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3章
这就是这里贫穷的根本所在。唉,白庄村实在是太穷了。
夏家在村子最西边,那一片参差不齐的房屋,就是整个夏氏族人的住所。
白家整个家族占据在村子的东边,因为东边靠近去县城的官道。
正因为如此,夏海黄才会碰巧被白秀英堵到。
这时候,从一个院子里迎出来不少人。
夏致和家也没有分家,他们家的格局,就像个四合院。
七间正房,是他们夫妻和老大夏海天一家住着,东厢房六间住着老二夏海地和老三夏海玄两家。
西厢房六间住着老四夏海黄,他还没成亲,当然,成了亲也住这里。
他住三间,余下三间做客房和书房。
正房后面是个菜园子,东边盖了茅厕,西边也盖了六七间房做库房,有两间养着些鸡鸭。
郁家的车队停在夏家大门口。
郁可安叫父亲和哥哥弟弟们,把雇来的两辆车上的东西都搬到客房,然后给钱把两辆马车打发走。
因为刚刚到来,忙忙碌碌的,就没留车夫吃饭,多给了些钱,让他们自已到镇子上买些吃的。
车夫高高兴兴拿着钱走了。
多给的钱,买吃的够他们吃一天了。
大马车上的东西,郁可安没让动,反正放在车里也不怕下雨。
再说了,郁可安准备晚上她就住在大马车里。
东西安置妥当,郁家人简单地洗漱一下,开始吃午饭。
午饭的主食是三合面的馒头,黑面,玉米面和白面。
可能是玉米面和白面不多了,这才掺的黑面。
现在,正是菜园子的菜比较丰富的季节,饭桌上炖茄子,炒辣椒,炖豆角,凉拌黄瓜,还有一个菠菜汤。
可能是因为自已家养着下蛋鸡,菠菜汤里零星的飘着几朵鸡蛋花。
整个餐桌上没有一个肉菜,但是每个炒的或者炖的菜里,都零星的有几片薄薄的肉片。
御可安的碗里,夏夫人给她夹了一片肉,她礼貌地笑笑,夹起来放进嘴里。
还没等咀嚼,她就差点儿吐了出来,因为这肉已经不新鲜了。
想来是不知道他们郁家哪天能到,肉买早了,天气又热,就是用盐腌上了,味道也不好。
郁可安强忍着不适,咬了一口有些剌嗓子的三合面馒头,硬是把那片肉咽了下去。
然后急忙喝一口菠菜汤,顺一顺,这才感觉好受一点。
就夏家和郁家目前的关系来看,这恐怕是目前夏家能够拿出的,最好的招待他们的伙食了。
看着夏家人大口小口地吃着饭菜,像吃着什么人间美味一样。
再看看郁家人,抱着汤碗偶尔喝一口,嚼着馒头半天咽不下去,郁可安心里很纠结。
她一来替夏家人感到难过,这么多年来,他们的日子真的过得很苦。曾经在京城风光一时的夏家,如今居然沦落到这种程度。
二来她在考虑,以后郁家用什么样的伙食标准才比较合适。
其实说起来,郁可安空间里的钱,就是他们一家不离开京城,也能够生活得很好。
她老爹的意思是,到这里来磨练一下二哥,让他能够成长为一个有担当,有责任心的男人。
郁可安也觉得,老爹的做法是正确的,所以他们才来了这里。
那么,家里要不要盖舒适的大房子住呢,要不要吃可口的饭菜呢?如果真的是那样的话,来这里的意义何在呢?
饭后,就听夏夫人叫二儿子抓两只鸡,准备晚上炖了。
夏致和夫妇和郁继言夫妇凑到一块开始叙旧,两个十几年没见的异姓兄弟,那自然是有说不完的话了。
夏致和今年五十岁,比郁继言大五岁,他是一个讲义气的人。
当年如果不是郁继言拼死拼活地帮忙,他们夏家一族就可能全部被斩。所以他现在对郁家人那是掏心掏肺。
夏夫人和郁夫人,当年也相处得很好,现在在一起,也是有很多贴心话要说。
夏家老大夏海天,因为父亲要陪着客人,家里的事情,就由他来安排处理了。
他怕牛脾气的二弟夏海地,言语不当冲撞了客人,就把他带在身边帮忙。
夏家老三夏海玄书读得好,已经和郁嘉安凑一堆儿钻进书房,谈诗论词去了。
老四夏海黄正拉着郁太安,说是要给他介绍介绍白庄村的情况,二人一起离开,不知道到哪里逛去了。
郁伯年纪有些大了,中午吃饭的时候又喝了几杯。郁可安让他到大马车上休息去了,正好可以顺便帮她照看马车。
大嫂庄淑贤陪在母亲身边,跟夏夫人聊天。
748
大嫂,那边的大山里面有野兽吗?
郁可安就带着郁修安,领着两个小侄子,还有南竹,走出夏家大门,在夏家大嫂周氏的陪同下,向西边慢慢逛过去。
郁可安就是想查看一下这里的地形,因为这里有很大一片空地,土质很不好,也就没有人在这里种东西。
主要是,这样的地村里有的是,这里离村子又远,没人稀罕。
郁可安想找个合适的地方盖房子,他们郁家不可能一直住在夏家,哪怕夏家有足够的地方住也不行。
寄人篱下不是长久之计,再说,她现在也不缺盖房子的钱。
“大嫂,你们当初来这里,是新盖的房子吧?这宅基地是村里给的,还是你们花钱买的呢?”
周氏一听郁可安这话就知道,郁家不可能在他们夏家住很久,他们这是打算弄宅基地盖房子呀,那真是太好了。
就是亲兄弟,生活在一个屋檐下,时间久了都会产生很多矛盾,别说是两家人了。
“可可啊,当时我们来村里,白庄村还没有现在这么多人。
我们夏家当时一百多口子,根本没有地方住。
幸好当时是春天,天不太冷,我们临时在别人家不要的房子,或是柴房库房,对付着住下了。
然后向村里买了地盖房子,我们的户籍落在这里,我们也算本地人,村民们可以申请购买宅基地。
买宅基地要比农田地便宜,一户人家也就一亩地吧,大约八百钱左右。
当时我们夏家整个家族,一共买了二十亩宅地,因为一次买的多,一亩地按七百钱算的。”
郁可安点点头,又问周氏:
“大嫂,那这宅基地是一户只给一亩地,还是可以随便买呢?”
周氏说道:“像咱们脚下这些地也没有人种,应该可以随便买的,只要你有钱,买多少都可以。”
夏家在村子的最西边,再往西就没有人家了。
郁可安十分看好这里,地方足够大,可以把房子盖得大一些,还可以和夏家做邻居。
西边没有人家也比较安静,如果自已做点什么比较隐秘的事情,也十分方便。
郁可安注意到西南那里地势很低,形成一个洼塘。
逊河县这里今年并不干旱,洼塘里水位很高。目测这个洼塘大约一亩地的样子。
郁可安嘴角弯了起来,她站在洼塘边上四处看了看,对这个地理位置,非常满意。
郁可安走上高处,向西边望去。
远处连绵的山脉,距离白庄村不远不近的,骑马去正好。
有山脉就意味着有资源,资源丰富,好东西就多,日子就好过。
村里的百姓们也不是不知道这个道理,他们只是普通人,没有高强的武功,没有坐骑,山里面危险重重,有时候进的去,却未必出得来。
再说进了山还不一定就有收获,他们宁可受穷挨饿,也不想进了山丢掉性命。
“大嫂,那边的大山里面有野兽吗?”
周氏一听郁可安这话,吓了一跳:
“可可,我可告诉你,那个大山咱们可不能去啊。
前几年我们村子还有隔壁的村子里,都有人上山去,结果丢在山里好几条命。
就是回来的人,也都受了伤。
从那以后,再也没有人敢进山打猎。
大家有时盖房子弄木材,也都是找很多人一起进去,弄了木材赶紧出来。”
郁可安向周氏点点头,表示不会去。
不去才怪,但她不会对周氏说。
郁可安又看向地里的庄稼,用不了多久就该秋收了。
地里种的有高粱,玉米,大豆,还零星地有些其他杂粮。没有看到小麦和水稻。
没有水自然就不能种植水稻了,但是小麦嘛,以后可以尝试一下。
高粱和玉米虽然产量高,但是都是粗粮,营养价值也不高。
“姑姑,我累了。”
湛青扬着小脸对郁可安说道。
湛蓝也附和着:“累。”
郁可安笑着对小哥俩说道:“来,这里有块大石头,姑姑擦干净了,你们两个坐在这里等着,姑姑拿好吃的给你们。”
两个小家伙乖乖地坐在大石头上。
郁可安拿下双肩包,从背包空间里拿出两捧泡泡莓,给两个小家伙放在手里,让他们自已吃。
郁可安又给了周氏一些。
周氏闻着这香味浓郁的果子,只吃了一颗,其余的就放进兜兜里。
别看这里土地很多,不产粮食,可是,哪怕出产再少,庄稼人也舍不得种果树。
因为在庄稼人眼里,果子只是零嘴儿,粮食却是救命的东西。
大家都有这样的想法,村里人家基本上就没有种果树的,他们又不敢上山采野果,更别说进县城去买果子了,没那个闲钱。
就是有钱,也不会买。
村里有很多孩子都长到十几岁了,也没吃过什么果子。
郁可安想着,虽然爹娘给了见面礼,自已也应该把泡泡莓拿出来一些,给夏家的孩子吃。
夏家的晚饭,主食还是三合面儿馒头,上桌的菜多了一个鸡块儿炖土豆。
看着满满的一大盆土豆块里,稀稀拉拉的几块鸡块,郁可安皱眉,两只鸡,难道做饭的时候让掌勺的给偷吃了?
还是夏夫人的一句话给她解了惑。
“下午杀了两只鸡,一只咱们炖土豆吃,还有一只咱们明天喝鸡汤。喝鸡汤很补的,你们一路辛苦,给你们补一补。”
郁继言夫妇急忙代表郁家人表示感谢。
一只鸡按理说已经不少了,不过要看多少人来吃。
郁家十一口人,夏家二十多口人,两家一起将近四十口人。
炖了满满四大盆土豆块,那个盆,有现代给五六岁的孩子洗澡的浴盆那么大。可以想象,一只鸡的鸡块在里面,肯定是稀稀拉拉少得可怜。
即使是这样,夏家人也吃得很开心。
吃饭前,郁可安可是听他们夏家的一个小孙子说,他们家过年都没吃过鸡,奶奶说留着下蛋呢。
郁家来了,直接杀了两只,可见,在夏家眼里,郁家人很重要。
郁可安看着自已家里这些人吃饭,别人倒还罢了,二哥就很有意思了。
虽然郁家被郁太安败落以后,生活水平直线下降。
但是从离开京城到现在,郁太安并没有亏过嘴,郁可安总能隔三差五的弄些野物来,给大家改善伙食。
看着夏家人吃得津津有味的样子,郁太安实在不觉得这土豆块儿有那么香,他总想夹一块鸡肉尝尝。
可是他又不好意思下筷子,他看了看身边的郁可安。
郁可安不着痕迹的夹给他一块肉,郁太安吃到嘴里用力嚼着,眉头皱得紧紧的,郁可安不由地感觉很好笑。
夏家人做的饭菜,缺油少醋没调料的,怎么和本姑娘做的美味比?
那根本就不是一个档次的好吧?
749
没银子你还想吃饭不去要能怎么办?
吃过晚饭,郁家人回到客房。
郁可安说道:“爹,娘,咱们现在在夏家吃饭,咱们把车上的粮食都拿下来给他们吧。不管怎么说,也应该这么做。”
郁继言听了女儿的话,半天没有吱声。
郁太安说道:“看夏伯伯家目前的生活状况,我想到我们以后是不是也会过这样的日子。”
郁嘉安气哼哼地说道:“你可真敢想,这是因为咱们来了,夏伯伯他们才把好吃的都拿出来,才有了今天这两顿饭菜。
可想而知,他们平时吃的肯定远远不如今天吃的,看他们夏家人餐桌上的表现就知道了。”
郁继言伤心地说道:“我知道来到这边会很苦,却没想到苦成这样。
以前我和你夏伯伯通信,问他这边的生活条件怎么样,他都跟我说很好,这里很安静,没有勾心斗角,像世外桃源一样。
他总是这样说,我居然也就信了,开始那几年还经常给他们捎些钱过来,最近这些年,咱们家里生活条件也一天不如一天了,也就没再给他们捎钱来。”
听到老爹的话,郁太安有些羞愧地低下了头。
如果自已不是那么败家,自已一家也不会来到这里。手里有余钱,还能给夏伯伯家捎来一些,自已以前怎么就那么混呢?
看到二哥难过的样子,郁可安决定不放过他,让他印象更深刻一点:
“二哥,我听夏伯伯家的小孙子说,他们家过年都没吃过一只鸡,他奶奶说要留着下蛋换钱。我们今天来,他们家杀了两只,这是为了欢迎我们,也是为了报答我们。
而我们一家,全家人到这里来,是因为我们在京城过不下去了,都快要了饭了,咱爹才决定到这里来。
这里很少的钱就能生活下去,所以以后,我们一家吃的饭菜可能远远不如今天我们吃到的。
二哥,你吃着土豆炖鸡肉感觉有些不太好吃是吧?
就是这样的饭菜,以后怕你也吃不到了!
你现在就可以想一想,我们不能总是住在夏伯伯家吧,我们要攒钱盖房子吧,盖了房子要添置家具吧。
我们今年到这里,秋天的粮食没有我们的份儿,我们还要买粮食,买菜,买衣服。
这不是重点,重点是我们没钱。
重要的话说三遍,我们没钱,我们没钱,我们没钱!
我们郁家以前也算是小有家产,在京城过的很逍遥,亲爱的二哥,我们家的钱呢?”
郁可安每说一句,郁太安的头就低下一分,郁可安说完话以后,郁太安的头已经快贴近腿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