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大夫又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乐得让药童抓了一小把红枣给她,笑道:“这是平日里当零嘴吃的,真正拿来入药的红枣还得烘烤过,那是红枣干。”周喜也拉住满宝低声道:“这个杂货铺就有卖,满宝,快把红枣还给大夫。”
满宝才不呢,不过她也不白拿,满宝将兜里的糖全部掏出来,一颗一颗全用油纸包好了。
她一股脑的塞给大夫,笑道:“你请我吃红枣,我请你吃糖。”
大夫笑眯眯的点头,并没有推辞。
周喜松了一口气,这才拿着药方去柜台抓药付钱。
等走出药铺,周喜才问周二郎,“老二,满宝啥时候胆子这么大了,跟陌生人也有这么多话聊。”
周二郎早已经见怪不怪了,道:“她从小胆子就大,以前跟着爹去榕树底下玩的时候,她能从老人们的膝盖上爬过一遍,你见谁家的娃娃敢这么做?”
不过他今天也算长见识了,知道为什么幺妹就是比别人见识多一点儿,因为这孩子敢问呀。
周二郎轻咳一声,和周喜道:“既然大夫说你吃肝脏好,那一会儿我们去买些猪肝。”
满宝立即道:“还有羊肉,刚才大夫说了,羊肉也可补气血。”
“我看是你想吃了吧?”
满宝咽着口水道:“好好吃!”
周喜就牵住她的手,笑道:“行,大姐给你买。”
她左右看了看,问道:“四郎他们去哪儿了?”
满宝不在意的挥手道:“别管他们了,大姐,我们先去买肉肉和红枣吧。”
满宝都计划好了,“我们多买一点儿,你和娘一天吃三颗,这样就可以长生不老了。”
这还是科科刚刚告诉她的,未来的人说一日三枣,容颜不老,显然这东西很好呀。
周喜&周二郎:……这是当红枣是大白菜吗?
第119章
告密
快过年了,街上来来往往都是购买年货的人,或是带着小孩来凑热闹的家长。
一年到头,也就丰收时和过年时大人们才舍得拿出更多的钱来给孩子们买东西。
周五郎他们的糖果生意做得非常好,连周四郎都没想到他们拿来的糖这么受欢迎,一文钱一颗,明明一开始好多小孩都舍不得买,但这会儿却排着队的抢。
周四郎忍不住沉思起来,和周五郎小声道:“老五,这门生意我们可以长久做嘛,你们之前干嘛不来县城?”
周五郎一边卖糖收钱,一边道:“别想了,也就过年了,平时街上可没多少小孩儿舍得花一文钱买一颗糖,平时我们的糖都是卖给县令家的小姐和他们家隔壁的小孩。”
周四郎只能失望的哦了一声,帮着把糖果卖出去,再收回钱。
因为今天他也付出了劳动,晚上回去时满宝除掉了成本后便把钱平均分了下去,周四郎分了有八十文,高兴得不行。
然后满宝把自己的钱收好,转身就跑回家里和她娘道:“娘,今天我们卖糖赚钱了,四哥分了八十文。”
钱氏问道:“怎么没见你们来交公?”
满宝这才发现告状反倒把自己给暴露了,不过她想了一下就抱着娘亲的胳膊撒娇,道:“我们还要买糖呀,交公就没多少钱了,娘,我们卖糖的钱以后都不交公好不好?”
钱氏就点了她的鼻子道:“以为谁不知道你和老五他们私底下卖糖赚钱吗?不交就不交吧,不过只此一项例外,我问你,你五哥和六哥的钱是不是在你这儿?”
满宝捂着自己的衣兜,惊恐的道:“娘,我是不会背叛五哥六哥的。”
钱氏一下没忍住,拍了她脑袋一下,“乱想些什么,娘是那样的人吗?我就想问问,你五哥六哥在你那儿一共存了多少钱?”
小闺女身上的钱钱氏虽然也没看到,但她心里多少有数,而且这孩子有钱就会忍不住花,且还都是买吃的,倒不用费心。
可老五老六有多少她却猜不出来。
满宝却是转身跑了,道:“不告诉你,我答应过五哥六哥了的。”
钱氏没抓住她,让她给溜了,得,她也不必问了,想了想,把四郎给叫屋里来了。
周四郎再出来时脑袋是低垂着的,他目光在院子里一扫,没看到满宝,便往外去,走了一会儿听见菜园里有声音,便跟着过去。
看到满宝蹲在地上和大家很愉快的聊天,他便气愤的上前,大声喊,“满宝!是不是你和娘告密的?”
满宝从人群里抬起头来,看到四哥,就蹬蹬的跑上去,拉着他的手语重心长的道:“四哥,我这都是为了你好呀。”
周四郎气得半死,什么为了他好,他好容易才存下八十文好不好?
“你想呀,告诉娘你存了钱我有什么好处?什么也没有呀,反而还让娘知道我们赚了钱没交公。”
周四郎更气愤了,“所以你损人不利己。”
“谁说的,我是损我利你,你现在还欠着家里的钱呢,结果赚了钱却不主动还,要是以后爹娘和哥哥嫂子们知道了心里怎么想?”满宝道:“你的信誉本来就不好,以后会更不好的,我这都是为了你好。”
满宝道:“而且你留着钱有什么用?你再拿去赌吗?”
“我不会赌的。”
“既然不赌,你拿钱去干什么呢?”满宝问他,“你舍得拿钱给家里买肉吃吗?你舍得买新衣裳穿吗?”
周四郎:……不舍得!
“你看,我一看就知道你不舍得,所以钱最后还不是得拿去还?既然都要还钱,早还总比晚还要好,四哥,为了你,我可都是被娘骂了一顿的,赚了钱都不交公,你还没感激我呢……”
周四郎竟然觉得满宝说的有道理,不过他是不会信她的邪的,她怎么可能是损己利人的人?
周四郎面无表情的听她说完,决定不跟她一般见识了,于是挣脱开她的手就要回去。
却被满宝一把抓住手,“四哥,既然来了就一起看我们的姜吧,我们的姜长得好大了,等过完年,地里也能种姜了。”
“这么快?”事关自己的荒地,周四郎认真了点儿,问道:“你问过了吗,姜块一般啥时候播种的?”
满宝收录了一块姜,姜的词条也早就出来了,词条上说在温度16摄氏度以上才能发芽。
满宝是不懂什么是16摄氏度的,科科说是春暖花开时。
反正她用稻草给姜块保暖,现在它就发芽长出来了,她觉得到了那块地上也能这么做。
而且过完年就开春了,她问过大嫂,大嫂说过了正月基本上就要忙着播种的事啦。
所以满宝都计划好了,“等过完十五,出太阳了,我们就把姜拿出来晒一晒,晒上几天再种到地里去。”
姜的词条中说了,最好把姜切成块,把坏死的那部分去掉,然后用草木灰泡水泡一下,再晒上七八天后播种。
这样可以预防姜种生病。
满宝觉得这个种植方法倒是和山药差不多的。
她还问科科呢,是不是长在土下的块块都喜欢先泡过草木灰水,再晒干?
科科自己在系统里检测了一下,发现还真是,大部分块茎植物都推荐这样的种植方法,不过在未来,人家泡的是营养液药水,这里没特定的药水,也就只能泡草木灰的水,聊胜于无了。
而山药的种植比姜块还要早,他们也是早就晒好的,之前就放在厨房里育种的。
没办法,山药的育种需要二十天左右,而这二十天都需要相对温暖的环境,家里除了各自睡的房间外,也就厨房最暖和了。
满宝是不可能放着沾了草木灰,有股奇怪味道的山药在屋里的,所以就放到了厨房。
在灶台不远的一个角落里,他们堆了不少的稻草在那里保暖。
厨房烧火时,火光会映照在上面,还是挺暖和的,而且天气最冷的一段时间,家里人都习惯在厨房里烤火,也可以温暖它们。
一开始满宝不知道有没有用,不过这几天天气转暖,每天都有太阳出来,科科又提醒她,说时间差不多了,满宝便去掀开稻草看了一眼,然后发现一些山药块茎已经冒芽了。
第120章
想娶亲
每年除夕前后,这里的天气都会转暖,大部分时候都是艳阳高照的天,因此,好多小草,树芽都喜欢趁着这股暖风冒出来。
而今年的温度似乎比往年还要高一点,当然,这不是满宝说的,她的记忆力,去年里的这时候只有跟着侄子侄女们满村跑着拜年,根本记不住她穿了多少衣服,穿了什么衣服。
但是科科是有记录的,它告诉满宝,今年的温度比去年同期高了两度到三度,并表示这个温度很适宜种植山药了。
于是,满宝初二才跟着老爹从舅舅家回来,初三就想着去种地了。
当然了,周大郎他们三个有媳妇有岳家的是没空的,就连大头他们都表示没时间,于是能一起下地的就是周喜,周四郎到周六郎了。
周喜不认识什么山药,还是第一次知道原来老四在山底下开了一块地,她把他们育好的种苗拿出来,挑出好几个坏掉的,很是忧虑,“这什么山药种了有啥用?真的能挣钱?满宝,地里的事你们和爹娘说过了吗?”
周四郎嫌弃大姐啰嗦,道:“早说了,这山药挣钱着呢,大姐,这可是药呢,能不挣钱吗?”
他揉了揉肩膀道:“为了种这两个宝贝疙瘩,我可以去山里挖了好多土下来增肥,要是只种豆子,那我亏死了。”
周喜到了地里才知道,他们竟然去林子里把那层腐叶层给挖下来了,并且还埋进了土里发酵。
周四郎道:“还不止呢,年前满宝让我时不时的来浇一下粪水,我感觉现在这地已经不是刚开出来的黄地了,而是能种菜的菜园了。”
周喜也是种地的好手,她锄了一锄头,将底下的土翻起来,嫌弃的看着老四道:“这地怎么翻的,也太浅了,重新再翻一遍。”
周四郎:……
满宝可不懂这种事,不过既然大姐这么说了,那就听大姐的呗。
然后再照着科科词条里的将地分成了三垄,垄与垄间有条沟壑,可以排水,因为据说山药一定要注意排水。
周喜带着三个弟弟把地重新翻了一遍,按照满宝说的分好垄,这才把山药种下。
周喜还仔细的问了问间距。
种下去的山药都是已经冒芽了的,种下去后周喜还带着弟弟们给它们浇了水,因为怕冷到,还铺了一层浅浅的稻草。
剩下没种的空地则是给姜块留着的。
他们种地时,满宝就蹲在一旁看,或是在附近走走逛逛。然后她给大姐选了一块好地方。
等他们一忙完,满宝就牵着周喜的手过去看,指着一块杂草丛生的地道:“大姐,我们把这块地开出来给你好不好?”
周喜一愣,“给我?”
“是啊,这样你也有地了。”这块地是科科通过扫描后选定的,说是这附近相对最好的一块。
像这种无关紧要的小事,科科一般都是很愿意帮助宿主的。
满宝都替周喜计划好了,“到时候我再买一点姜种,大姐也种姜来卖,这样到秋天就能挣很多钱了。有了钱就可以盖房子,还可以买更多的地,以后你要是想养孩子,就收养一个,不想养孩子,那就留着,可以每天都买好吃的,还能做很多很多的新衣裳。”
周喜喃喃,“收养孩子?”
“是啊,这是我朋友说的,它说好多人不想生孩子就去收养,只要有钱,条件也符合就能养孩子,我觉着我们这里收养孩子应该更简单,不是说街上好多乞丐吗?大姐以后找个顺眼的养呗。”
周四郎忍不住道:“养外面的孩子还不如养家里的呢。”
他扭头和周喜道:“大姐,你要是喜欢养孩子,等以后我生了送你养。”
周喜忍不住横他一眼,“你想的倒美,让我给你养孩子,以后他是叫我娘还是大姑?”
周四郎一点儿也不介意的道:“你想让他叫你娘就叫娘,叫大姑就叫大姑呗,大姐你放心,我一定不跟你抢孩子。”
周喜有些心动起来。
满宝取笑他,“你连媳妇都没有呢,而且你愿意,我四嫂不一定乐意。”
周四郎忍不住嘀咕,“有人给养孩子,有什么不乐意的?”
周喜的心却冷了下来,叹息了一声没说话。
周五郎忍不住凑上去问周四郎,“四哥,你是不是有心上人了?”
周四郎有些郁闷,“没有,娘说了,这两年我别想着成亲了,家里没钱。”
周五郎就也有些失望,四哥不成亲,那就更轮不上他了,唉~~
周喜一回神就看到两个弟弟一脸怅然,她忍不住笑骂,“你们这是都想媳妇了?”
周四郎很光棍,“想也没用,谁看得上我呀。”
周喜不免有些忧心起来,回去后就和她娘提了一下,道:“娘,老四今年十八了,还不说亲吗?”
钱氏正在挑选谷种,将摸着不好的谷子挑出来放在一边,闻言抬头看了她一眼道:“怎么,老四想娶媳妇了?”
“不仅老四,老五年纪也不小了,按照年纪,他今年也应该相看起来了,明年或后年就应该把媳妇娶回来了。”
钱氏就叹了一口气,道:“我和你爹商量过了,今年就不添丁了。”
意思是今年不会给周四郎说亲结婚。
周喜沉吟道:“是彩礼钱不够吗,我这里还有些,凑一凑……”
“不用,”钱氏道:“也不全是钱的事,去年虽然出了老四那混账事,但下半年家里的财运都不错,倒也存了一些钱,要是随便娶个媳妇,那也是可以的,但我们家兄弟多,要是不选个好的,就怕新媳妇进门会闹得家宅不宁。”
所以她宁愿多出一点彩礼,也要娶好媳妇。
钱氏自有计划,“我和你爹商量过了,今年的钱也存着,等秋收过后再起三间房屋,算是把老四,老五和老六将来娶媳妇的房子都给建出来,也让外人看看老四的表现,知道他学好了才好说亲。”
钱氏都计划好了,今年老四只要听话,努力干活儿,就给他说个老实体贴一点儿的媳妇;他要是厉害,地里真能种出好东西来挣了钱,那她就给他说个厉害一点的,能管住他的,哪怕多费钱她也认了。
第121章
开荒哟
正月是一年里乡下人最闲的时候,就连一直忙着编竹筐竹篮的周二郎都停了手上的动作,除了元宵那几天拉着老大老三一块儿去县城摆摊卖竹筐外,几乎不怎么忙了。
满宝趁机提出给大姐开荒的事。
周喜还来不及拒绝,周大郎就赶紧扒干净了碗里的饭,道:“也行,等用完早食,我们一块儿去,我去看过满宝选的那块地,不是很大,连树都没有,很好开出来。”
钱氏便看了眼想要拒绝的大女儿,颔首道:“嗯,这事就听满宝的。”
又对周喜道:“那块地就算是你的,以后地里的出息你都自己拿着。”
周喜心中有些不安,低下头应了一声。
吃过饭,一大家子都去了地里,连老周头都背着手跟着去看一眼。钱氏则叫住周喜,道:“自从读书后,你妹妹越发聪明了,很多事,我们都不懂,既然她说让你种姜,那你就仔细种一种,反正也就费些力气,地是开出来的,我们家最不缺的就是人。”
周喜回家也有十多天了,也察觉到了不同,满宝在她的印象里就是软软弱弱的幺妹,但这次回家一长住,她发现,家里还是像以前那么宠她,但又有很多不一样了。
比如前两天选谷种,老周头就把满宝叫到跟前,让她算了一下家里种的田要撒几斤谷种。
再比如,前几天过元宵,老二要去县城里卖竹篮,还特意问了一句满宝去不去。
满宝嫌弃天太冷,而且先生布置的作业还差一些,所以她没去,却让老四老五和老六去了,而回家后,老二则把所有的钱交给满宝数,交公多少,他自己还剩下多少,满宝都算得清清楚楚。
周喜看着,面上不动声色,心里却震惊不已,夜里还忍不住想,是不是女儿都肖爹,爹聪明,女儿就那么聪明?
现在母亲这么一提,她便忍不住坐在她身旁,问道:“娘,满宝这么聪明,以后怎么办啊?”
钱氏做着针线的手微顿,然后道:“孩子聪明是好事,有什么怎么办的?”
周喜还要再说,钱氏就道:“你也去地里看看吧,到底是你的地,不能只让你哥哥嫂子们劳累。”
周喜应了一声,起身去追周大郎他们。
满宝和大头大丫等孩子一马当先的冲在最前面,哇哇叫着一头扎进了野草丛里。
周大郎忍不住呵斥他们,小心扎得一身刺回去。
满宝,不,应该说是科科给周喜选的那块地就在周四郎那块地的隔壁,只是中间隔了一片石头。
老周头看了看,发现这块地很小,只有两分左右,但地里长着不少野草,因为刚过冬,长的野草是枯黄的,但此时地上正冒了一些草芽。
他锄了一锄头,发现土还行,而且这块地方没有大树,大块的石头也没有,虽然有点小,但两分也足够了。
老周头把锄头给大郎,颔首道:“行了,就这块吧,先把草给割了。”
然后又去说周四郎,“瞧瞧你,再看看你妹妹,你选的那是什么地,又是树又是石头的,开荒开了两月才开出来。”
周四郎不服气的道:“我的大!”
老周头就哼了一声,“大有啥用,地不肥,能种出东西来吗?”
说到这里老周头就气,道:“以后不准从家里拿肥,想要肥,自己沤去,瞧瞧前段时间你往地里挑了多少肥?开春家里种田不要了?”
这个是周四郎心虚,他低下头去。