能发挥最大作用的地方,就是战场了。什么时候向允泽回来,送给他吧。
拿起那把破匕道,顾梅朵稍微用了点力道,“噌”一声就给拔了出来。
只见这把匕道,刀锋寒光闪亮,试了试,锋利异常,是好东西。顾梅朵拿着还挺顺手,她很喜欢,准备留下自已把玩。
到时候,让鞋铺掌柜帮自已做个牙龙皮的鞘,镶上好看的宝石,那就完美了。
顾梅朵正在这里盘算这,盘算那的时候,紫竹来告诉她,门外有一个姓井的人找她。
顾梅朵认识的姓井的人,就只有井堂一个。
听说井堂来找自已,顾梅朵急忙跑到大门口一看,果然是井堂和福伯两个人牵着马站在大门口。
顾梅朵来到井堂他们的面前,“井大哥,你们回来啦,好久不见了呀?福伯,你好呀!你们这是从哪里过来的?看到韩隐了吗?”
这时,紫竹在旁边提醒道:“朵朵呀,客人到了,应该请客人进屋子,有什么话进屋里再说呀。”
顾梅朵有些尴尬地看着井堂,赶紧打开大门,让井堂和福伯他们把马牵进院子里。
井堂看到顾梅朵还是原来的样子,直爽的性子,对朋友推心置腹,他很高兴。有这么一个朋友,也是幸运。
来到了顾梅朵的屋子里,顾梅朵请井堂和福伯坐下来,紫竹端上来两杯茶,退了出去。
井堂对顾梅朵说道:“上次我离开清平县的时候,你没在家,那个时候你应该在京城里。
我来清平县,有任务,但是后来不需要我完成这个任务了,我就回京城了。
临走的时候,我举荐了韩隐做清平县知县。
这次回来,听说韩隐被知府关了起来,我很难过。如果韩隐因为这件事情,吃了亏,或者是丢了命,那都是我的过错。
不过我听东越那小子说,你去帮忙了,我心里也就放心了。
听说后来那个知府特别惨,家里被偷得溜溜光,整个一座府里,所有的人都穿着里衣,没饭吃,没衣穿,没钱花,那是相当的惨。
老百姓们知道了,都拍手叫好,都说恶有恶报,他这是被老天爷给惩罚了,坏事做的太多了。
大家都在猜测,搬空知府家里的,到底是什么高人。”
顾梅朵问井堂:“那现在韩隐怎么样?有没有被那个知府连累到?”
井堂喝了一口茶,笑了笑,对顾梅朵说:
“这个你放心好了,韩隐他很好,只是那个知府就倒霉了,正好赶上他的上司来巡查,他居然穿着里衣去见上司。
他的上司大怒,当时就判了他一个衣冠不整,亵渎上司的罪名。
只是当时接任知府的人还没有来到,只好让他在那个位置上再呆那么几天。”
顾梅朵对井堂说:“井大哥,那你对这个知府了解多少?
听说他到任以后贪-污受贿,对附近各县的百姓横征暴敛,使百姓们苦不堪言。
而且还多加了好几成了税收,明明是一个风调雨顺的好年头儿,百姓们却因为多交税挨饿受冻。
还有就是因为这件事,韩隐为民请-命,才得罪了知府,被知府关起来的。”
井堂点点头:“这个我都知道了,上边儿估计也知道了,新的知府很快就到,原来的知府肯定会被治罪的。”
“井大哥,我看你和福伯匆匆而来,你们找我有事吗?”
井堂点点头:“我确实有事找你。”
景堂看了刚刚进来的紫竹一眼,紫竹一看,知道他们有秘密的话要说,自已在这里碍事儿,急忙退了出去。
井堂说道:“朵朵,你也知道我的家在京城,回了京城以后,皇上专门儿派我做一些秘密工作。
因为皇上刚刚上位,时局不是十分太稳,表面上风平浪静,大家和谐相处,其实是波涛汹涌,各方势力蠢蠢欲动。
这次我来找你,其实是奉皇命而来。”
顾梅朵听了,大吃一惊:“奉皇命而来?皇上让你来找我的?”
井堂说道:“对,皇上让我来找你,和我一起秘密进京,皇上派我们两去执行一项特别机密的任务。
皇上说,以你的聪明机智,古灵精怪,相信你一定会很好的完成这个任务的。
原本应该向允泽来找你,但是向允泽执行任务没有回来,皇上很担心,所以皇上让我们两个在回京的时候,绕一下路,去看看项允泽。
如果向允泽所执行的任务还没有头绪的话,就和向允泽一起进京,向允泽之前的任务延后,皇上找他,另有事做。”
顾梅朵立即说道:“向允泽上次也和我说过,他执行的任务很机密,现在他还没有完成任务,看来那件任务很棘手呀。”
井堂说:“应该是皇上也想到了,所以才调遣他回京。”
“井大哥,那我们什么时候走?”
井堂看了看顾梅朵,“如果你现在没有什么事,你就和你父母交代一下,咱们马上动身。
其实皇上挺着急见你的,但是因为他比较担心向允泽,所以让我们两个去看看向允泽。然后和向允泽传达皇上的旨意,顺便把向允泽接回来。”
顾梅朵听到这里,一边快速地收拾行李,一边问井堂:
“井大哥,那你知道皇上找我做什么吗?我就是一个小农女,哪有那么大的能力。
你说万一我辜负了皇上对我的期望,皇上会不会治我的罪呀?其实我倒没什么,我就怕到时候皇上怪罪我,我连累了我的家里人就不好了。”
井堂笑了笑:“你不是这么胆小的人呐,怎么怕掉脑袋呀?”
顾梅朵摇头晃脑地笑着说:“蚂蚁尚且贪生,何况人乎!”
顾梅朵很快收拾好了行囊,和每次出门儿一样,顾梅朵都给马背上托了两个大背篓,因为顾梅朵的个子比较小,占的地方少,所以托了两个大背篓,并不影响她骑马。
254
我过来给他们送药
顾梅朵和自已的爹娘交代了一下自已的行踪,然后就和井堂,福伯一起,三个人骑马直奔京城。
因为有皇命在身,所以他们在路上不敢耽搁,过了省城之后,没有直奔京城,而是向西,去找向允泽去了。
顾梅朵和井堂福伯三人,一路上风餐露宿,三四天才到达向允泽执行任务的地方。
其实,皇上这次派向允泽出来,是为了寻找东西。
皇上得到消息,在皇上还没有登基的时候,先皇的三皇子和皇上是夺嫡中实力最强的两股势力。
三皇子曾经将一些物资存在各个地方,就是希望他们得事之后,把这些东西取出来,巩固他们的地位。
但是他们失败了,皇上怕他们取得这些物资之后,东山再起,卷土重来,所以秘密派向允泽出来探查这批物资的下落。
就怕这批物资落到有心人手里,或者落到北方那些托托人手里。
向允泽带人来到皇上指定的位置,把这方圆几十里都搜查遍了,也没有发现什么地方可疑,什么地方能够囤积皇上说的那些物资。
向允泽这次出来,可以说是无功而返,没有得到任何有意义的线索。
向允泽就有些着急,这几日让手下的人增加了搜查的力度,扩大了搜查的范围,也增加了每天搜查的时间,希望能有所发现。
向允泽这次出来带了二百人,出来已经快半个月了,现在他们已经到了弹尽粮绝的地步,就是皇上不让他们回京,估计他们也坚持不了几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