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没有,”满宝高声道:“我说的是事实!我就是最聪明的。”“那你写字那么难看,你背的书也没我多,看过的书也没我多。”
满宝一愣,哭丧着脸,在心底里问科科,“你说,是我比较聪明,还是他比较聪明?”
系统为难了,它看了眼俩人的智力值,道:“差不多的。”
“那还是有差,你说,是谁差?”
科科沉默以对。
满宝“哇”的一声就哭出来了,推了一把白善宝,“我不跟你好了,我以后会比你更聪明的,你等着吧,哼!”
大吉在一旁目瞪口呆,完全不知道两个孩子怎么就突然吵起来了。
白善宝被她推得一屁股坐在了地上,他也生气了,爬起来就推满宝,把她也推得摔倒在地上,他还不罢休,羞着脸和她说,“你比我笨,还不承认,羞羞,爱哭鬼,我再也不跟你玩了。”
第99章
种姜
满宝是哭着被白家的一个女仆送回家的,为了哄她,刘氏还给她抱了许多糕点,不过满宝拿了糕点,还是坚持不原谅白善宝,决定不跟他交朋友了。
周家人:……
他们听了满宝是怎么跟人白家小公子吵架打架后就不管了,这种小孩子吵嘴打架不是很正常的吗?
就连钱氏都没怎么安慰她,只让她去洗漱睡觉。
满宝很快就被转移了注意力,睡一觉起来,就把事都忘光光了。
她起床的时候,周二郎已经带着周五郎去大集了,今天不是集市,但大梨村那里也会有肉摊,要买肉,要么去县城,要么就只能去大梨村了。
满宝无所事事,便花积分在商城里把前一天看中的姜块给买下来,然后拿出两块来,她决定试一下能不能种活儿,其他的留待春天再说。
种姜这种事满宝当然不可能一个人去做了,所以她找了大丫和二丫。
姐妹两可不知道姜比肉贵,听小姑说她要去菜园种菜,还是新得的菜种,她们就把小姑带去了,小锄子。
满宝一个劲儿的嘀咕,“要肥沃的土地,肥沃的土地……”
大丫就指了一块地道:“种在这儿,这里土比较厚,肯定肥。”
然后满宝就把姜块拿出来给她们,拿着小手指点道:“切块,这里切一下,这里切一下,然后都发芽,就能种好多块了。”
大丫问,“这么冷的天,能种活吗?”
满宝挠了挠脸道:“谁知道呢,试一试呗。”
科科都有些无奈了,指点道:“可以用稻草铺在上面防寒。”
满宝很惊奇,“稻草可以防寒?”
“那当然,有的人家还用稻草铺床,谁在上面御寒呢。”
满宝就若有所思,“那树叶也能御寒了?草也能,芦苇也可以……啊呀,我们能用的东西好多。”
满宝和大丫二丫一起,挖了坑把姜块种下,然后浇了一点水,便一起跑回家摸了一把稻草出来密密的撒在地上给它们御寒。
为了让它们把稻草被子盖严实点儿,满宝还往稻草上狠狠地踩了两脚。
大丫和二丫看见了,还以为是姜块的种植特点,也往上面踩了两脚。
目睹全程的科科:……算了,反正现在埋下去了也不会发芽,还是等开春了再提醒宿主来松一松土吧。
满宝种完姜块二哥他们还没回来,而周大郎和周四郎已经去白家开工了,她闲着实在没事,就摸了自己的书跑到学堂去读书。
至于为什么读书一定要来学堂,那当然是因为习惯呀,反正先生又不关门,教室的门是开着的,她进去读就行。
结果才跑到教室外面就听到里面有读书声,满宝好奇的跑进去看,就见白善宝正坐在座位上读书。
他抬头看到满宝,就撇撇嘴道:“你可真懒,我都读了三篇课文了。”
“你才懒呢,”满宝道:“我早上起来都种了好多块,好多块姜了。”
满宝跑过去坐好,白善宝就把一个纸包推给她,“喏,你要吃的桂花糕。”
满宝咽了咽口水,打开,香香蜜蜜的,正是自己最喜欢吃的桂花糕,她吃了一口,发现糕点还是热着的,更高兴了,于是也拿出一把糖给他,“喏,有红色的,也有黄色的,你可不要告诉别人啊。”
白善宝也高兴起来,把糖果藏在自己的衣兜里,狠狠地的点头。
俩小孩又和好如初了。
满宝道:“我今天还要去,你呢?”
白善宝道:“我也去!我娘还给我准备了食盒,里面有好多好吃的东西,就是怕冷,不过我都跟她说了,我们有生火,不怕冷。”
满宝点头,“今天我二哥他们还会煮菜呢,到时候你的菜冷了,我让二哥给你热。”
白善宝就表示感谢。
白家依然派了大吉和一辆驴车跟着他们,不过周二郎依然去借了板车,几个孩子坐驴车就是,他们却不好把东西都放上去,毕竟是自家生意不是?
白二郎并不想去,但被他爹强逼着哭唧唧的爬上了驴车,惹来白善宝和满宝的一致鄙视。
这么大了还哭鼻子,真不害臊。
对此,白太太很不理解,她很心疼儿子,忍不住就和婆婆说,想让婆婆替儿子求求情。
结果白老太太刚开口,白老爷就道:“娘,我这是为孩子好,与其留家里斗猫招狗,不如出去见识见识。”
“去看一群劳丁干活儿,有啥见识?”白老太太道:“你没听二郎说吗,周家人去是去挣钱的,哪是要做什么文章?两个孩子才多大,要做什么文章?”
白老爷就道:“娘,这里头的见识大着呢,您是没看到他们记回来的册子,不然婶娘比您还心疼自家孩子呢,怎么她就让善宝去?”
白老太太这才没说话。
白老爷道:“可惜这小子不听话,两册子的笔记,除了零星几页有他的笔迹外,其余全是善宝记的,可见他有多懒。”
白老太太这下更不敢说话了,生怕她求情不成,反而惹得儿子更生小孙子的气。
周二郎他们很快就到了官道上,今天劳丁们是挖修水利,主要是挖能浇灌的沟渠,这个比修路更难。
周二郎去看了一眼周三郎,然后在周五郎的介绍下和两个差吏躬身问好。
今天大家不必问话,要空闲许多。
满宝就四处撒欢一样的收集木柴,她把一根根木柴拖到一起,然后让六哥过来拿。
周五郎已经来干过一次,知道怎么干快速,二哥在垒灶台时,他直接挑着桶去挑水。
不错,昨天他们还只拿来一个木桶,今天干脆拿来一对了。
挑了水过来,将砍好的骨头放到釜里,然后就倒水开始烧火。
其他的活儿都来得及,就是这骨头汤得熬久一点才好喝。
满宝和白善宝拖着一个大树枝哗哗的跑过来,然后丢下就跑上来凑热闹,“二哥,你们要做什么菜?”
“豚肉炖白菜,豚肉炖萝卜,五文钱一勺。”
至于有没有人买就不一定了,不过没人买也不要紧,他准备也不多,打算到时给老三留一点,其余的都带回家去,家里人吃。
第100章
小主意
周二郎准备的可比周五郎周全多了,满宝去翻二哥带来的背篓,发现里面还有一盆砍好的豚大骨,带着肉的那种。
有两条差不多一样大的五花肉,还有一条肥肥的肉。
满宝就对着它们流口水。
周二郎生怕满宝的口水滴在肉上,连忙把人给拎开,然后哄道:“等中午二哥给你肉吃。”
满宝流着口水点头。
心里想着吃的,她就不太乐意走了,于是就蹲在灶前帮忙烧火儿,其实就是看一眼火,看见火小了就告诉哥哥们一声,然后就会有人上来添木柴。
白善宝陪着她蹲了一会儿,就觉得看火不好玩,于是就和白二郎一起去浪了,他们到挖好了沟渠里去玩儿。
大吉寸步不离的跟着他们,周二郎看了一眼便不担心了。
他把洗干净的带肉大骨也放到釜里,既然知道炖汤能挣钱,而且能挣不少,那肯定得把汤弄好一点儿,最起码得多点油水不是?
周二郎把盖子盖上,然后切白菜和切萝卜。
今天他们还带来了一个小一些的釜和一个大罐子。
估摸着时间差不多了,他就把肥肉和萝卜给下到大釜里,炖了不到两刻钟,他便在一旁搭好的灶台上生火煮萝卜炖肉。
用的是釜里的汤。
这样一来,连油都省了。
做好了萝卜炖肉,他就将菜都倒进罐子里,放在火边热着,然后开始煮白菜炖肉。
等差吏敲响了吃饭的锣时,来送饭的差吏都忍不住一再看向这边,然后问同僚,“闻着味儿,怎么比昨天还香?”
两个差吏早前便晃着过去看过,知道今天周家兄弟带来了不少的肉,还打算做肉菜。
只是看一眼同僚,两个差吏对视一眼,不在意的笑道:“问过了,他们用的肉不少,一家几口都扑在这上面,不过赚点辛苦钱。”
两个人也是怕差吏把人撵走,因为周二郎今天早上暗示过,他这门生意要是能做下去,没顿的孝敬总不会少。
这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他们可以免费吃喝呀。
送饭的差吏看了一眼正围着釜的那群人,见他们有青壮也有孩子,便不再多想,把饭交给他们后道:“行了,午饭都在这儿了,我先回去了。”
“好。”
大家领了各自的馍,便下意识的朝周家的灶台过去,闻着香,大家便和昨天混熟了一点儿的周五郎笑问,“今天什么东西这么香?”
周五郎就笑道:“我二哥今天多买了一些肉,说给大家伙儿煮个菜添添口味,五文钱一勺,哥哥们要是有想吃的,和弟弟说一声,弟弟给你们打。”
周二郎便接过话头,与他们笑道:“昨天多谢兄弟们捧场了,只是这天寒地冻的,人光喝汤不吃菜容易生病,昨天我这妹妹一回家就说了,心疼她三哥在地里只能啃干粮,没有菜吃,所以今天我们才准备了一点儿菜,但也不多,有想换换口味的便买一些。”
“对了,”周二郎笑道:“我们下午还和昨天一样,熬一釜热水给大家泡馍吃。”
说着话,周二郎把装着萝卜炖肉的罐子盖子打开了,又把用炭热着的白菜炖肉的盖子也打开。
大家可以清楚的看到萝卜和白菜里裹着的肉片,不少劳丁都下意识的咽了一下口水。
说起来,他们已经很久很久没吃过菜了。
香味扑鼻而来,周二郎的手艺或许很一般,但他煮菜用的是骨头汤,还放了适量的盐,菜里又有五花肉,就是再不好的手艺,有好食材,也不会难吃到哪儿去,何况他的手艺也不是那么差。
不过价格也很贵,五文钱呢。
虽然他们知道,五文钱在有菜有肉的情况下不贵,去过县城吃饭的都知道,这样的菜在县城,最起码得要十文钱。
很多人也只看着菜垂涎,没敢真掏钱吃,大多数人还是排队买汤。
然后他们发现,今天的汤油水还挺大,比昨天更好,于是他们开心了。
前面十几个人都是要的汤,没人要菜,周二郎倒也不急,他已经算好最差的情况了,大不了一份都卖不出去,到时候给老三留一些,剩下的他全带回去给家里人吃了。
他们家人这么多呢,肯定吃的晚。
也是因为算到这一个情况,周二郎没有煮很多。
白菜和萝卜都只有十来份而已。
满宝在一旁负责收钱,周二郎今天多拿了一个大勺子来,和老五一人一边,速度快了很多。
周三郎很快拿着馍过来,周二郎就让他等一会儿,从旁边的筐子里找出一个大碗,给他盛了两样菜,让他蹲一边吃去。
不少劳丁看着他碗里的菜,有家境好一点儿的,就和周二郎商量,“我不愿意只买一样,但花十文钱也太亏了,这样,我五文钱,你一样给我半勺怎么样?”
周二郎略一思索便点头道:“行。”
那人立即便掏出五文钱,正好他站在满宝跟前,顺手就把钱给满宝。
后面的人见他买了菜,也开始动起脑筋来,开始和周二郎商量,“兄弟,要不我只要半勺,你少给我点儿,算我两文钱行吗?”
周二郎:“……这,这不好算吧。”
这坏了规矩,以后还咋做生意?
而且一勺好算,反正不管萝卜炖肉多点儿,还是白菜炖肉多点儿,反正加一块就一勺,都是客人吃,客人多半不会有意见。
但这半勺,万一他觉得少了怎么办?
周二郎想着说辞,满宝却觉得这主意不错,不过她给换了个概念,“是啊,是啊,这样大家都省钱了,大哥哥,你找个人跟你合伙呗,一人出一半的钱,买一勺的萝卜炖肉和白菜炖肉,这样花一半的钱能吃两样菜呢。”
这下换对方心动起来了,问道:“可这两文半怎么算啊。”
“这还不简单?我哥哥他们天天都来呢,你找个要好的,这次你出三文钱,下次再想买菜吃的时候轮到他出三文钱不就好了?”
劳丁觉得这主意好,于是转身去找他堂兄。
两个人很快挤上来,先各自买了一碗汤,然后合伙买了一勺菜。
有了他们做示范,后面便也有人学着他们一起。
现在服役都是一村一村的人集合在一起,一是有事可以互相照应,二也是为了安劳丁的心,也好管理,所以要找熟悉的人还挺容易。
要么是家里是亲戚,堂兄弟,族兄弟什么的,要么就是同村的邻居。所以合伙人还挺好找,菜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往下少。
第101章
想要扩大
周二郎给两个差吏也留了两份菜和汤,让周五郎端去给他们,低声吩咐道:“说点好听的话。”
周五郎应下。
周五郎一走,周二郎把剩下的菜给满宝倒进碗里,把她抱到老三身边就让她吃。
满宝招呼白善宝和白二郎一起。
白善宝和白二郎玩了半天,肚子也饿了,跑过来一看,道:“我们的食盒里也有肉!”
周二郎就笑着替他们把饭菜给热了,然后三个孩子凑在一起吃。
周二郎将釜里的大骨捞出四块来,带着不少肉的那种骨头,三个孩子各一块,然后给了老三一块。
周二郎小心的避让着人,然后和老三道:“里头还有几块肉,晚食我们就不做菜了,那肉连着的骨肉给你就着水吃干粮。”
周三郎应下,问道:“明天你们还来吧?”
“来,我不来,老五他们也会来的。”周老二低声道:“我本来以为大家家里都不富裕,这桩生意不好做,谁知道也不差。”
周三郎就小声道:“这两天活重,大家肚子里没油水,上面又催得紧,别说他们,就是我,手上要是有铜钱,我也会买一些吃的。”
周二郎点头,就小声和周三郎说,“所以我说,挣钱的应该不止你们这一处,我想回去和爹娘商量商量,明儿我带着你二嫂找其他段的劳丁试一试,这边就交给老五他们,离服役结束还有五十来天呢,要是一天都能赚上两百文,两拨人就是四百文,十天下来就是四千文了,那五十天就是……”
周二郎有点儿算不出来,白善宝在一旁快言快语的道:“两万文。”
满宝慢了一步,但也哇的一声,道:“我们家发大财了。”
周二郎忍不住笑眯了眼,“希望每天都能有这样好的生意吧。”
周三郎心头也火热起来,道:“那下午你们别留在这儿了,还是赶紧回去商量吧。”
“不用,都应承了人家的事,说什么也得做好,不然下次谁还喝你的汤,吃你的菜?”
周二郎只就着热汤吃了一块干粮,并没有吃肉。
他把所有带肉的骨头都捞出来放小釜里蹲着,留待晚食给周三郎吃,而大釜里也加了水慢慢熬着。
等晚食的时候,白送了大家一碗略带油花的开水后便收拾东西回去。
他没有算账,但也知道今天赚的比昨天多。
他叮嘱周五郎,“这菜不能做多,以后就做这样的量就行,劳丁们也不是谁都舍得天天吃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