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392章

    想到这里,夏致和心里特别的敞亮。

    ……

    “爹,大哥,二哥,秋收已经结束了。明天,咱们家就开始盖房子。你们有什么建议啊?”

    大哥郁嘉安先开了口:

    “可可啊,这工钱,你还要给粮食啊?”

    郁可安笑着说:“不,这次换招数了,我给布。”

    郁继言爷三个一头雾水,这给粮食也就算了,这给布,这是什么操作啊?再说了,这布要怎么给啊?

    看到自家老爹和哥哥们的表情,郁可安笑得更欢了:

    “挖地基的时候,我为什么要给粮食呢?

    因为经过了春天和夏天,很多人家的粮食都吃完了,已经到了青黄不接的地步,所以,我给粮食,才是他们最最需要的。

    再说,他们不是来做工的,人家是来帮忙的。

    如果给钱的话,就显得有些没有人情味了,是吧?”

    郁嘉安有些明白了,“现在家家有粮食了,马上就要进入冬天了,这布料才是大家最需要的,所以,你就给布。”

    “大哥聪明,我就是这意思。只是呢,工钱还是要给的,等我算算应该给多少合适。

    工钱我照常给,布料算奖励。干得好的,我都奖给他们一块布料。”

    郁嘉安皱起了眉头:“可可啊,虽然靖王借给你不少银子,可也不能这么花啊。

    如果你想让他们好好干活,一天多给几文钱就行了,何必这么做呢?

    这布也不便宜啊,还得去买,还要一份一份记帐。”

    郁太安也说:“是啊小妹,这多麻烦啊。”

    郁可安认真地对自已的爹和兄长说道:

    “爹,大哥二哥,我这么做,除了想要帮帮村里的人外,我还要树立咱们郁家在村里的威望。

    我要让全村的人都看看,咱们郁家的人大度敞亮,为人和善,不是那个老混蛋白显之能比的。

    以后在村里,咱们家要占一席之地,再有人想要欺负咱们,他就得好好掂量一下。

    咱们和外人打起来,那些得过咱们家好处的人,哪怕不帮咱们,他们就是站着不动,看热闹呢,是不是也比他们帮别人打咱们强啊?”

    郁继言说道:“是这个理。咱们家来这里,靠的是夏家。

    可是你们也看到了,这夏家,受白家的欺压都好多年了,如果我们家不立起来,将来也会和夏家一样。

    所以,我觉得可可这么做是对的,先立住脚,再一点一点打垮白家。”

    郁嘉安点头:“可可啊,那就按你说的办。只是,这布,要怎么给呢?”

    郁可安想了想:“咱们家盖完这些房子,我初步算了算,大约需要半个月吧。如果有人能坚持下来,那就给他做一件衣服的布料,颜色随便挑。

    如果有人干不了这么长时间,根据他干的时间长短,再决定给多少布。

    因为这布只是奖励,是工钱之外的。

    就是不给,也没人说什么。

    我就是要让他们觉得,咱们郁家,就是这么的与众不同。给咱们干活,帮咱们做事,好处多多。”

    郁继言笑了,郁嘉安也笑了。郁太安竖着大拇指,表示称赞。

    工钱的事情就这么定了,郁可安又说道:

    “为了节约时间,也为了早日盖完咱们早日住进去,我想几个院子同时开始盖。

    明天,二哥带修安去找盖房子的师傅。现在天气好,盖完了,干得也快。

    盖完房子,咱们还要准备冬天的柴火呢,三个院子,可是需要不少柴火。

    这里的冬天据说比京城可是冷多了。”

    郁太安和郁修安答应了。

    回到自已的房间,郁可安想到,冬天冷,这里的取暖就靠火炕可不行。家里老的小的都怕冷,应该砌地龙。

    前世,郁可安参加特工训练营,那个训练营所在地附近,有对老夫妻,无儿无女。

    有一次,他们被地痞欺负,被郁可安打跑了,从此,他们就像亲孙女一样疼爱郁可安。

    郁可安除了训练,几乎就是住在他们家,她也从二老这里,学到了很多东西。

    老夫妻是农民出身,喜欢种地,郁可安没事的时候,就帮他们一起种。

    他们就给郁可安讲授地应该怎么种,菜应该怎么种,甚至鸡鸭猪应该怎么养。

    炕怎么盘,火墙和地龙怎么砌,厕所怎么建合理,还有什么编筐编篓等等等等,好多好多。

    当时,郁可安并不认为自已有用到这些知识的时候,但是,她还是学得很认真,为了逗老人家开心。

    两位老人家去世后,被公认冷情的郁可安,哭得死去活来。

    郁可安把他们的东西都收入空间,留着当念想儿。

    没想到,现在,居然真的用上二老教的这些知识了。

    804

    设计的巧妙合理,非常适用

    郁可安拿出自已烧制的炭笔,想了想,把地龙的图样和厕所的设计都画下来,到时候,一起请盖房子的师傅盖起来。

    因为秋收结束了,很多人家要盖房子,所以盖房子的师傅现在特别抢手。

    郁太安郁修安哥俩找了好久,才找到了三个盖房子的师傅。

    这三个师傅其实是一个师傅带两个徒弟,他们的要求比较高,郁太安哥俩做不了主,就回来请郁可安拿主意。

    郁可安找到这位杨师傅,“杨师傅,我们家需要请三个师傅盖房子,你有什么要求尽管提出来。”

    杨师傅一看,来请他的居然是个小姑娘,就有些看不起:

    “上次来了两个小子也就算了,这次居然来了个小姑娘,你们家里大人呢?”

    其实郁太安不小了,就是不太稳重,给人的感觉不太定性。

    郁可安笑了:“杨师傅,这能不能办事不在是男是女,也不在年纪大小吧?”

    杨师傅看了郁可安一眼,说道:

    “我们的活儿是这方圆百里之内,干得最好的,请你尽管放心。但是我们的工钱也比较高,你能做主吗?”

    郁可安:“请杨师傅说来听听。”

    “我-干活儿期间要管吃管住,每顿饭要有酒有肉。既然你请我们师徒三个,那么他们两个的待遇就要和我一样。工钱嘛,要比别的工匠多两成。”

    郁可安痛快地点头:“可以。”

    杨师傅又说道:“行,既然你这么痛快,我也痛快点儿,我们爷三个,明天就上工。”

    郁可安笑了:“求之不得。”

    知道郁可安家要盖房子,村子里很多人都来询问,盖房子给多少工钱?还有什么待遇。

    郁可安召集了很多来探听消息的人,对他们说:

    “我家明天开始正式盖房子,需要很多做工的人,有多少要多少。

    别人给多少工钱,我家也给多少工钱。

    另外,干活干得好,干的时间长,我这里有奖励。

    如果谁从头干到尾,而且干得认真仔细,我奖励他一块细棉布,能做一件新衣裳,颜色随便挑。”

    听到郁可安的话,村里的人议论纷纷:

    “天啊,是细棉布,那可比粗布结实多了,穿着也比粗布体面好看。

    我要好好干活儿,挑一件花布给我妹妹做褂子穿。

    我妹妹长大了,要说人家了。”

    “真的给细棉布的话,我要一块红花的,我妹妹年底要成亲了,我这当哥哥的,怎么也要给她做一件新衣服。”

    “我也要花布,我家那婆娘想要花布盼得眼睛都绿了,可是家里没有钱,也买不起。

    今年就算累死,我也要给她挣一块花布,她是个好媳妇,对我好,也孝顺我爹娘。”

    听这些人这么说,很多人都纷纷要好好干活,也要洗棉布,有要给老人的,还有要给孩子的。

    郁可安摆摆手,示意大家安静下来:

    “只要你们好好干活,等房子盖好之后,我说话算话,到时候你们想要什么样的布都行。

    有没来的还想来做工的人,你们捎个信儿给他们,明天正式开工。”

    做工的人都回家了,大家奔走相告,通知亲戚和朋友,把郁可安的话和他们说了一遍。

    第二天一大早,杨师傅领着他的两个徒弟就来了。

    郁可安和二哥领着杨师傅,在房场里四下查看。

    杨师傅看着郁家挖的地基,看着郁家准备的木头和石头这些材料,在心里暗暗点头,看来这是个厚道人家。

    房场里的这些活儿干得都非常好,说明干活的人干得认真,没有偷懒。

    看完之后,郁可安把自已画的图拿了出来,递给了杨师傅。

    “杨师傅,请你看一下,这是我设计的地龙和厕所,就是茅房,我希望这些地方按照我画的图来盖。”

    杨师傅接过图纸,认真的看了起来,然后高兴得一拍大腿:

    “好,真是太好了,设计的巧妙合理,非常适用。”

    他心里暗暗想着,盖好之后看看效果,如果效果好的话,他想和郁可安合伙,给别人家进行地龙茅房改造,分给郁可安三成红利。

    郁可安笑了笑说道:“杨师傅,如果没有问题的话,现在就可以开工了,我们那边做工的人都已经到了,你只管使唤他们干活。

    这位是我二哥,如果有什么问题,你尽管找他商量,我一会儿要去县城一趟,定制门窗和大门。”

    虽然没有和郁可安说多少话,但是杨师傅觉得这是个爽快人,他就喜欢和这样的人打交道。

    “小东家,你要定制门窗,我倒是有合适的人介绍给你。”

    郁可安笑着说:“那就谢谢杨师傅了。杨师傅,你放心,只要活儿做得好,好酒好菜管够。”

    杨师傅点点头,领着两个徒弟干活去了。

    郁可安对郁太安说道:“二哥,我去县城,不从村里走,我从咱家这边儿顺着山根儿一直向南,然后找条路去县城。”

    郁太安点头:“小妹,那你小心点儿。”

    他虽然不知道小妹为什么这么做,但是他知道,小妹肯定有她的道理。

    郁可安骑着马,向着大山跑去。跑到山脚下,顺着山脚向南跑。

    郁可安心里一直有一个想法,她想在这边寻找一条通向县城的路,也就是说,找到了这条路,以后再去县城,就不用从村里经过,就不会被白家的人发现。

    跑到不能骑马的地方,郁可安下了马,把马收进空间,她快速地继续向前走去。

    来到一个半山腰,郁可安站在这里向南看去,她看到了一个村子。

    郁可安飞快地向村子里跑去。

    在村子边儿,郁可安遇到一个摘菜瓜的大娘。

    “大娘,我走错路了,我问一下,这里到县城要怎么走?”

    这大娘一看,是个年轻的穿男装的姑娘,哎哟这姑娘这个俊呐,大娘一看就欢喜的很。

    “哎呀,姑娘就你自已呀?这出门在外的,也没让家里人陪着。

    你看到没有,那边有条路,你一直走就上了官道,顺着官道一直向南走,就到县城啦。

    这官道上啊,经常有去县城的马车,你拦一个坐着,不过一定要小心啊。”

    郁可安笑着向大娘道谢,然后按照大娘指示的路向前走去。

    回头看看离村子比较远了,郁可安从空间里把马放出来,骑上马,直奔逊河县城。

    805

    你说他们是不是命好?

    郁可安这马,可是顾梅朵送她的,是龙昆国的宝马,那速度是杠杠的。

    路上也没有任何耽搁,到了县城,比预计的时间快了很多。

    郁可安有些惦记白家三兄弟,就想着先去看看他们过得怎么样,然后再去办其他的事情。

    郁可安悄悄地来到她买的那个两进的小院,现在还不到中午,小院里静悄悄的。服可安站在门外,没听到院子里有什么动静。

    她四下里看了看,趁着没人注意跳上墙跳进了院子。

    郁可安来到丁姓夫妻住的房子前,听到里边有轻微的说话声。

    她悄悄地站着,想听听这夫妻俩说什么。

    就听丁婶子说:“当家的,你说这小哥仨是不是上辈子积了大德,这辈子遇到了贵人了?

    我听淮山那孩子说,他们父母都没了,奶奶准备把他们都卖了,是他求的郁家的小姐,郁小姐才把他们安排在这里,让咱们来伺候他们。

    这都跟有钱人家的少爷一样了,你说他们是不是命好?”

    就听丁叔说道:“不光是他们小哥仨命好,咱们老两口的命也不错呀。

    遇到郁小姐,让咱们到这里来干活,吃的好住的好还有工钱拿,活儿这么轻快,不用挨打挨骂。

    剩下的饭菜还可以拿回去给孩子们吃,多好的事儿啊。

    咱们俩如果能长期在这里干就好了,我前后看了看,这里有很多的地都没种,长了很多的草。

    如果咱们能够住在这里,我就把这里的地都种上菜和粮食,那我们就有吃不完的菜和粮食了。”

    丁婶儿想了想说:“我听淮山说,他还有一个舅舅,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回来,如果他舅舅回来了,白小姐肯定会让他们几个跟着舅舅走的。

    那时候我们也就不用在这里干活儿了。”

    丁叔却说:“你这老婆子是不是记性不好?

    我记得当初郁小姐说,只要咱们两个好好干活,哪怕是孩子走了,她也会继续雇我们干活的。

    你想呀,他们家不住在这里,这个房子如果不卖的话,是不是还要请人看着?

    那我们两个不用伺候孩子了,也还可以住在这里。”

    丁婶儿听到这话有些激动了:

    “老头子,那你说,到时候我们把家里的孩子接过来怎么样?”

    丁叔有些不高兴了:“就你事儿多,做人要知足,要懂得感恩。

    我们在这里生活得挺好,还能给孩子们弄些好吃的,这已经很不错了,你怎么还能要求把孩子们接来呢?

    这里的房子虽然空着,那也是人家的呀。”

    丁婶儿叹了口气:“我这不是想着,反正这房子闲着也是闲着,让孩子们来住着也住不坏。

    我肯定会好好收拾打扫的。如果小姐来了,我好好求求他。”

    丁叔不同意:“你别求了,万一郁小姐不答应,再把我们撵回去,那可就亏了。

    哎呀,我说老婆子,时候不早了,那小哥仨快下学了,你快去做饭吧。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