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一听还有这福利,很多人要求参加。顾梅朵是来者不拒,只要能好好扭就成。过年的时候希望大家开开心心过个好年。
顾梅朵强调,没有学会的,不能自已随意走动,还要让人扶着的,不给东西。
明天踩着高跷,到里长家排队登记领取。
报了名没有高跷的,让里长继续砍树,加紧再多做一些。做好了,大家有时间就可以练习了。
顾梅朵自已早就找了木匠,做了十副小孩子的,很矮的小高跷,也就半尺来高,又做了几副高一些的高跷,给家里的小孩子们玩。
两个弟弟,带着他们的书童,还有丁彭,白汉武,两个哥哥,愿意玩的,就拿一副练习。
一时间,顾府院子里,一帮孩子踩着高跷满院子走来走去。哈哈笑着,开心快乐得像一只只飞舞的蝴蝶。
第二天,里长家。
很多人早早就到了,就是有这么积极的人,有免费的东西领,肯定要早去呀,万一去晚了,没了怎么办。
顾梅朵早就想到了这个问题,所以,把时间提前说了一个时辰。
顾梅朵早早就到了,还带着小学堂的两个先生来帮忙。就是顾春立和他的同窗。
两个先生负责登记,两个办事公允的大娘负责给量布匹扯布。
成人给一床被面,直接缝成一个筒,到时候当裙子围在身上。
半大孩子,给做一条肥腿裤子和一个宽大的马甲。
每人两副手帕,一块包头布。这个不分大人还是孩子。
本来应该是一手拿扇子,一手拿手帕的,只是,这样的扇子得定做,就直接用手帕得了。
这边正有序地进行着,因为帮忙的人多,有登记的,有扯布的,还有维持秩序的,所以,发放得很快。
排的队伍并不长,几乎来到的,用不了多久就能轮到自已,领了布回家。
忽然,听到一个小孩子没命的叫喊声,“娘呀,别打了,我这就去学。别打了。呜呜呜。”
顾梅朵三步两步跑过来,就看到一个邋遢的女人,正在用力地打着一个十二三岁的男孩。
顾梅朵上前就扯过孩子,厉声问道:“干什么,打孩子干吗?你是孩子后娘吗?”
邋遢女人一看是顾梅朵,急忙上前来,讨好地笑着说道:
“我可是二林子亲娘,他真的是我亲生的。大家都知道。”
顾梅朵看着这女人一身的破衣烂衫,再看看那孩子,单薄的衣服,抵挡不住寒冷,孩子瑟缩着,被娘打疼了,还在揉着挨打的地方。眼睛里还含着泪水。
顾梅朵顿时感觉很心痛。
“干吗打孩子?”
邋遢女人理直气壮地说道:“看人家的孩子,很快就学会了,他可倒好,笨得要死,踩上去就倒了,要他有什么用。打死得了。”
顾梅朵“啪”一巴掌扇过去:“我也说了,女人也可以学,你怎么不学,干吗非要让孩子学?他学得慢,摔坏了怎么办?
这谁家的女人?怎么也不领回家好好管管?”
李大虎在边上看了有一会儿了,听到顾梅朵问,就说道:“这是吴成家的,他们不是本村的,来村里投奔亲戚,现在住在村边的破草屋里。
因为没有收入来源,吴成和他的大儿子去镇上找活儿干,家里就这女人领着一儿一女两娃娃在家。”
顾梅朵对孩子说道:“二林子,你娘是不是经常打你?”
二林子看了看他娘,摇摇头:“不是。”
吴成家的低着头,顾梅朵看不出她什么表情。
“孩子怕高或者胆小,学不会正常。要不,你来学,不学,就给我老实呆着。再打孩子,我就打你。有孩子给你狂的。
大虎叔,继续吧。”
经过了这件事情,大家倒是安静不少。有条不紊地排队领东西。
“我学。”
吴成家的来到顾梅朵身边,坚定地对顾梅朵说。
顾梅朵看着她,“真的要学?”
“学。”
顾梅朵痛快地说道:“行,你学会了,给你两块被面。”
女人一听,有两块被面,很高兴地领着二林子,去找李大虎要高跷。可是,高跷已经没有了。
二林子对他娘说道:“娘,我自已做了个小的,在家里,你先学,学会了,再踩高的。”
顾梅朵听了,对吴成家的说道:“行,先用小的学,学得还快呢,去吧,学会了,就来领布。”
那娘俩高高兴兴地回家了。
这边就有心思活络的人问顾梅朵:“女人学会了,都给两个被面吗?”
顾梅朵说道:“给,但还是那句话,一家最多只能有两个人踩高跷,你们要商量好了。
我强调一下,如果因为踩高跷家里人不和,闹矛盾,我就一个人都不要了。大家记好了。
让家里人把领回去的布按我做的样子做好,快点做。
高跷队的,一会集-合排练。”
领了布的人赶紧把布给自家人拿回家去做,自已还要排练呢。
布很快就发放完毕,秧歌队的人集-合排练。
顾梅朵把人分成两队,按照大小个,高个的在前,矮的在后。
每队找两个学得好,踩得好的当打头的。然后,顾梅朵就开始教他们怎么绕花儿,怎么转弯,怎么变花样。
其实,这个简单,只要两个打头的明白了,后边的人跟着打头的走就行了。
359
没有梧桐树,招不来金凤凰
在顾梅朵悉心地指点下,两个打头的很快学会了这些技巧。
顾梅朵让他们自已练习,还让两个打头的,互相有个手势暗号,让他们培养默契,这样领起队伍,要换花样的时候就不用说话,一打手势对方就明白了,简单明了。
顾梅朵还想到了许多可能发生的问题,她对李大虎说:
“大虎叔,咱们村里的秧歌队,组织起来以后,相信很快的,附近村子就都知道了。
现在大家生活太单调,也没什么有趣的活动。我想,外村应该会有人结伴来咱们村里观看,这就会产生许多问题。
咱们先想一下,可能会出现哪些问题,然后应该怎么解决。叫些人来,大家一起商量一下。”
李大虎想了想,自已爹老里长在家,他又派人叫来了老族长,学堂的两位先生,还有几个村里有名望的老人家和青年。
大家几个人一组,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顾梅朵就坐在一边听着。
最后,由里长李大虎总结了一下大家的意见,也相对应地提出了一些解决办法,大家一致认为可行,李大虎就作了记录,以后实行。
老里长见顾梅朵没有说话,就问她:
“朵朵呀,在想什么?你觉得大家说得不对呀?”
顾梅朵笑了,“里长爷爷,你们说得很好呀。我再补充几点吧,就是我个人的意见,如果说得不对,你们再批评指正。”
顾梅朵就把自已刚刚思考的几个问题说了出来。
“我想说的就是,第一,安全问题。
你们也看到了,这个踩高跷呀,就是在两根棍子上行走,不注意就容易摔倒。
所以,一定要提醒秧歌队的所有人,注意安全,注意安全,安全第一,一切以安全为主。
咱们做得再好,大家再高兴,如果出了事伤了人,上头和村民们也会报怨我们的。”
在座的人一齐点头,安全问题确实是应该排在第一位的。
“第二点,就是咱们村和别的村,村民们相处的问题。
咱们村成立了秧歌队,外村的村民们来观看,咱们也不能不让他们来吧。
来了,有一就有二,人就会越来越多,就有个相处问题。
咱们做为本村的人,一不能让别村的人欺负了咱们,二也不能欺负外来的人。要和平相处,大家都高兴是最好的。
其实,这一点,也可以归到安全问题里边。不打架不骂人,大家都安全。”
李大虎急忙把刚刚这些也记了下来,参照这个,可以做一些应急措施。
“第三点呢,我还没考虑成熟,说出来,大家帮我再想想。
就是在年前年后扭秧歌的时候,咱们村里可以组织一些孩子,卖些小吃食。
比如馒头,包子,糖葫芦之类的。
让大人领着,就当是小孩子赚几个过年买糖的钱了。
我还想着,如果这事能办成,没准以后,还可以在咱们村里组织一个大集,让外村的人都来咱们村里卖东西。
这样,咱们自已卖东西就省事了,不用再到处走了。”
“好哇,太好了。”
顾梅朵刚刚说完,老里长就拍手同意了。
“前边那两条,我先不说怎么样,就这最后一条,如果成了,对本村的发展就会有很大帮助。我觉得十分可行。
主要就是,咱们村的路好呀,你们想想,谁赶集不希望走好路,咱们村里刚刚修的路,估计就是这十里八村的,也是独一份儿。
他们想来卖东西,往路上一摆就行,不怕东西-脏了,也不用怕赶车太颠不好走了。”
其他人也一致说,顾梅朵的这条建议很好,甚至有人还建议,应该立即成立一个扫路队,把村里的路都打扫得干干净净的,这样,村子看起来就更加宽阔整洁了。
大家又开始了讨论,甚至争论起来,顾梅朵提出的问题,看看可行性有多大。
最后得出结论:可行。
顾梅朵又说道:“咱们村的秧歌队也不用解散,农闲的时候,十天或半月的,也可以扭一次,主要是为了招人来村里赶集。
人来的多了,大集自然就成了。
大家习惯了以后,你就是不扭秧歌,他们该来也是来。
大虎叔,咱们村的危房已经修了一次了,现在看起来整齐多了。
明年开春,不管谁家,想要养猪养鸡鸭鹅,一律不准散养,家家弄圈,圈起来养。
可别好好的路,弄得到处是粪便,看着就恶心,更别提要在路上放东西了。
各家的园子院子,都好好弄弄,这不光是为了吸引人来赶大集,也是为了村里的年轻人着想呀。咱们村建设得好了,村里的小子娶媳妇不就好娶了吗?”
大家一齐笑道:“对,对。那话怎么说来着,哦对,没有梧桐树,招不来金凤凰。”
老里长对李大虎说:“大虎啊,你要感谢在座的人和朵朵呀,大家其实就是在帮你。
如果这些事情做好了,你这个里长也就出名了。
以后,就不会再有人想要挤掉你代替你了。
好好干吧。一会散会了,把刚刚大家说的事情,看看什么要马上做的,什么是等等再做的,都弄清楚,能做的立即做。
这不很快就要过年了,早些做完,早些安心,也过个乐呵年。”
李大虎笑着应了,“知道了爹。”
散会的时候,大家一脸笑容往外走。
有几个人还边走边说,大家对下泰村以后的发展充满信心,好日子还在后头呢。
顾梅朵留在最后:“里长爷爷,大虎叔,这个秧歌队的事情,你们多操心些。我们应该很快就去京城了,那边还有不少事儿呢。
我两个哥哥还在下泰村,如果他们需要帮忙的时候,还请你们搭把手。”
李大虎父子都点头,“这是一定的。”
回家之后,顾梅朵就开始着手准备去京城的事了。
大哥顾春久和洪雁以及洪家人相处得很愉快,洪家人勤劳肯干,以后会是大哥的强大助力,顾梅朵很放心。
这天,顾梅朵骑马来到清平县城林家,她想在临走之前,再来看看林芳夏和二位老人家。
顾梅朵跟着下人,刚刚走进林芳夏的院子,就听到里面有吵架的声音。
360
奉劝你一句,别把自己想得太重要
顾梅朵停下了脚步,带她进来的下人很有些不好意思。顾梅朵一摆手,叫她走了。顾梅朵就站在那里,听着。
“芳夏,奶奶是为了你好,你什么也不学,将来嫁到人家去,怎么管家,不能管家,怎么过日子?”
这是林夫人的声音。
“奶奶,顾春远很能干,应该不会介意我会不会看帐吧。奶奶,我就不学了,太没意思了。
我喜欢画画,奶奶,一会儿我给你画梅花吧,咱们院子里的梅花开了,很漂亮,我画出来给你看。”
这是林芳夏的声音。
就听林夫人又说道:“芳夏,顾春远他们家,别看现在是农户,很快,他们家里就要出两个秀才了。
顾春远两个弟弟聪明得很,将来一定会有大出息。他们肯定要娶高门大户的小姐为妻的。
你这什么也不懂,将来,和那些妯娌相处,不是让人家笑话吗?
现在多学一些,对你有好处的,听奶奶的话,好好学。”
“哎呀奶奶,我堂堂侍郎家的小姐,嫁给顾春远他一个农户,他就应该烧高香了,谅他也不敢嫌弃我。
他如果嫌弃我,我就不理他。哼。”
就听林夫人叹了口气:“芳夏呀,奶奶是过来人,看得比你远,听奶奶的,多学些东西,你要自已当家做主,你这连帐都不会看,怎么行?”
林芳夏急了,“奶奶你烦不烦呀,顾春远很喜欢我,离开我,估计他都活不下去。
本小姐嫁给他,是他的福气,他还敢嫌弃我?我不嫌弃他就不错了。”
“是-吗?”顾梅朵接了一句。
祖孙二人大吃一惊。
林夫人看到是顾梅朵,心里就咯噔一下,怎么她在这里?这下人也真是该好好调教调教了。这外人来了,也不说给个音儿。
林芳夏看到是顾梅朵,不在意地点点头,一个小丫头片子,还是自已将来的小姑子,就算听了自已刚刚的话,又能把自已怎么样呢?
顾梅朵把林芳夏的表情看在眼里,哼哼,不把本小姐当回事是吧?一会儿就让你哭都找不到调儿。
顾梅朵冷冷地盯着林芳夏:“侍郎府的林小姐是吧?哼哼,我二哥配不上你是吧?呸,你也太把自已当回事了。
别说就你一个屁事不懂的小姐,就是你爹,侍郎大人林树,现在,如果在我面前,我让他跪着,他也绝不敢站着。
哎哟喂,我们顾家能娶你,是烧了高香了。
我看烧高香的是你吧?你不会忘记你的好继姐,要怎么对付你的吧?
如果没有我,你-林芳夏,现在就是一破鞋烂袜子,想找个男人,恐怕都得找个二婚带孩子的。
现在,你安全无恙了,你狂起来了,我就不知道你有什么可狂妄的!
你以为你身份尊贵,不就是个侍郎府小姐吗?你爹不就是个三四品的小官儿吗?就你爹那官儿,今天能做,明天能不能做还是回事儿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